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道家的管理智慧及其应用案例

F****n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4.64MB
约59页
文档ID:95826800
道家的管理智慧及其应用案例_第1页
1/59

2019/8/22,1,道家的管理智慧及其应用案例,清华大学房地产总裁班教授 深圳新摩尔商业管理总经理杨宝民,2019/8/22,2,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人称老聃(dan),春秋时楚国苦县(今河南)人,按《史记》记载,东周王朝做过管理图书的官吏,后来弃官引退.写下《道德经》----《老子》.,2019/8/22,3,后来, 《道德经》成为道家的经典,又称为《道德真经》,老子李聃也就由人成为神--太上老君.到了唐朝,又封为玄元皇帝. 《老子》是一部关于人生观、世界观、宇宙观的哲学著作,是中华民族智慧的光辉结晶,中国传统文化的又一精华2019/8/22,4,2019/8/22,5,庄子是道家学派另一位重要代表人物姓庄名周,战国时代蒙邑(今河南)人.庄子的著作被名为《庄子》,最初有52篇,现传世有33篇2019/8/22,6,战国中期,有的思想家将传说中的黄帝与老子的思想融合起来,称为黄老道家 汉代初年的统治者接受黄老思想,在治国活动中主张“无为而治”,“与民休养生息”,开创了历史称为“文景之治”的太平时代这是道家思想在管理工作活动中一次辉煌的实践汉代初年运用道家思想治国取得成功,2019/8/22,7,关于“道”: “道” 实指路,引申为法则、规律,再演绎为一种人生观、世界观,一种政治主张、一个思想体系。

2019/8/22,8,关于“道”: 《道德经》“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 “道”(法则、规律) “道”是可以用言语来表述的,它并非一般的“道”; “名”(命名)也是可以说明的,它并非普通的“名” “无”: 可以用来表述天地浑沌未开之际的状况; “有”:则是宇宙万物产生之本原的命名2019/8/22,9,关于“道”,因此, “道”是万事万物的本源与本体,一切都要遵守“道”而行.管理活动也不例外. “道”是道家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道家思想的核心2019/8/22,10,关于“无为”: 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所以有道的圣人说,我无为(不发生变化),人民就自我化育;我好静,人民就自然富足;我无欲,而人民就自然淳朴胡适非常推崇无为而治,曾向蒋介石推荐采用道家思想治理台湾2019/8/22,11,关于“无为”: “无为”是“道”的最根本特性,是道家管理智慧的突出特色. 管理过程: “无为”是顺应客观规律,无为而无不为,上无为而下有为; 领导品质: “无为”是无私无欲、居下守贱、不自我夸耀、不自以为是; 人与自然关系:“无为”是尊重客观事物的存在,遵循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

柳传志是成功运用道家无为治理企业的成功企业家,第一节 用道家思想指导人才选拔机制设计 人才选拔机制关系国家和公司的成败----伯乐赛马,淮南子讲解了伯乐选马的典故 无论国家还是公司,采用赛马机制的,大部分都兴旺发达,采用相马机制的,大部分会导致灭亡,上级指定的人才选拔模式一定会导致经营失败或者贪腐不断 到2015年为止,昆明三任市委书记都因为贪腐下马,之所以很多人被带病提拔就是因为目前的高层人才选拔是相马机制,必须改变,国家才有希望2019/8/22,12,刘邦总结用人策略,汉高祖正确地总结了他取得战争胜利的成功经验和项羽失败的教训,即“得人者得天下,失人者失天下”其中包含着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必须有人才,尤其是杰出人才2019/8/22,13,刘邦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字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供给军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用,此所以为我所禽也群臣说服选自《史记·高祖本纪史记·高祖本纪》),2019/8/22,14,道家的管理智慧,道(规律)-----无为(不发生变化) ----有为(发生变化) 第二节 无为而治的管理原则 第三节 无私用柔的领导品质 第四节 道法自然的管理理念 第五节 不把握创新之道就会灭亡,2019/8/22,15,第一节 无为而治的管理原则,你喜欢那种领导? 1.工作勤奋,事无大小,亲力亲为,经常过问工作; 2.给出目标,规定好完成任务的时间,并检查绩效. (你遇到过以上那种领导?) 台儿庄战役的胜利是李宗仁高明领导艺术的杰作---右图 广西三杰,2019/8/22,16,第一节 无为而治的管理原则,“无为而治”是道家管理智慧的基本原则: “无为”---“无所不为” (管理者在具体事务上无所作为,放手下属积极有为,从而实现组织目标.) 一.顺性无为的管理原则 无为是管理最高原则,主张:“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老子.五十七章》) (“以正规的方法来管理国家,以出其不意的方法来指挥军队,以超然无为来取得天下。

任正非采用道家思想管理华为 同时认真学习西方管理体系,2019/8/22,17,老子:治国如烹小鱼--按“无为”原则办事,国家法律制度一旦制定,就不可随便变动. 例:汉宣帝时期,龚遂治渤海...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人自朴”,2019/8/22,18,,例如:春秋时晋国的赵公子向王良学习驾驶车马,管理者好比驭手,下属好比马匹,组织好比马车.(马车靠马匹在跑,不是驭手在跑.马车速度取决于马匹) 管理者任务是组织、引导和服务,充分调动和保护下属的积极性,而不应该去干预下属的工作,更不要亲力亲为2019/8/22,19,现在回响 许文龙无为而治办企业 台湾奇美公司生产石化产品ABS而位居世界同行业第一.其总裁许文龙的管理企业风格和观念是道家的“无为而治”也是所谓“不管理学” 来源:华夏管理网,2019/8/22,20,二、无为无不为的管理过程 道家说无为,又说无不为无为是因,无不为是果所谓的“无为”指是不要将自己的私欲、私念强加给外部事情,不要人为地,故意地造作无为,并不是任何事情都不做,而是依循事物 的内在规律去做,有所为有所不为。

2019/8/22,21,《老子三十七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老子指出:“道的原则是无为,但又是无所不为管理者如果能够坚持这个原则,世间万物就会自然化育” ) 管理者坚持“无为”的方式,就能够达到无不为的效果,如果管理者反其道而行之,老想个人有所作为,政令烦琐,扰乱民众,那就不配治理国家2019/8/22,22,《庄子·至乐》:“天无为以之清,地无为以之宁故两无为相合,万物皆化庄子在解释无为而无不为时说:“上天无为,所谓清明;大地无为,所以安宁天地两种无为相互结合,万物就自然而然地产生 ) 例:《历记·曹相国世家》中萧规曹随的故事,草原春曲,2019/8/22,23,现代回响 贝尔无为而治出成果 美国贝尔实验室是发明世界第一部机、电传机、太阳能电池,设计第一颗通讯卫星的实验室,他的成功是运用了“无为而治”思想结果, (杨先举著:《老子管理学》),2019/8/22,24,三、无为而有为的管理模式,道家 “上无为而下有为”的模式: “上”指的是一个组织的最高领导者; “下”,则指除了最高领导者之外的所有的成员 (“上无为而下有为”的模式体现了组织分工的重要原则。

不管一个组织是大还是小,都必须有十分明确的分工,各负其责 华为是运用道家思想科学决策的典范,任正非重视电信企业发展规划,把握全球市场变化和企业发展的大趋势,积极鼓励管理层引进西方的质量管理体系和物流管理体系以及现代财务管理体系2019/8/22,25,道的清静无为的属性决定了最高领导者的思想与行为,就是要尽可能地从具体事务中摆脱出来,以便能发挥主宰与根本性的作用,如战略性目标的规划、核心理念的确立、与外界沟通原则的制定等道的清静无为,2019/8/22,26,例如: 1.汉朝,汉文帝问手下丞相陈平:“一年中全国审理案件有多少件?”丞相陈平回答..... 2.汉朝名相丙吉一次到长城外视察,看到城墙边有人打架,其中一人被打得奄奄一息 ..... 3.现代回响--松下以心制窍揽全局,2019/8/22,27,因此,无为而有为的管理模式:,《庄子天道》:“上必无为而用天下,下必有为为天下用此不易之道也 (他认为一个组织无论大小,其最高领导者都要保持其某种程度的无为,而各级管理人员都必须积极有为,这是管理过程中不可改变的规律2019/8/22,28,第二节 无私用柔的领导品质,包括:无私无欲的道德境界、居下用柔的修养原则 、不与人争的行为举止。

道家的“无私”就是没有私欲、没有私念,即不偏私,对任何事物都一律同等看待 《老子第七章》:“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不正由于他不自私,反而能成就自己吗?”),2019/8/22,29,管理者所谓的“私”,并不是一己之利的小私,而是“大私”,即所谓治国安民,成就事业之个人理想抱负.,,2019/8/22,30,老子认为,高明的领导者,不是积累钱财货物,而是积累道德仁义给人的钱财货物越多,自己积累的道德仁义就越多 因此,老子告诫领导者不要贪心、要知足,即要求管理者在追求自己的个人利益时要适可而止在老子看来,世间的祸患都是起因于不满足,罪过都是起因于贪得无厌积德 知止,因为严重贪腐成为第一个被追责的中央军委副主席,2019/8/22,31,《老子四十四章》:“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懂得满足的人,就不会受到屈辱;懂得适可而止的人,就不会遭受危险,就可以平安无事,永保太平 唐代名将郭子仪就是成功身退的案例,2019/8/22,32,例如: 《淮南子》:楚国白公胜--石乙--叶公 现在回响 牛根生谈从有到无散钱财--牛根生要捐出所持有的全部蒙牛股份,成立“老牛专项基金”.,2019/8/22,33,二、居下用柔的修养原则,在道家思想中,下、贱、弱、柔等都是道的特性,管理者应当遵循将这作为自己心性修养和待人处世的原则与方法。

老子认为,管理者特别是高层领导者,应该有一种甘居“下”与“贱”的心态,将居下守贱、示弱用柔作为自己的立身之本 集团公司领导应该鼓励区域公司领导多结合区域特点发挥积极作用,华润房地产集团公司就鼓励深圳公司成功完成华润万象城综合体案例2019/8/22,34,《老子.三十九章》:“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老子说:“权重的人以卑贱为根本,位高的人以低下为基础 作为管理者,存在三种祸患:爵位高,会遭到被人的妒忌;官太大,会遭到别人的憎恨;报酬太丰厚,会遭到别人的怨恨 《文子.符言》告诫说:爵位越高,就越要谦卑;官越大,就越要小心谨慎;报酬越丰厚,就越要广济博施.只有如此,才能免除祸患.,2019/8/22,35,例1:老子的老师生命垂危,老子前去看望,老师说.... 老子悟出了一个道理:柔弱胜刚强,说:“天下最柔弱的东西,可以穿透天下最坚硬的东西 (如水滴石穿) 例2:周公吐哺,2019/8/22,36,现代回响王永庆诚心诚意揽人才,20世纪50年代,由于王永庆商业技术落后,无贤才,逼上绝路.为此,他用重金从国外聘请了一个工程师(丁瑞铁,早年毕业于著名的东京商科大学,后赴美国斯坦福大学深造)开始,丁瑞铁婉言拒绝了王永庆的邀请,王永庆不灰心、不气馁,五次盛约丁瑞铁,以诚意打动了丁瑞铁的心,终于答应到台塑任职。

从此,王永庆的商业摆脱了“山重水复”的困境,走上了“柳暗花明”的未来.,2019/8/22,37,三、不与人争的行为举止,与居下用柔修养原则相关,老子提出 “不与人争”的行为举止要求领导者的外在行为举止应该是:不自我表现、不自以为是、不自我夸耀、不自我矜持 自我表现、自以为是、自我夸耀、自我矜持都是一种有意的行为,即有为,是一种“争”的心态争者会伤身,带来危害.,项羽刚愎自用 导致乌江自刎,2。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