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9594614 上传时间:2017-10-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讲:《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第六讲:《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第六讲:《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第六讲:《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第六讲:《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六讲:《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讲:《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六 讲 苏 轼 水 调 歌 头 明 月 几 时 有 一、 宋词基本常识词 词本是伴随唐代燕乐的繁盛和都市歌舞娱乐环境而发展起来的一种音乐文学体裁,最初称为“曲子词”,主要用于饮宴时的歌舞娱乐。中唐以后,文人开始介入其中,“曲子词”逐渐开始诗化、雅化,最终成为一种文人用以表达生活感受、审美情趣、思想观念、乃至应酬交往的抒情文体。词于宋代发展至颠峰,与山水画、宋瓷合而为三,被视之为宋代最成功的艺术类型之一。晏殊、欧阳修、苏轼、柳永、周邦彦、辛弃疾、李清照、吴文英、姜夔、秦观等,皆是宋词发展不同阶段出现的不同作家,影响巨大,他们一起把宋词发展推上了超绝前后的历史地位。二、 苏轼简介苏轼(1037

2、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中进士,历任凤翔府签判、殿中承等职。神宗熙宁年间,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自请离京外放,出任杭州通判、转为密州、徐州、湖州知州。元丰二年(1079)以作诗“讪谤朝廷”的罪名被捕入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哲宗元年间,旧党上台,起用为翰林学士,又因不满司马光废断新法,开罪旧党,出知杭州、颖州等地。新党再度执政后,更被远谪到岭南的惠州、儋(DAN)州。徽宗即位,遇赦北返,第二年死于常州。苏轼的一生处于新、旧党交替执政时期,他在政治上有志变革,但力求慎重,因而开罪两党,仕途坎坷。思想上,苏轼儒、释、道兼而有之,性格旷达。苏轼

3、在文学艺术上是少有的全才。他与父苏洵、弟苏辙皆以文出名,世称为“三苏”,也是“唐宋八大家”重要成员之一。他的散文创作雄辩滔滔,气势纵横,意态横生,与欧阳修并称为“欧苏”。其诗歌创作气象宏阔,意境超逸,自由奔放,极富理趣,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他的词创作更是“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婉转之度”,开创了以洒脱、旷达为特色的豪放词风,并以诗为词,不拘音律,风格多样,对词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苏轼的书法、绘画也相当有名。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文集传世。三、 苏轼水调歌头 明 月 几 时 有 词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

4、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 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 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 内容分析该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即丙辰年的中秋节日。这一时期,因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的政见不同,苏轼自求外放,展转于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密州(今山东诸城)为官,以求兄弟能够相聚。然而,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1076 年的中秋之夜,皓月当空,银辉遍地,苏轼转眼已与苏辙分别七年了。面对一轮明月,苏轼心潮起伏,于是酒酣之际,挥笔写下了这首著名的词作。由词作前之

5、小序交待来看,该词一则怀念子由,一则抒发落寞作者落寞及旷达的情怀。古人评论说:“此词前半自是天仙化人之笔”(清程洪先著词洁)。这实则是对该词整体风格的说明。苏轼一生儒、释、道兼通,经常处于儒、释、道的纠葛之中。每当挫折失意之际,其心中的释、道思想就逐渐上升,以帮助自己解释穷通进退的困惑,并进而宣泄心中的痛苦。此词即是在这样的状态中创作而成,所以,对该词来说,“大醉”抒怀是主,“兼怀子由”是辅。该词分为上、下两阕。词的上半阕把酒问青天,十分含蓄地表现了作者在出世与入世问题上的矛盾心理,以及最终否定出世、复归现时人间生活的思想过程,表达了作者热爱人生的执着情感。“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月”在

6、大自然的景物中,最易引起人们的多方联想:宇宙的初生、家庭的团圆、人格的高洁。词一开篇,“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追问,排空直入、笔力奇崛,一下子将读者带入一种既广阔又深邃,既现实又仙远的艺术境界当中。苏轼经常以李白自比,这一追问,显然是化用李白把酒问月诗“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的诗意。苏轼这里之所以要化用李白的诗意,一则是因为李白之咏月诗流传甚广,一则是因为苏轼对李白之诗的热爱。这一追问,较之李白的舒缓,显得较为峭拔突兀,体现出苏轼豪放的性格与不凡的气魄。这样的追问,既体现出苏轼“好问”的哲人心理及对大自然美景的喜爱,也为下文的想象及抒怀创造出了必要的氛围。“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

7、年。”这两句的设疑是紧承前之设疑而来。其中,“天上宫阙”承的是“明月”,“今夕是何年”承的是“几时有”。进一步的设疑,既将作者对明月的赞美之情推进了一层,又进一步引出了作者对现实人生问题的思考,可谓针线绵密,跌宕多姿。它在整个上半阕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这几句体现的是作者“出世”、“入世”,亦即“退”与“进”、“仕”与“隐”问题上的矛盾徘徊及最终留恋人世的复杂心理。“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是对于酉阳杂俎诸书关于月亮 “广寒清虚之府” 记述的具象化描写。李白被称为“谪仙”,苏轼被称为“坡仙”,苏轼一生也以“谪仙”自

8、居。现实的不如意,使苏轼经常产生离世而去的冲动。所谓的“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以及前赤壁赋中对作者在月下飘飘欲仙的描写,都是出于这样的心理基础。面对明月之追问,问而未答。现实的不如意,使词人不由自主产生了“我欲乘风归去”的心理冲动。然而这一冲动一萌生,便即遭到了作者的否定:天上的“琼楼玉宇”虽然富丽堂皇,美好非凡,但那里高寒难耐,不可久居。词人在这里虽然可以“高舞”,但又何其冷清。在这里,词人故意以天上的美中不足,来坚定自己留在人间的决心。一正一反,转折直下之间,体现出词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苏轼开阔的心胸与旷达的情怀,于此可见一斑,这即是其“豪放”词风形成的根本原因。从“我欲”到“又恐”至

9、“何似”的心理转折开阖中,诗人生动地展示出了自己波澜起伏的情感历程。 “何似在人间” 笔力雄健,体现了作者强烈的情感倾向。词的下半阕对月怀人,阐发了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的生活哲理,并对自己和弟弟以及所有离别的人们发出深挚的祝愿,体现出作者超迈、旷达的人生态度。“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朱阁,华美的楼阁。绮户,雕有花纹的门窗。无眠:不眠之人,既指作者自己,也指一切因与亲人不能团聚而伤感失意的人。全句意为:月光转移,转到朱阁之中,深入门户之里,照在无眠的人的身上。作者这一特定的“月”之行动的描写,直接为下文的 “抒憾”打下了基础。“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看似无理的反诘,不仅衬托出了苏

10、轼对弟弟的深切思念,同时也含蓄地表示词人对不幸离人的同情。“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上文反诘之后,也许词人感到了这一反诘的可笑,转而以旷达的口吻指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忧伤呢?这三句,从人到月、从古到今皆做了高度的概括。语气上,好像是代明月回答前面的提问。而结构上,却是推开一层,从人、月的对立过渡到人、月的融合。这一融合,实际为人世的不如意进行了有效的消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一句是在前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的美好愿望。 “但愿人长久”突破的是时间的局限。“千里共婵娟”,突破的是空间的阻隔。这两句是据南朝宋人谢

11、庄月赋“美人迈兮音尘阕,隔千里兮共明月”、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许浑秋霁寄远“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而来,而思想境界更高,向世间所有离别的人,发出深挚的慰问和祝愿,给全词增加了积极奋发的意蕴。(二) 艺术特征1、构思上,该词以“月”作为贯穿全词的中心线索,在创造出皎洁清丽、澄澈辽远境界的基础上,进而展开丰富的想象及深情的追问,不仅情、景、理相交融,并且浑然一体,不露痕迹。在此过程中,作者又杂以比拟象征的手法,既想落天外,又处处关合人事,思致空灵,让人玩味不尽。2、结构上,上阕以向往仙境起,凌空入虚,以留恋人间结,转虚为实。下阕以悲伤离别始,虚以映实,以劝慰祝颂终,虚实交错。其间纵写横叙,抑扬开合,又笔致流转自如,并由此而逐渐拓出阔大的词境来。3、该词语言精练自然,富于变化。风格飘逸健朗,清旷放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