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历史必修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95814451 上传时间:2019-08-22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4.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版历史必修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历史分期,古代史 近代史 现代史,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170万年前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476年,公元前475年1840年,1840年1949年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49年-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元谋人到夏朝建立之前,夏、商、西周、春秋,战国到清鸦片战争之前,夏商与西周, 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 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 两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 隋唐五代传; 宋辽夏金元,明清皇朝完。,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三、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四、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古代中国的政治制

2、度,夏、商、西周 (奴隶社会),(前2070年前476年),中国早期 政治制度,专制主义 中央集权制,秦清 (封建社会),(前221年1912年),中国每年春节前后的人口大流动春运,祭祖扫墓图,第一课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一、早期国家的诞生,时间:约 年前,地点: 、 流域,标志: 的使用; 的产生;_ 的成熟;_的出现; 的初步形成。,根本原因: 生产力 的发展,5000,贫富分化,文字,金属器具,城,礼制,黄河,长江,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是谓大同。 材料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已。大人世及以为礼,是谓

3、小康。 礼记礼运,史料链接,“家天下”代替“公天下” 王位世袭制(传子)代替了禅让制(传贤),材料二与材料一比,在政治现象上有哪些变化?,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 礼记表记,“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诗经商颂玄鸟,占卜、尊神意味着什么?,夏商朝形势图,西周形势图,看图思考:周王朝与商王朝相比,在疆域面积上有何变化?,周王面临一个难题:领土空前扩大,当时交通极不方便,信息不灵,如何才能有效统治刚刚征服的领土和抵挡边境少数民族的骚扰?假如你是周天子,你会怎么管理?,资料卡: “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 左传召公二十八年 “(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

4、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荀子儒效,材料一: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其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告子 材料二:周公教成王说:“你得用心考察众诸侯谁纳贡,谁不纳贡。纳贡的如果礼貌不好,即是侮慢王朝,等于不贡。” 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一卷 材料三:幽王为烽火大鼓,有寇至举烽火,诸侯悉至 史记周本纪,诸侯的义务: 服从王命; 定期朝见、纳贡、述职; 提供军赋、力役; 镇守疆土,随从作战;,据材料说明这些受封诸侯对周王有哪些义务?,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分封制特点: 层层分封 等级森严,“鼎”原指中国古代的炊具,后

5、来成为最重要的祭祀礼器。相传禹曾铸九鼎,象征九州,故九鼎寓意天子的地位。诸侯对它除了毕恭毕敬以外,是没有资格来问津的。否则即视之为大不敬,是对王权的挑战。 楚强盛后,庄王曾率军至周都洛邑郊外示威,向周王的代表询问鼎之大小轻重,史称“楚王问鼎”。鼎是王位的象征,说明楚庄王有替代周王号令天下的野心。,合作探究:楚王问鼎,春秋初期有170多个诸侯国,大国诸侯与周天子地位差不多。到战国时代,诸侯国只剩七、八个,周天子的地位更可怜!,周天子年老了,打算立下继承人。周天子有四个儿女:大儿子二夫人所生,二儿子大夫人所生,三女儿大夫人所生,四儿子大夫人所生。 大儿子:我是长子,年纪最长,你们都应该听我的。 二

6、儿子:我是正室夫人所生,而且我又是儿子,当然应该由我来继承王位。 三女儿:我最聪明伶俐,学识渊博,所谓巾帼不让须眉,当然由我来统治周朝。 四儿子:你们都别争了!我是父王最疼爱的儿子,父王一定会挑我的。,王位应该由谁来继承呢?你的依据是什么呢?,议一议,宗法制: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一种财产和权力的继承分配制度。,目的:维护统治秩序,解决贵族间权力、财产、土地继承上的矛盾。,这种制度确立于夏朝,发展于商朝,完备于周朝,影响于后来的各封建王朝。,嫡长子,余嫡子及庶子,大宗 (宗主),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人,小宗 (大宗),小宗 (大宗),小宗 (大宗),内容: 1、嫡长

7、子继承制 2、政治关系与家族关系合一 3、大宗、小宗具有相对性 4、由血缘关系形成等级制度,宗法制度的影响: (1)进步性: 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世卿世禄”)。 凝聚宗族,防止纷争,巩固了分封制。强化王权,“家” “国”一体,有利统治集团的稳定和团结。 宗法观念成为传统思想内容之一。 (2)局限性: 宗法血缘关系不能从根本上保证中央与地方的隶属关系,血缘关系经几代后就会逐渐疏远,封国的实力一旦强大起来,中央的控制效果必然减弱。,时至今日,宗法制已经消亡,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宗法思想影响仍然存在。你能举例说明吗?,蒋介石之孙蒋孝严以蒋家身份在桂林祭祖,公祭黄帝陵,这是二张拍摄于

8、清末和21世纪初的中国家庭聚餐照,与西方完全不同的中国人的生活观念,它已经延续了数千年,中国人至今都没有放弃的“团圆饭”情结,不管岁月如何,年龄多大,都得团聚于父母身边;过年过节无论山高水远,连滚带爬也要赶回高堂膝下才觉慰藉、才觉完满。,【探究活动】 你能结合当今现实分析一下它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吗?,1)积极:注重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易于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2)消极: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这与现代的平等和法制意识多少有些违背。,分封制,里,表,分封制的基础和血缘纽带,宗法制在政治 制度上的体现,宗法制和分封制是支撑周朝政权的两大支柱。,宗法制,宗法制和分

9、封制的关系,西周的礼乐制度,礼可以区分贵贱等级,乐可以使“人” 互相敬和。礼、乐的结合不仅维护了奴隶主贵族内部的等级秩序,也保证了社会的和谐,更能有效地统治人民。所以,“礼”是“乐”的内容,“乐”是“礼”的表现。,礼:是维护宗法等级秩序典章制度以及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交往的礼节仪式。周公制礼作乐,规定了吉礼(祭礼)、凶礼(丧礼)、军礼(行军,出征)、宾礼(朝觐,互聘)、嘉礼(婚宴,加冠),乐:是与礼相应的乐舞,配合着礼的进行。,周礼规定了贵族饮宴列鼎的数量和鼎内的肉食种类: 王九鼎(牛、羊、乳猪、干鱼、干肉、牲肚、猪肉、鲜鱼、鲜肉干) 诸侯七鼎(牛、羊、乳猪、干鱼、干肉、牲肚、猪肉) 卿大夫五鼎(

10、羊、乳猪、干鱼、干肉、牲肚) 士三鼎(乳猪、干鱼、干肉),天子 四面乐队(宫悬) 八佾乐舞 64人 诸侯 三面乐队(轩悬) 六佾乐舞 36人 卿大夫二面乐队(判悬) 四佾乐舞 16人 士 一面乐队(特悬) 二佾乐舞 4人,对死的称呼,不同等级也不一样 天子崩、驾崩 诸侯薨 卿大夫卒 士不禄 平民去世,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特点一: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 例如:占卜,特点二: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例如:宗法制,特点三: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例如:分封制,1、夏商时期,在国家最高权力的传承上都实行( ) A禅让制 B王位世袭制 C民主推选制 D嫡长子继承制 2、公元前21

11、世纪,中国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主要是( ) 、巩固部落联盟的需要 、发展统一国家的需要 、居民“各亲其亲,各子其子”的结果 、私有制的发展和阶级对抗的结果,3、在西周的封国鲁国的宗法体系中,处于大宗地位的是( ) A.周王 B.鲁国国君 C.卿大夫 D.士 4、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 ) A河南、河北 B湖南、湖北 C山东、山西 D广东、广西 5、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中,忠孝观念源远流长,其源头是( ) A宗法制 B郡县制 C君主专制 D中央集权制,6、西周宗法制度的核心是 A、世卿世禄制 B、大宗 C、礼乐制度 D、嫡长子继承制,7、大宗和小宗的关系是 A、家族等级关系 B、政治隶属关系 C、血缘关系 D、既有家庭等级关系,又有政治隶属关系,8、下列关于宗法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A、只有周王室才可以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B、凡是嫡长子承位可奉祀始祖的称为大宗 C、大宗小宗之间的关系是绝对的 D、大宗和小宗只是家族的等级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