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法律在我心中 第十一课 对违法说“不”教学设计 人民版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95943167 上传时间:2019-08-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法律在我心中 第十一课 对违法说“不”教学设计 人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法律在我心中 第十一课 对违法说“不”教学设计 人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法律在我心中 第十一课 对违法说“不”教学设计 人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法律在我心中 第十一课 对违法说“不”教学设计 人民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法律在我心中 第十一课 对违法说“不”教学设计 人民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法律在我心中 第十一课 对违法说“不”教学设计 人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法律在我心中 第十一课 对违法说“不”教学设计 人民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违法说“不” 教材分析本课是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法律在我心中中第十一课对违法说“不”的内容,初中学生从生理上正处于青春期,心理上尚不成熟,拥有强烈的好奇心,而且社会经验不足,对于社会上的各种不良现象缺乏理性的判断,容易因迷恋网络、或结交损友等受到社会中享乐主义、金钱至上等不良思想的影响,很容易迷失方向,常常对自己的不良行为熟视无睹,再加之缺乏法律知识和守法意识,很容易从沾染不良行为走向违法犯罪,因此本课对于初中学生而言,有很好的教育意义。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树立法制观念,增长法律意识,学会依法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2、知道什么是违法行为以及违法行为的分类,做到知法懂法;3、

2、明白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做到遵纪守法;4、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避免误入歧途;5、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积极参加有益活动;6、学会正当防卫、紧急避险。【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搜集资料展示资料,进行讨论。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课上所学知识,加强巩固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提高道德修养,防微杜渐,自觉遵纪守法。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明白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做到遵纪守法。【教学难点】树立法制观念,增长法律意识,学会依法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课前准备 有关违法、守法的相关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一、数据导入在全国法院审结的未成年犯罪案件中,生效判决中被告人为未成年人的,2008年为

3、88914人,2009年为77620人,2010年为68203人,2015年为43839人,虽然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但总人数依旧不少。青少年处在人生美好的花季,理应健康成长。但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我们的同龄人走向违法犯罪的邪路呢?青少年犯罪的原因:青少年法律意识淡薄,缺乏法律知识。朋友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我们应该伸出热情援助之手,这样做才够朋友。然而你可曾想到,冷不防你的热情会把你拉进犯罪的泥潭,此时的你或许还不知道错在哪里呢!二、什么是违法1、案情发布阅读117面的案情发布应该怎么做?。律师说法(课文P117页)。杨益刚到底错在哪里了?他犯了什么法?2、窝赃及其处罚(1)窝赃:明知是他人犯罪所得

4、的赃款、赃物而代为转移、藏匿或为其提供秘密隐蔽场所的行为。(2)违反了刑法会受到刑罚处罚: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 处或单处罚金。不要笑杨益刚的无知,我们身边有很多同 龄人就是因为无知,在浑然不觉中走向了犯罪!捡来个窝赃罪10月26日早晨,家住绥中的马明洗完脸,向门外泼脏水时,发现一男子正在砸一辆电动自行车的锁,看见马明后弃车逃跑了。马明意识到这辆电动自行车肯定是那男子从哪儿偷来的,心想,你跑了,我捡着。于是,将车推回家占为己有。11月9日, 马明的亲属 借此车用时,被失主发现并报警。公安机关将车从马明家提取后返还给失主。后经绥中物价认证中心估价,此车价值1225元。后案件被移送法

5、院。导致未成年犯罪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无知,所以,我们应该 认真学习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假如你的朋友请你帮助保存来路不正的物品,你认为采取怎样的处理方式最为妥当?3、如何妥当帮助朋友劝说其还给物主,并主动向物主陪礼道歉,赔偿损失;劝说其投案自首;如果不听,可以向有关部门举报。因为无知导致犯罪是可悲的。如何使自己不至于因无知而在浑浑噩噩中掉进犯罪的泥潭呢?4、如何不因无知而犯罪拿不准的事不要急着做,先向父母、老师等成年人咨询;学习法律知识;遇事三思而后行;要不断学习,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时刻告诫自己,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增强自控能力,磨练意志。阅读118面的相关链接:5、违法与犯罪及其关系违

6、法的含义: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企业事业单位、公民和社会团体,违反法律(包括其他法规)的规定,从而给社会造成某种危害的有过错的行为。凡是达到法定责任年龄和具有责任能力的个人或者组织,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分类:按违法性质和危害程度的不同,违法可以划分为刑事、民事、行政违法行为。中学生中有这样一种认识:认为自己年龄小,与犯罪无关,即使犯罪了,也不会受到处罚。这样的观点对吗?为什么?不对,因为我国法律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等行为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

7、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我国刑法明确规定了罪刑法定原则,是指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了无罪推定原则,是指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读下面刘明的故事,思考一下,这个小学生该接受罚款吗?有一个大学生刘明,他去北京旅游,在很多名胜古迹上用刀刻下自己的名字,他自己觉得很了不起,没有白来一趟。结果受到长城管理委员会的罚款处理。对于罚款他十分不服气,他觉得自己就是刻了几个字而已,又没有触犯法律,凭什么罚我的款?不该,他虽然违反了文物保护法但是不应承担法律责任。该,因为他破坏公共财产,

8、已经违法了,要承担法律责任。老师来支招:刘明的这种行为是损坏、毁坏文物的行为,已触犯了我国文物保护法。在我国,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一定的法律制裁。所以,刘明必须接受罚款。6、违法需担责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一定的法律制裁。法律制裁可以分为刑事制裁、民事制裁和行政制裁。刑事制裁是指对违反刑法规定、构成犯罪的责任主体依其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而实施的法律制裁,是由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实行惩罚的一种强制方法。我国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附加刑是补充主刑的刑罚方法,也可以独立适用,包括罚金、没收财产、剥夺政治权利。三、警惕不良

9、行为影视作品或者电脑游戏为了吸引观众和用户,常常虚构一些极端的行为、人物和情节。可是,我们的一些同龄人却错误地把这些虚构的情节当成了现实,盲目模仿。要知道,盲目模仿是十分有害的,会祸及自身。案情发布案例一案例二继光和他的同学,他们向王宜索要钱物。王宜见丁继光人多势众,只好交出身上仅有的10元钱,但心中暗暗发誓,有机会一定要整整丁继光。一天晚上,王宜和同学看完电影,回家途中正巧遇到独自行走的丁继光。于是,一群人上前围住丁继光,要他把钱还给王宜。借着人多势众,王宜狠狠地将丁继光打倒在地,然后与其他同学离去。后经法医鉴定,丁继光被打致重伤。王宜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刑。结合以上案例以及生活实际,想一想,未

10、成年人常见的犯罪行为有哪些?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又有那些呢?我只知道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常见的行主要是冲动性犯罪、模仿性犯罪、从众性犯罪以及报复性犯罪等。关于犯罪的原因我还不太清楚。老师来支招: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从内部因素来说,主要是未成年人自身的法治意识淡薄、自控能力不强等因素。从外部因素来说,主要是家庭环境及教育、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以及学校教育方面方法失当等。阅读124面的相关链接想一想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危害是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是为保障青少年身心健康、培养其良好品行、有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而制定的法律。这部法律对未成年人不得具有的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做出了界定。

11、四、不良习惯真的没关系吗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是不良习惯累积而成的,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会损害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破坏家庭的和睦和社会的和谐,危害社会道德和法律的尊严。案例分析初中生小健、小青、小强课后经常聚在一起下棋、打扑克,开始是谁输谁请客,后来感到不够刺激,就约定谁输谁给钱。他们还一起上网吧,到营业性舞厅跳舞,夜不归宿,对老师和家长的教育置若罔闻。为了满足赌博和高消费的需求,他们先后多次到同学家里及商场行窃,共窃得现金六千多元和价值三千多元的财物。后来他们在一个商场行窃时,被保安人员当场抓获,扭送到派出所。想一想:(1)这个案例说明了什么? (2)给我们一个什么启示?(1)恶不积不足于灭身

12、,说的就是一般违法和犯罪之间有密切的联系,二者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有了一般违法如不及时改正,就会走向犯罪的深渊。(2)给我们的警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些要牢记:许多违法犯罪都是从沾染不良习气开始的,不良行为与严重不良行为之间,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一般违法与犯罪只有违法程度的区别,但其本质都是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违法行为,都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不良行为如果不加以制止,可能发展为严重不良行为甚至犯罪。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道德修养,自觉遵纪守法,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小错不断真的很有关系。(1)其实许多违法犯罪都是从沾染不良习气开始的。我们一定要重视道德修养,自觉遵纪守

13、法,谨慎交友,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2)透过同龄人的故事我们可以发现,法律知识缺乏、盲目模仿、报复心理,以及沾染不良习气,都可能导致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通过案例,想一想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矫治方法是什么?提高自我认识,清楚不良行为的危害性,主动切断诱因。乐交诤友,积极参加有益的文娱体育活动,陶冶高雅情趣。争取对待自己的错误,磨练坚强意志,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提高自我防范能力。五、学会正当防卫经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违法犯罪行为必定要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受到法律制裁。但我国法律明确规定了两种情形虽然会造成一定的损害,却不必承担刑事责任。思考一下,是哪两种呢?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案情发布:一

14、天晚上,田华从同学家归来,路过一条偏僻的胡同时,持刀青年黄某从胡同口处跳出来,拿刀逼向田华并让他交出钱和手表。田华扭头就跑,结果跑进了死胡同,而黄某紧随其后,慌乱害怕中,田华拿起墙角的一根木棒向黄某挥去,黄某应声倒下。田华立即向派出所投案,后经查验,黄某受了轻伤。田某的行为是否是违法行为?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吗?不是违法行为,他那种情况属于正当防卫,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这点要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明确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思考:如果田某当时没有反抗,过后

15、再去找黄某麻烦,这属于正当防卫吗?不属于,因为正当防卫必须满足四个条件: 正当防卫所针对的,必须是不法侵害; 必须是在不法侵害正在进行的时候; 正当防卫所针对的必须是不法侵害人; 正当防卫不能明显超过一定限度。案情发布郑某为某海轮船长。郑某的船由南美载货回国,途径公海时收到台风紧急预报。由于船远离陆地,不能进港避风,而在原地抛锚或者继续前行以及返航均不能避免台风的袭击。郑某为减轻船的负荷,以免船毁人亡,即命令船员将所载货物的10%(价值10余万元人民币)抛入大海。最后,该船终于顺利回国。郑某的行为要承担法律责任吗?为什么?不用,在那种情况下,他那样做属于紧急避险行为,生命最重要。要赔偿,因为他损害了海轮公司的利益,给海轮公司造成了巨大损失。老师来支招:在我们判断郑某的行为是否要承担法律责任之前,我们需要知道紧急避险的含义和构成要件。含义: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而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构成要件:第一,危险的紧迫性。第二,避险措施的必要性。第三,紧急行为的合理性。六、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