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册 2.1.3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济南版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95919696 上传时间:2019-08-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生物上册 2.1.3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济南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七年级生物上册 2.1.3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济南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七年级生物上册 2.1.3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济南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生物上册 2.1.3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济南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生物上册 2.1.3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济南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1.3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导学案学习目标:1、探究绿色植物在光下形成淀粉的原因,明确光是形成淀粉的必要条件。2、验证光合作用的产物之一是氧气。3、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重点)4、概述光合作用的定义,阐述其反应过程。5、练问题,应用适当的手段解决问题,尝试单一变量、对照试验的设计。(难点)学习过程: 自主研学(预习生成)探点一: 光合作用的产物1、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1)暗处理的方法是 ,暗处理的目的是。(2)遮光的目的是,该实验控制的变量是。(3)在叶片脱色过程中,隔水加热的目的是。使用酒精的目的是,直到绿色的叶片变成。(4)用清水冲洗后,滴加的液体是。(5)观察叶片颜

2、色的变化:叶片遮光部分,叶片见光部分。(6)实验证结论:(1)是光合作用的产物。(2)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2.验证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1)将快要熄灭的木条插进试管内,细木条。(2)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了。探点二:光合作用的原料1、17世纪,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实验中:柳树增加重量的原料是 土壤减少的是 2、光合作用的原料为 3、光合作用的概念:绿色植物通过 ,利用 ,把 和 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 (主要是 ),并且释放 的过程。4、光合作用的反应式: 5、光合作用小结:原料:_、_ 产物:_、_条件: 场所: 探究点三: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1、农业生产上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方法有_、_等。

3、合作交流1、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为什么要把天竺葵提前放到黑暗处一昼夜? 为什么要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遮盖起来?2.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为什么要脱去绿叶中的叶绿素?脱色时为什么要隔水加热? 脱去绿色的叶片遇碘后有什么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注意淀粉遇碘液变蓝色)3、将快要熄灭的细木条(或卫生香)插进管内,观察的什么现象?这说明了什么问题?4、有人说,植物体的任何部位都可以制造有机物,你认为呢?5、为什么合理密植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6、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措施有哪些?达标检测1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将天竺葵黑暗饥饿处理一昼夜后,用黑纸对叶片的一部分进行两面遮盖,光

4、照一段时间,经酒精脱色处理后滴加碘液,变蓝的部位是 ( )A被遮光的部分 B见光的部分 C只是叶片的边缘变蓝 D整个叶片都变蓝2在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先把盆栽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让叶片( )A合成淀粉 B将淀粉运走耗尽 C产生二氧化碳 D产生氧气 3如果连续出现阴天、雨雪天,会使大棚蔬菜的产量下降。主要是阴天、雨雪天不利于大棚蔬菜的( )A花的传粉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光合作用 4小明穿白裤子坐在草地上,不小心裤子沾上了绿色汁液,下列方法中最容易将绿色汁液洗去的是 ( ) A自来水 B酒精 C肥皂水 D沸水5.一绿色植株在黑暗中放置24小时,选择一片绿叶,把主

5、叶脉剪断(如图所示),然后将植株放在阳光下照射24小时,发现B区不能正常制造淀粉,其中原因是B区叶片缺少( )A叶绿素 B光 C二氧化碳 D水6. 王明种植的萝卜喜获丰收,使萝卜增产的物质主要来自( )。A. 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 B. 土壤中的水分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C. 空气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 D.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有机物7在农业生产上,充分利用光照、提高产量的措施是( )A种植同种农作物过密 B种植不同种的农作物过密C种植不同种的农作物过稀 D种植同种农作物合理密植8对温室大棚里的农作物,采取适当措施能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增加产量,以下措施不能起到这种作用的是( )A增加大棚内二氧

6、化碳浓度 B降低光照强度 C合理密植 D延长光照时间9. 在金鱼缸内放些新鲜的水草,对金鱼的意义是( )。A. 美观 B. 增加水中二氧化碳的浓度 C. 为金鱼提供营养 D. 增加水中氧气的浓度10用于“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的天竺葵,应该先放置在哪种条件下一昼夜? A黑暗 B有光 C氧气充足 D二氧化碳充足11 下列装置中,能够快速、安全地脱去叶片中叶绿素的是( )12叶是植物体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以下对叶的相关描述错误的是A叶片阔而扁平,有利于进行光合作用B叶表皮上有气孔,是气体交换的门户C叶脉具有支持和输导作用D海绵组织叶肉细胞中含有的叶绿体比栅栏组织叶肉细胞中的多13某实验小组

7、试图采用下图部分实验装置来探究“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实验以观察倒置的装满水的试管中有无气泡产生作为观察指标。这个实验中,最简便的装置组合为A. B. C. D.14.要检测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最方便的方法是检测( )。A. 氧气的释放量 B. 二氧化碳的释放量C. 有机物的形成量 D. 水的消耗量15.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在验证实验结果以前要用酒精脱去叶绿素,目的是( )。A. 避免叶子继续进行光合作用,干扰实验结果B. 避免叶绿素颜色干扰,以使结果更明显 C. 增加叶片内淀粉含量 D. 减少叶片内淀粉含量 16. 取一片经日光照射了几小时的银边天竺葵的叶子,脱去叶绿素后用碘

8、液染色,结果边缘未变蓝色,其他部位变成蓝色,该实验证明了( )。A. 光合作用需要光 B 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C.光合作用释放了氧D 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学_17观察下面“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操作环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你在此实验中的操作过程,将图中操作环节正确排序_。 (2)请说明出现图现象的原因: (3)在我们的实验室里,利用这盆植物不适合完成下列哪项实验( ) A.观察叶片结构 B.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C.探究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D.探究叶片正面和背面的气孔数目18.下图表示把银边天竺葵(叶片边缘部分细胞中无叶绿体)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后,用黑圆纸片将C处两面遮盖,移入光下几小时,再经酒精脱色后滴加碘液。请分析回答问题:(1)经酒精脱色后,叶片B处变成了什么颜色? 。(2)滴加碘液后只有B处变蓝,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是 。叶片A处不变蓝的原因是 。(3)B、C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 ,得出的结论是 。教(学)后记: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