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经理学课程实习报告.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5826176 上传时间:2019-08-22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6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森林经理学课程实习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森林经理学课程实习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森林经理学课程实习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森林经理学课程实习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森林经理学课程实习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森林经理学课程实习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森林经理学课程实习报告.doc(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设计地区的基本情况 1.1自然概况1.1.1地理位置临安市位于浙江省西北部。处于北纬29563023,东经1185111952。市境东连余杭区,南接富阳、桐庐、淳安县,西毗安徽省的歙县,北邻安吉县和安徽省的绩溪、宁国县。市域东西长约100公里,南北宽50公里,土地总面积3134.78平方公里。1.1.2地形地貌临安市地形西北高、东南低,自西北向东南倾斜,最高点位于西部的清凉峰,海拔1787.4米;最低点处于东部的青山街道石泉村,海拔仅9米,相对高差达1778米。地貌类型有中山、低山、丘陵、平原四类。中山分散分布在昌北西部、昌化西南部及临目北缘,海拔高1000米以上,面积约占5.4%;低山主

2、要分布在西部、北部及中山边缘地带,海拔高1000米以下,面积约占26.8%。丘陵广布全市,相对高度在100米以下,面积约占57.4%;河谷平原分布在东部青山一带及昌化、於潜、临安城区周围,面积约占10.4%。1.1.3地质土壤境内的地层由入侵岩和火山岩组成,基岩主要有花岗岩、流纹岩、凝灰岩、石灰岩、白云岩、千纹岩、砂岩、页岩等。土壤有红壤、黄壤、岩性土、山地草甸土、潮土和水稻土6个土类,15个亚类,34个土属,64个土种。红壤土壤土层较厚,土壤肥力中等,适生各种乔木、竹子等用材树种和茶、桑、果等各种经济树种。黄壤土壤土层厚,腐殖质积累较多,是自然肥力较好的林业土壤,适生耐寒抗风的乔木、灌木、竹

3、子等树种。岩性土土壤质地较粘重,保肥性较好,矿物质含量较丰富,土壤肥力尚好,但蓄水能力较差,适生山核桃、柏木、枫香、桑等耐碱的用材、经济树种。山地草甸土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丰富,密生禾本科,莎草科植物。潮土土壤土层深厚,质地轻,养份含量偏低,造林宜选枫杨、杨、柳、水杉、池杉、樟、楝、桑等树种。水稻土是各种土壤经过长期水耕熟化而形成的一种农业耕作土壤。1.1.4水系临安市境内有长江和钱塘江二大水系分布,主要溪流有:中苕溪、南苕溪、昌化溪、天目溪。中苕溪位于市境东北部,境内段长31.5公里,流域面积185.6平方公里。南苕溪位于市境东部,境内段长55公里,流域面积 620.6 平方公里。昌化溪位于

4、市境西北部,境内段长93公里,流域面积1376.7平方公里。天目溪纵贯市境中部,境内段长58公里,流域面积788.3平方公里。山塘水库本市现有山塘水库5067个,总蓄水量40009万立方米。1.1.5气候属中亚热带北缘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日照充足,降水充沛,四季分明。全市多年平均日照时数1920小时,年平均气温16,多年平均降水量1613.9毫米,降水日158天,年平均相对湿度82%。灾害性气候主要有:春播期低温阴雨、倒春寒和晚霜冻;初夏梅汛期暴雨洪涝;盛夏干旱、台风和暴雨;秋季低温冷害;冬季寒潮、冰冻和大雪等。1.1.6森林植被1.1.6.1植被类型临安市森林植被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东部亚区

5、,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北部亚地带,浙皖山地青冈、苦槠林栽培植被区,天目山、古田山丘陵山地植被片。全市植被类型和植物区系复杂,可分针叶林、阔叶林、灌丛、草丛、沼泽等6个类型和40个植被群系。1.1.6.2植被分布临安市植被具明显垂直分布的层次性。海拔250米以下低丘坡地以人工植被为主,主要分布有茶、桑、果、竹、杉、马尾松等树种组成的经济林或纯林和混交林;海拔250800米的低山丘陵地为天然次生植被和人工植被并重,主要分布有青冈、苦槠、木荷、麻栎、紫楠、栲类、杉木、马尾松、毛竹等树种组成的常绿阔叶林、针叶、针阔混交林。1.2社会经济临安市隶属杭州市管辖,距杭州市中心50公里。现设15个镇,7个乡,4

6、个街道办事处,290个村民委员会。交通以公路为主,通车公路里程居全省首位。全市劳动力人,其中农村劳动力占全市劳动力的69.0%。生产总值135.27亿元,列全国“百强县”第75位。1.3森林资源1.3.1森林覆盖率全市森林覆盖率78.6%。1.3.2林业用地面积根据临安市2004年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成果,全市林业用地面积亩。其中:有林地面积占林业用地面积的92.09%;疏林地占0.26%;灌木林地占3.64%;未成林造林地占2.16%;苗圃地占0.04%;无立木林地占1.25%;宜林地占0.54%;辅助生产林地占0.03%。1.3.3林木蓄积全市活立木总蓄积量立方米,其中:乔木林林分蓄积占活

7、立木总蓄积的99.16%;疏林蓄积占0.09%;四旁树蓄积占0.13%;散生木蓄积占0.62%。1.3.4乔木林全市乔木林面积亩、蓄积立方米,占有林地面积76.57%;占活立木总蓄积的99.16%。按优势树种(组)分:优势树种(组) 面积(亩) 面积比例(%) 蓄积(立方米) 蓄积比例(%)松木 21.72 31.21杉木 23.85 32.83柳杉 1821 0.07 13542 0.17柏木 15228 0.55 66121 0.80阔叶树 37.76 21.79按龄组分:龄组 面积(亩) 面积比例(%) 蓄积(立方米) 蓄积比例(%)幼龄林 58.46 32.06中龄林 23.56 33

8、.35近熟林 11.45 20.82成熟林 5.98 12.36过熟林 15035 0.55 1.411.3.5竹林全市竹林面积亩。其中:毛竹林面积亩,占竹林面积的38.42%,立竹量百株,亩均立竹量173株。杂竹面积亩,占竹林面积的61.58%。1.3.6经济林全市经济林面积亩。其中乔木经济林亩,占87.1%;灌木经济林占12.9%。按树种分:山核桃占经济林总面积的79.72%;板栗占4.13%;其它乔经树种占1.84%;茶叶占10.77%;油茶占0.56%;其它灌经树种7892亩,占1.55%。1.3.7野生动植物资源野生动物资源丰富,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7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36种、省

9、级保护动物有47种。野生植物资源丰富,约有3000余种,其中:种子植物2500余种。有重要价值或列为国家保护的种子植物121科641种,列为国家保护的植物有35种。1.3.8森林景观资源临安市森林覆盖率高达78.6%。境内有天目山和清凉峰两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十五处生物多样性自然保护小区等名胜景点。主要森林景观:垂直地带性森林景观森林季相景观珍稀特有物种生境景观湿地景观。复合景观。1.4林业经营状况1.4.1森林经营管理机构临安市林业局成立于1977年7月,局下属单位有森林警察大队、林业技术服务总站、森林病虫害防治站、等11个单位。全市从事林业人员有2.88万人。1.4.2林业生态体系建设实施

10、了百万亩生态公益林工程、森林资源保护和发展工程等一批生态建设项目。全市区划界定实施重点公益林面积95.0万亩,建立生物多样性各类自然保护区15个和森林公园1个。荣获“亚太地区森林经营杰出范例”和“浙江省生态公益林建设一等奖”等荣誉。1.4.3林业产业体系建设第一产业:已建成乔木用材林基地面积142.1万亩,立木蓄积量446.65万立方米;建成材用毛竹基地32.5万亩,立竹量5617.77万株;竹笋基地45.9万亩;各类经济林基地50.9万亩。第二产业:形成了“东竹西木(果)”的加工格局,竹加工有竹笋、竹地板等,木材加工有家具、细木工板,果品加工以山核桃为主。1996年和1999年被国家林业局(

11、部)命名为“中国竹子之乡”、“中国山核桃之乡”。1.4.4森林经营形式临安市80年代初实行山林承包责任制,开展山林定权发证; 1994年推行林业股份合作制;1998年建立和完善山林流转机制;2001年在浙江省率先开展了延长山林承包期、核发林权证工作。目前集体所有的森林(含疏林)主要有集体、合作、个人三种经营形式。1.4.5森林保护1.4.5.1森林防火设施临安市是浙江省9个重点林区县(市)之一,全市范围均属一类森林火险等级区域。已建林火隔离网络总长2336公里,林火监测嘹望台11座,远程视频监控点17个。1.4.5.2森林病虫害防控临安市设有市级日本松干蚧、松毛虫、竹卵圆椿、经济林病虫害等市级

12、测报点6个,乡镇测报点13个,村级测报点83个,松材线虫病常年疫情监测点7个,初步形成了一个多层监测预报体系。19892005年全市森林病虫害防治率达83.4%,防治效果达95%。1.4.6林业信息化建设已建立市、片、乡镇三级信息化管理体系,实现全市联网。2004年应用3S技术,完成了全市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任务,满足林业现代化建设对森林资源地理空间数据的网络化需求。目前,生态公益林体系管理、森林资源档案日常管理、森林资源动态监测管理、林政管理档案、林业工程项目、森林病虫害档案等多种信息资源,初步实现了数字化管理。2森林资源特点 2.1 检查调查材料2.1.1 调查簿的数据更正将小班调查卡片整

13、理成册,即调查簿。调查簿是森林经理调查(二类调查)最基本的成果之一,也是设计的原始资料之一。调查簿包括调查簿封面(附录1)和小班调查因子一览表。根据调查簿进行森林资源的统计和分析,并设计经营措施。如果调查簿有错误,将影响后续统计、分析和一系列的设计成果。因此,在使用调查簿数据之前,必须对调查簿进行仔细检查与整理。检查、整理调查簿时应注意以下各项:(1)调查簿中各栏的填写是否正确,有无缺项及错误不清之处;(2)小班(细班)株数和蓄积量计算是否正确;(3)小班(细班)林分蓄积量不应包括疏林地与散生木的蓄积量;(4)郁闭度用十分法表示。有林地(包括毛竹林)小班取一位小数,疏林地小班取二位小数。灌木林

14、、杂竹林覆盖度用百分数表示,取整数;(5)各小班地类确定是否正确;(6)复层林的小班蓄积量应分别林层计算;(7)汇总各小班的材料,之后对调查簿封面(附录2)进行统计、填写。2.1.2 龄组的划分按上述16点要求检查小班调查因子一览表,并按主要树种不同对有林地小班(细班)的龄级进行龄组(幼、中、近、成、过)划分。2.2森林资源统计与分析 2.2.1各类森林资源统计表为了掌握调查地区的森林资源特点,需要编制各类森林资源统计表,包括:各类土地面积统计表、各类森林、林木面积蓄积统计表、林种统计表、乔木林面积蓄积按龄组统计表、用材林面积蓄积按龄级统计表、经济林统计表、竹林统计表、灌木林统计表、乔木树种面积蓄积统计表(附录2:附表1附表9)。其中,森林覆盖率有林地面积和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面积之和占土地总面积的百分率。林木绿化率有林地、灌木林和四旁树占地面积之和占土地总面积的百分率。2.2.2各优势树种平均调查因子计算在商品林或公益林中,各优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