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相关文章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5812520 上传时间:2019-08-2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相关文章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安全相关文章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安全相关文章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安全相关文章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安全相关文章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相关文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相关文章(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序言“安全重于泰山,生命高于一切!”这幅标语无论是在生产车间还是建筑工地都随处可见。这幅标语,体现了一种意识,更是一种使命、一种责任。在全国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浪潮下,以人为本成了社会发展、企业发展的核心,衡量一个企业是不是科学发展,只要看它的发展是不是符合以人为本。而安全生产、安全发展是以人为本的重要方面,安全是对生命的责任,是对生命的关爱,也是对生命的尊重。然而,现实往往与理想有很大差距,近年来在个别企业中安全事故频发,让这句标语几乎成了空喊的口号。这些血的教训给了我们深刻的警示:生命高于一切,安全生产第一。没有安全意识的企业,是一个危机四伏的企业。只有“关爱生命,安全生产”,才能

2、保证企业科学发展,基业常青。我们不需要血的代价换来血的教训,那是对生命的漠视与亵渎。安全最重要的是防患于未然,“千里长堤,溃之蚁穴”,要未雨绸缪。这就需要每一名员工从自我做起,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的意识,对自己负责任,对别人负责任,对企业负责任。千万不能存在侥幸心理,认为无所谓,多少年了,都没有发生安全事故。没发生,并不代表不会发生,也不代表安全都做到位了。只要存在安全隐患,它就有可能发生,只是时间长短问题。因此,每个人都要把安全牢记于心,处处留心、处处关心、处处用心,让安全的弦始终绷紧。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做到百分之百的安全,百分之百的放心。无论何地,安全第一。安全不是挂在嘴边,而是要放在心里。对

3、于安全生产,企业能做到就是从制度上下功夫,加强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加大安全知识的普及力度,以及在生产中的执行力度。要让安全的种子在每一个人的心中生根发芽,要让安全知识普及到生产的方方面面,具体到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只有如此,才能做到将安全风险降到最低。安全没有及格,只有满分。当然,安全生产百分百,要做到这一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正是因为不容易,我们才要加倍努力,毕竟生命不是儿戏。我们知道,安全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条件之一,是社会进步、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安全,何谈生产,何谈发展和效益,何谈幸福的生活?对于个人来说,安全就是生命;对于企业来说,安全就是发展。为了和谐社会的构建,为了企业的

4、快速发展,为了幸福美满的家庭,为了你,为了我,为了大家,让我们携手前行,牢记“安全重于泰山,生命高于一切”的使命与责任。文摘版权页:第一章人人讲安全,安全为人人安全意识常驻我心员工应该将“安全第一”的责任意识铭刻于心。我们要时时注意安全,处处预防事故。麻痹大意只会给人带来伤害,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工作中,我们都要提高警惕,无论是在操作的时候,还是想休息的时候,任何时候都不能懈怠,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加强责任意识,牢记安全第一何为“安”?在中国古代的词典尔雅中是这样解释的:“安,定也。”那么我们可以理解“安”就是定下来的意思了。又有左传中耳熟能详的成语“居安思危”,这里虽然没有具体说“安”的意思,

5、但从字面不难理解它是与“危”相对的。“危”就是危险,那么“安”就是不危险。那么“全”呢?“全”的含义相对比较少,只有完备、不缺少这类的意思。再来看“安全”,它的意思有两层,一是平安,无危险;二是保护,保全。中国汉字博大精深,简简单单的两个字却映射出许多不同的含义。但是在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中,因为不知道谁是安全工作的主体,在很多企业里充满了乱象:发现他人存在安全隐患时,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使隐患变成现实;发现单位存在事故苗头时,缺乏应有的责任感,无动于衷,无所作为,终使苗头变成祸患。员工安全意识薄弱,首先,弱在他们“安全第一”的意识没有建立。“安全第一”是世界通行的定理,理应成为全体员工的共识。其次

6、,弱在“预防为主”的意识没有落实。“安全第一”意识的体现,就是“预防为主”,不能等到大难临头再去考虑“安全第一”。最后,弱在主动性不够,也就是安全意愿不够。如果人人都把安全当做是别人的事,不把自己作为安全的主体,没有了主动性,员工安全意识的普遍薄弱也就在情理之中了。无论是西方跨国企业,还是中国的本土企业,自我管理都是一个崭新的内容。美国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迪俄蒙纤维制品公司的做法却非常的有效。这是一家规模只有300名员工左右的小型工厂,其主要业务是生产蛋糕的包装盒。公司安全主管给员工算了一笔账,使大家认识到,如果不齐心努力,公司随时都可能垮台,而自己也要沦为失业者。公司在员工中成立了“百人俱

7、乐部”,实行自我管理。百人俱乐部代表全体员工行使职权,协调劳资关系,记录每个员工的表现,并对出勤率高、安全生产和业绩好的员工予以表彰并给予部分物质奖励。百人俱乐部成立1年,生产率提高4.5%,人际冲突减少85%,工厂实现了安全生产。大多数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人的不安全因素造成的,为什么安全生产管理制度都制定了,还落实不到行动上呢?主要原因是我们的多数员工认为安全工作是安全管理人员的事,是公司强加于他们的,甚至有极个别员工有逆反心理。他们只是被动地去执行安全规定和接受安全生产知识,就是我们安全管理采取的“强制原理”,强加给他们的“要我安全”。企业中的每个员工心里都应该清楚,安全是为了“我”,“我”要

8、保证安全,“我”是安全工作的主体。企业是由每一个“我”组成的,“我”的安全观念、安全习惯、安全行为构成企业的安全环境,决定企业的安全水平,影响企业的安全发展。任何一个“我”,只要在安全方面存在问题,都会变成单位的安全隐患。只有突出“我”的安全主体地位,发挥“我”的安全主体作用,强化员工的安全主体意识,才是安全管理的精髓。那么,如何培养员工的安全意识就成了问题的核心。企业管理者应从员工的根本利益出发,思考和规划安全工作,改变仅仅从财产是否有损失的角度抓安全的思维方式,把员工的生命利益放在心上,辨识劳动场所中各种不安全因素,对危及员工生命安全和健康的场所进行整改,按照法律规定,保证对员工的劳动保护

9、投入,为员工创造风险尽可能低的劳动场所。此外,企业管理者还应该注重与员工的感情培养,在日常的安全管理中,多教育、多鼓励、立即指出、及时提醒,让员工时时刻刻感受到管理者的关怀。一旦员工明白了“安全有什么好处”,就能理解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和良苦用心,才会清楚安全生产管理为什么要这样做;一个个的安全管理制度,才能对员工起到有效保护;一次次的安全培训教育才能成为安全管理人员的善意提醒,进而入脑入心。一旦员工能自觉、自发地主动刺激自己的安全意愿,用安全意愿来支配“我要安全”“我会安全”,这样就能达到用意愿强化安全意识、用安全意识来保证企业的安全生产的目的。我们常常说,让员工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

10、安全”的转化,实质就是安全教育问题。要实现这一转化,就必须改变安全教育方式,把现在单纯的安全知识灌输变为安全意识养成教育,树立员工的安全意识,培养员工的安全习惯。安全生产,关键在人。人是安全的决定性因素,最终决定本质安全的是人而不是物。无论生产形态怎样变化,安全设施怎样发展,都改变不了人在安全中的地位和作用。生产再忙,安全不忘现在,随着政府对安全管理力度的加大,企业管理者的安全意识开始逐渐增强,大家也逐渐意识到,无论企业平时的经济效益再怎么好,出了事故,所造成的损失会将这之前所有的成果毁于一旦。常常在事故发生后,听到有人解释自己违章的理由,“我实在是太忙了,疏忽大意了”往往在不经意间就降低了安

11、全操作的标准,酿成大错。“工作再忙,也要勿忘安全。”员工工作时思想不集中,分神的后果,就是忽视存在的危险。工作一忙,很容易只顾紧急的事,而忽视安全。人是安全生产的主体,人的态度决定了安全系数的高低。在煤矿安全生产中,有一些干部职工,常常把“活太多、事太忙、没工夫”当做借口,把安全工作停留在口头上,而不落实到具体行动中。这种“忙起来就忘了安全”的现象,最容易埋下安全隐患,也是安全工作的大忌。安全工作理应时时刻刻关注,方方面面考虑,事事上心,件件落实,再忙也绝对不可以忽视安全,再忙也绝不可以对安全掉以轻心。“忙”中不允许“高忱无忧”,“忙”中更容不得安全出半点差错,唯“忙”中需要对安全的重视程度“

12、一如既往”,唯“忙”中需要对安全的高度重视“重拳出击”,忙而不乱,忙中有智,虽忙但必须把安全永远摆放在第一位。2010年6月2日,中国航空实业公司安全生产检查组,遵循公司下发的2010年“安全生产月”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为切实有效、认真踏实地开展好全国第九个“安全生产月”活动,特此对维修工程部进行了安全生产实地大检查。检查范围包括维修工程部的安全台账和各代维点设施设备运行情况,以及南高配、箱式变的标识设置和库房材料管理等。通过此次对维修工程部安全生产管理、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员工安全生产学习等台账的检查、对新员工上岗培训计划的完善;对现场突发事故应急演练预案的补充意见和建议;对库房管理的材料的库

13、存、购进、出入库的台账的建立完善,还有材料出入库的详细记录检查情况;对南高配、箱式变补充相应的的标识牌和消防设备责任人标识牌;对代维点(管理局)的地下设备运行等五个方面的检查情况分别给予了一定的认可和肯定,并针对此次检查所发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整改意见。要求6月10日前按要求整改完毕,并将整改情况以书面形式上报公司安全检查组。在很多企业,我们经常听到这样一种说法:“生产人员越忙越好,安全管理人员越闲越好。”此话乍一听,觉得有一定道理生产人员越忙,说明生产形势越好;安全管理人员越闲,说明企业平安无事。可事实并非如此。因为安全形势错综复杂、变化无常,安全管理要做的事情很多,稍有大意,便会造成无法挽

14、回的经济和生命财产损失。这样说来,是不是安全工作越忙越好呢?也不是。假如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安全管理人员便跑前跑后、跑上跑下,忙得不可开交,这种“忙”还是少些为好。愚者用鲜血换来教训,智者用教训避免事故。安全是生产的前提,安全是最大的效益。全体员工不仅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做到警钟长鸣,更要在行动上积极务实,做到防微杜渐。对于安全工作而言,我们首先想到要让事故不发生。一旦发生事故,要把事故控制到尽可能小的范围,不让它蔓延,防止事故出现连锁扩大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或“冲击波效应”,同时,还要对事故及时有效地进行救援,尽量减轻事故带来的灾难性影响,减少伤亡,减少损失。让安全工作成为一种习惯现在的驾驶员

15、朋友也有了自己的“安全伙伴”安全提醒装置SBR。无论是驾驶员,还是前排乘客,没有使用安全带时,这个装置就会发出鸣叫,提醒人们系上安全带。正因为它有提醒功能,避免和减轻了无数伤害,才有了“安全伙伴”的美誉。可以说,安全伙伴因为提醒的价值而存在。心理学巨匠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一个人一天的行为中,大约只有5是属于非习惯性的,而剩下的95的行为都是习惯性的。即便是打破常规的违章,最终也可以演变成为习惯性的违章。可见,习惯对我们有着巨大的影响,因为它是一贯的,在不知不觉中,长年累月地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影响着我们的安全,左右

16、着我们的成败。既然习惯的力量如此惊人,那么养成安全的习惯将使你更安全。在工作中,让安全成为习惯,关键在于自身的责任感和制度保证。责任感和制度可以保证你将安全工作当做是工作的必需,进而形成牢不可破的安全责任意识。而这种安全责任意识会帮助你在工作时三思而后行,逐渐形成一种自然习惯。某机械厂职工李某正在对行车起重机进行检修,因为天气热,李某有点发困,他就靠在栏杆上休息,没有系安全带。结果另一名检修人员开动行车,李某没注意,身体失去平稳而摔下车,结果造成严重摔伤。在这起事故中,李某因自己不安全的操作习惯,在高空作业时不系安全带,并且还在明知危险存在的情况下,还倚在起重机栏杆上休息,从而导致惨剧的发生。我们在工作中,可能会经常做一些不安全的行为,有一些行为可能是不经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