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分析《川江船夫号子》这首歌曲由多段不同的号子联缀而成歌曲用了 4/4、3/4 、2/4 三种拍子,曲式为多段体结构第 1 小节是歌曲的引子,它把我们带进一个宽阔江面的意境之中接下来的 5 小节,由慢板转入中速,“ 号工”的领唱,豪放而有气势、坚定而有力;第 7 小节至第 10 小节告诉我们,前面就是险滩,要做好与惊涛骇浪搏斗的准备,节奏紧凑、语气刚毅;第 11 小节至 14 小节,3/4 拍,歌声与伴奏紧密呼应,随着速度的加快,情绪逐渐高涨,气氛越来越紧张;第 15 小节至 38 小节,这是全曲最紧张的段落,表现船工们拼着性命与惊涛骇浪顽强搏斗的场景,造成全曲的高潮;第 39 小节至 43 小节,速度渐慢,曲调的节奏拉长,表现战胜了险滩,闯过了滩关后的胜利喜悦心情;第 46 小节至62 小节流畅抒情,船工们唱起舒展、悠扬的歌,驾船在涛声中平稳地航行;第 63 小节至歌曲终了,是歌曲的尾声,表示船工们驾船远去,留下人在画中游的美好景象[教育活动设计]活动目标:1.体验“川江船夫号子”奔放与粗犷的风格,感受精神上愉悦,增进对家乡文化的积极情感2.学习“川江船夫号子”中领与和相结合的歌唱方式3.跟随乐曲与同伴一起模仿拉纤的动作,体验参与和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1.编辑后的“ 川江船夫号子” 的录像资料; 2.大纸箱做的船、长绳3.经验准备:已经观赏过川江号子的录象,并对川江号子有一定的了解;4.场地准备:模仿拉纤的场景位置,幼儿的凳子摆作两斜排;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活动开始,教师用长绳很吃力地拉一条大船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邀请幼儿一块儿来拉船,教师扮演号工的角色,集体感受船工拉纤二、练习号子“哟一哦一哟 —哦!哟—嗬—嗬—嗬—嗬!”1、练习号子的基本唱法2、练习号子中基本的“领”与“和” 的唱法:教师:“哟一哦一哟—哦!哟 —嗬—嗬—嗬—嗬!”幼儿:“嗨唑!嗨唑!嗨唑! ”共同:“嗨!”三、游戏:《川江船夫号子》1、观看“川江号子 ”中《川江船夫号子》的录像2、情景游戏《拉纤》 教师以川江船夫走长江山峡的情景引导幼儿学习“领”与“合”相结合的演唱方式1)平水号子教师:哟一哦一哟—哦!哟—嗬—嗬—嗬—嗬!幼儿:嗨唑!嗨唑!嗨唑!(注意拉纤的基本动作及幼儿与同伴步伐一致性)2)见滩号子教师:穿恶浪哦,幼儿:嗨唷!教师:踏险滩呐,幼儿:嗨唷!教师:船工一身,幼儿:嗨唷!教师:都是胆罗幼儿:嗨唷!3)拼命号子教师:闯漩涡哟,幼儿:嗨唷!教师:迎激流嗬,幼儿:嗨唷!教师:水飞千里幼儿:嗨唷! 教师:船似箭罗。
幼儿:嗨唷!教师:乘风破浪嘛幼儿:嗨唷!教师:奔大海呀嘛,幼儿:嗨唷!教师:齐心协力幼儿:嗨唷!教师:把船扳哪幼儿:嗨唷!共同:哟哦咳咳!咳!咳!哟嗬嗬!嗬嗬嗬嗬嗬嗬嗬嗬,4)平水号子教师:涛声不断歌不断,回声荡漾白云间罗教师:高峡风光看不尽哪,轻舟飞过万重山哟共同:哟一哦一哟—哦!……嗨!嗨!嗨!3、尝试请部分幼儿和教师担任领唱来玩拉纤的游戏活动延伸:1、装饰大船,并运用于户外活动中2、欣赏搬运号子、工程号子、农车号子、作坊号子等音像资料附件: 《川江船夫号子》是流行于四川境内长江流域的一种船工劳动号子,由 8 首不同特点的号子联缀而成行船时,通过号工的领唱来指挥、协调大家的动作领唱部分旋律婉转,装饰音较多,常用远距离音程,和唱部分节奏富于变化,常与领唱交织重叠,构成多声部合唱每种号子有不同曲调,可以独立唱,也可以联唱其中,有表现在平静江面上航行时唱的悠扬动听的《平水号子》和《下滩号子》;有发现险滩后,准备投入紧张战斗时唱的、坚定有力、充满信心的《见滩号子》;而在闯滩夺险与凶滩恶水搏斗时,唱近似呐喊的急促紧张、气氛强烈的《上滩号子》与《拼命号子》《川江号子》自古以来,人们一直视川江航道为畏途。
在千百年的木船航运时代,江上木船的动力来自船工的身体每当逆江而上或者船过险滩的时候,船工们就得拉纤,而且,漫漫路途枯燥无味,需要精神调剂,川江号子遂应运而生号子的种类有:搬运号子、工程号子、农车号子、作坊号子等,而在水上劳动的则有:划船、拉网、拉纤号子,而在滚滚的江河上最著名、最具特色的就属“川江号子 ”古往今来,船工们以其高昂而粗犷的号子演绎着川江人的奔放与激情,在涛声如雷的江滩上,正是这此起彼伏、贯穿时空的号子声,构成了川江航运文化中最令人荡气回肠的一章川江,由于其水急、弯多、滩险且地貌复杂,给行船造成许多困难,这也使其船工号子特别地丰富川江的水势是复杂多变的,在不同的河段、不同的水势中,号工要唱不同的号子例如:船行二流下水或平水时,多唱莫约号子、桡号子、二流摇橹号子、龙船号子;要闯滩时,则唱懒大桡号子、起复桡号子、鸡啄米号子;行上水拉纤时,唱大斑鸠号子、幺二三号子、抓抓号子、蔫泡泡号子;过险滩时,唱绞船号子、交加号子……川江号子的唱腔,视劳动状态的不同而有四平腔数板、懒大桡数板、起复桡数板、快二流数板和落魄腔数板等种类唱词的长短是根据水势的缓急和闯滩拉船的需要而选择,没有定式 “下水号”的轻松, “平水号” 的舒缓,而高度紧张的“ 上水号”、 “拼命号”则近于呼喊。
随着船工们的情绪变化,既有山歌调,又有川剧高腔,也有根本无词的足以与风浪比高低的狂喊《川江船夫号子》是由《平水号子》、《见滩号子》、《上滩号子》、《拚命号子》和《下滩号子》等八首不同的号子联缀而成的一个既统一、又有变化对比的大型号子联套其中有在平静江面上航行时唱的旋律舒畅、悠扬动听的《平水号子》和《下滩号子》,又有当发现险滩准备投入紧张战斗时唱的坚定有力、充满信心的《见滩号子》,和在闯滩夺险与凶滩恶水搏斗时唱的急促紧张、气势强烈的《上滩号子》和《拚命号子》川江号子的演唱是一领众人的,领唱者又叫“号工”,也是劳动的指挥者领、和声部的交接也因劳动条件而异,《平水号子》、《下滩号子》是唱完一句再交接的,《见滩号子》句幅渐缩,交替渐紧,到了《上滩号子》和《拚命号子》时,交接非常紧密,甚至领和重叠,和部又出现了呼哨,相互交织,构成了复杂的多声部合唱织体整个号子的音乐丰富多变,有很高的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