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上册 第5单元《倍数和因数》(自然数)教学建议 冀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5960662 上传时间:2019-08-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数学上册 第5单元《倍数和因数》(自然数)教学建议 冀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四年级数学上册 第5单元《倍数和因数》(自然数)教学建议 冀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四年级数学上册 第5单元《倍数和因数》(自然数)教学建议 冀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四年级数学上册 第5单元《倍数和因数》(自然数)教学建议 冀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年级数学上册 第5单元《倍数和因数》(自然数)教学建议 冀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数学上册 第5单元《倍数和因数》(自然数)教学建议 冀教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然数教学建议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认识自然数、奇数、偶数的过程。2、了解自然数的特征,能用直线上的点表示自然数;知道奇数、偶数,能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建议:自然数1、师生猜谜引出数星星的问题,让学生观察情境图,说一说亮亮和红红在干什么。2、教师介绍:在数星星时,表示星星颗数的这些数,像l、2、3、4、53000等,在数学上叫自然数。接着启发提问:什么时候看不见星星呢?学生说出聪聪的话后,教师告诉学生:一颗星星也看不见,可以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3、提出“说一说”的问题,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列举出生活中用自然数表示的事物。

2、4、教师说明:自然数还可以用直线上的点来表示。接着,让学生观察直线上的数,了解用直线上的点表示自然数的方法。可以讨论一下:直线右端的箭头表示什么意思?箭头表示:直线还可以无限延长,自然数的个数也有无限个。5、发现、总结自然数的特征。让学生观察直线上的数,并用自己的语言总结自然数的特征。使学生了解: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相邻两个自然数之间相差1,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奇数、偶数1、师生交流到电影院看电影的经历,说一说自己的座位是多少号,相邻座位是多少号。再让学生观察教材中的情境图,先说一说门上面的单号和双号是什么意思,再看两个同学在说什么,想一想:丫丫和聪聪能挨着坐吗?为什么?2、

3、教师说明:单号和双号也叫单数和双数。然后讨论:自然数中哪些是单数,哪些是双数?让学生举出-些例子。最后,教师介绍:在数学上,单数叫做奇数,双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3、请10个左右同学站成一排,先依次报数,再让报单数或双数的同学按指令行动。4、提出“说一说”的问题,启发学生说出生活中其他用到奇数、偶数的事物。如,大型会议室的座位号,大型宾馆的房间号等。试一试1、提出写数的要求,让学生自己完成。2、交流学生写出的数列,教师板书在黑板上。然后,让学生观察数列,说一说发现了什么。只要学生发现正确的规律,教师就要给予肯定。如,在连续的奇数中,第一个数是1;后面的数比前一个的数多2;连续的奇数和偶数中,

4、相邻两个数都相差2等。练一练第1题,先让学生读题、观察图形,明自题意后,再独立思考并交流发现的规律:小正方形的个数是偶数的,能拼成长方形(包括正方形);小正方形的个数是奇数的,不能拼成长方形。第2题,提示学生认真观察直线上已知数的排列规律,再填数。交流时,说一说发现的规律:直线上面都是奇数,下面都是偶数。第3题,让学生自己判断。交流时,说一说不是自然数的数分别是什么数。第4、5题,学生自己完成,再交流。问题讨论1、先让学生自己完成两个问题。交流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重点关注第2题的计算方法。如果有学生用简便方法计算,教师要给予表扬,如果没有,教师可以介绍。2、提出兔博士的问题,鼓励学生提出其他和奇数、偶数有关的问题,全班讨论解答。如,30以内所有偶数的和是多少?奇数乘偶数的积是什么数?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