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专题七 文言文阅读 课时达标23 翻译文言句子(一)(含解析)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95936966 上传时间:2019-08-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专题七 文言文阅读 课时达标23 翻译文言句子(一)(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0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专题七 文言文阅读 课时达标23 翻译文言句子(一)(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0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专题七 文言文阅读 课时达标23 翻译文言句子(一)(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0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专题七 文言文阅读 课时达标23 翻译文言句子(一)(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0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专题七 文言文阅读 课时达标23 翻译文言句子(一)(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专题七 文言文阅读 课时达标23 翻译文言句子(一)(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专题七 文言文阅读 课时达标23 翻译文言句子(一)(含解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翻译文言句子(一)1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既而王导遣八部从事之部,诸从事各言官长得失,顾和独无言。导问和:“卿何所闻?”答曰:“明公作辅,何缘采听风闻,以察察为政?”导咨嗟称善。初,中兴东迁,旧章多阙,而冕旒饰以翡翠珊瑚及杂珠等。和奏:“旧冕十有二旒,皆用玉珠,今用杂珠等,非礼。”迁尚书仆射,以母老固辞,诏书敕喻,特听暮出朝还,其见优遇如此。(节选自晋书顾和传)(1)答曰:“明公作辅,何缘采听风闻,以察察为政?”导咨嗟称善。译文:_(2)以母老固辞,诏书敕喻,特听暮出朝还,其见优遇如此。译文:_答案 (1)顾和回答说:“明公作为辅佐皇帝的大臣,为什么要收集听取传言,以严苛作为处理

2、政务的原则呢?”王导赞叹称好。(2)顾和以母亲年老为由坚决推辞,皇帝下诏书告知他,特别允许他晚上出宫早上回来,他被优待达到这样的程度。参考译文 不久王导派八部从事到衙署去,诸位从事都议论官长的得失,只有顾和不说话。王导问顾和:“你听到了什么?”顾和回答说:“明公作为辅佐皇帝的大臣,为什么要收集听取传言,以严苛作为处理政务的原则呢?”王导赞叹称好。当初,晋朝中兴,国都东迁,旧的典章制度有许多缺失,皇冠上的旒用翡翠、珊瑚以及杂珠等装饰。顾和奏道:“过去皇冠上有十二条旒,都用玉珠,现在用杂珠等,不合于礼制。”升任尚书仆射,顾和以母亲年老为由坚决推辞,皇帝下诏书告知他,特别允许他晚上出宫早上回来,他被

3、优待达到这样的程度。2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杨津)出除岐州刺史。有武功人赍绢三匹,去城十里,为贼所劫。时有使者驰驿而至,被劫人因以告之。使者到州,以状白津。津乃下教,云有人着某色衣,乘某色马,在城东十里被杀,不知姓名,若有家人,可速收视。有一老母行哭而出,云是己子。于是遣骑追收,并绢俱获。自是阖境畏服。至于守令僚佐有浊货者,未曾公言其罪,常以私书切责之。于是官属感厉,莫有犯法者。(节选自北史杨津传)(1)时有使者驰驿而至,被劫人因以告之。使者到州,以状白津。译文:_(2)至于守令僚佐有浊货者,未曾公言其罪,常以私书切责之。译文:_答案 (1)当时有位使者骑着驿马疾驰到此,被抢的

4、人便把这件事告诉了他。使者来到州府,把情况告诉了杨津。(2)至于贪污受贿的郡守县令及属官,杨津从来不公开宣布他们的罪过,总是在私人信函中严厉责备他们。参考译文 (杨津)外任岐州刺史。有武功人带了三匹绢,在离城十里远的地方,被强盗抢走。当时有位使者骑着驿马疾驰到此,被抢的人便把这件事告诉了他。使者来到州府,把情况告诉了杨津。杨津便写下告示,说有人穿着怎样的衣服,骑着怎样的马,在城东十里远的地方被杀,不知道姓名,如果有谁是他的家人,可尽早辨认收尸。有一位老母亲边走边哭站出来,说是自己的儿子。因而派骑兵追捕,人赃俱获。从此全境的人都畏惧服从。至于贪污受贿的郡守县令及属官,杨津从来不公开宣布他们的罪过

5、,总是在私人信函中严厉责备他们。因此官员僚属们都感激受到勉励,没有犯法的。3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裴耀卿,赠户部尚书守真子也。迁京兆尹。寻拜黄门侍郎,充转运使。凡三年,运七百万石,省脚钱三十万缗。或说耀卿请进所省脚钱,以明功利,耀卿曰:“是谓以国财求宠,其可乎?”二十四年,拜尚书左丞相。时夷州刺史杨浚犯赃处死,诏令杖六十,配流古州。耀卿上疏谏曰:“臣以为刺史、县令,与诸吏稍别。刺史,人之父母,风化所瞻,解体受笞,事颇为辱。又暑热不耐,因杖或死,又恐非圣明宽宥之意。伏望凡刺史、县令于本部决杖及夏暑生长之时,所定杖刑,并乞停减。”帝许之。(节选自旧唐书裴耀卿传)(1)是谓以国财求宠,

6、其可乎?译文:_(2)刺史,人之父母,风化所瞻,解体受笞,事颇为辱。译文:_答案 (1)这样做是拿国家的财产来求得个人的恩宠,难道可以吗?(2)刺史是百姓的父母官,是民俗风化瞻望的对象,现在要他们脱衣受鞭打,事情太过侮辱。参考译文 裴耀卿是赠户部尚书裴守真的儿子。任京兆尹。不久任职黄门侍郎,充任转运使。三年时间就运输粮米七百万石,省运费三十万缗。有人劝他将节省下的运费上交朝廷,以表明功劳,裴耀卿说:“这样做是拿国家的财产来求得个人的恩宠,难道可以吗?”开元二十四年,授任尚书左丞相。当时夷州刺史杨浚因贪赃犯死罪,皇帝下诏,令杖责六十,流放古州。裴耀卿上书劝谏说:“我以为刺史、县令,与其他官吏不一

7、样。刺史是百姓的父母官,是民俗风化瞻望的对象,现在要他们脱衣受鞭打,事情太过侮辱。又加上现在暑热难以忍受,倘若因杖责而死,又有违圣上贤明宽宥的意思。切盼凡是刺史、县令在本部处以杖刑涉及盛夏生长之时的,所定的杖刑,一并停止或减少。”皇帝采纳了他的建议。4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节选自老子第八十章)(1)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译文:_(2)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译文:_(3)邻国相望,鸡犬之声

8、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译文:_答案 (1)使老百姓爱惜生命而不远离家乡。(2)即使有船和车子,也没有地方要乘坐它;即使有铠甲和兵器,也没有什么地方要陈放它。(3)邻国之间相互可以望见,鸡犬之声相互可以听见,而邻国之间的老百姓到老到死也不相互来往。参考译文 国家小而且人民少。即使有效率十倍百倍的器械也不使用,使老百姓爱惜生命而不远离家乡。即使有船和车子,也没有地方要乘坐它;即使有铠甲和兵器,也没有什么地方要陈放它。让人们再用结绳记事的方法。使人们对他们所吃的食物感到香甜,对他们的穿戴感到漂亮,对他们所住的房子感到安适,对他们的风俗感到快乐。邻国之间相互可以望见,鸡犬之声相互可以听见,而邻国之间

9、的老百姓到老到死也不相互来往。5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是时,宦者主宫市,无诏文验核,但称宫市,则莫敢谁何,大率与直十不偿一。又邀阍闼所奉及脚佣,至有重荷趋肆而徒返者。有农卖一驴薪,宦人以数尺帛易之,又取它费,且驱驴入宫,而农纳薪辞帛,欲亟去,不许,恚曰:“惟有死耳!”遂击宦者。有司执之以闻,帝黜宦人,赐农帛十匹,然宫市不废也。谏臣交章列上,皆不纳,故张建封请间为帝言之,帝颇顺听。会诏书蠲民逋赋,帝问何如,答曰:“残逋积负,决无可敛,虽蠲除之,百姓尚无所益。”(节选自新唐书张建封传)【注】 阍闼:宫门。(1)又邀阍闼所奉及脚佣,至有重荷趋肆而徒返者。译文:_(2)残逋积负,决无可敛

10、,虽蠲除之,百姓尚无所益。译文:_答案 (1)又要索取宫门进奉和脚力钱,甚至有满载货物来到市集结果空手而回的。(2)残余拖欠的赋税日积月累,绝没有可以收回的,即使免除,老百姓也没有什么好处。参考译文 当时,宦官主持宫市,没有诏文验证,只要说是宫市,就没有人敢盘问,大致给的钱不抵原价的十分之一。又要索取宫门进奉和脚力钱,甚至有满载货物来到市集结果空手而回的。有农夫卖一驴车柴,宦官用数尺帛交换,又索要其他费用,并且赶驴入宫,农夫交出柴而不收帛,想赶紧离去,宦官不允许,农夫发怒道:“只有死路一条了!”于是殴打宦官。有关部门拘捕了农夫上奏,皇帝罢免了宦官,赐给农夫十匹帛,然而宫市并没有废除。谏官不断上

11、书论谏,皇上都不采纳,因此张建封乘机会向皇帝陈述此事,皇帝欣然接受。又赶上皇帝下诏书免除老百姓拖欠的赋税,皇帝询问怎么样,张建封回答说:“残余拖欠的赋税日积月累,绝没有可以收回的,即使免除,老百姓也没有什么好处。”6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齐人伐燕,胜之。宣王问曰:“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节选自

12、孟子梁惠王下)(1)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译文:_(2)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译文:_(3)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译文:_答案 (1)五十天就攻下它,光凭人力是做不到的。(2)古人有这样做的,周武王就是这样。(3)(燕国的老百姓)用竹筐装着饭,用酒壶盛着酒浆,来迎接大王您的军队。参考译文 齐国人攻打燕国,战胜了它。齐宣王问道:“有人劝我不要占领燕国,有人又劝我占领它。我觉得,以一个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去攻打一个同样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五十天就攻下它,光凭人力是做不到的。如果我们不占领它,一定会有上天降下的灾祸。占领它,怎么样?”孟子回答说:“如果占领它而燕国的老百姓高兴,那就占领它。古人有

13、这样做的,周武王就是这样。如果占领它而燕国的老百姓不高兴,那就不要占领它。古人也有这样做的,周文王就是这样。以齐国这样一个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去攻打燕国这样一个同样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燕国的老百姓)用竹筐装着饭,用酒壶盛着酒浆,来迎接大王您的军队。难道有别的什么原因吗?不过是想摆脱他们那水深火热的日子罢了。如果您让他们的水更深,火更热,那他们也就会转而去求其他的出路了。”7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赵孝成王德公子之矫夺晋鄙兵而存赵,乃与平原君计,以五城封公子。公子闻之,意骄矜而有自功之色。客有说公子曰:“物有不可忘,或有不可不忘。夫人有德于公子,公子不可忘也;公子有德于人,愿公子忘之也。且矫魏王令,夺晋鄙兵以救赵,于赵则有功矣,于魏则未为忠臣也。公子乃自骄而功之,窃为公子不取也。”于是公子立自责,似若无所容者。(节选自史记魏公子列传)(1)赵孝成王德公子之矫夺晋鄙兵而存赵,乃与平原君计,以五城封公子。译文:_(2)夫人有德于公子,公子不可忘也;公子有德于人,愿公子忘之也。译文:_答案 (l)赵孝成王感激公子假传魏王的命令夺取晋鄙兵权而使赵国得以保存,于是与平原君商议,把五座城池封赏给公子。(2)别人对公子有恩德,公子不可以忘记;公子对别人有恩德,希望公子忘掉它。参考译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