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四川概况导游词范文

上传人:明*** 文档编号:95923565 上传时间:2019-08-23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02.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四川概况导游词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19年四川概况导游词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19年四川概况导游词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19年四川概况导游词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19年四川概况导游词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四川概况导游词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四川概况导游词范文(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四川概况导游词范文 四川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内陆大省,地处长江上游。全省面积48.5万平方公里,在全国各省、市、区中名列第5位(仅次于新疆、西藏、内蒙、青海),人口8500万,仅次于河南、山东,是中国第三人口大省。主要民族有汉、藏、彝、羌、回、苗等53种,其中人口在5000人以上的少数民族有13种,是中国第二大藏族聚居区,最大的彝族聚居区。 四川虽不靠海,又不沿边,对外交通相对闭塞,但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在国内,只要是受过中等教育的人,一提到四川就会立即想到:啊,那是天府之国一个古老又富饶的地方!外国人了解四川,恐怕以下三个因素起了重要作用:一是当代世界伟人、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

2、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就出生在四川;二是四川的西昌卫星发射基地不仅把中国的卫星送上了天,而且还把美国生产的卫星送上了太空,这不得不使许多外国人对四川另眼相看。三是四川是大熊猫的故乡。为使外省人或外国人更透彻地认识四川,我在这里给导游先生(女士)们说说四川的古今梗概。 天府之国历史悠久 在远古时代,四川为巴、蜀两个国家统治着,过去一般认为是在商周时期(即公元前11世纪至前5世纪)建立的国家。现根据广汉三星堆出土的文物推断,早在4000年前,蜀人就已经在川西平原建立起了奴隶制国家。华阳国志说:蜀之为国,肇于人皇,至黄帝,为其子昌意娶蜀山氏之女,生子帝喾,封其支庶于蜀,世为侯伯、历夏、商、周,武王

3、伐封,蜀与焉。 以前认为,这一记载多根据传说,不一定可信。三星堆文物的出土,人们才相信,蜀国的历史至少应向前推1000年。蜀的名称最早见于商代的甲骨文。蜀的祖先据说是生活在黄河中上游的古代羌族的一支,他们沿岷江流域南迁进人四川盆地,被称为氐族,并在成都平原建立了自己的国家,传说中最早称王的是蚕丛和鱼凫,以后是柏灌。到了杜宇王朝,正是中国的西周时期;开明王朝则是中原的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316年,泰国趁蜀国和巴国发生战争之机,派大将司马错率军南下,一举灭掉了蜀国和巴国,使四川地区统一于中华帝国的版图之内,古代蜀国的历史就此结束。此后,又因历代帝王都将统治巴蜀的最高治所设在成都,而成都为古蜀都,蜀

4、也就成了四川地区的地简称。因此,三国时,刘备占据四川称帝,史称蜀汉五代时,王建和孟知祥先后占据四川称帝,史称前蜀和后蜀。 关于蜀名称的来历,史书记载中有两种说法:一说蜀就是蚕,是因古蜀王蚕丛教民栽桑养蚕,使四川成为中国最早养蚕的地方,因而得名。另一种说法是,蜀是一种形态象蚕、但能螫人的毒虫,因此蜀很可能是商朝统治者对蜀人的一种贱称。巴族的记载最早见于殷墟甲骨文,叫巴方,大约生活在今陕西省汉水流域,以后逐渐向东南方向迁移,进入今湖北清江流域和四川东部(大部分在今重庆市境)。关于巴名称的来历说法不一:有说是因川东两条河流的形状而得名;有说是川东盛产的一种植物巴茅而得名;还有以虫、蛇之属来解释的。另

5、有一种说法是:古代巴人居石穴,川东人称石为巴,因此得名。巴国建国的时间不详,春秋战国时期经常与楚国发生战争,因此都城不断迁徒,合川、丰都、阆中、重庆都作过都城,以重庆的时间最长。 秦灭巴、蜀后,在四川推行郡县制,在原巴蜀地区设置了巴郡和蜀郡。汉初增设了广汉郡,汉武帝元封5年(前106年),在全国设13刺史部,四川地区为益州部。三国末年,魏灭蜀后,分割益州,另置梁州。两晋和南北朝时期一直沿用梁、益二州建制。唐太宗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废除州、郡制,改益州为剑南道,梁州为山南道。唐玄宗开元23年(公元735年),剑南道又分为剑南西川节度和剑南东川节度,川字开始在四川地区区划名称中出现。宋朝为加

6、强中央集权,对州县大加减并,宋军灭掉后蜀政权后设置西川路,开宝6年(公元973年),又分设峡西路;太平兴国六年(公元981年),又将西川路和峡西路合并为川峡路;宋真宗咸平4年(公元l001年),将川峡路一分为四,目p益州路(后改成都府路),梓州路(后改潼川路)、利州路(州治广元)、夔州路(州治奉节),合称为川峡四路,简称四川路,这就是四川一名的由来。 元朝在各地设置行中书省,川峡四路全并成四川行中书省,四川省名自此问世。明、清时期,四川省建制未变,疆域已达川西高原和凉山地区。民国时期,四川形成军阀割据局面,行政建制极不统一。1935年,蒋介石势力进人四川后,把四川划分为18个行政督察专员区及西

7、康行政督察区;1939年,又将西康督察区和四川的17、18督察区合并为西康省,实行川、康分治,直到1955年撤销西康省,将金沙江以东地区划归四川,四川省的西部省界最后确定下来。1997年3月,重庆市升格为中央直辖市,并将涪陵、万县二市和黔江地区划归重庆。划归重庆市的土地面积共8.2万平方公里,人口3002万。现在的四川省共有21个地区(市、州)辖县(县级市、区)128个。 四川为何被称为天府之国? 四川被称为天府之国由来已久。这是由于它自身所处的独特地理位置和优越的自然环境所决定的,主要是: 1.历史上所说的天府之国主要是指四川盆地,并不包括现今的川西高原和川西南山地。四川盆地土地肥沃,气候温

8、和、雨量充沛,特别是秦朝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之后,成都平原成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土,因而,成都平原成了中国历史上农业和手工业都十分发达的地区,成了中央王朝的主要粮食供给基地和赋税的主要来源,故称天府。 2.四川盆地周围都是崇山峻岭,交通闭塞,古称四塞之国,在冷兵器时代,它具有易守难攻的特殊战略地位,因而避免了历史上很多次战争的破坏,得到了一个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这就更有利于它社会经济的发展。历史上许多有眼光的战略家,如张良、诸葛亮等都把四川当作可以立国的根基之地。唐朝中期和晚期,关中发生战乱时,唐玄宗和唐僖宗都是逃到四川成都避乱,当时的成都,在他们眼里正是一片笙歌宴舞之地,当然就要被称

9、为天府之国了。 那么,天府之国的名称到底是怎么得来的?据考证,天府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本是一种官名,其职责是掌祖庙之守藏,与其禁令。凡国之玉镇、大宝藏器焉,若有大祭大丧,则出而陈之,既事而藏之。可见,天府是专门保管国家珍宝、库藏的一种官史,后人用以来比喻自然条件优越,形势险固,物产富饶的地方。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是战国策秦策中记述纵横家苏秦对秦惠王说的一段话:大王之国,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变,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秦末汉初,张良在论证定都关中时说:关中左崤函,右陇蜀,沃野千里,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史记留侯世家)。 以上说的天府之国主要是指关中平

10、原是富庶之地。历史上最早称四川为天府出自诸葛亮的隆中对: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汉代的益州包括今四川盆地和汉中盆地。晋代著名史学家常璩在所著华阳国志中称:蜀沃野千里,号称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天府之国在历代文人学者笔下逐渐成了四川盆地的代名词,后来还进入了中学教科书,因而成为家喻户晓的一条地理常识。巴山蜀水风光无限四川的地势与中国的地势相拟:西高东低。长江自西向东横贯而过,黄河亦在川西北挂角而去。四川西部被称为川西高原,是青藏高原的边缘部分,高寒少雨,地广人稀;东部为四川盆地,面积达16.2万平方公里

11、,是著名的中国四大盆地(其他三个盆地分别是: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中最富饶多姿的一个。 四川盆地的边缘由东边的巫山,南边的大娄山、大凉山、西边的邛崃山、岷山、北边的大巴山、米仓山等连结而成。境内的河流大都从这些山地中流出汇入长江。因大巴山、巫山、大娄山界内属古代巴国地域,以山地、丘陵为主;以成都平原为中心为古蜀地域,四川的主要河流大都从这里经过流人长江,故历史上习惯于把四川的山水简称巴山蜀水。 古人说:天下山水之观在蜀,巴山蜀水,绚丽多姿,自古为文人学士所景仰。且盆地四周山脉构造各异,景观独特。盆地东缘山脉巫山山脉,现属重庆市地域,中国最大的河流长江自西向东横切巫山,形成举世闻名

12、的长江三峡,壮丽多姿,被称为中国的山水画廊。盆地南缘山脉,指宜宾到奉节的长江以南山地,主要山脉有大娄山、七曜山、武陵山等,是境内峰林、溶洞、槽谷、落水洞,暗河等岩溶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山地。区域内有金佛山、四面山,蜀南竹海风景区、兴文石海洞乡,筠连溶洞,重庆的万盛石林、武隆溶洞等岩溶地貌景观。盆地西缘山脉龙门山、邛崃山。龙门山是广元到都江堰市之间、岷江以东许多山脉的总称,主要山脉有九顶山、茶坪山和龙门山,属岷山的东南延伸部分,是一条褶皱断块山脉,也是四川各时代地层发育最全的山脉。境区内有九峰山、莹华山风景区,龙池国家森林公园等自然景观和唐家河自然保护区。龙门山还是岷江和沱江的天然分水岭。 邛崃山是

13、都江堰市到天全县一线岷江以西山地的总称,主要山脉有巴朗山、夹金山和二郎山等,是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的天然地理分界线和农业界线:东部为农业区,西部为半农半牧区。这里有冰川分布,生息着大熊猫、金丝猴等珍稀动物,有著名的卧龙、蜂桶寨、喇叭河等自然保护区;有青城山、西岭雪山、峨眉山、蒙山、夹金山等风景名胜区和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盆地北缘山脉米仓山和大巴山,总称大巴山脉,是秦岭的东南分支,是四川盆地和汉中盆地的界山,也是嘉陵江和汉水的分水岭。大巴山东西绵延500多公里,故有千里巴山之称,是四川盆地北部的天然屏障,它阻止了北方的冷空气南侵,对四川盆地冬暖春早气候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区域内有以溶洞景观为主的诺

14、水河风景区和以奇峰峡谷为主要景观的光雾山风景名胜区。大巴山还是古代四川通向中原的陆路交通要道,保留至今的还有金牛道、五丁峡、明月峡栈道,以及米仓道、陈仓道等古战场遗迹。 川西高原山地有:大凉山,介于四川盆地与川西南山地之间,是大、小凉山的总称,是我国东部湿润亚热带气候和西部干湿交替亚热带气候的分界线,因而东西的动植物区系截然不同,东北坡产大熊猫,有大风顶自然保护区和螺髻山、泸山等风景名胜区,又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 沙鲁里山,位于甘孜、凉山州西部,是金沙江和雅砻江的天然分水岭。主要山脉有雀儿山、索龙山、海子山、木拉山等,南北绵亘500600公里,向南伸入云南境内,东西宽200多公里,是四川最

15、长、最宽的山系。这里是四川冰川、湖群最集中的地区,仅理塘至稻城间就有400多个。被誉为最后的香格里拉的亚丁自然保护区就在稻城县境内。 大雪山,位于甘孜州东部,是大渡河和雅砻江的分水岭,由北向南有党岭山、折多山、贡嘎山、紫眉山等,南北延伸400多公里,是横断山系主要山峰之一。贡嘎山主峰海拔7556米,是四川最高的山峰,被称为蜀山之王,也是古冰川发育最完全的山地。著名的贡嘎山风景名胜区,海螺沟冰川公园是中外游客向往之地。大雪山是四川境内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东部西部的地貌、气候、农业和民族都有很大差别,四川西部的所谓关内和关外以此山为界。 岷山,位于四川西北部川甘两省边境,南北长500多公里。四川境内

16、是岷山的中南段,主要山脉有红岗山、羊拱山、鹧鸪山、雪宝顶等。岷山中高山湖泊甚多,著名的有九寨沟、黄龙牟尼沟等。另有四姑娘山风景名胜区。还有唐家河、王朗、白河、白水河等6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岷山还是岷江、涪江、白龙江(嘉陵江上源)和黄河支流白河、黑河的分水源地。 四川西部高原山地是红军长征走过的地方,现大渡河边、夹金山脊、大雪山、红原草地、千里岷山都留下了不少红军长征遗迹。因此,中央在松潘川主寺修建了红军长征纪念碑园。这里是重走长征路旅游线路最惊险、绝妙的地段。 四川境内河流众多,有大小河流近千条,主要河流水系有:金沙江水系。金沙江是四川同西藏的界河,四川境内的流域面积有20万平方公里,是一条峡谷型河流,水能资源约占整个长江的43%,流域内的森林蓄积量占四川的48%。也是省内自然生态保存完好和藏民族风情独特的地区。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礼仪/庆典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