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9单元《月光曲》教案 北师大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5942150 上传时间:2019-08-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9单元《月光曲》教案 北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9单元《月光曲》教案 北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9单元《月光曲》教案 北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9单元《月光曲》教案 北师大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9单元《月光曲》教案 北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9单元《月光曲》教案 北师大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月光曲教学要求1.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体会他所具有的卓越才华和善良的心。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初步学习分辨事物和联想。3.学习生字新词,会用“幽静”“陶醉”造句。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三个自然段。教学重点、难点1.领会贝多芬创作月光曲时的心情。2.分辨课文中哪些是实在事物,哪些是由实在事物产生的联想。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检查预习1.这篇课文讲的是谁的事?2.出示贝多芬画像,简介贝多芬。贝多芬是德国著名的音乐家。出生于1770年,1827年逝世。他从小就表现非凡的音乐才华,十岁举行公开音乐会,十二岁开始作曲。他生活在封建统治最黑暗的年代,家境贫寒,受尽磨难,

2、对劳动人民十分同情,对专制暴政无比憎恨。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举世闻名的音乐作品,月光曲就是其中的一首。3.什么是“传说”(民间流传的说法)课文从哪儿到哪儿是讲关于月光曲的传说的?(第二自然段到课文结束)把课文分成两部分,应该怎样分?4.请两名学生朗读课文,读后评议,纠正读音。二、初步理解传说部分的内容1.默读第部分,想一想,贝多芬为盲姑娘弹了几个曲子,是哪几首?2.学生默读思考后讨论。(1)贝多芬为盲姑娘弹了几个曲子?(弹了两首曲子)(2)这两首曲子分别是什么?(第一首是盲姑娘想要学的贝多芬谱写的曲子。第二首是贝多芬即兴创作的月光曲。)(3)课文从哪儿到哪儿是讲贝多芬弹第一首曲子,从哪儿到哪讲贝

3、多芬创作的月光曲的?(二至七自然段讲贝多芬弹第一首曲子,八自然段到最后写贝多芬即兴创作的月光曲。三、深入理解贝多芬第一次为盲姑娘弹曲子的内容1.指名学生朗读二到七自然段,纠正读得不准确的地方。理解几个词语:幽静、入场券、陌生、纯熟。教师介绍莱茵河是欧洲的大河之一,流经好几个国家,包括德国。2.贝多芬是人民喜爱的音乐家,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他到各一旅行演出,甚至来到一个小镇上。盲姑娘也在弹他的曲子,而且因不能直接听到贝多芬自己的弹奏感到深深的遗憾。)3.盲姑娘一家很穷,又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他们住在一所茅屋里,兄妹俩相依为命。哥哥是个皮鞋匠,妹妹是个瞎子。他们买不起音乐会的入场券。)4.

4、姑娘为什么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是随便说说罢了”(姑娘很懂事,她听出哥哥话中不安的意思,能体谅哥哥的难处,所以反过来安慰哥哥,把自己想听音乐会的强烈愿望淡淡地称作“随便说说”,从这里可以看出兄妹俩互相贴,这种感情非常珍贵,十分感人。)5.盲姑娘不但爱音乐,而且懂音乐,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她看不见乐谱只是别人弹过几遍,就能弹贝多芬的曲子,尽管断断续续,很不熟练,却是很不容易的。贝多芬自己弹起来,她立刻听得入了神。一曲完了,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熟啊!感情多深哪!“并且由此猜出了弹琴的人正是贝多芬本人。这说明她具有音乐才能。贝多芬也深深地为自己能在穷人中有这样的知音而感动,正是种激情促使他创

5、作了月光曲。6.指名学生朗读第二到七自然段。四、布置作业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板书设计 月光曲散步(听)谈话(同情)贝多芬走近(弹)曲子(激动) 第二课时一、复习旧课1.用生字卡检查生字读音。2.指名朗读课文一至七自然段。提问:贝多芬为什么弹完了一曲又弹了一曲?二、深入学习贝多芬即兴创作月光曲的部分。1.指名朗读八至十自然段,纠正读得不正确的地方。贝多芬看到了什么?(月光从窗户照进黑暗的屋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凄清、幽静,就在这样的气氛中,穷兄妹俩站在他的身旁。)2.贝多芬弹的是什么?他弹的和他看到的有什么关系?皮鞋匠听着琴声,好像看到了什么?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他好像

6、看到了在大海的水天相接处,月亮升起来了。海面上洒满了银色的月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他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感觉,是因为乐曲使他产生了联想。开始,音乐可能是徐缓的,使人联想到月亮升高,穿过微云。再后来,音乐可能高昂激越,使人联想到月光下风起浪涌。)3.皮鞋匠看到妹妹脸上的表情想到了什么?为什么说盲姑娘“仿佛也看到了?”4.为什么兄妹俩没有及时发现贝多芬的离去?(他们完全沉浸在音乐中了。)贝多芬悄然而来,悄然而去,给兄妹俩带来一片温馨的人间之爱和一次美妙的艺术享受,也给自己带来了一次意外的创作收获。三、学习分辨事物和联想1.在“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按起琴键来”这一段中,哪些是实在的事物,哪些是引起的联想2.在“皮鞋匠静静地听着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这一段中,哪些是实在的事物,哪些是引起的联想。盲姑娘脸上的表情是看到的实在事物,“他仿佛也看到了”是他看到妹妹脸上的表情产生的联想。)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朗读指导。4.请学生试背最后三个自然段。四、指导学生识记生字。五、作业1.背诵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2.预习小音乐家扬科。板书设计 月光曲贝多芬盲姑娘知音弹奏想听感动再弹入神动情记录本陶醉激情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