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第1、2、3课课时演练 新人教版必修4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95937067 上传时间:2019-08-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第1、2、3课课时演练 新人教版必修4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第1、2、3课课时演练 新人教版必修4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第1、2、3课课时演练 新人教版必修4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9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第1、2、3课课时演练 新人教版必修4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9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第1、2、3课课时演练 新人教版必修4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第1、2、3课课时演练 新人教版必修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第1、2、3课课时演练 新人教版必修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第一、二、三课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17年8月23日12时50分,台风“天鸽”在珠海市金湾区登陆。截至当日17时,全市农作物受灾面积3万亩,直接经济损失达55亿元。对此,人们不可回避地思考一系列带有哲学性质的问题:人们能否提前发出准确预警?如何把灾害带来的损失降至最低?这表明()A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B哲学思想产生于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C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D实践活动是为了适应哲学发展的需要【答案】B【解析】材料中“人们在抗击自然灾害的过程中不可回避地思考一系列带有哲学

2、性质的问题”,充分说明了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B符合题意;A、C表述正确但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中的观点表述错误,排除。22017年以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经济社会各项工作进展顺利,但是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增多,特别是实体经济面临融资等困难。这表明()哲学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指导真正的哲学能够引领社会发展方向运动是物质世界存在的根本属性意识活动并不能改变客观物质现状ABCD【答案】D【解析】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经济社会各项工作进展顺利,但是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增多,特别是实体经济面临融资等困难,这表明真正的哲学能够引领社会发展方向

3、,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同时体现了运动是物质世界存在的根本属性,符合题意;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是错误的;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是不科学的。故本题选D。3世界上第一台量子计算机在“中国智造”下诞生,这为最终实现超越经典计算能力的量子计算奠定了基础。这表明人们能够()A根据事物固有联系建立自在事物的联系B通过意识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C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改造规律D把握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更好地改造世界【答案】D【解析】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不是人建立的,A不选;人能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为现实的东西,不是通过意识把观念的东西变为现实的东西,B错误;人不能改造规律,C错误;第一台量子计算机

4、的诞生,说明人的意识能正确反映客观存在,也说明把握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能更好地改造世界,故选D。4王夫之明确提出,“宇宙是由元气所构成的物质实体”。与这一说法观点一致的是()A有无相生,难易相成B未有此气,已有此理C静即含动,动不舍静D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答案】D【解析】“宇宙是由元气所构成的物质实体”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元气”这种物质,这是一种唯物主义观点。“有无相生,难易相成”说的是矛盾双方是对立统一的;“未有此气,已有此理”是一种唯心主义观点;“静即含动,动不舍静”体现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统一关系,均与题中王夫之观点不一致,A、B、C不选。“天地之变,阴阳之化”认为世界的本原是“阴阳(二气)”

5、这种物质,这与题中王夫之的观点一致,故本题答案选D。5近百年前,爱因斯坦对神奇的“量子纠缠现象”也百思不得其解。后来,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以封面论文发表成果,刊登中国科学家通过“墨子号”卫星用严格的科学实证,回答了爱因斯坦的“百年之问”。这表明()真理具有反复性和条件性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复杂事物其本质的暴露是个自然的过程认识没有终点,科学没有顶峰ABCD【答案】D【解析】中国科学家通过“墨子号”卫星用严格的科学实证,回答了爱因斯坦的“百年之问”,这表明我们可以认识客观的物质世界,即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同时也说明了认识没有终点,科学没有顶峰,故入选。认识而不是真理具有反复性,错误;本质的暴露

6、是一个探索的过程,错误,排除。6下列观点既能体现唯物主义,又能体现辩证法的是()“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它在一定分寸上燃烧”“光既是波,又是微粒,是连续的,又是不连续的”ABCD【答案】B【解析】是唯心主义观点,故排除。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不包含辩证法的思想。符合题意,故选B。7某星座运势分析网站称,本周是天蝎座人士有些摸不着头脑的一周。本周事业酝酿新变化,有突如其来的状况发生,虽未有大范围波及,但难免不受其影响。从哲学上看,这种思想属于()A朴素唯物主义B机械唯物主义C客观唯心主义D主观唯心主义【答案】C【解析】客观唯心

7、主义的观点把客观精神(如上帝、鬼神、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星座运势分析认为世界起源于客观精神,属于客观唯心主义,C符合题意。8“关系”是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甲认为:“是亦彼也,彼亦是也。”乙认为:“天法地,地法人,人法道,道法自然。”丙认为:“人是架钟表,心脏是发条,神经是游丝,骨骼是齿轮,人的思维过程只不过是对命题、观念进行加减。”丁认为:“世界的发展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以上观点分别属于()A相对主义唯心主义形而上学辩证法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法唯心主义C相对主义辩证法形而上学唯心主义D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唯物主义辩

8、证法【答案】C【解析】“是亦彼也,彼亦是也”意为这个也是那个,那个也是这个,把辩证法极端化,认为事物之间不应当分彼此,属于相对主义;“天法地,地法人,人法道,道法自然”认为天、地、人、道、自然是相互联系的,属于辩证法的观点;“人是架钟表,心脏是发条,神经是游丝,骨骼是齿轮,人的思维过程只不过是对命题、观念进行加减”这属于形而上学的观点,在形而上学看来,一切都是机械运动过程;“世界的发展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把客观精神(绝对精神)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故选C。9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格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

9、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下列选项与普罗泰格拉这一哲学观点相对立的是()物是观念的集合气者,理之依也未有此气,已有此理天地为万物之本ABCD【答案】B【解析】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格拉的观点将人看作是世界的本源,故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属于唯物主义,故与之相对,B入选。均是唯心主义,排除。10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既取决于自然科学发展水平,也取决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是因为()A自然科学是哲学的基础B哲学对自然科学的研究具有指导作用C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D哲学社会科学是社会变革的思想先导【答案】D【解析】任何反映自己时代的客观要求的哲

10、学,都可以成为这一时代社会变革的先导,推动时代的步伐,指导社会的变革,D符合题意。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A是不科学的;题干没有体现哲学对自然科学的指导,B不符合题意;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C是错误的。11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中指出:“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应该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这段话启示我们()要把真正的哲学作为社会变革的先导,努力发展和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哲学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

11、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把握时代的脉搏,反映时代的任务和要求哲学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ABCD【答案】A【解析】题目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强调了要把真正的哲学作为社会变革的先导,努力发展和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故入选。“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应该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强调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把握时代的脉搏,反映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故入选。表述与题意无关。1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用哲学的眼光去分析当下中国面对

12、的复杂环境,原原本本学习和研读经典著作,不断提高战略思维能力、综合决策能力、驾驭全局能力。这表明()A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并指导人的实践B哲学是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概括和总结C哲学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D马克思主义哲学能为人们解决问题提供方法【答案】C【解析】题干没有反映哲学的产生,A不符合题意;题干强调哲学的作用,并不反映什么是哲学,B不符合题意,C正确;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但不等于提供解决具体问题的办法,D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26分,满分52分)13(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153年,金迁都燕京。据史书记载

13、,在迁都前后,朝臣有激烈争论。反对迁都者提出:“上都之地,我国旺气,况是根本,何可弃之。”赞同迁都者的理由则是:“上京僻在一隅,转漕艰而民不便,唯燕京乃天地之中”“燕都地处雄要居庸、古北、松亭、榆林等关,东西千里,山峻相连,近在都畿,易于据守”“燕京地广土坚,人物蕃息,乃礼义之所”“本朝与辽室异,辽之基业根本在山北我本朝皇业根本在山南之燕”。1151年,有司据阴阳五行学说来规划燕都的布局。金帝完颜亮言:“国家吉凶,在德不在地。使桀纣居之,虽卜善地何益?使尧舜居之,何用卜为?”迁都二十多年后,“女真人寝忘旧风”“燕饮音乐,皆习汉风”。(摘编自大金国志等)(1)结合上述材料,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

14、,支持迁都一方的主张体现了哪些合理思想?(14分)(2)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原理评析阴阳五行说与“国家吉凶,在德不在地”这两种建都观点。(12分)【答案】(1)以客观的地理条件和政治经济条件作为是否迁都决策的依据,体现了从实际出发,物质决定意识的唯物主义倾向。(5分)以变化了的疆土面积和政治经济中心的转移作为是否迁都决策的依据,体现了随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的辩证发展的观点。(5分)从军事、经济、政治、文化等综合因素考虑作为是否迁都决策的依据,体现了普遍联系的观点。(4分)(2)在如何建都的问题上,有人以符合阴阳五行之说作为规划迁都的理由,其理论依据是唯心主义的。“国家吉凶,在德不在地”,是说国家的

15、前途命运是由统治者是否施行德政决定的,而不是由都城的布局是否符合阴阳五行说决定的,这体现了在考虑客观条件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也十分重要的道理。(每点6分)14(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对于那些不研究哲学而高谈哲学的人,黑格尔说他们就像某些动物,虽然听见了音乐中的一切音调,但音调的一致性与和谐性却没有透进他们的头脑。在黑格尔看来,哲学就像密涅瓦的猫头鹰一样,它不是在旭日东升的时候在蓝天里翱翔,而是在夜幕降临的时候才悄然起飞。材料二牛顿前半生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他的研究成果是人类认识自然的里程碑,但是牛顿在50岁之后,早期自发的唯物主义思想完全被唯心主义所替代,后半生没有取得任何重大科研成果。(1)结合所学内容,谈谈你对材料一中黑格尔“两个比喻”的理解。(14分)(2)结合材料二分析,为什么牛顿的前半生和后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