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下册 5《数学广角—鸽巢问题》教学分析素材 新人教版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95942263 上传时间:2019-08-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数学下册 5《数学广角—鸽巢问题》教学分析素材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六年级数学下册 5《数学广角—鸽巢问题》教学分析素材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六年级数学下册 5《数学广角—鸽巢问题》教学分析素材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六年级数学下册 5《数学广角—鸽巢问题》教学分析素材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六年级数学下册 5《数学广角—鸽巢问题》教学分析素材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级数学下册 5《数学广角—鸽巢问题》教学分析素材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数学下册 5《数学广角—鸽巢问题》教学分析素材 新人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数学广角鸽巢问题单元教学分析(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抽屉原理”(“鸽巢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运用“抽屉原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使学生通过“抽屉原理”的学习,增强对逻辑推理、模型思想的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意识。(二)内容安排及其特点1教学内容和作用“抽屉原理”来源于一个基本的数学事实。如,将三个苹果放到两只抽屉里,要么在一只抽屉里放两个苹果,而另一只抽屉里放一个苹果;要么在一只抽屉里放三个苹果,而另一只抽屉里不放。这两种情况可用一句话概括:一定有一只抽屉里放入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苹果。虽然我们无法断定哪只抽屉里放入至少两个苹果,但这并不影响结论。如果将上

2、述问题中的苹果换成铅笔、书本、小动物或数,同时,将抽屉相应地换成笔筒、学生、鸽舍或数的集合,仍然可以得到相同的结论。由此可以看出,上述推理的正确性与具体的事物是没有关系的。同样,不管苹果与抽屉的具体数量是多少,只要苹果的数量比抽屉的数量多,推理依然成立。如果我们把一切可以与苹果互换的事物称为元素,而把一切可以与抽屉互换的事物叫做集合,那么上面的结论就可以表述为:假如有多于n个元素按任一确定的方式分成n个集合,那么一定有一个集合中,至少含有2个元素。它还可更一般地表述为:把多于kn(k是正整数)个元素按任一确定的方式分成n个集合,那么一定有一个集合中,至少含有(k1)个元素。最早指出这个数学原理

3、的,是十九世纪的德国数学家狄里克雷(Dirich1et,18051859),因此,这个原理被称为“狄里克雷原理”。又因为在讲述这个原理时,人们经常以抽屉、鸽巢为例,所以它往往也被称为“抽屉原理”或“鸽巢原理”。“抽屉原理”是数学的重要原理之一,在数论、集合论和组合论中有很多应用。它也被广泛地应用于现实生活中,如在招生录取、就业安排、资源分配、职称评定等方面,我们经常会看到隐含在其中的“抽屉原理”。由此可见,所谓“抽屉原理”,实际上是一种解决某种特定结构的数学或生活问题的模型,是一种数学的思想方法。让学生经历将具体问题“数学化”的过程,初步形成模型思想,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的紧密联系,发展抽

4、象能力、推理能力和应用能力,这是标准(2011版)的重要要求,也是本单元教材的编排意图和价值取向。本单元教材的具体内容安排如下。本单元教材的具体内容安排如下。这三道例题,有着各自不同的作用。例1描述的是“抽屉原理”的最简单情况。通过本例的教学,使学生感知这类问题的基本结构,掌握两种思考的方法枚举和假设,理解问题中关键词语“总有”和“至少”的含义,形成对“抽屉原理”的初步认识。例2描述了“抽屉原理”更为一般的形式。本例即是“把多于kn个元素放入n个集合,总有一个集合里至少有(k1)个元素”。若k为1,就是例1的情况了,可见例1只是例2的一个特例。所以,本例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认识“抽屉原理”的一

5、般形式,进一步熟悉用假设法来分析问题的思路,提升对“抽屉原理”的理解水平。例3是“抽屉原理”的具体运用,是一个运用逆向思维来解决问题的例子。它是在学生通过例1和例2的学习,对“抽屉”“物体”及其相互之间关系有一定的认识后,依托这一数学模型来分析和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2教材编排特点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以下几个特点。(1)以学生熟悉的或者感兴趣的材料作为学习素材,缓解学习难度带来的压力。“抽屉原理”是一类较为抽象和艰涩的数学问题,对全体学生而言都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如果学生的思维能力略弱,学习时面临的压力会更大。为此,教材选择了一些学生常见的、熟悉的事物,或者以一些有趣的、新颖的内容作为学习的素材,

6、以增强学习材料的吸引力,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缓解学习难度带来的压力。如,在例1前,教材设计了一个抽扑克牌的魔术引入教学;例1则以学生熟悉的、可操作的铅笔和笔筒为素材,习题用鸽子和鸽笼为例;例2用书本和抽屉为素材,习题设计了“抢椅子”游戏;例3是摸球的游戏,习题则是讲生日的事情;练习十三中有属相的素材,有飞镖的素材,还有涂色、抽筷子等各种有趣的活动。以上素材,学生熟悉,感兴趣,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会有所提高。(2)例题(习题)的编排关注细节,充分考虑学生学习的重、难点。“抽屉原理”之所以难,一是难在模型的建立上,如学生不能灵活、准确地使用特定的术语(“总有”“至少”)来表述结论;二是难在它的具

7、体应用,如何找到一些实际问题与“抽屉原理”模型之间的联系,如何来思考一些变式的情况,有时,学生常常会感到无从下手。教材在编排时,充分考虑这些因素,紧紧围绕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方式,在教学的关键处凸显细节,彰显指导性和启发性。如例1,相比上一版教材,几位同学的讨论对话中增加了一句话“总有”和“至少”是什么意思?这两个词语是分析和理解问题的关键,本单元所有的讨论都将基于此展开,此处的编排极有意义。例2,上一版教材是5本书放进2个抽屉,现在则是7本书放进3个抽屉,且增加了一个8322的例子。数据的细微调整,带有明确的目的让学生更准确地把握除数、商、余数三者之间的关系,不至于产生“商十余数”或“除数1

8、”的认知误区。在例题与习题的衔接上,在习题的层次方面,教材也都很关注细节,体现出循序渐进的原则。整个单元习题的数量和难度,也是充分考虑了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状况而作出合理的设置。(3)以直观素材和实践操作为基础,逐步提升思维。本单元教材选取的例子都有很强的直观性,师生可以很方便地开展实际的操作或演示。之所以这样编排,目的主要是借助直观,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看到、摸到)的基础上,深刻感知分的过程和分的结果,积累对“抽屉原理”的感性认识。这既可分解学生学习的难度,又可使学生清晰地建立“待分物品”和“抽屉”之间关系的表象,为“假设法”的引入和理解打下基础。对于“假设”的思考方式,教材都紧接着以直观方式出现

9、,因为两者存在紧密的内在联系,即“假设法”中先平均分的思路实际上就是直观方式中的一种,学生的思维发展恰到好处地与已有基础衔接,逐步走向深入。在教学“假设法”时,教材有意采用“还可以这样想”或“所以”等启发性的语言,引导学生尝试有逻辑地去推理,逐步把握其模式。另外,例1只需口头表达推理的过程,例2提高到用算式表达推理过程(且情况逐渐复杂),例3则需要逆向思考(又摆脱算式),这种表达(思考)方式不断改变的过程,也是学生思维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三)教学建议1要恰当把握教学要求。总体而言,“抽屉原理”的内容(尤其它的具体应用)是有难度的。尽管在素材选择、编排细节上,教材经过了很多策略性的处理,但在实

10、际教学中,教师还是会面临诸多问题,如有一定量的学生理解缓慢,思路不清,在面对变式时束手无策等。对此,教师要有心理准备,要有应对策略。一方面,教师要认识到这是正常的现象,认识到学生思维能力的差异性和思维发展的阶段性,对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学时多让他们借助实物操作等直观方式进行学习,允许他们力所能及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另一方面,更不能拔高要求,过于追求推理的严密性和规范性。如在具体的应用中,学生有时要找到实际问题与“抽屉问题”之间的联系很不容易,即使找到了,也很难确定用什么作为“抽屉”,要用几个“抽屉”以及如何思考。此时,教师不必过于追求学生“说理”的严密性,学生只要能结合具体问题把大致意思说出来

11、,或者有一些个性化的思考和表达,教师都应该予以肯定。2应让学生初步经历“数学证明”的过程。在数学上,一般是用反证法对“抽屉原理”进行严格证明的。如要证明“有多于n个元素分成n个集合,那么一定有一个集合中,至少含有2个元素”,证法为“如果每个集合中至多只有1个元素,那么元素的总数至多是n个,而不是题设的多于n个,所以这不可能”。在小学阶段,虽然并不需要学生对涉及到“抽屉原理”的相关现象给出如此严格的、形式化的证明,但仍可引导学生用直观的方式对某一具体现象进行“就事论事”式的解释。本单元的习题,一般都是以“为什么”为问题要学生来解释原因的。这样的形式,学生很少经历过,他们的回答方式可能不规范。对此

12、,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借助学具、实物操作或画草图的方式进行“说理”。实际上,通过“说理”的方式来理解“抽屉原理”的过程就是一种数学证明的雏形。通过这样的方式,有助于逐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为以后学习较严密的数学证明作准备。3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抽屉问题”的变式很多,应用更具灵活性。当我们面对一个具体问题时,能否将这个具体问题和“抽屉问题”联系起来,能否找到该问题中的具体情境和“抽屉问题”的一般化模型之间的内在关系,能否找出该问题中什么是“待分的东西”,什么是“抽屉”,是影响能否解决该问题的关键。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先判断某个问题是否属于用“抽屉原理”可以解决的范畴,如果可以,再思考如何寻找隐藏在其背后的“抽屉问题”的一般化模型。这个过程,实际上是学生经历将具体问题“数学化”的过程,是从复杂的现实素材中找出最本质的数学模型的过程。这样的过程,可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尤其是可增强学生对“模型思想”的体验,增强运用能力,需要引起教师的重视。4建议用3课时教学。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