2019年商场调研报告优秀范文

上传人:明*** 文档编号:95986913 上传时间:2019-08-2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16.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商场调研报告优秀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年商场调研报告优秀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年商场调研报告优秀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9年商场调研报告优秀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9年商场调研报告优秀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商场调研报告优秀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商场调研报告优秀范文(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商场调研报告优秀范文 引导语:下面是总结的百货商场调查报告,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市场概述 苏州原称吴,又称姑苏,素有“人间天堂”之美誉。苏州市位于长江三角洲中部、江苏省南部,现辖5县(市)7区,全市总面积8488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650平方公里,古城区14.2平方公里。全市平原占54.8%,水面占42.5%,丘陵占3%,平均海拔4米左右。境内河流纵横,湖泊众多,京杭运河贯通南北,望虞河、娄江、太浦河等连接东西,太湖、阳澄湖、昆承湖、淀山湖镶嵌其间。 XX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590.97万人,地区生产总值2802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6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750元

2、。苏州是著名的“鱼米之乡”、“丝绸之府”、“工艺之都”。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加速发展,成为全国经济发达地区之一。 二、商家格局 苏州观前街是苏州经济文化中心,数百个中外商家毗邻而设,商品种类丰富,消费层次鲜明。老字号风光依然,新商家大批涌入。观前街日常人流量近12万人次,节假日高峰时竟达35万。这里的营业额以25%的增幅快速增长。 随着永乐、苏宁、五星等家电专营连锁店纷纷进驻苏州市场以来,苏州的家电销售格局也悄悄起了些变化,改变了传统大型百货商店长期以来在经营家电领域占据统治地位的局面,但苏州市人民商场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市石路国际商城、苏州长发商厦、苏州泰华商城等凭借其良好的信誉、优美的环境

3、、大而全的商品,仍是广大消费者的首选之地。另外一些小的家电商家,凭借其灵活的销售方式及相关渠道也占有相当的一些市场份额。 苏州经济在“长三角”一直是高居前列的,它不仅有姑苏园林、苏州乐园、太湖美景、观前街这些旅游景点作为支柱产业。而且中新合作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建设来,实际利用外资超过55亿美元,苏州高新区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04亿元,财政收入28.6亿元,区内有名列世界500强企业45家,也为苏州市的经济带来了不小的发展。良好的市场背景,使得居民的消费成熟也理性。据统计数字表明,空调在苏州家庭的普及率为45%以上,今年苏州的空调市场容量近6亿多,可见苏州空调市场还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今年苏州整个

4、空调市场呈现出“淡季不淡,旺季不旺”的均衡态势,这和居民消费的理性化有很大关联。空调销售市场受到家电专营店的一些冲击,专营店中以苏宁、永乐和五星为三大巨头,百货商厦中又以苏州市人民商场股份有限公司和苏州市石路国际商城见长。苏宁空调的销量要略好于其它商家,总体来说连锁的家电专营店的份额较之百货商厦要高,基本上两者之间市场份额比为60%:40%。 与“长三角”整个地区的经济相适应,苏州消费者在选择空调上首先考虑的是品牌,一些高中档产品普遍受到欢迎,品牌意味着质量和售后服务。目前,在苏州市场上,空调销售占主要地位的是海尔、美的、新科、奥克斯、格力等国产品牌,这几个品牌占据了苏州空调市场的60%左右的

5、份额。据各大专 营店和商厦销售数据显示,海尔在苏州空调市场位列第一,占了约19%的市场份额。主要原因是在于其品牌认知度高以及良好的售后服务。其次为美的,占了约16%的市场份额。新科和奥克斯在苏州市场上也有不俗的表现,各自抢占了约10%的市场份额,格力在苏州的销量尚可,占据了5%的市场份额。 调查目的:对家庭购物决策者的购物习惯有一个真正的了解,以便高效率地扩大销售分布,并制定有效的销售和市场营销计划。 在调查对象中女性受访者占多少,男性受访者占多少,其中年龄主要集中在2149岁,比例为多少,文化程度主要分布在大中专以上,他们是商场的主流消费群体,客观、全面地从消费者的角度反映了商业的发展情况。

6、 调查区域覆盖什么地方,重点为城区消费群体。 样本总量为500人,每组各100人。 本报告中所称“大卖场”,指的是位置地处近郊,销售面积在1000平方米以上的大型超级市场。 第一部分:“大卖场”购买人群的相关调研分析 本报告部分具体包括家庭主要购物者、其购物频率、平均花费、花在路途的时间和不同类型商店各类商品的购买情况等做出的调研和分析。 本部分报告表明:在大卖场正在成为消费者非常习惯的购物渠道。多少家庭购物决策人表示去大卖场的频率比去年高,同时,多少表示在大卖场的花费比去年有所增加。消费者每周到在步行距离以内的超市购物两次以上,去距离较远的大卖场平均每周1.5次。具体分析如下: 一、市民日常

7、购物场所调查分析 1、市民日常购物对购物场所选择的调查分析 每组数据: 综合商场 仓储式超市 便利店、菜市场 批发市场、社区小型超市 专卖店 购物场所个案图表分析 调查表明:大型综合商场/超市并不是市民们在平时购物消费时主要选择场所,去大型综合超市、百货商场的比重占多少;可以看出,便利店、菜市场、批发市场、社区小型超市是市民日常购物的主流。大型综合商场/超市只有少数市民会把它们作为日常购物场所。但是,这是是不是说大型超市、百货商场的消费能力低于社区小型超市、便利店呢? 2、大卖场、超市与便利店、菜市场、批发市场、社区小型超市比较分析 附近菜市场/百货大卖场超市 平均次数 平均花费 平均次数分析

8、: 市民饮食讲究“新鲜”的习惯是造成这一排列的主因。调查显示,市民一周光顾菜场的次数每周平均达到了近5次,而去大卖场的平均次数仅为1.5次左右。 而且根据调查消费者去大卖场的时间大多是在周末。 大卖场和超市的农副产品必须品质新鲜优良、购买和烹调方便,才有可能夺得菜场的销售份额。 平均花费分析: 购物频率高并不一定花费高。大卖场的表现比超市强劲,消费者在大卖场的花费是在附近超市的两倍,相比之下,与其他类型店铺的花费差距更大。” 虽然人们去大卖场和超级市场的次数比较少,但每次的花费金额相对来说却比较大,消费者一次购物花费的平均金额在大卖场是多少,在超级市场是多少,远远高于菜市场。这表明:大卖场和超

9、市作为典型的现代零售渠道,已逐步建立“一站购物”的形象,这种购物方式将会越来越流行。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消费者的购物习惯将会出现较大变化,超市、大卖场等现代零售店铺日益受到青睐,而菜市场、杂货店等传统购物场所逐渐受到冷落。 3、主要购物场所张店个案分析(最近2个月所去的购物场所) 商场百分比 调查表明:在针对市民最近2个月去过哪些购物场所的研究中,复合型购物已成为市民的最好选择。 4、影响市民选择购物场所的关键因素 影响去大卖场购物因素分析 因素比例 需要花费在路上的时间 商品的质量和新鲜度 购物环境 商品的种类 商品的价格 服务水准 市民外出购物时会考虑各种因素,多少

10、的市民认为商品价格和商品质量是影响购物的两大重要因素; 同时,我们注意到最大的影响因素是购物的便捷性,需要花费在路上的时间影响和制约着对购物商场的选择。 事实上,根据局部调查,商场/超市的信誉对市民的选择也有一定影响,有多少的市民持有这种观点;商场/超市员工的服务态度也是市民选择购物场所时考虑的关键因素之一。 5、时间及路程对外出至大卖场,超市购物的制约分析 购物时间 周六、周日 愿意承受的路程(30分钟) 超过多少的购物者在周末去百货商店和大卖场,但是只有多少的购物者愿意花超过25分钟在路途上。这表明消费人群并没有普遍地把外出购物作为双休日一项重要的活动。 二、大卖场、超市、购物中心购物相关

11、分析 购物频率(次/周) 平均花费(元/次) 花在路上的时间(10分钟左右) 图表表明:消费者购物最方便,购物者每周都有一两去大型商场购物的可能,大卖场更是周末集中购买日杂食品的主要场所。 三、家庭购物者决策者购物决策相关因素调查及分析 因素地区 教育水平 (高中以上) 家庭人均收入 年龄结构 (2545)岁 性别 (女) 图表显示:教育水平、家庭人均收入影响因素分析 调查显示:到大超市、大卖场去的消费者中具备高中以上学历的占据1/4,家庭人均收入在10002000元的占到30% 家庭主要购物者的教育和收入水平都偏高。 抽样调查的500个购买者的调查结果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1、“家庭消

12、费决策人”为25-44岁的已婚女性。这些颇具代表性的家庭一般由主妇当家,有3-4个成员,月家庭人均收入在1001-2000元之间。 2、购物者每星期平均购物超过8次,虽然去临近的菜市场、杂货店的频率依旧不低,而且便利店、菜市场/批发市场、社区小型超市、专卖店等场所仍然是日常购物的主流场所,但人们的主要消费越来越集中到超市、大卖场。 菜市场一向是专门购买生鲜食品的地方,但超市和大卖场更能满足消费者节省时间、“一站够足”的要求,在这里同时能买到食品和日用品,因而越来越受到欢迎。 3、消费者最看重的是商品的“质量和新鲜度”及“丰富程度”而“价格低廉”还在其次。如果超市和大卖场能改善生鲜食品的质量和提

13、供更加卫生的购物环境,将吸引更多的顾客。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影响消费者去打卖场购物的最主要因素还是花费在路程上的时间。作为典型的现代零售渠道,超市和大卖场在人们心中已逐渐建立起“一站购足”的形象。虽然去超市要比去大卖场更方便、更频繁,但消费者在大卖场的花费一般是超市的两倍。由于大卖场路途较远,人们一般喜欢周末去,有超过60%的人要借助交通工具,而且倾向于购买能储存的食品,购买量很大。 4、所有购物者中,多少的人是“冲动型”购物,这也就是说购物环境可能和商品本身的价格、质量同等重要。因此,如果零售商能让顾客在商场的逗留时间增加哪怕只增加一二分钟,顾客购买商品的可能性也会大大增加。 综上所述:像超市或

14、者大卖场这样的购物场所之所以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最主要的原因在于能够满足消费者“一站购物”的需求。“一站购物”是指在一个购物地点一次购买到所需要的所有品类。 在这方面,大卖场具有较大的优势。报告显示,有多少的消费者曾在大卖场购买食品,而多少曾购买日用品;其次是超市,曾在那里购买食品的人有多少,购买非食品的有多少。第二部分:竞争对手的调研分析(覆盖所有的大中型商场、超市、百货、批发中心)危机是存在的,这个危机源于总量和需求,需求并不总是跟上总量。无庸置疑,非理性的供给与非理性的投资需求将会导致两个结果:一是挤掉中小企业,二是有场无市。本部分调查包括:经营情况调查、商场定位、诚信、服务水准等内容 第三部分:商场资讯传播渠道调研分析 1、市民获取商场、超市、大卖场信息的主要渠道分析 媒体百分比 报纸 宣传单张 电视 朋友介绍 海报 调查表明:报纸是市民获得商场商业信息的主要渠道多少的市民表示他们主要是通过报纸知道商品信息或促销活动的;其次是通过宣传单张、海报、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