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含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95945687 上传时间:2019-08-23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3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含解析(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本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 “春秋争霸”的“霸”是伯的通假字,伯是一方诸侯首领的意思。可见,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A. 推动社会结构转型B. 以维持秩序为目的C. 强化了周王的权威D. 本质上是爵位之争【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中“霸”字的含义可知,春秋争霸是争夺首领地位,必然冲击当时等级森严的分封制,会促进制度变革,社会转型,故项正确,B项错误;诸侯战争争夺的是土地、财产和人口而不是爵位,也与血缘为特征的宗法无关,故项和项错误。考点:古代中

2、国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名师点睛】本题主要是考查对材料的基本阅读和理解能力,涉及到的知识点是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分封制也称分封制度或封建制,即狭义的“封建”,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给宗族姻亲、功臣子弟、前朝遗民分封领地和相当的治权,属于政治制度范畴。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在家庭范围内为宗法制,在国家范围内为分封制。要注意区别分封制、封建制、宗法制的概念和含义,避免混淆错误。2.唐代的三省六部制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主要体现在()A. 使中央与地方官员相互制约B. 地方权力逐渐被削弱C. 有利于皇帝集权和政令的贯彻执行D. 中央各部门职责分明,效率提高【答案】C【解析】【

3、详解】三省六部制分割了相权,加强了皇权,有利于皇帝集权和政令的贯彻执行,C正确;三省六部制是中枢权力机构,主要是体现的皇权与相权的关系,A和B项错误;三省六部制并不能代表中央各部门,故D项错误。3.史学家指出,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抟成,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这应是指哪一时期A. 春秋战国时期B. 秦汉时期C. 隋唐时期D. 明清时期【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秦汉时期是中国版图确立的时期,也是民族的传承时期,同时秦汉时期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汉朝的新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所以选B。考

4、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儒学成为正统思想4.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曾出现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等制度。这些变革反映的趋势是不断强化A. 专制皇权B. 中央集权C. 监察权力D. 对农民的控制【答案】A【解析】由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内阁、到军机处,这些变革反映了皇权不断强化。所以答案选A。B主要针对地方权力;C是司法机构;D不符合材料主旨。5.海洋文明与大河文明在政治体制方面呈现出“民主与专制”的明显差别,形成差别的主要原因是A. 思想观念不同B. 经济形式不同C. 地域位置差别D. 人口数量不同【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海洋文明从

5、事工商业,形成自由平等开放的理念;大河文明从事农耕经济,自给自足, 造成封闭。这种差异最终形成了民主与专制的不同政体形式。故选B。其它各项都有一定的道理,但不是主要原因。考点: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 海洋文明与大河文明中国古代文明两者区别6.克利斯提尼时期,五百人会议的职责是向选民大会提供法案,后者每年约集结四十次以履行其职责。被提议的法案可能被通过、驳冋或者发回“会议”进行修订。这表明、A. 五百人会议的职责尚不明确B. 政治决策先有民主再有集中C. 选民大会实为国家权力机关D. 希腊奴隶制度逐步确立起来【答案】C【解析】从“后者每年约集结四十次以履行其职责。被提议的法案可能被通过、驳冋或者发回

6、“会议”进行修订”可以看出,选民大会具有立法权,权利至高无上,这表明选民大会为国家权力机关,本题选择C选项。A选项错误,从“五百人会议的职责是向选民大会提供法案”可以得出;B选项材料没有体现;D选项材料没有涉及到奴隶制度问题。7. 下面是古罗马法官判决的一个案例,该案例主要说明了罗马法案情:甲请乙建造房屋。新屋落成后不久倒塌,致甲之子身亡。乙逃遁,甲将乙父子告上法庭。判决:父亲的罪名不应由儿子继承,判乙之子无罪开释。在乙未到庭自辩前,暂定无罪。A. 重视维护平民的利益B. 司法审判程序严格完备C. 确保私有财产不受侵犯D. 理性、公平、重视证据【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

7、读史料以及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中“父亲的罪名不应由儿子继承”“在乙未到庭自辩前,暂定无罪”等信息可以得出判决重视人的基本权利,重视证据,而且判决还依据理性的原则而不是习俗更加符合法治精神,据此分析可知D符合题意,故选D。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罗马法的特点【名师点睛】自然法是与自然即事物的本质相适应的法,其本质为正确的理性。所以,自然法效力高于实在法。实在法必须反映和体现自然法的要求。因为“恶法非法”,所以法律必须体现正义和公正。据此,西塞罗还提出了“人人平等”的主张,这种主张也影响了日后罗马法的面貌。8.“英国光荣革命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

8、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这里的“办法”是指A. 恢复“王在议会”B. 确立议会主权C. 建立责任内阁制D. 发动宫廷政变【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光荣革命”以后,英国议会颁布了权利法案。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力。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开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9.“美国政治意在使候选人代表主流思想,远离边缘化集团利益。赢家通吃方法就是迫使候选人转向主流路线,以便获得最多的政治支持。”这种现象根源于()A. 两党政策大同小异B. 两党轮流执政的安排C. 总统制共和制政体的特点D.

9、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答案】C【解析】【详解】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总统由选民选举产生,体现出总统共和制的特点,故“迫使候选人转向主流路线”体现出美国的共和制特点,C正确;材料论述的不是两党制的问题,A和B项错误;联邦制是中央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制度,材料没有体现,错误。10.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是修改自1866年编纂的德意志邦联宪法,并由多个单独的文件汇总而成,被德国历史学家称为“俾斯麦帝国宪法”。“俾斯麦帝国宪法”这一名称实质上反映出A. 宪法中规定的首相的权力极大B. 宪法对欧洲等国的影响深远C. 俾斯麦对立宪起到关键性作用D. 宪法保留了浓厚的封建主义色彩【答案】D【解析】通过材

10、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仅对北德意志联邦宪法稍作修改即付诸实施,是一部反映容克贵族与资产阶级共同意志,混杂着“封建因素”的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所以“俾斯麦帝国宪法”这一名称实质上只能反映出宪法保留了浓厚的封建主义色彩,所以本题答案只能是D选项。A选项曲解了材料的含义;B选项材料未能反映出其影响;C选项与宪法的实质无关。11.“虽然搞现代化比较早和比较晚的国家的前提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参加现代化行列比较晚的各国的前提都是十分相似的。”文中所说的如中国等参加现代化行列比较晚的各国“十分相似”的“前提”是指()A. 近代工业的起步B. 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C.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

11、济的解体D. 受到外来文明的冲击、影响【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参加现代化行列比较晚各国的前提都是十分相似的”和所学可知,中日进行现代化的时间类似,背景也相同,都是受到外来文明的冲击、影响然后进行现代化,正确;近代工业的起步不是前提,错误;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不符合中日启动近代化的前提,错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解体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入侵之后,错误。12. 古代中国历史撰写传统,有以“狩猎”来指代君王出逃。据此推断,与近代著作庚子西狩丛谈记载的内容紧密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 鸦片战争B. 甲午战争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 辛亥革命【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

12、力。从材料“狩猎”“庚子西狩丛谈”可以看出,庚子年是公元1900年,根据所学知识,1900年爆发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帝出逃。所以答案选C。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3.庚子诗鉴记载,拳民搜索教堂,“见蜡人不能辨,以为人腊”。“遇粤之荔枝干,又以为人眼,相与痛詈西人,暴其惨酷”。以上材料反映出()A. 洋教势力对中国民众的毒害B. 东西文化碰撞中产生的误解C. 义和团拳民深受传统文化影响D. 义和团运动中的盲目排外【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中的意思是说中国人当时以古老传统的封闭的观念去猜想他们痛恨的外国传教士,体现出了东西

13、文化碰撞中产生的误解,正确;材料中是论述洋教势力对中国民众影响之后的民众心理的理解,错误;材料并不是说明义和团拳民深受传统文化影响,错误;材料说明义和团民众对于东西文化碰撞中产生的误解,不是盲目排外,错误。14.某学者指出:“武昌起义后,一个月之内十三省相继宣布独立,并且没有一个地方发生激烈的战争。满清的灭亡,不是革命军以军力打倒的,是清朝自己瓦解的。”这一材料()A. 说明了革命势力强大B. 揭示了清朝灭亡的内在原因C. 否定了武昌起义的重要作用D. 说明了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答案】B【解析】【详解】由“满清的灭亡,不是革命军以军力打倒的,是清朝自己瓦解的”指出了清朝灭亡的内在原因,不是

14、因为革命军的作用,是清政府腐朽导致,故B正确;材料并不是完全肯定革命势力的强大,错误;“武昌起义以后,一个月之内,十三省相继宣布独立”肯定了武昌起义的首义作用,错误;材料中并未涉及民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问题,排除。15. 毛泽东曾经指出:“没有五四运动,第一次大革命是没有可能的。五四运动的的确确给第一次大革命准备了舆论,准备了人心,准备了思想,准备了干部。”毛泽出评价的是五四运动( )A. 在政党政治方面的作用B. 在民主革命中的作用C. 在文化系统重建中的地位D. 对中国社会主义运动的意义【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干,毛泽东实际在强调五四运动为大革命准备了各种条件,而第一次大革命指的是

15、1924年-1927年的国民大革命,其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分析各个选项,A和C叙述不全面且不符合题意,D项强调的是“社会主义运动”,与题干的第一次大革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性质无关,所以答案为B。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点评:此题难度较大,主要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理解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是把准材料给出的关键信息,联系所学,正确定位。16. “她像一声惊雷震撼着沉睡的大地,以磅礴的气势向世界宣告:资本主义必然灭亡,无产阶级将是未来世界的主人!”从此,工人运动开创了一个新纪元。这里的“新”的含义( )A. 推翻资产阶级的条件已经具备B. 工人运动有了科学理论指导C. 无产阶级开始尝试夺取政权D. 开创了世界现代化的新模式【答案】B【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相关知识的把握。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她指的是共产党宣言,它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所以工人运动有了科学理论指导,因此B符合题意。而A显然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