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格检查理论培训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5968120 上传时间:2019-08-23 格式:PPT 页数:142 大小:6.7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格检查理论培训_第1页
第1页 / 共142页
体格检查理论培训_第2页
第2页 / 共142页
体格检查理论培训_第3页
第3页 / 共142页
体格检查理论培训_第4页
第4页 / 共142页
体格检查理论培训_第5页
第5页 / 共1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体格检查理论培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格检查理论培训(1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节 体格检查(掌握),二、头部检查 三、颈部检查 四、胸部检查 五、腹部检查 六、生殖器、肛门和直肠检查 七、脊柱与四肢检查 八、神经系统检查,黄山职业技术学院 内科教研室 胡为群,二、头部检查,1.头发和头皮 2.头颅:大小、外形、压痛 3.头部运动 4.眼、耳、鼻、口,1.头颅(大小及外形),头围 小颅 尖颅(塔颅):先天性疾患尖颅并指趾畸形。 方颅:小儿佝偻病。 巨颅:脑积水。落日现象。 长颅:肢端肥大症。 变形颅:变形性骨炎。,2.眼,检查内容包括:眉毛、眼睑、结膜、眼球、巩膜、 角膜、瞳孔。 1)眉毛。有无稀疏、脱落 2)眼睑(下垂、闭合障碍、内翻、倒睫、 水肿)。 3)结膜:翻

2、转眼睑,观察睑结膜,穹窿结 膜与球结膜(充血、水肿、颗粒、滤泡、 苍白、出血点)。翻转要领? 4)巩膜(黄染)。 5)角膜(透明度、云翳、白斑、溃疡、老 年环、Kayerser Fleischer氏环)。,检查者用食指和中指捏住被检查者的上眼睑中部的边缘,嘱其向下看,此时轻轻向前下方牵拉,然后食指向下压迫睑板上缘,并与拇指配合将睑缘向上捻转,即可将眼睑翻开。,上睑结膜检查,下睑结膜检查,睑结膜苍白,巩膜黄染,眼,6)眼球(运动、突出、甲亢眼征、震颤、指 压法测眼压)。 眼球运动的检查:眼前约3040cm处,勿转动头。手指按水平向外外上外下水平向内内上内下,共6个方向。检查每个方向时,都要从中位

3、开始。6条眼外肌功能。3N 甲亢眼征:双眼球突出;Stellwag征(瞬目减少);Graefe征(眼球下转时上睑不能相应下垂);Mobius征(集合运动减弱); Joffroy征(上视时无额纹),眼,7)瞳孔 形状、大小:正常D3-4mm,等大正园。 双侧瞳孔不等大小:颅内病变。伴对光反射消失 中脑损害。 对光反射:直接和间接。瞳孔功能活动。反射消失 昏迷。伴散大 死亡。 集合反射:1mm 5-10cm,双眼内聚,瞳孔缩小。,3.耳,1.外耳:耳廓、外耳道(红肿、溢液、流脓)。颅底骨折 2.中耳:胆脂瘤 3.乳突(压痛)脑脓肿、脑膜炎 4.听力,4.鼻,1).鼻外形:酒渣鼻、鞍鼻、蛙状鼻,SL

4、E 2).鼻翼扇动 3).鼻中隔偏曲 4).鼻出血 5).鼻腔黏膜:充血、水肿、糜烂 6).鼻分泌物:无色、黄色 7).鼻窦:上颌窦、额窦、筛窦、(压痛)碟窦,鼻腔检查,额窦检查,筛窦检查,上颌窦检查,5.口腔,1).口唇:颜色红润光泽。水疱、口角糜烂、水肿等 2).黏膜:光洁粉红。 蓝黑色素沉着 出血点 麻疹黏膜斑(Koplik斑):麻疹早期特征。 黏膜溃疡(复发性口疮) 鹅口疮(白色念珠菌,小儿、老人;广谱抗生素和抗癌药),口,3).牙齿: 龋齿、残根、缺齿、义齿。 表示方法: 临床意义:黄褐斑釉齿;先天梅毒;肢端肥大症。 4).牙龈:蓝灰色铅线 5).舌: 地图舌、草莓舌、牛肉舌、镜面舌

5、、毛舌,口,6).咽部及扁桃体 急性咽炎 慢性咽炎 假膜区别:扁桃体炎和白喉 扁桃体:肿大分度: 7).喉: 8).口腔气味:,扁桃体肿大分度,扁桃体度大,口,9).腮腺: 位置:耳屏、下颌角、颧弓三角内。 腮腺管:颧弓下1.5cm处,横过爵肌表面,开口上颌第二磨牙对面的颊黏膜上。 腮腺肿大原因: 急性流行性腮腺炎 急性化脓性腮腺炎 腮腺肿瘤,急性化脓性腮腺炎,三、颈部检查,1.外形与运动 2.颈部血管(动脉、静脉) 3.甲状腺(大小) 4.气管(位置、移位),【颈部检查】 一、颈部外形与运动 1.颈部外形 正常人颈部直立,两侧对称,男性甲状软骨较突出,女性平坦不显著,转头时可见胸锁乳突肌突起

6、。正常人在静坐时颈部血管不显露。 根据解剖结构,颈部每侧又可分为颈前三角和颈后三角。,2、颈部姿势与运动,1)头不能抬起,见于严重消耗性疾病的晚期、重症肌无力等。 2)头部向一侧偏斜称为斜颈(torticollis),见于颈肌外伤、瘢痕收缩、先天性颈肌挛缩和斜颈。 3)颈部运动受限并伴有疼痛,可见于软组织炎症、颈肌扭伤等。 4)颈部强直为脑膜受刺激的特征,见于各种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等。,28,颈部血管检查 (一)颈静脉 1.正常:立位或坐位颈静脉不显露,平卧时可稍见充 盈,充盈水平仅限于锁骨上缘至下颌角距离 的下2/3以内 2.颈静脉怒张:30-45的半卧时静脉充盈度超过正常 水平,见于右

7、心衰、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 炎,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 3.颈静脉搏动:见于三尖瓣关闭不全,颈静脉怒张,30,颈部血管检查 (二)颈动脉搏动: 1.正常:正常安静时不明显 2.搏动增强:主动脉关闭不全,高血压,甲亢,严重贫血,31,3.甲状腺,(一)正常甲状腺:看不到也摸不到 (二)检查内容 1.视诊:大小、对称性 2.触诊:大小,质地,表面,形态,压痛,震颤 肿大程度:I度: 能触不能见 II度: 能触又能见,在胸锁乳突肌以内 III度:超过胸锁乳突肌外缘 3.听诊:血管杂音,见于甲亢,触诊方法,33,3.甲状腺 (三)甲状腺肿大的意义: 1.甲亢 2.单纯性甲状腺肿 3.甲状腺癌 4.慢性淋巴

8、性甲状腺炎 5.甲状旁腺腺癌,35,4.气管,1.正常:居中 2.检查方法: 3.气管移位: (推)偏向健侧: 见于胸腔积液、积气、纵隔肿瘤, 单侧甲状腺肿大 (拉)偏向患侧:见于肺不张、肺硬化、胸膜粘连,四、 胸部检查,(一)胸壁、胸廓和乳房 (二)肺和胸膜 (三)心脏检查,常用体表标志,(一)划线标志 前正中线、后正中线、锁骨中线、胸骨线、胸骨旁线、腋前线、腋后线、腋中线、肩胛线。 (二)骨骼标志 胸骨角、腹上角、剑突、肋骨、肋间隙、肩胛骨、肩胛下角、第7颈椎棘突、肋脊角,1.前正中线,3.胸骨旁线,4.锁骨中线,2.胸骨线,1,2,4,3,胸骨角,(一)、胸壁、胸廓与乳房,(一)胸壁皮肤

9、、皮下脂肪、淋巴结、胸背肌肉 有无静脉曲张、皮下气肿、胸壁疼痛、肋间隙 (二)胸廓 1正常胸廓对称, 前后径:横径 1:1.5。 2异常胸廓,胸壁检查,胸壁静脉曲张 上腔或下腔静脉回流受阻 导致侧枝循环建立所引起 通过检查血流方向来判定,胸壁静脉曲张血流方向检查,血流方向自上而下 上腔静脉回流受阻 血流方向自下而上 下腔静脉回流受阻,胸壁检查(二),皮下气肿握雪感及捻发感(音) 胸骨压痛叩击痛血液病(白血病) 局部膨隆肋骨骨折 胸壁肿瘤 婴幼儿心脏增大,(1) 扁平胸 (2) 桶状胸 (3) 佝偻病胸 (4) 一侧变形 一侧膨隆:胸积液、气胸、肺气肿 一侧下陷:肺不张、肺纤维化、 胸膜增厚、粘

10、连 (5) 胸廓局部隆起:心包积液、 主动脉瘤、肿瘤 (6) 脊柱畸形,脊柱畸形,3.乳房检查,左侧,3、乳房检查 正常儿童及男子乳房不发育,一般不明显,乳头多位于锁骨中线第4肋间,在女性乳房青春期逐渐发育、增大,呈半球形,乳头也逐渐拉长成圆柱形。 检查乳房时应按正确的顺序,充分暴露,并光线充足。病人采取坐位或仰卧位,分视诊和触诊两步进行。,(一)视诊 1、对称与否: 2、皮肤情况: (1)发红: 炎症或癌性淋巴管炎。 (2)溃疡: 乳腺癌及胸壁结核。 (3)呈“桔皮”或“猪皮”样称为桔皮征: 乳腺癌的特殊体征。 3、乳头: (1)乳头回缩:近期发现则极有可能为癌变。 (2)乳头出现分泌物:常

11、提示乳腺导管病变。,(二)触诊 检查先由健侧开始,后检查患侧。具体方法是用手指和手掌平放在乳房上,用指腹轻施压力,用旋转和滑动触诊法,每侧均由外上象限开始,左侧按顺时针方向,右侧按逆时针方向注意有无红肿热痛及包块,乳头有无硬结,弹性变化及分泌物等。,乳房检查视诊,正常乳房 对称 半球形 不对称 增大炎症肿瘤 缩小发育不良 皮肤改变 发红炎症 桔皮样水肿癌肿 乳头异常 回缩发育异常 肿瘤 分泌物乳腺导管病变,乳房检查触诊方法,检查手法 用指腹或手掌尺侧轻轻平压在乳房上滑动触摸 检查顺序 先健侧后患侧 外上外下 内下内上,乳房检查触诊异常改变,包块 部位(钟点方位与乳头距离) 大小(长 宽 厚)

12、边缘 硬度 压痛 活动度(与皮肤胸壁有无粘连) 淋巴结增大 腋窝 锁骨上窝,乳房检查异常改变的临床意义,常见病变 急性乳腺炎 乳腺囊性增生(纤维囊性乳腺病) 乳腺肿瘤 (乳腺纤维瘤 乳腺癌) 男性乳房增生,(二)肺、胸膜检查,1.肺部视诊 2.肺部触诊 3.肺部叩诊 4.肺部听诊,1.肺部视诊呼吸运动,正常人胸、腹式呼吸(男、儿童腹式呼吸为主) (女性:胸式呼吸为主) 单侧大叶性肺炎(肺实变) 肺不张 减弱或消失 大量气胸 大量腔积液 双侧阻塞性肺气肿 单侧一侧有病对侧代偿 增强 双侧呼吸中枢兴奋性增高 (如发热、运动及代谢性酸中毒),肺部视诊呼吸频率与节律,呼吸频率(正常12-18次/分)

13、超过24次/分呼吸过速 小于12次/分呼吸过缓 呼吸深度与节律(正常节律齐 深度适中) 浅快 深长 节律不齐 叹气样,2.肺部触诊胸廓扩张度,1.胸廓呼吸动度 正常人 两侧对称 一侧胸廓扩张度受限 见于胸膜疾病 大量胸腔积液 大量气胸 胸膜增厚 肺不张 肺实变,2.肺部触诊语音震颤,机制 声波气道肺泡胸膜腔胸壁振动手掌 检查方法 自上而下 由前至后 交替对比 影响因素 喉音大小 气道通畅 传导介质 传导距离 病理性语颤 增强肺实变 肺空洞 减弱或消失阻塞性肺不张 肺气肿 胸腔积液 气胸 皮下气肿,肺部触诊胸膜摩擦感,特点 随呼吸感觉到的振动感 如皮革相互摩擦 胸廓下前侧部位易触及 临床意义 提

14、示急性纤维素性胸膜炎,3.肺部叩诊方法与内容,叩诊方法 间接叩诊法(指指叩诊法)也可先用直间接叩诊法大致估计,以后再用间接叩诊法 叩诊顺序 自上而下 先前胸再側胸(沿肋间叩 )后背部(水平叩) 由外向里 两侧对比 叩诊内容 听叩诊音 叩出肺界: 肺上界、肺前界、肺下界及肺下界移动度,肺部叩诊肺部叩诊音,正常 人 肺部呈清音 与邻近脏器重叠呈浊音(相对) 下上 左右 前胸后背 影响因素叩诊音强弱的变化 受肺内含气量和胸壁厚度的影响 异常情况 过清音 鼓音 浊音 实音,清音(Resonance): Lung 实音(Flat): Muscles and Bones 浊音(Dull): over He

15、art and Liver 鼓音(Tympanic): over Stomach,正常叩诊音分布-前胸,清音(Resonance): Lung 实音(Flat): Spinous Process and Scapula,正常叩诊音分布-背部,肺部叩诊病理性叩诊音,过清音 肺含气量增多肺气肿 鼓音 肺含气量增多 肺空洞 胸膜腔有气体气胸 浊音及实音 肺含气量减少肺实变 肺肿瘤 肺不张 胸膜胸壁增厚胸腔积液 胸膜肥厚,肺部叩诊叩肺界,肺上界(肺尖宽度 Kronig峡) 正常值宽4-6cm 临床意义增宽肺气肿 缩小肺结核 肺肿瘤 肺前界(心脏绝对浊音界) 正常值右侧胸骨线 左侧胸骨旁线(46肋间) 临床意义增宽心脏大 缩小肺气肿,肺部叩诊叩肺界,肺下界 正常值锁骨中线 第 6 肋间 腋中线 第 8 肋间 肩胛线 第10肋间 临床意义 上移肺不张 肺纤维化 大量腹水 下移肺气肿 腹腔内脏下垂 (胸腔积液及气胸叩不出) 肺下界移动度 正常值 移动范围 68cm 临床意义减弱(4cm) 单侧肺不张 胸膜粘连 双侧肺气肿 肺纤维化,呼吸音 异常呼吸音 啰音 语音共振 胸膜摩擦音,4.听 诊,内 容:,附加音,支气管呼吸音 肺泡呼吸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