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论文资料汇编.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5826258 上传时间:2019-08-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毛概论文资料汇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毛概论文资料汇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毛概论文资料汇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毛概论文资料汇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毛概论文资料汇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毛概论文资料汇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概论文资料汇编.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今天在学校看了伟大的历程其中的第七集,感触颇多,这部文献片遵循历史脉络,浓缩时代精神,以典型生动的事例、翔实丰富的文献、形象厚重的表达,讴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复兴道路上缔造的丰功伟业,重温中国人的时代记忆,回顾改革开放三十年风云激荡的伟大历程。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背景下,我们会走在世界的最前沿,并谱写下华彩的乐章!电视文献片伟大的历程 由七集组成:第一集历史转折、第二集春暖大地、第三集 大潮涌动、第四集 激流勇进、第五集世纪跨越、第六集发展新篇、第七集复兴伟业。它遵循历史脉络,浓缩时代精神,以典型生动的事例、翔实丰

2、富的文献、形象厚重的表达,讴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复兴道路上缔造的丰功伟业,重温中国人的时代记忆,回顾改革开放三十年风云激荡的伟大历程。聚焦改革开放的标志性成就,抚今追昔,用鲜活生动的历史细节雄辩地证明:党和人民共同走过的改革开放三十年,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凯歌行进的三十年;这场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改革大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中华民族迈向复兴的必由之路。成就与变化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使祖国母亲彻底摆脱了被压迫的境地,中国这头东方睡狮开始慢慢觉醒,但却步履维艰,直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从

3、此改革开放的春风使中华大地再次焕发了活力,中华民族终于踏上了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 30年的征程,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30年的沧桑巨变,30年的光辉历程,铸就了一个民族近百年的梦想!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经济迅速蓬勃的30年!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78年到2006年间,中国经济总量迅速扩张,国内生产总值从3645亿元增长至21,0871亿元,增长近60倍!中国的经济成就不仅写在了中国历史之上,也在世界历史上刻下了辉煌的一页,过去25年全球脱贫所得成就中,近70%的成就归功于中国!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社会和谐稳定的30年!自粉碎“四人帮”以后

4、,中华民族犹如钢铁长城一般坚不可摧!97年香港回归,99年澳门回归;1998年面对南方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水,2003年面对让人闻风丧胆的非典疫情,2008年面对十几个省份百年不遇的冰雪灾害,中华儿女众志成城,手挽手将一个个磨难阻击在脚下! 改革开放的 30年,是教育事业稳步发展的30年!1983年,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对世界,面对未来!高考制度恢复之初,全国有570万人参加高考,却仅录取27万名;而到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达到1010万,录取新生达567万名!伴随着教育规模的发展,更有越来越多的中华儿女在世界高精尖人才中占据着日益重要的位置!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

5、航天事业不断创新的30年!从1979年远程火箭发射试验成功,到2003年“神五”升天,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再到2005年神舟六号载人航天卫星顺利返回,中国航天人在摸索中让祖国一跃成为航天科技强国!2008年,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发射升空,炎黄子孙的千年奔月梦成为了现实! 改革开放的30年,也是我国体育事业蒸蒸日上的30年!1984年许海峰摘得中国奥运首枚金牌,自此之后,中华体育健儿奋勇争先:2000年悉尼奥运,中国代表团收获28枚金牌,取得了金牌榜和奖牌榜均名列第三的佳绩;04年雅典,中国军团更是将金牌总数扩增到32枚,位列金牌榜第2位!而今年,在108天之后,奥运大幕将在中华大地上

6、拉开,我们将成为奥运的主人! 改革开放30年,中国取得了辉煌成绩。不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而且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推动了我国的持续快速发展。30年来,我国GDP约以年均10的速度增长,总量由1978年的3645.2亿元增长到2007年的亿元,跃至世界第四。农村贫困人口从2.5亿减少到2000万,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1978年以前的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是全县有名的“吃粮靠返销,用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的“三靠村”,

7、每年秋收后几乎家家外出讨饭。1978年11月24日,小岗村18户农民以敢为天下先的胆识,按下了18个手印,搞起生产责任制,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伟大历史转折1978年12月18日22日在北京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拨乱反正、实现伟大历史转折的会议。高度评价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作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开始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十一届三

8、中全会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它标志着一个伟大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代的开始”,在此后的六年间,即从1978年12月到1984年10月,中国的改革进入了启动阶段。以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农民率先实行包产到户为发端,在整个农村掀起了一股强大的农村体制改革的浪潮,也就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十二届三中全会:改革从农村走向城市十二届三中全会于1984年10月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一致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这次会议标志着改革开始由农村走向城市和整个经济领域,由此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第二阶段,即改革的展开阶段”,十三届三中全会:为深化改革扫清道路1988年9月26日30日,十三届

9、三中全会在京召开,会议原则通过了关于价格、工资改革的初步方案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通知两个重要文件。这次会议是在一个特殊时期召开的。这次会议确定了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方针,要求把今后一段时期的改革和建设的重点,突出地放到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上来。这次会议为进一步深化改革扫清了道路。十四届三中全会:勾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1993年11月11日11月14日,十四届三中全会举行。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全会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

10、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要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1992年春天。邓小平同志的“视察南方的谈话”带来了一次大的思想解放, 这一决定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规划,是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行动纲领。这次会议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十五届三中全会:建设新农村十五届三中全会于1998年10月12日14日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并提出了到2010年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确定了

11、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坚持的方针。标志着全党对我国农村改革和发展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刻了,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自觉性更高了。十六届三中全会:新任务、新起点2003年10月11日14日,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在京召开。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不仅是今后十年改革与发展的“蓝图”,同时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全面展示,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了新的思路和举措。十六届三中全会强调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就从一个更高的境界指引我们研究并推进体制创新。”这意味着中国改革或者说制度创新将进入全新阶段,即改革的第四阶段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阶段。由此,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重大改革

12、已拉开序幕,经济、社会及行政体制改革相互促进的态势开始形成。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已全面展开。期待十七届三中全会十七届三中全会将目标定位于研究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问题。伟大的成就从实践层面来看,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物质产品极大丰富;政治建设稳步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进一步完善,依法治国方略深入实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人民群众的公民意识、法制观念等显著增强

13、;文化建设成绩卓著,思想道德建设不断加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迅速发展,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社会建设成效显著,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基本建立,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社会管理逐步完善;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全面展开;祖国统一取得重大进展,香港和澳门的主权顺利收复并保持繁荣稳定,两岸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对外关系迈上新台阶,同各国的交流合作广泛加强,我国在国际舞台上担负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扎实推进,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不断加强;从思想理论层面

14、来看,党的理论创新不断推进,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奠定了共同思想基础;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伴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不断更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加和谐;等等。30年来,我国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起来,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目前,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第四位,进出口总额居世界第三位,外汇储备居

15、世界首位。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等也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历史意义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开辟了正确道路。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但在近代却陷入内忧外患、落后挨打的悲惨境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可靠保障,使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16、。为实现每个人的全面发展搭建了广阔平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的生活发生巨大变化,衣食住用行水平不断提高。随着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事业的繁荣发展,人们的精神世界日益丰富,思想道德水平不断提高。改革开放之所以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我们党充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同时,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既为亿万中国人民带来了实惠和利益,也为人们发挥聪明才智、实现全面发展搭建了广阔平台。为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奠定了实践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从世情、国情、党情的巨大变化出发,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治国理政的经验教训,不断探索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不断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