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便利商店发展报告.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5842982 上传时间:2019-08-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便利商店发展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我国便利商店发展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我国便利商店发展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我国便利商店发展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我国便利商店发展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便利商店发展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便利商店发展报告.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便利商店发展报告便利店是既具有食品杂货店供应的便利,又借鉴超级市场销售方式和经营管理技术的零售商业的业态。便利店由于其对消费者需求满足的特殊功能,已成为世界上发展十分迅速,又具有很大市场空间和市场竞争力的零售业态。在便利店运用了连锁经营方式后,已成为零售业中具有组织和经营规模的一种主要业态。中国的便利店几乎是与超级市场一起发展的,但使用的是便民店的名称。目前在中国便利店真正发展起来的地区是上海、深圳、广州等沿海大城市。到2000年底,上海将会出现一千家标准的24小时便利店,广州约为一百家,深圳约为一百家。在2000年,国内外许多大公司都已经制定了在中国大规模发展便利店的宏伟计划。一、便利店

2、是最具有竞争力的零售业态之一目前在世界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中,尤其是在亚洲的日本和中国的台湾地区,便利店已经成为最具有竞争力的零售业态。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1、从零售业各种业态与消费者的紧密程度来看,消费者大约每月去一次百货商店,每星期去一次折扣商店,每天去一次超级市场,但随时去便利店。2、 从商品的便利性和购物的快捷上看,到超级市场买回商品如食品需要经过加工,而到便利店买回的食品是成品,可立即食用或经过简单与方便的加工就可食用。到便利店购物的时间一般只占到超级市场购物的时间的1/5。因为便利店规模小,商品品项少,陈列位置明确,消费者选购时间少,能迅速完成交易过程。便利店与超级市场相比,对消费

3、者来说更方便,并能立即解决生活的急需。3、 从价格竞争上看,便利店与其他商店(除超级市场外)相比,具有一定的价格优势,如便利店的盒饭价格就比快餐店便宜得多。4、 从经营上看,便利店较之其他的业态店更好的解决了毛利增加问题、库存减少问题和商品卖不掉的处理问题。因为便利店的规模一般在100130平方米,品种在3000种左右,最适合规模的标准化和产品的规模化管理。由于单店规模小,船小调头快,对社会的适应性就比其他的任何店铺系统要强,因为品种有限,更适应商品的单品管理。5、从功能上看,便利店不仅仅是便利性商品的销售场所,也是提供便利服务的服务站点。便利店的服务功能对亚洲地区高密度人口的城市来说生活意义

4、重大,它将成为社会的生活服务站,极大地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在因特网的信息社会中,便利店的功能又会具有信息站点和物流站点的功能,便利店形成的连锁网络将在电子商务的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以说,便利店的竞争优势是相对的,这种优势也必须建立在庞大的连锁店铺网络和信息技术网络的基础上。便利店的优势还在于它用特许连锁的方式,迅速地扩大经营规模,确立了网点数广、多,组织化程度高,规模大的竞争优势。便利店的竞争优势还体现在高速准确的信息反馈系统,如在日本的整个零售业中,便利店系统已成为制造商和供应商开发新产品时预测市场的最理想的渠道。厂家一旦有新产品投入市场,会首先去规模大的便利店连锁公司销售,如“7-1

5、1”、LAWSON等,一般是三个月,如在便利店系统中合格通过,再扩展到其他业态中去销售。厂家选择便利店作为最有效的市场调查理由是,便利店系统有高速准确的信息反馈系统,通过这个系统所得到的信息资料最符合实际,精确度相当高。具体体现在:第一,能收集到厂家最需要的数据,如市场对新产品的反应度和具体销售实绩细分的数据反馈,这些数据包括新商品在哪些区域中销售、这些区域中的商圈特性、是哪些消费层中意这些新产品、便利店用什么方法销售等等。这些信息资料最具创意的是,使厂家能十分清楚地看到一般无法看到的消费者的实际情况与其动向,而这恰恰降低了厂家对市场预测的风险。第二,便利店的主要顾客是对新产品特别敏感的年轻人

6、,一般占顾客总数的60%以上。这些人不是通过广告宣传去购买新商品的追新族,而是对宣传之前的新产品信息灵敏度特别高的年轻人,他们是新消费趋势的导向者。这些信息使厂家能始终掌握消费新潮流的源头,其市场价值是极高的。第三,便利店系统对厂家和供应商的订货精确度非常高,一旦进货,就一定要保证全部卖完。如果增加了订货量就能反映市场的真实情况,可靠性高,使厂家对增加产量有了信心。便利店的信息系统是其主导供应商和竞争优势的主要利器。二、便利店在中国的发展便利店在中国的发展走过了一条与世界各国完全不同的道路 ,在中国特有的经济环境下便利店的发展呈现出多种的形式和特点。1、与超级市场一起被推动发展便利店在中国的发

7、展起始于1995年,那一年便利店与超级市场一起被政府列为发展连锁经营的两个主要业态。当时便利店的发展带有较强的政治色彩,便利店也被改名为便民店,意味着“便民、利民”。1995年被政府部门列为发展便民店的商业系统主要是粮食系统,在很短的时间里全国的粮食系统掀起了一场将粮店改造成便民店的高潮,到1997年年底为止,粮食系统大约改造了便民店2万多家,投入的资金约20亿元。然而,这场便民店连锁经营的发展最终是失利了。失利的原因是多样性的:第一,便民店与超级市场的混和性发展。这种混和性发展的最大表现是,除了营业面积外,超级市场和便民店是以同一顾客群为服务对象,商品的结构也是大致相同,便民店没有从超级市场

8、里分离出来,向便利的方向发展。混合性的发展使便民店缺乏了从超级市场中分离出来的条件。混合性的发展是超前性的发展,其限制性条件十分明显,主要是缺乏特定的消费群和商品群;第二,粮食系统在发展便民店时进入了误区,主要表现在:只换招牌不引进连锁机制(导致热衷于抢优惠政策、抢贴息贷款);只抓统一进货(采购缺乏控制)不抓统一管理;总部和店铺分成两个系统营运、分割式的小规模发展等。1995年发展起来的便民店到现在几乎是全军覆没,河南的阿波罗公司也许是仅存的一果。便利店在中国的第一轮发展是政府推进的,在条件上不够成熟,准备上也不足。三、便利店在沿海城市中的发展在便民店发展的同时,在一些发达城市中如上海、深圳、

9、广州等也出现了一批由外资和国内工业企业开设的便利店,其中有香港牛奶公司(该公司获得了“711”在广东省的经营特许权)在深圳和广州开设的“711”,至1999年底,“711”深圳公司约开设了30家标准便利店,在广州也开设了近20多家便利店。1995年香港的一家投资公司以国内公司的名义在上海注册了一家公司,开设了百式便利店,至1999年该公司开设了50多家便利店。1996年7月日本零售业的老大大荣公司与上海华联集团合作在上海开设了罗森便利店,至1999年底该公司共在上海开设了54家便利店。在外资开始在中国开设便利店的同时,1995年1月上海牛奶公司将自有的一批牛奶销售门市部组合起来,开设了可的食品

10、便利店,至1999年底该公司已开设了150家便利店。与超市和便民店一起发展起来的外资便利店和工业系统的便利店,是完全按市场原则在运转,其运行的质量要远远好于政策支持下的便民店的发展。1997年以后,相继有一些外资公司在中国开设便利店,如美国的am/pm在广州开设了便利店、美国的倍顺在厦门开设的便利店等。可以说,中国真正的便利店是在这些便利店公司中发展起来的。四、便利店在内地城市中的发展如果说,沿海的便利店发展具有与超市同步发展的超前性,以外资和工业系统进入为特点,那么,中国内地的便利店发展则具有完全不同的特点。第一,开始发展的时间较晚,一般都在1998年以后;第二,是在超市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才

11、开始的发展;第三,几乎没有外资的进入,国内便利店公司的出资方一般是民营企业,这反映出民营企业对新兴和先进业态的高度灵敏性;第四,便利店在内地的发展速度和经营业绩,不完全取决于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更多地取决于当地的消费结构中娱乐性消费的比重,以及当地的消费生活方式中夜生活的比重。如一些内地城市经济并不十分发达,但娱乐性消费和夜生活十分发达,便利店就开的十分红火,最为典型的是湖南省长沙市和山西省太原市。这一特点反映出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中的业态发展不平衡。五、对90年代中国便利店发展的总结和评价对90年代发展至今的便利店作一个总结和评价是十分必要的,它将有助于中国的便利店在21世纪的高速发展。1、对

12、外资便利店的发展评价虽然,外资的大型综合超市在中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在便利店的发展方面却不是这样。如在深圳和广州开店的“711”,经过5年的发展开店数还没有超过100家;香港的百式便利店已于1999年宣告破产(由于经营管理不善和亚洲金融风暴的影响);日本的罗森便利店店铺数发展很慢,亏损累累;美国的am/pm在广州的发展也很慢。导致这些结果的主要原因是:第一,由于是与超市的同步发展,当超级市场还没有成熟地发展起来,便利店的发展就会受到顾客群缺乏的限制;第二,这些外资的便利店公司在政策上还受到一定的发展限制;第三,在深圳和广州的外资便利店还受到众多低成本营业的小商店的挤压,而且租金成本也很高;第

13、四,外资的便利店还有一个在经营和管理上本土化的过程。在已经进入中国的便利店公司中,除了在上海的百式便利店是属于非专业的投资投机性质,其他的都是世界级的专业公司,他们是有市场战略目标的。目前711已在广东暂停了开店,罗森也开始了以发展加盟店为主的策略,他们是为了什么?这是需要认真研究的。但有两点是可以确认的,一是对大公司来说,发展便利店必须超前,从战略上说他们是正确的;二是由于这些外资公司的进入,直接促使了中国便利店的诞生和发展,可以这样说,外资便利店是发展中国内资便利店可借鉴的样板。2、中国的便利店在发展上的急起直追外资便利店在中国的率先发展,促使中国的便利店急起直追。这种竞争的局面发生在超市

14、发展最快的上海市。1997年上海的零售专家顾国建教授和上海可的便利店公司的总经理丘源昶先生,在文汇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上海进入了便利店规模发展期的文章,这篇文章立即在上海的连锁商业中激起了反响,许多超市公司甚至当夜召开会议研究发展便利店的事宜。上海超市的三巨头中,联华超市公司当即决定成立便利店公司,华联超市公司将发展便利店的报告向上级公司作了请示,农工商超市也决定发展便利店。到了1998年上海市粮食局为适应国家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决定发展平战结合的便利店,这样,上海市就有了三家大型国营公司投资发展的便利店公司,即可的便利店公司、联华便利店公司、良友便利店公司。1999年上海梅林正广和集团又收购了

15、一家小型的“小豆苗”便利店公司,至此上海就有了四家大型便利店公司,在数量上已经全面赶超了外资的便利店公司。到2000年底上海的可的便利店公司、联华便利店公司、良友便利店公司都将发展到各具有300家门店的规模,梅林正广和集团的“85818”便利店也将达到150家,到年底上海将有标准的便利店1200家,是全中国发展速度最快、规模最大、经营质量最好的地区。目前,上海的便利店公司中已有可的便利店公司和联华便利店公司产生了盈利。上海的便利店公司为什么会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迅速的发展呢?这是因为:(1)90年代末上海市人均GDP已达到3000美元,这就为便利店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大发展条件。上海市建成国际

16、化大都市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吸引了世界上许许多多的大公司的进入,形成了一大批高收入的消费群,同时在70年代诞生的独生子女已成为主导性消费层,相比超级市场而言他们更喜欢便利店,是这批消费群规模化地支撑了便利店的发展。(2)90年代末上海市超市的发展开始进入后超级市场时期,由于后超级市场时期大型综合超市逐渐占了主力地位,它们对中小型超市产生了巨大的替代性竞争压力,为便利店的发展腾出了市场发展空间,又由于大型综合超市产生的购物不便利又突现了便利店的竞争优势。(3)上海市在这次便利店的发展过程中都是有实力的国营大公司的进入,所以一下子就使便利店在大公司的互相竞争中迅速地、规模化地发展起来。这种状况与深圳、广州相反,因为那边没有有实力的国营大公司的进入,而且上海的便利店公司深深地懂得,发展便利店既要靠实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