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关人

上传人:n**** 文档编号:95919344 上传时间:2019-08-23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3.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把关人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把关人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把关人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把关人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把关人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把关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把关人(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把关人,主要内容,发展、简介、“把关”标准,平面媒体和电视媒体,网络时代,形形色色“把关人”,相关事件,把关人理论,控制分析:谁说什么,“把关人”与“把关”概念,1、把关人:所谓把关人就是对信息进行过滤和加工的“人”。 守门人/把关人(Gatekeeper)一词,最早见于卢因(Lewin)的群体生活的渠道。文中研究分析了家庭主妇决定购买食物及向家庭成员推荐食物的过程,认为信息沿着包含着“门”的某些渠道传播,传播能否顺利进行总以“把关人”的意见作为依据。在人际关系的论文中,首创了把关(gatekeeping)一词。在群体生活的渠道中,他指出:“信息总是沿着含有门区的某些渠道流动,在那里,或是根据

2、公正无私的规定,或是根据守门人的个人意见,对信息或商品是否被允许进入渠道或继续在渠道里流动做出决定。”“信息传播网络中布满了把关人。” 他认为在群体传播过程式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的渠道。 2、把关:对信息进行过滤和加工的过程就是把关。,把关理论,1、卢因的把关理论 2、怀特的把关理论 新闻信息把关流程图 3、麦克内利的深入研究 4、巴斯的“双重行动模式”,传播学奠基人之一:库尔特.卢因的“把关人”理论,卢因(Kurt Lewin 1890一1947)是德国犹太人,原柏林大学社会心理学教授,1933年为躲避法西斯迫害逃亡到美国,在艾奥瓦大学

3、任教,卢因的专业领域是群体力学,他研究了不少群体传播的问题,他的理论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卢因对传播学的一个重要贡献是提出了信息传播中的“把关人”(gatekeeper)概念,这个概念被广泛应用到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加工、制作和传达过程的研究当中,“把关”理论成为揭示新闻或信息传播过程内在的控制机制的一种重要理论。,在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的渠道。 媒介在信息的传送过程中,有重大的过滤作用。 在大众传播的过程中,让受众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媒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内容:,怀特“把关人”理论,传播学者怀特把这个概念引进新闻研究领域,提出了把关

4、(gate-keeping)模式。,怀特的初始研究,美国的传播学者怀特的把关人研究是传播学的经典研究之一。 大众传媒的新闻报道不是“有闻必录”,而是一个取舍选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新闻编辑形成一道“关口”,通过这道“关口”传达到受众那里的新闻只是众多新闻素材中的少数。 没有意识到“把关”是一种组织行为,认为它主要是新闻编辑基于个人主观判断的取舍选择活动,并且只强调了编辑的把关人作用。,内涵:通过输入信息与输出信息的对比,探讨把关及把关过滤信息。 用公式表示:输入信息输出信息把关过滤信息,怀特模式,N,M,N=新闻来源 N1、2、3、4新闻 N1、4舍弃的新闻 N2、3选择的新闻,N1,N2,

5、N3,N4,N1,N4,N2,N3,优点:形象、清楚,缺点:过于简单化,把关人未必只有一个 把关行为未必只是取舍,也可能是修改 把关行为不限于媒介,还见诸受众; 反馈虽然不充分、不及时,但毕竟存在; 过分强调把关者的个人权限,麦克内利模式,麦克内利的深入研究,信源,记者,分社编辑,总社编辑,报纸 电台 电视台编辑,受者,受者亲友,受者亲友,反馈,巴斯的“双重行动模式”,巴斯认为,麦克内利的模式中每个把关人都处于等量齐观的地位,彼此平起平坐,不分主次,看不到哪个把关环节最重要、最有意义。 巴斯认为,最关键的把关人,是对信息的大循环而言。新闻媒介的把关活动起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龙头作用,而其它把关因

6、素都处于次要地位。,巴斯把关过程分为两个阶段,1 新闻采集阶段,把关人主要是记者; 2 新闻加工阶段,把关人主要是编辑。,新闻事件,新闻采集者,新闻稿件,新闻加工者,新闻成品,第一阶段,第二阶段,把关过程的实质,我们在分析时不仅要考虑传播者个人,也要把传媒制度和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等因素考虑在内。 第一,大众传媒是具有一定的立场、方针和价值标准,在进行把关中不可能真正做到“客观中立性”; 第二,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受到媒体的经营目标、受众需求以及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但是与媒介的方针和利益一致或相符的内容更容易优先入选; 第三,传媒的把关是一个多环节、有组织的过程,个人的因素是有限的,在总体上

7、是传媒组织的立场和方针的体现。,大众传媒的“把关”标准,新闻的选择受到新闻制作中的业务标准和新闻传播中的市场标准的制约,如新闻价值和新闻要素。 新闻价值,即对一个事件能否成为新闻所做的价值判断。 新闻要素,即构成这种价值判断的各种因素。 新闻价值或新闻要素的研究,揭示了新闻报道具有宣传性,即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本质。,新闻要素,1、时间跨度(日报、周报) 2、强度或阈限价值(重要性、震动性) 3、明晰性(意义) 4、文化接近性(趣味性) 5、预期性(预料) 6、出乎预料性(不同寻常) 7、连续性(持续) 8、组合性(相关性) 9、社会文化价值(个人、群体素质),平面媒体,报纸的编辑常常会因为文章字

8、数的问题发愁,他们总是不得不由于版面的限制而将文章本身进行截取,加重自己的“把关”,使删掉许多内容的文章还可以成文,为改后标题和内容脱节的文章重新标题。 而这种情况对于电视和互联网的“把关人”来说就好得多。,电视媒体,由于图象和声音形成的影象片段能够涵括的内容要比单纯的文字性报道强得多,尽管同样是从海量信息当中选择,电视和网络的“把关人”需要抉择的程度就比单纯纸媒的“把关人”就要小得多。 可以说,单就报纸而言,“把关人”的重要性会比其他视听媒体要大,因为受困于报纸本身出版的速度和版面的限制,把关人必须并且只能选择最符合他思维方向的内容和最服务于他想法的标题在报纸上,对于同样的奥运报道,我们在报

9、纸上会更多地看到节选自把关编辑思维的报道片段,而不是所有。,网络时代,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2002年中国互联网最新调查报告表明,截止2002年7月,中国上网计算机总数已达1613万台,上网用户总数4580万人。,在理论上讲,至少有4580万人可以在网上自由发布信息,他们都取得了一定程度上的话语权,多多少少地行使着“把关人”的权力。而且这一数字还在飚升。,到目前为止,中国新闻从业人员大约为50万。4580万比50万,一比之下,就可发现,仅就中国来讲,网络上“互联网把关人”已泛滥成灾,人数的增多使以前处于垄断地位的“把关人”地位边缘化,而以前的边缘人成了新闻信息的“把关人”了。,一时间,好像

10、传统媒体的后院被打开了无数个缺口,“把关”一说无从谈起了,互联网时代,“把关人”下岗了。,形形色色“把关人”,影子把关人:网民只是网络上部份信息的“影子把关人”。 据CNNIC2002年的最新报告,中国目前4580万网民上网主要为获取信息的占47。6%,占居上网目的的第一位。 所谓网络时代网民们享有完全的自由,也只不过是在BBS、聊天室、讨论组、电子邮箱等网络提供的服务上可以发布自己的言论、想法罢了,从未见过有网民个人把自己的观点发布到新华网、新浪网的新闻上去过。,形形色色的把关人,职业把关人:如新华网、人民网、千龙新闻网、四川在线等,这些网站一个共同点是几乎都有传统媒体作背景。有新闻与信息的

11、采访和发布权。 二级把关人:网络上充斥着数以万计的商业网站 但直到现在,我国的商业网站也仅仅获得了发布新闻的权力。 “强化编辑力量,弱化记者队伍”的政策 最终把关人:在以民族国家为主体的社会,政府总是最重要和有力的控制者和把关人。 政府是网络时代的“最权重也最乏力的把关人。,“把关人”的挑战,在互联网时代,把关人的内涵和外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把关人”并没有消失,虽然在一定情况下“把关人”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但他们仍然是我们获得权威信息,真实新闻的重要来源。 但是,网络媒介的兴起,人类信息传播的方式及内容发生了巨大变化,“在网络中,每个人都有可能不受政治、意识形态、技术、文字和逻辑能力、经济能

12、力的严格限制,真正实现个人的表达自由和言论自由。”因此,“把关人”理论能否还站得住,引起人们的深思。,网络是一种“去中心化”的“新型互动媒介”,在网络传播中并不存在着一个固定的传播者的概念,传播者和受传者的区别在减小。网络传播使昔日的把关人失去了信息传播中的特权,“把关人”这一传统角色在逐渐弱化。,网络论坛传播更是一种典型的“去中心化”的信息流动。在网络论坛里,把关人角色被弱化的现象更严重。网民在论坛上获得信息时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即可以自己控制以何种方式获得信息,还可以随时就自己接收到的信息作出反馈。这种交互性方式使“把关”角色被弱化。,挑战一:,把关人的角色被弱化,网络传播信息的迅捷性和无障

13、碍性大大降低了“把关”的可行性。网络论坛的网民可以自由地发布信息,导致无数个体化的传播主体浮出水面,无数个信息发布点在世界范围开放。这就给谣言借助各种先进的传播手段进行快速、广泛的传播提供了条件。由于传播的迅速,论坛把关人可能根本来不及作出反应,一些帖子就已经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把关人处境尴尬。,其次,网络论坛的海量信息也导致把关难度加大。海量的信息常常混淆受众的视听,使其目不暇接,甚至会对信息的真假慢慢丧失基本的判断能力。而对于把关人,每天发布千条信息以下的中小型网站的审核工作就能将工作人员累垮,更别说再审核网站的互动社区里的帖子。所以论坛信息的海量存在这一事实又进一步降低了“守门”的可行性

14、。,挑战二:,把关的可行性降低,百度贴吧天涯社区 QQ校友 猫扑 开心网 人人网 新浪论坛 搜狐社区 网易论坛 华声论坛西祠胡同 QQ论坛 红网论坛 新华网论坛 青青岛社区 ChinaRen社区 “斑竹”(版主)潜水员 狂顶 沙发 火星帖,网络是一种没有中心的“蜘蛛网”,传者和受众都是这个网上的一个个节点。也就是说,网络论坛中,传播权几乎已经完全被大众所分享,传统意义上的把关人在网络论坛中就分解为以下几个层面。,1.网民个人。 网络论坛中的广大网民拥有信息采集和发布的权利,他们可以向全世界发言,享受着高度自由的传播权。所以网络论坛的传播让每一个网民可以自己充当传播的把关人。,2.网站编辑。 网

15、络媒介带进来一大批新的媒介从业人员,那就是网站编辑。由于目前我国网民的素质普遍不太高,所以网站编辑的“把关人”角色发挥着很重要作用:一方面要对信息的真实性、伦理道德、社会公德等进行审查,保留修改甚至删除的权利;另一方面,采取必要的技术手段,过滤掉不该出现的“糟粕”词汇。,挑战三:,把关权的分化,3.版主角色。 网络论坛还存在着一群较为特殊的“把关人”版主,即网站论坛的管理人员,其职能是推动该版面的讨论风气,并尽可能经常发表与该版内容有关的文章或回答论坛网民的问题。从本质上看,他们仍属于网民,但又不同于一般网民。,4.媒体外部组织及环境。 这里主要是指媒介制度。其表现形态主要是国家政府或相关行业组织制定的法律法规及职业守则等。,感谢您的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