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应知应会知识1.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5807830 上传时间:2019-08-22 格式:DOCX 页数:58 大小:51.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应知应会知识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应知应会知识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应知应会知识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应知应会知识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应知应会知识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应知应会知识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应知应会知识1.doc(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应知应会知识1、什么是“三会一课”制度?所谓“三会”是指:定期召开支部委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一课”是指:按时上好党课。2、党费交纳标准是怎样规定的?答:按月领取工资的党员,每月以工资总额中相对固定的、经常性的工资收入(税后)为计算基数,3000元以下者,交纳月工资收入的0.5%;3000元以上至5000元者,交纳1%;5000元以上至10000元者,缴纳1.5%;10000元以上者,交纳2%。年薪制人员应以当月实际领取的薪酬收入为计算基数。个体经营者每月以个人上季度月平均纯收入为计算基数。3、什么是流动党员?它包括哪些党员?答:流动党员是指由于就业或居住地变化等原因

2、,在产业间转移和地区间流动,且在较长时间内无法正常参加正式组织关系所在党组织活动的党员。它包括辞职、辞退、解除劳动(聘用)合同、外地务工经商、因私出国(境)等人员中的党员和尚未落实就业单位的退伍军人、大中专毕业生中的党员,以及其他流动人员中的党员。4、什么是“创先争优”活动?即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活动。5、“创先争优”活动的时间安排是什么?从2010年4月开始到党的十八大召开前基本结束。6、“创先争优”活动的总体要求是什么?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础组织。7、争创先进基层党组织要做到“五个好”包括哪些内容?即领导班子好、党员

3、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8、争做优秀共产党员要做到“五带头”包括哪些内容?即带头学习提高、带头争创佳绩、带头服务群众、带头遵纪守法、带头弘扬正气。9、中央提出的推进“创先争优”活动的方式是什么?公开承诺,领导点评,群众评议,评选表彰。10、什么是“公开承诺”?公开承诺要求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分别做出承诺,并向党员、群众公开。基层党组织公开承诺要围绕完成中心任务、推动日常工作做出承诺;党员要立足本职岗位、完成工作任务做出承诺。11、什么是“领导点评”?领导干部点评是指基层党委领导班子成员负责对所属党组织进行点评,党支部书记负责对党员进行点评,每半年至少1次。第一次点评已于2011

4、年1月15日前全部完成。12、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主题是什么?推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企业实现科学发展。13、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目标要求是什么?组织创先进、党员争优秀、企业有发展、职工得实惠。14、“创先争优”活动的两大节点是是什么?从2010年5月开始,着重围绕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开展创先争优活动,2011年“七一”建党90周年之际,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和全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创先争优活动指导小组,将联合表彰全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从2011年7月开始,着重围绕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力争在2012年全国

5、创先争优活动专项表彰中涌现一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先进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15、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的重大意义是什么?中央把2012年确定为基层组织建设年,这是深化创先争优活动,使其成为群众满意工程的重要举措;是全面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大部署;也是以创先争优、加强基层组织的丰硕成果向党的十八大献礼的实际行动。16、中组部提出的基层组织建设年的主题是什么?强组织、增活力,创先争优迎十八大。17、中组部提出的基层组织建设年的三个重点是什么?一是着力解决基层党组织建设中的突出问题;二是着力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三是完善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体制机制。18、中组

6、部提出的基层组织建设年的四项总体要求是什么?抓落实、全覆盖、求实效、受欢迎。抓落实:就是把党的十七大以来中央关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一系列部署要求落到实处,把已有成功经验全面推广。全覆盖:就是坚持一抓到底,抓到支部,让每个党支部都积极行动起来,每名党员都自觉参与进来。求实效:就是扎扎实实抓几件实事,解决几个突出问题,防止做表面文章,力戒形式主义。受欢迎:就是贴近基层需求,回应党员关切,顺应群众期盼,把基层党组织建设年办成群众满意工程。19、中组部提出的基层组织建设年的五个主要目标是什么?五个目标:一是基层党组织战斗力进一步提升,转化一批后进党组织,提升一批一般党组织,巩固扩大一批先进党组织。二是

7、基层党组织书记素质进一步提升,报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基础的能力不断增强。三是党员队伍生机活力进一步提升,党员党性观念和党员意识不断增强。四是基层基础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党务工作力量不断壮大,报酬待遇有稳定保障,经费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活动场所建设得到加强,基层党建工作信息化深入推进。五是基层党建制度化水平进一步提升,现有制度得到落实,新兴领域党建工作制度逐步健全,基层党组织工作规范化、活动经常化、决策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20、中组部提出来的五个一标准是什么?一个好的带头人、一个好的发展思路、一个好的工作制度、一个好的活动动阵地、一个好的保障机制。21、哪些组织是党的中央组织?根据党章规定

8、,党的中央组织主要包括: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它产生的中央委员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由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选举产生的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由中央委员会决定的中央军事委员会,以及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提名、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央书记处。22、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职权?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是党的最高权力机关,它的职权是:(1)听取和审查中央委员会的报告;(2)听取和审查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报告;(3)讨论并决定党的重大问题;(4)修改党的章程;(5)选举中央委员会;(6)选举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23、党的全国代表会议的职权党章规定:“党的全国代表会议的职权是:讨论和决定重大问题;调整和增选

9、中央委员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部分成员。调整和增选中央委员及候补中央委员的数额,不得超过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选出的中央委员及候补中央委员各自总数的五分之一。”党的全国代表会议由中央委员会负责主持召开。24、党代表会议与党代表大会的区别?党章规定:“党的中央和地方各级委员会在必要时召集代表会议,讨论和决定需要及时解决的重大问题。代表会议代表的名额和产生办法,由召集代表会议的委员会决定。”党代表会议与党代表大会主要有五点不同之处:(1)地位作用不同。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是党的最高领导机关,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是党的地方各级领导机关,党的各级委员会向同级党的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而党代表会议只是在党的委

10、员会任期内,遇有重要问题需要及时讨论决定时,由中央委员会或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召集的重要会议。(2)职权不同。一是党代表大会听取和审查同级党的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的报告,党代表会议没有这项职权;二是党代表大会选举同级党的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党代表会议只能调整和增选部分成员,并有一定数额限制。(3)开会的领导机构不同。党代表大会成立大会主席团,作为大会的组织领导机构。党代表会议不设主席团,会议的领导由党的委员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负责。(4)开会时限不同。党代表大会一般有时限规定,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每五年召开一次。党代表会议在党的委员会任期内,根据工作需要召开,没有时限要求。(

11、5)代表的产生办法不同。党代表大会的代表必须由下级党代表大会、党员大会或代表会议以无记名投票方式和差额选举办法选举产生。而党代表会议的代表产生办法是由召集代表会议的委员会决定。按照党内通常的做法,部分代表可以不经选举产生。25、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全体会议的职责?根据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试行)的有关规定,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全体会议在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是同级党组织的领导机关,执行上级党组织的指示和同级党代表大会的决议,领导本地方的工作。其职责是:(1)对本地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党的自身建设及其他涉及全局性的重大问题作出决策。(2)制定贯彻执行上级党组织和同级党代表大会决议、决定的

12、措施。(3)听取和审议常委会的工作报告,对常委会及其成员的工作进行监督和评议。(4)决定召开党代表大会或党代表会议。(5)选举常委会和书记、副书记。通过同级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全体会议选举产生的常委会和书记、副书记。(6)对常委会提请决定的问题或必须由全委会决定的其他重要问题作出决策。十七大党章修正案增写了“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的常委会定期向委员会全体会议报告工作,接受监督”的规定。按照党内监督条例的要求,地方各级党委常委会、纪委常委会要分别向委员会全体会议每年报告一次工作。26、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的常务委员会的职责根据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试行)的有关规定,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的常务

13、委员会,在委员会全体会议闭会期间,行使委员会职权,执行上级党组织的指示和全委会决议,主持经常工作,定期向委员会全体会议报告工作,接受监督。其职责是:(1)召集全委会,向全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对应由全委会决定的事项事先进行审议和提出意见。(2)组织实施上级党组织的指示和全委会的决议。(3)对本地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党的自身建设等方面经常工作中的重要问题作出决定。(4)对同级地方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经济组织、文化组织和其他非党组织的领导机关中的党组请示的问题作出决定。(5)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规定的程序,负责推荐、提名、任免干部,负责教育和监督干部。(6)以党的委员会名义向上级党组织请示、报告工作

14、,向所属党组织发布指示、通知、通报,制定以党的委员会名义发出的其他重要文件。(7)对必须由常委会决定的其他重要问题作出决定。27、党组与党委有何区别?党组与党委的主要区别是:(1)党委是由党员大会或者党代表大会选举产生,而党组则由派出它的党委决定,其成员由党委指定;(2)党委可以批准接受党员,党组却不能;(3)党委可以决定或批准对党员的纪律处分,党组不能;(4)党委可以召开党代表大会(党员大会),而党组一般不能召开这些会议;(5)党委与同级机关和直属单位党组织是领导关系,而党组与同级机关和直属单位党组织不是领导关系,而是指导关系。28、党组织讨论问题时是否必须进行表决?党章规定:“党组织讨论决

15、定问题,必须执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决定重要问题,要进行表决。”这一规定,是针对有些党组织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对一些重要问题议而不决、延误决策,以及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的不正常现象提出来的,目的是要充分发扬党内民主,更好地执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提高各级党组织的工作效率和决策水平。但不是事无巨细,所有问题都进行表决;只是在决定重要问题时,才用表决的方式。如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市(地)、县(市)党委、政府领导班子正职的拟任人选,由上级党委常委会提名,党的委员会全体会议审议,进行无记名投票表决。”29、党内选举中哪些人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哪些人不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根据党章和党内有

16、关文件规定,在党内选举中,包括选举党组织领导成员和党代表大会或党代表会议代表,正式党员(包括受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处分的党员)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预备党员、正在受留党察看处分的党员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另外,只持有临时组织关系即党员证明信的党员,在选举时也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在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的选举中,候补委员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30、什么叫差额选举内哪些职务的选举要实行差额选举?所谓差额选举,就是在选举中实行候选人数多于应选名额的选举。根据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选举工作条例和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的规定,就党的地方组织和党的基层组织而言,选举产生以下党内职务要实行差额选举:(1)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代表,党的基层代表大会代表,党的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