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江淮十校2018届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试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5965354 上传时间:2019-08-23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江淮十校2018届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安徽省江淮十校2018届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安徽省江淮十校2018届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安徽省江淮十校2018届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安徽省江淮十校2018届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江淮十校2018届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江淮十校2018届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试题(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淮十校”2018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人类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持续推进,同时,人类也正处在一个挑战层出不穷、风险日益增多的时代。如何防止全球化的危机,使人类社会能够延续存在、和睦相处和持续发展,这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和课题。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这是中国把握历史规律和时代潮流,着眼人类共同和长远利益提出的中国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首先是一个现实。它反映了在新一轮全球化进程中,人类利益格局日益加深的相互依赖、休戚与共。在全球化的第一阶

2、段,先发国家利用自己的优势,通过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获得超额利润,并导致巨大的国际贫富差距。在这一阶段,我赢你输的博弈使发达国家获得了巨大的收益,并导致了世界各国严重的贫富分化和强弱分化。然而,进入全球化的第二阶段,这种输赢分化的博弈正在衰退,代之而起的是命运与共。“命运”一词,按照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是指人的生死、贫富、祸福、苦乐遭遇。在全球化的新阶段,人类命运与共表现在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的各个方面。如,在经济上,任何国家的经济危机都会迅速传播和扩散,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再如,在政治和社会等层面,西方国家支持怂恿一些国家的反政府力量,而这些国家的社会动荡导致的难民潮,却使西方国家本身的

3、治安陷入紧急状态。所有这些现象都昭示着,输赢分化的全球化时代行将结束,命运与共的全球化新时代正在到来。在命运与共的全球化新阶段,只有相互扶助、相互促进、利益共享,才能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共保安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反映了在全球化新阶段世界利益关系格局的这种新变化。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是我们对未来人类社会的愿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求建立共商共建共享的新型全球治理结构。如,在经济上,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求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利益共享,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他方利益;各国同舟共济,而不是以邻为壑,搞贸易保护主义,画地为牢,损人不利己。推动建设一个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经济

4、全球化,既要做大蛋糕,更要分好蛋糕,着力解决公平公正问题。人权是全球治理的重要维度。全球人权治理的目标,是促使各个国家尊重、保护和促进人权的实现。它既是全球治理所要达成的重要目标,又是对全球治理过程、方式和手段的重要“边际约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既对全球治理提出了要求,也对全球人权治理结构提出了反思和重构的要求。总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世界人权事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它要求超越西方自由主义单纯强调个人人权的原子论视野,约束国际霸权主义的为所欲为,从人类命运休戚与共的视角调整个人人权、各国人民的集体人权和人类集体人权之间的结构关系,从而确保在全球化的新阶段,人类整体的生存、发展、安全和

5、健康。(选自常健解决人类现实挑战的中国方案,2017年6月15日人民日报海外版)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这是着眼人类共同利益和中国长远利益提出的方案。B.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求各国同舟共济,同心同德,开放贸易壁垒,不能搞贸易保护主义。C.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要是针对全球人权治理结构提出了深刻反思和重构的要求。D.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的其中一个要求是超越西方自由主义单纯强调个人人权的原子论视野。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立论的前提是如何防止全球化的危机,使人类社会能够延续存在、

6、和睦相处和持续发展。B. 文章分析了在新一轮全球化进程中,人类利益日益加深的格局,并因此要求人们承认现实并直面现实。C. 文章在论证中,认为全球化分为两个阶段,并以大量篇幅阐述了第二阶段的特点以及对策。D. 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文章先交代时代背景,引出概念,然后逐层分析概念的内涵和要求。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全球化的第一阶段,虽然出现了严重的贫富分化和强弱分化,但是人类利益格局相互依赖感还不是很强。B. 当今世界任何国家在经济上都很难独善其身,如果荷兰国家的主权债务出现了危机,甚至会间接影响到我国的经济发展。C. 如果西方国家依旧秉持过去的做法,挥舞人权

7、大棒来干涉别国内政,“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永远无法实现。D. 只有超越西方狭隘的人权理论,按照“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世界才能变得和谐美好。【答案】1. D 2. B 3. A【解析】1. 试题分析:A“中国长远利益”缩小原文含意;B“开放贸易壁垒”无中生有;C“主要是针对”主次不分。点睛: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的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等。2. 试题分析:B. 文章分析了在新一轮全球化进程中,人类利益日益加深的格局,并因此要求人们承认现实并直面现实。强加

8、因果,据对原文的理解没有因果关系。3. 试题分析:A. 全球化的第一阶段,虽然出现了严重的贫富分化和强弱分化,但是人类利益格局相互依赖感还不是很强。“依赖感不是很强”错,于文无据。(二)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青狮何休“三十夜的火,十五日的灯。”在别处,元宵十五闹花灯,在禾村,作兴的是狮灯,因狮子是森林之王,大家深信狮子能镇邪送福。狮灯分红狮与青狮,面具颜色为红色的是红狮,青色的是青狮。红狮代表友善,青狮带着杀气。扛红狮,来意是向宝地求几个钱谋生,请多关照;扛青狮,那是我凭真本事跑江湖,贵地有高人不服,请随时赐教。正月十五清晨,当打禾坪里扎下一队竖有“李”字大旗的舞狮队时,

9、整个禾村却沉默了。锵,锵锵!狮子出巡了。禾嫂没有心思做早饭,从楼上翻出一个狮头,用绳子小心翼翼地放到地面上。狮头的颜色褪得差不多了,眼鼻凹陷等处未来得及褪落的地方,能看到青色。十八年前,与禾村相隔八十里路的李村,组了一队青狮来禾村,领头的名叫李长富。当青狮来到禾嫂家时,丈夫何永康朝李长富抱了抱拳。李长富是守方,何永康是攻方,“兵器”就地取材。何永康随手扯了根扁担,李长富随手操了条长凳。比武开始了,一点也不似现在的电影电视里武打片精彩。一阵乒乒乓乓后,李长富被抵进门旮旯。吁吁喘气中,两人都扔了手中的“兵器”,何永康一抱拳,说了声“承让”;李长富还个抱拳礼,说了声“多谢手下留情”,教人将狮头留下,

10、自己换上备用的红狮。禾嫂用湿抹布将狮头擦拭好了之后,放在八仙桌上,并用一块红布盖好,然后崴崴地找来一挂百响小鞭炮,用红纸包了十块钱,专等狮子来家里“巡视”。锵锵的锣声却绕过了禾嫂家。禾嫂知道,李村的狮子是要巡视完全村后,最后来她家巡视,然后体体面面地把那只停放在禾嫂家十八年的狮兄给请回去。何永康十年前离开了人世,儿子何代兵继承了父亲的衣钵,也是一身好功夫,这是李村人迟迟不敢来的原因。去年过完端午节,一辆警车呼啸而至,把何代兵带走了,两个月后,法院开庭,判处何代兵年有期徒刑。儿子在建筑工地干活,端午节快到了,大伙等着工钱过节,老板却拒发工资。老板说,发包单位不给钱,我也没办法。何代兵七曲八拐地找

11、到发包方负责人的家,大白天潜了进去,偷出现金与存折及贵重物品一大堆,然后抱着这堆“战利品”到派出所自首。何代兵以为自己这是义举,不必负刑事责任,但他错了,因为他触犯了法律。当然,何代兵偷贪揭贪的事,惊动了市委市政府,节前垫付了民工的工资。锵锵的锣声由远而近,绕个小弯,狮头就能看得真切了:刚刚喷青的狮头,青得发绿,两颗白色的獠牙露在外边,凶猛得有些吓人。禾嫂忙从灶里点燃一支香,左手捏着那挂小百响,来到门边等候“狮子”大驾光临。队伍渐渐近了,除了李村的舞狮队外,跟着一大群看热闹的禾村半大小伙,也有几个成年人。禾嫂看到禾村人当中,有几张脸上写着愤怒。锵锵锵!锵!锵!锣声震耳欲聋,狮队到了门口。禾嫂赶

12、紧吹红那支香头,就着香头点燃那挂小百响。李长富的儿子李尚武,提着一个灯笼,引着狮子先在厅里转一圈,然后再到三间正房里转了一圈。禾嫂把十元钱的红包递给李尚武,李尚武接过红包,插在上衣的口袋里。李尚武挥挥手,锣声停了。焦点聚在李尚武向上。李尚武放下手中的灯笼,双手摘下舞狮人的狮头,像捧着满满一碗油,小心翼翼地放在八仙桌上,扯开盖在旧狮头上的红布,将两个狮头并排放在一起。有人递来了香烛和祭品,李尚武把祭品一字排开,点起了香烛。人群静得出奇。李尚武神色凝重地斟了三杯酒,对着狮头鞠三个躬,然后拿起酒杯,将杯中的酒一一泼在地上。突然,李尚武猛一转身,抱拳朗声说:“各位,大家都看到了,我刚刚与何代兵比了一场

13、武,我李尚武输了,输得很惨,这青狮我给何少侠留下了。”说罢,李尚武朝狮队喊了一声:开路!刚才戴着青狮头的小伙子,已经换上了温顺的红狮头。锣又敲响了,狮队中有人放响了一挂千响电光炮,震得满屋子嗡嗡回响。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的人物不多,但构思独特,层层设疑,而悬念就蕴蓄在看似平和悠然而又富有张力的叙述语言中。B. 何代兵自认为的“义举”,成了他被判刑入狱的依据,却又令李尚武折服,这都说明他们所秉持的“规矩”与法律的微妙冲突。C. 禾嫂没有心思做早饭,是担心代表胜利和吉祥的青狮头,这次随着丈夫的去世和儿子的入狱而被李村舞狮队夺走。D. 李尚武的

14、“换狮头”行为,不仅暗示了李家父子两代人磊落的胸襟,也揭示了小说的主旨:朴素的侠义精神和善良品性仍然在民间延续。5. 小说以“青狮”为题,有何用意?请简要说明。6. 有人评价本文是“一篇洋溢着浓郁传统文化的现实佳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答案】4. C 5. “青狮”是小说的线索,全文围绕“青狮”组织安排情节,使情节更加紧凑。(2分)“斗狮”为小说增添了浓郁的民俗文化气息,这既是何、李两家两代人“较量”的叙事背景,也是故事展开的文化背景。 6. 传统文化:舞青狮是一种传统民俗,在禾村继续流传。中华民族的传统心理是对真善美和正义真理的崇尚追求,李村人对于禾嫂儿子的尊重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现实

15、性:文中反映了农民工“讨薪难”的问题。禾嫂儿子是农民工,是一个为讨要工钱而触犯法律的“悲情英雄”的形象。小说把传统的舞青狮的民俗和现实社会问题巧妙结合起来,既刻画了民风民俗之美,又是关注民生疾苦的现实佳作。【解析】4. 试题分析:C. 禾嫂没有心思做早饭,是担心代表胜利和吉祥的青狮头,这次随着丈夫的去世和儿子的入狱而被李村舞狮队夺走。青狮在这里代表的是“胜利”和“荣耀”。.5.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小说标题的理解和分析类试题,考生要注意结合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作答本题,本题可以作答为,“青狮”是小说的线索,全文围绕“青狮”组织安排情节,使情节更加紧凑。“斗狮”为小说增添了浓郁的民俗文化气息,这既是何、李两家两代人“较量”的叙事背景,也是故事展开的文化背景。6.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作品赏析类试题,考生要注意结合对文本内容的分析作答本题,本题可以作答为,传统文化:舞青狮是一种传统民俗,在禾村继续流传。中华民族的传统心理是对真善美和正义真理的崇尚追求,李村人对于禾嫂儿子的尊重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现实性:文中反映了农民工“讨薪难”的问题。禾嫂儿子是农民工,是一个为讨要工钱而触犯法律的“悲情英雄”的形象。小说把传统的舞青狮的民俗和现实社会问题巧妙结合起来,既刻画了民风民俗之美,又是关注民生疾苦的现实佳作。(三)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风雨如磬九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