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区创新能力体系的建设.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5858313 上传时间:2019-08-23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风区创新能力体系的建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通风区创新能力体系的建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通风区创新能力体系的建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通风区创新能力体系的建设.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通风区创新能力体系的建设.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风区创新能力体系的建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风区创新能力体系的建设.doc(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通风区创新能力体系建设二零一一年目 录1建立创新管理体系-31.1通风区科技创新网络图-31.2通风区科技创新管理体系-41.3通风区科技创新管理制度-41.4通风区QC领导小组及管理办法-62健全创新管理流程-72.1科技创新工作规划-82.2科技创新项目程序-92.3科技创新项目的管理-92.4科技创新的项目和奖励-102.5科技创新基金-113完善创新管理制度-133.1科技项目管理办法-133.2科技成果管理奖励制度-153.3知识产权保护制度-17安阳大众煤业有限责任公司通风区科技创新活动网络体系图孙云虎申光明 呼建庄程剑平张海金贾彦斌李文玉郝长根单位领导联系方式通风区申光明区长通风

2、区呼建庄支书通风区程剑平技术员通风区贾彦斌副区长通风区张海金副区长通风区李文玉副区长通风区郝长根副区长通风区(科技)创新管理体系通风区(科技)创新管理制度2011年,公司坚持以 “创新观念,营造氛围,提升管理,增强素质,加快发展”为指导思想。通风区结合实际,根据公司技术中心关于创新的各项要求,为不断提高我区职工的创新能力,扩大创新成果,服务生产,提高效率,特制定“科技创新”管理制度如下:一、成立科技创新小组组 长:申光明 呼建庄成 员:张海金 贾彦斌 李文玉 郝长根 方斌丽 陈静 李林英 兼职人员:程剑平组长职责:督促指导科技创新工作开展,鼓励职工积极参与创新,为通风区全体员工提供良好的创新环

3、境。成员职责:绘图、打印和数据汇总计算由李艳负责,其他成员负责宣传发动工作。兼职人员职责:负责记录、收集、整理创新资料和成果及其它日常管理工作。二、关于创新的内涵创新是一种工作态度,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一种对工作精益求精的追求,是一种用心做事的具体表现。 根据我区实际,具体的创新成果分为以下几种:1、建议式创新:短时期无法实现,但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对设备安全和人身安全确有益处的,如一个建议,一个想法等。2、现场式创新:能够在现场具体落实实现的,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对安全保障有较大益处的。3、五小式创新:能够在现场具体实现,能较大提高生产效率,对安全方面有较大贡献,并被矿收购获得五小小成果及五小成果

4、的。4、成果式创新:能够在现场实现,并能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安全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并被矿级及以上单位收购为科技进步奖的。5、专利式创新:获得国家专利成果的。三、关于创新的奖励标准根据职工的创新内容的的效果及贡献,经队创新管理委员会研究分析,对其创新进行合理评价,并进行分类,及时进行奖励,标准如下:建议式创新 每件(条)奖励2050元现场式创新 每件 奖励50100元五小式创新 每件 奖励100150元成果式创新 每件 奖励300元专利式创新 每件 奖励500元注:1、获得矿级及以上奖励时,奖金和荣誉全部归创新人员所有。 2、所有创新鼓励以原创为主,杜绝抄袭和盗窃,一经发现要对其进行批评教育,并

5、取消评选资格。3、各创新成果领导小组有权根据一线使用实际使用情况、使用价值等酌情考虑奖励比重。4、本制度自2010年4月1日起执行。通风区QC领导小组及管理办法组 长:申光明、成 员:呼建庄、贾彦斌、张海金、李文玉 郝长根 程剑平为认真贯彻落实“双创”活动,提升“一通三防”及各项工作管理水平,成立QC领导小组。QC领导小组分工1、区长负责:“一通三防”创新工作2、副区长负责监控工作,支部书记负责党员、职工学习培训及火工品管理,3、各班班长负责井下各班的现场瓦斯检查,放炮及其它工作。4、技术员负责材料的收集和成果申报工作。科技创新管理要求1、提升安全管理理念,组织职工开发思路,提高安全质量和现场

6、管理能力,学习先进管理手段,改进管理工作创新,使管理水平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可行性、实用性。2、通风区和全体员工要按照创新理念,创新要求、创新激制、创新能力,写出创新成果。3、创新考核实行奖励,对于员工有创新建议和创新项目,能提高安全系数,促进工作效率,通风区给予一定奖励。 科技创新管理流程第一条为了进一步提升区队核心竞争力,加速开发、新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应用,同时鼓励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员工,特制定本制度。第二条科技创新项目是指以提高产品质量性能、改善工艺设计或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益为目的的新产品研制、开发、规模化生产;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应用、技术攻关等项目。第三条新产品是指采用新

7、技术原理、新设计构思研制生产,或在结构、材质、工艺等某一方面有所突破或较原产品有明显改进,从而显著提高了产品性能或扩大了使用功能,并对提高经济效益具有一定作用的产品。第四条新技术是指产品生产过程中采用新的技术原理、新设计构思及新工艺装备等,对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改善生产环境、提高产品质量以及节能降耗等某一方面较原有技术有明显改进,达到实用程度并对提高经济效益具有一定作用的技术。第五条通风区科技创新工作贯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方针,鼓励自主创新,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科技进步,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企业竞争能力。第六条区队技术创新领导小组负责通风区科技创新的管理和决策并负责对新产品、新技术

8、成果转化、技术创新成果奖励进行收购;区队创新领导小组负责根据公司技术创新年度规划结合自身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工和科技创新项目的日常管理工作。 第七条本制度的实施有利于加强公司科技创新工作的管理,明确科技创新项目的运行程序。 一、科技创新工作规划 第八条通风区中长期科技创新工作规划是区队整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环节,是区队科技创新管理工作的指导方针。为了有计划、有步骤地搞好科技创新工作,防止盲目性,区队中长期科技创新工作规划要根据公司的发展战略,由通风区负责进行编制。公司中期、长期科技创新工作规划分别以三年、五年为一期,滚动式进行。 第九条在中长期科技创新工作规划的基础上,区队应当在每年末编制下一年度

9、科技创新规划。 第十条区队各班组的科技创新项目,能够在公司申报各种科技开发计划的,应尽量组织申报,以争取公司科技发展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以及获得相应的宣传效应。 第十一条科技创新工作的规划和年度计划的执行情况,各单位以书面总结形式上报公司科技管理部,公司科技管理部初审后报公司技术委员会进行审核和评定。二、科技创新项目程序第十二条科技创新项目申报及实施包括四个阶段:项目立项书阶段;可行性研究报告阶段;开发研制阶段;鉴定或验收阶段。第十三条项目立项书阶段。项目立项书是进行研制开发的依据,是对研制开发工作的总体构想,应包括以下内容:1、该项目涉及产品或技术的现状,进行新产品开发和新技术研究应用的必要性

10、和依据。2、开发的主要内容、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对象及作用。第十四条鉴定验收阶段科技创新项目按规定内容实施完成,试验顺利通过,符合鉴定和验收标准的项目,及时上报通风区科技创新领导小组,由领导小组申请公司技术中心鉴定验收。第十五条项目立项审批、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开发研制及生产准备阶段过程中的监督与管理以及鉴定验收,根据项目性质,由公司技术中心审查。三、科技创新项目的管理 第十六条科技创新项目采用课题制管理。课题制是指按照公平竞争、择优支持的原则,确立科学研究课题,并以课题为中心、以课题组为基本活动单位进行课题组织、管理和研究活动的一种科技创新管理制度。1、课题管理实行课题负

11、责人负责制。课题负责人的责权利在合同或任务书中明确,且不应随意变更。2、允许并支持跨部门、跨单位择优聘用课题组成员,以充分利用人力资源。3、课题负责人在计划任务和预算范围内按公司规定享有自主权,并承担相应责任。自主权包括:课题经费的预算和使用,课题进度安排,计划修改,课题采购计划编制,课题实验产品销售,课题组成员管理,课题组设备、物资管理,并负责课题按计划阶段验收、解题验收工作。4、科技创新项目的过程管理的归口部门为通风区科技创新领导小组。四、科技创新的费用和奖励第十七条区队重大科技创新项目的研究开发费用从通风区科研费用中支出。第十八条由于申报科技创新项目所争取到的公司补助经费,应用于所申报项

12、目,做到专款专用。第十九条科技创新项目课题组经费支出严格执行预算,支出时须通过区队主管领导审核批准。课题组收支单独核算,研究过程各项费用从课题组经费中支出。公司各单位定期将科技创新工作总结上报通风区创新领导小组,由技术员统一上交公司技术中心。第二十条公司对新产品、新技术成果转化进行奖励评审时,应当:1、新产品、新技术成果转化奖励应当以成果转化所创造出的经济效益、创新实现方式和产品实现方式为依据,其中:创新实现方式有以下四种情形:(1)通过自主研发实现,在原理、结构、结构、方法、技术特征、生产工艺等方面均属独创;(2)仅在工艺、技术方面通过自主研发实现;(3)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实现;(4)通过集成创新实现。第二十一条区队对技术创新成果进行收购时,应当以技术的先进性、新颖性、创新类型、预计的经济效益和创新成果的生命周期为依据。第二十二条上级部门对科技创新工作各方面成就的奖励和对科技创新工作者的奖励的申报和争取,由各项目负责人提供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