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基础测试八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5809914 上传时间:2019-08-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9.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教育基础测试八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幼儿园教育基础测试八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幼儿园教育基础测试八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幼儿园教育基础测试八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幼儿园教育基础测试八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园教育基础测试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教育基础测试八(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园教育基础测试八第I部分 选择题(2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工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为选均无分。)1、关于幼儿园教育的产生叙述错误的是 【D】 A、机器大生产影响了以往幼儿的教育方式 B、在原始社会,家庭是幼儿教育的基本单位C、教育思想的发展促进了幼儿园教育的产生 D、在封建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发展,这时的幼儿教育极少在家庭中进行2、标志着我国幼儿园教育迈上法制化轨道的文件是 【B】 A、城市幼儿园工作条例试行草案(1979) B、幼儿园管理条例(1989)C、幼儿园工作规程(1

2、996) D、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2001)3、福禄贝尔和卢梭的儿童观的相同点是 【A】 A、儿童的本性是善良的 B、重视尊重儿童C、研究儿童的心里发展 D、反对“小大人”的儿童观4、下列关于幼儿教育观的叙述错误的是 【C】 A、教育应促进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发展B、为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发展,应为幼儿设置“最近发展区”C、教学是幼儿园“教”和“学”的基础 D、对幼儿实施差异教育5、为幼儿园教育活动提供科学的行动指南或方向是 【A】 A、幼儿园教育目标 B、尊重和保护儿童原则C、幼儿教育目标 D、全面教育和协调发展原则6、在制定幼儿园教育目标时,小班侧重身体发展方面,而大班多侧重于认知、生活、做

3、事方面,这说明在制定幼儿园教育目标时要注意 【C】 A、整体性 B、时代性C、年龄差异性 D、社会性7、阶段目标时对领域目标在个年龄阶段的落实,使幼儿园年龄段的教育具有针对性和差别性。这里体现的阶段目标的特点是 【B】 A、局域性 B、层次性C、综合性 D、趣味性8、 教师要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幼儿的活动,学会倾听幼儿,及时发现幼儿的兴趣 捕捉教育契机,理解欣赏幼儿,做幼儿自主活动的鼓励者、支持者、帮助者,这体现的教育原则是 【D】 A、寓教育或于幼儿一日生活之中的原则 B、全面教育和协调发展原则C、保教结合原则 D、尊重和保护儿童原则9、在我国,促进学习者全面发展一直是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对着一

4、政策具体化的教育原则是 【A】 A、全面教育原则 B、全面教育原则C、协调发展原则 D、全民教育原则10、 为幼儿提供丰富的过冬材料,创设宽松的充满关爱的心里环境。这里体现的教育原则是 【B】 A、游戏性原则 B、活动性原则C、尊重和保护儿童原则 D、实践性原则11、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幼儿正处于前运算阶段,下面冠以此阶段儿童的心里发展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C】 A、思维的可逆性 B、获得物体守恒的概念C、具体形象性 D、进行逻辑推理12、某种理论作为形象法的理论基础之一,认为儿童通过观察直观的具体形象获得学习,而学习结果是否表现出来则取决与强化,并对形象发的运用提出相应要求,该理论

5、是 【A】 A、社会学理论 B、直观性教学原则C、杜威教育理论 D、心理发展理论13、开展探究活动,丰富幼儿的实践经验,简历当值制度并长期坚持,体现的幼儿园教育方法是 【A】 A、实践法 B、游戏法C、形象法 D、语言法14、在教幼儿认识水果时,让幼儿通过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尝一尝的方式来学校,这体现的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特点是 【B】 A、实践性 B、直接经验性C、生活性 D、现实性15.在幼儿教学活动中,评价活动设计有效性的关键是 【A】 A、活动目标的确定 B、活动的准备C、活动过程 D、创设良好环境16下列不属于幼儿园生活活动的特点的是 【D】 A、基础性 B、习惯性C、独特性 D、生

6、活性17下列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每个环节都有相对应的常规要求的活动是 【C】 A、游戏活动 B、教学活动C、生活活动 D、操作性活动18对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健康提供必需衣、食、住、行等方面的保障条件,还要为幼儿的成长营造一个安全的心理港湾,起到保护的作用。体现的教育是 【C】 A、幼儿园教育 B、小学教育C、家庭教育 D、社区教育19下列能够反映幼儿家庭教育可能使教育起到自然、默契效果的特点是 【A】 A、情感联系性 B、率先性C、个别性D灵活性20一些幼儿园在开展幼小衔接工作时,又到小学参观下,课桌椅按小学的方式摆放,作息时间改成与小学接近,忽视儿童有意注意的持久性、适应能力、自制力等方面的深

7、层次衔接。可见我国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是 【D】 A、衔接的片面性 B、衔接的方向性C、衔接的超前性 D、衔接的形式性第II部分非选择题(80分)二、名词解释词(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21原罪说原罪说:中世纪流传的“原罪说”认为儿童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而是上帝恩赐而来的,儿童被看作是依附于上帝的,是“有罪的羔羊”,一生来就带有“原罪”,必须尽早禁欲和信奉上帝以求得宽恕,即所谓的“赎罪”。22诱导诱导:是指后天教育经验的存在与否直接决定了儿童某种能力的发生与否,环境和教育对儿童的这种能力的发展有重大的决定作用。23罗森塔尔效应罗森塔尔效应:源于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所做的实验。

8、“罗森塔尔效应”证明,教师的积极期望是促使学生产生自信,进而获得良好学习效果的方法,但消极的期望则会产生不良的学习效果,甚至使本来成绩不错的学生变为绩差生。24外部活动外部活动:是指具有外显行为的幼儿实践活动,即幼儿与周围环境直接作用的活动。25自然消退自然消退:又称衰减,它是指对某种行为在一定时间内不予强化,此行为将自然下降并逐渐消退。26自由活动自由活动:是指幼儿自己选择活动内容、玩具材料以及玩伴,在活动过程中主动参与、充分交往,获得直接经验,体验各种情感的活动过程,是老师了解幼儿发展水平、增进师幼感情、实施个别教育的良好契机。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27简述建

9、立良好师幼关系的做法。(1)教师应该友好地对待幼儿,处处体现对幼儿的关心与爱护,让幼儿感受到安全,对教师形成一种积极的情感依恋。(2)教师多以幼儿学习伙伴的身份出现在幼儿面前,变强制为引导,做一个积极的观察者、倾听者和支持者。(3)教师应改变一味以“我”为中心的教育方式,创设一个有利于幼儿主动学习和发展的环境,包括提供丰富有趣的物质材料,鼓励幼儿自主探究、大胆表达。28简述幼儿园教学活动过程的组织需要注意的问题。(1)要有目标意识,活动过程要与活动目标对应,活动过程的设计与实施是为了完成预设的活动目标。(2)应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根据幼儿的表现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引导幼儿主动学习。(3

10、)注意引导方法及风格的变化,给幼儿新鲜感,使活动更有趣。29简述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立论点。(1)由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及特点所决定。(2)是人们对幼儿教育历史经验认识并总结的结果。(3)源自幼儿教育相关政策法规中的规定。30简述幼小衔接的意义。(1)幼小衔接时期是儿童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大转折期,如果幼小衔接进行得不顺利,会给幼儿带来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的问题。所以做好幼小衔接可以有效保护儿童在身体和心理上的健康。(2)儿童在幼小衔接时期面临师幼关系、学习方式、行为规范、社会结构、期望水平、学习环境等多方面断层,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可以有效减缓儿童从幼儿园到小学的适应坡度,使儿童顺利过渡到新的

11、教育阶段,为儿童的一生幸福成长打好扎实的基础。四、论述题(本大题人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31试论幼儿园教育中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发展的方法。(1)教育者必须充分了解幼儿现有的发展水平。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是教育的重要依据。教育者必须充分地了解幼儿的学习特点、年龄特点和个性特点,在此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2)为每个幼儿设置“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的意思是儿童已有的发展水平和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教育应帮助儿童从已有的发展水平上升到“适宜”的新的发展水平,即跨过“最近发展区”。因此幼儿园教育设置的目标和内容不能简单,也不能太难,要刚好覆盖幼儿的“最近发展区”。(3

12、)对幼儿实施差异教育。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是不相同的,因此,幼儿园教育不能“整齐划一”,其目标、内容、方法都应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不同而有所不同,这样才能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32试论幼儿园教育中贯彻实施全民教育和协调发展原则的要求。(1)教育目标制定和内容选择应有全面性和完整性。目标的全面性。教育者制定目标时应考虑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使教育活动目标要指向儿童的全面发展。内容的完整性。目标决定内容的选择,幼儿园必须完整地选择活动内容。不仅要选择涵盖幼儿身体、认知、个性、情感、社会性等方面发展的活动内容,而且还要把相对分散的活动内容整合成一个包摄性广的活动内容。(2)教育活动组织与实施要有综

13、合性和整体性。教育者要关注幼儿身心健康与安全。要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就应该关注到身体与心理的安全与健康。在教育活动中突出幼儿学习经验的完整性。这要求教师在教育中注重活动内容与学习过程相结合、行为发展和认知学习相结合等。在关注智力方面发展的同时重视情感、兴趣、社会性等非智力方面的发展。注意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开展活动。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4分。)33某老师刚来的时候,发现嘉嘉在幼儿园不听老师的话,不管老师叫他做什么或者不做什么,他都不会听。比如,叫他把小凳子排成一排,要么他直接走开,自己玩自己的,要么把凳子弄得乱七八糟,还会因为抢座位或者玩具和别的小朋友打架,常常把别的孩子弄哭。在

14、观察了一阵子后,老师发现每次家长送嘉嘉来幼儿园的时候,他都有点不开心,这并不是因为他不想上幼儿园,而是他对亲人的不舍。这说明他很在意他的亲人,所以老师根据他的这个特点,在早上才入园时就对他说:“嘉嘉是一个乖宝宝的,对不对?在家听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话,在幼儿园听老师的话,是一个好宝宝,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老师都爱你!”他听到这话说就会走进教室,自己玩自己的。虽然刚开始的时候她还是有些调皮,每次老师对他说了的话都管不了多久,但当他调皮的时候老师就问他:“嘉嘉乖了没有?”他会看着老师说:“乖了。”老师就会鼓励他:“好,要一直保持哦。”老师摸摸他的头并让他继续玩。时间久了,上课时他开始积极配合老师了,并主动站起来为大家唱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