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学考试全部重点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95809110 上传时间:2019-08-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教育学考试全部重点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职业教育学考试全部重点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职业教育学考试全部重点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职业教育学考试全部重点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职业教育学考试全部重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教育学考试全部重点(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1. 职业分类:是以工作性质的同一性为基本原则,采用一定的标准和方法,依据一定的分类原则,对从业人员所从事的各种专门化的社会职业所进行的全面系统的划分与归类。 3.20世纪50年代,我国编制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简称大典)将我国职业归为8大类,66中 413小 1838个细类(职业)。4. 职业教育的特性:职业性、社会性、实践性、大众性、终身性。5. 职业教育的发展阶段 1)职业教育的萌芽:学徒制是古代社会实施职业教育的主要形式,官员中也承担着一部分职业教育。 2)学校职业教育的产生:从产业革命开始到19世纪末为职业教育的开创阶级。(1866年6月由左宗棠奏设的福建船政学堂) 3

2、)国外职业教育的发展:1917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被称为美国教育史上第二个里程碑的“史密斯一休斯法”,(该法以拨款的方式大大促进了美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巴洛夫与福斯特是二战后国际职业教育界极具影响力的两位学者。 4)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我国近代第一个正式颁布实施的学制壬子葵丑学制,这学制到1922年新学制产生时才被废止。 中华职业教育社自1917年成立,黄炎培等是我国的职业教育的奠基人、创始人。1996年5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颁布实施。6. 当代世界职业教育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解答、论述) 1)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综合化(2)职业教育国际化(3)职业教育终身化(4)职业教育管理法制

3、度(5) 职业教育办学层次高移化(6)职业教育全民化(7)职业教育协同化(8)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第二章1、 论述职业教育在农民工当中的作用?(P30)2、 职业教育促进农民人力资源能力建设:1)促进农民产业意识的萌芽和产业经营能力的提升2)促进农民先进思想和先进文化理念的建立(3)促进农民对自身发展问题的自觉关注3、 职业教育的经济功能主要表现? 1)为经济发展输送技能技术型人才2)促进就业推动经济发展3)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3. 经济对职业教育的作用? 1)经济发展水平并制约对职业教育的影响其发展规模和速度纵向发展快2)经济发展水平决定职业教育 的内容和方法3)经济发展程序决定和制约职业教育

4、的结构 4)经济体系决定职业教育管理体系4. 职业教育与企业文化 1聚合企业文化2选择企业3传递、传播企业文化4创新企业文化第三章2. 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基本内涵:就是培养目标构成的具体内容,也即职业教育目标达成后受教育者所应达到的规格和质量(1) 职业知识素质层面:主要包括个体的职业基础、职业资格、职业适应和职业发展等(2) 职业能力素质层面:主要包括个体的认知能力、操作技能、技术分析和学习潜力。(3) 职业心理素质层面:指个体顺利完成其所从事的特定职业所必须具备的心理品质职业动机:指个体从事职业的内在动力与兴趣职业效应感:指个体对自己能自己能否适应某种职业的自我评价,包括学习专业理论与实践

5、中过程感受、经验,以及对以后学习程度中可能遇到困难的估计和迎接挑战的信心职业价值观:是个体价值观在职业选择上的体现职业道德观:主要指个体职业道德标准的认识和体验 包括职业的荣誉感、幸福感、义务感和责任感等职业理想与追求:指个体对将来所从事职业前途与目标的追求与设计,即学生对前景的规划与展望第四章1. 构造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原则(p47 考解答题)(1)适应性原则(2)整体性原则(3)开放性原则(4)发展性原则(5)可行性原则2. 我国职业教育系统的基本机构(p50图)(1) 职业学校教育系统:普通职业学校教育(初等中等高等); 成人职业学校教育(初等中等、高等)(2)职业培训系统:职业培训系统

6、、在职培训系统、职后培训系统(继续教育)3. 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特点 1)层次性 2)区域性 3)开放性 4)灵活性 5)统筹性5. 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变革趋向 1)开放化2)多样化3)终身化 4)规模化(5)个体化第五章1. 专业设置:指职业学校专业的设立与调整。2. 专业设置内容 1)确定职业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2)进行专业课程设置3)配置图书资料和实验实习设备(4)明确修业年限3. 专业设置的步骤 1)开展社会调研2)职业专业分析3)确定专业培养目标4)选择 和组织课程内容 5)教育资源分析 6)专业规划4. 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结构类型 1同质结构 2近质结构 3异质结构1. 课程:为师生

7、共同学习所设计的教育环J以及在这个环境中所进行的范围广泛的教育活动。2. 职业教育课程的特征 1)定向性(2)实践性(3)适应性(4)昂贵性3. 职业教育课程的类型:按课程教学形态分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 按课程教学要求分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按课程组织方式分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 按课程表现形式分显现课程和隐性课程 分科课程:称科目课程,是一种单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科目课程”强调分科,强调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的相对独立性和科学逻辑体系的完整性。 隐性课程:指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4.职业教育课程模式:指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活动和职业教育课程方案、计划、文件中,各个过程环节及组成要素等结构

8、关系的概括性呈示方式。(1)课程观:是教育观在课程领域中体现,是人们对课程本质、功能、目的、规律、原理和法则等问题所持的基本态度,是人们对课程的价值取向。(2)课程目标(3)课程结构 4)课程开发:指产生一个完整课程方案的全过程,包括课程分析、课程方案设计、课程内容编制、课程方案实施、课程评价等步骤。5. “三段式”课程模式(从理论到实践导向过程) 在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模式中占主导地位。“三。”课程的基本结构为文化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三段。7.核心阶梯课程模式:是德国“双元制”采用的课程模式,因此也叫“双元制”课程模式。是一种建立在宽厚的专业训练基础之上的、综合性的、以职业活动为核心的课程结构

9、。8.“宽基础、活模块”课程模式的结构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宽基础”阶段,即教学内容不针对具体的职业岗位,而是集合了一群相关专业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以期为今后的转岗和继续学习奠定“知识和技能”基础;第二阶段为“活模块”阶段,其功能是学生在选定好模块后,针对相对确定的一个或几个就业岗位进行训练,为就业做技能方面的准备。10.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趋势(简答题、论述题)(1) 课程导向能力化 以知识为本位的传统职业教育课程比较注重学科体系的完整性,课程内容与产业界对劳动力职业能力要求之间的相关性不高,以致常遭产业界诟病。(2) 课程目标多元化 现代教育愈益关注人的个性发展,职业教育课程目标

10、也从单纯注重培养学习者的专门技能和专业能力向注重培养学习者的社会适应能力、综合职业能力、创业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种素质相融合的方向发展,追求工具性、效用性和发展性价值的统一。(3) 课程范围广域化 职业变更为当代就业的重要特d 那宗旨在使学习者为某一具体职业做准备的传统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受到巨d挑战 终身职业教育理念迅s为世界各国所接受。(4) 课程实施实践化 精湛的职业能力并不是通过理论性知识的学习而获得 更多地依赖经验性知识掌握。(5) 课程开发系统化 职业教育已从正规学校教育的一个特定阶段转为终身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职业教育已驶入国家、社会和个人可持续发展的一体化轨道上来。

11、(6) 课程结构模块化 a.它是一个部件、主件,其大小介于整体与零件之间,是整体的基本组成部分;b.每一个模块本身是独立的,可以将其进行不同的组合c.每个模块都是标准化的,有严格的指标要求,否则就无法对模块进行组合。(7) 课程管理弹性化 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劳动力市场,满足人们接受终身教育的要求,推行个别化教学,职业教育课程管理必须由刚性走向弹性。(8) 课程评价标准化 职业教育课程评价是以行业的就业标准为依据的。第七章 教学过程中“教”主要是教师的行为是外化过程;“学”主要是学生的行为是内化过程。2. 职业教育教学的特点(论述题)1)教学对象的复杂性 两个方面:一是教学对象年龄、阅历层次的复

12、杂性。 二是教 育对象学习、心里状况的复杂性。3)教学内容的实用性 2)教学活动的实践性 职业学校的教学过程是引领学生阶段转向社会实践阶段的过 渡,是帮助学生将高度抽象的专业理论知识应用于具体实践活动,服务于社会的过程。3职业教育教学基本规律 1)教与学相互依存的规律2)教学与发展相互促进的规律3)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互作用 的规律4)职业教育教学目标以职业能力为本位5)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4. 职业教育教学原则:(1)职业性原则(2)实践性原则(3)情境性原则(4)指导性原则5. 备课:就是教师为教学所做的准备与计划安排工作,是教师为确保学生的学习活动能高效 顺利的进行,根据课程

13、标准或教学大纲和学生实际,选定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教 学方法等一系列的课前准备工作。6. 说课:是教师教学设计的口头表述,是教师就教学单元的教学目标、教学思路、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教学实施方案、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有机结合等方面进行口头陈述, 以供同行交流、评议,从而改进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教研活动形式7. 讲课:是教学过程中的中心环节,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讲解理论知识的活动, 也是教学活动的基本形式。 讲课的基本要求:一目标明确;二内容正确;三重点突出;四是方法得当;五是组织有序。8. 设计:分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是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主要实践教学环境, 分课

14、程设计和毕业设计。9. 教学评价:对教师的教与学s的学相统一的教学活动收集事实信息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10. 诊断性评价:这是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对学生以往的学习结果,现时的需要或准备状 态的一种评价,是查明继续学习新内容的基础和准备,其目的在于使教学活 动的安排具有针对性。11. 引导课程教学法:是借助于一种专门的教学文件即引导性课文,通过工作计划和自行控 制工作过程等手段,引导学生独立学习和工作的教学方法。12. 案例分析教学法:是指教师选用专业实践中常见的、具有一定难度的典型案例,组织学 生进行分析和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教学方法。13. 职业教育教学的组织(1)课堂教学:班级授课

15、制的基本表现形式也是现代学校教学的基本形式。(2)分层教学:针对学生知识,能力结构、学习需求、兴趣、特长等的不同,按群体制定 不同的教学目标,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从而让不 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的一种教学组织。(3) 现场教学:组织学生到生产现场或社会生活现场进行教学的一种形式,这种教学组织 形式能把书本知识中描述的现象的发生、发展以及运动变化的本来面目呈 第八章 现给学生,使学生在活生生的情境中学习。 1)德育的要素:1道德认知2道德情感3道德意志4道德信念5道德信念1. 职业学校的德育原则:1时代性原则2职业性原则3企业性原则4法纪性原则2. 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 是各专业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