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铜陵北路施工组织设计.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5796973 上传时间:2019-08-22 格式:DOC 页数:100 大小:1.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市铜陵北路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0页
某市铜陵北路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0页
某市铜陵北路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0页
某市铜陵北路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0页
某市铜陵北路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市铜陵北路施工组织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市铜陵北路施工组织设计.doc(10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施工组织设计1、施工概述1.1编制说明1.1.1编制依据(1)招标文件: 铜陵北路(编组站北路-东方大道)道排工程招标文件;(2)招标图;(3)招标文件补充及答疑;(4)市政工程质量保修办法、合肥市创建文明城市责任考评办法(试行)、合肥市建设系统创文明工作实施细则及合肥市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局有关工程管理、技术规范、安全文明施工的文件资料;(5)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性标准及技术标准、规范和其它有关文件资料;(6)本企业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7)标前施工现场调查获得的有关资料、数据以及现场实际情况;(8)我单位积累的施工技术能力、机械设备能力及相关工程的施工经验;(9)国家、地

2、方相关施工验收规范。1.1.2编制原则根据招标文件内容、工程现场实际情况并结合我公司在同类工程的丰富经验进行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其编制原则是:(1)编制时以本工程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为主线,提出全面系统的施工工艺方法。同时突出重点、难点工程和特殊部位的处理方法和处理措施,施工过程坚持以工序检测作为质量控制关键环节。(2)提高机械化施工水平,采用高科技含量的先进设备。(3)采用先进的工艺材料。(4)工程施工项目经理部设在施工现场附近,临时生活、办公设施集中设置。(5)施工进度计划以道路施工为关键线路,采用分级网络技术,进行工期优化组合,以便施工中的动态管理。(6)项目管理班子配备,调集有同类工程

3、施工业绩的优秀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等管理人员,组成强有力的专业管理体系。确保按期优质完成全部工程项目。1.2工程概况及水文地质情况1.2.1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合肥市新站区。铜陵北路为新建道路,南起天水路,北至东方大道,道路全长4752.436m。规划道路等级为城市主干路,是该区域内的一条交通性干道。设计时速为60km/h,规划道路红线45m。本标段为铜陵北路跨合肥东编组站特大桥以北段,编组站北路-东方大道,里程K15+20-K47+07.186段(其中排水起点桩号K10+00)道排工程,道路长度3187m,为城市主干道,红线宽度45m。 标段施工内容为道路、排水、雨水箱涵、交通监控(土建预埋)

4、、标志标线、绿化、照明、供电(土建)等工程项目。1.2.2 主要工程内容(1)道路工程部分本次工程范围编组站北路(桩号K15+20)至东方大道(桩号K47+07.186),全长3187m,红线宽度45m,沥青混凝土路面,双向6车道。机动车道12m2,机非分隔带1.5m2,非机动车道5m2,人行道宽4m2。机动车道路面结构为4cm AC-13C(SBS改性)沥青砼+6cm AC-20C(SBS改性)沥青砼+8cm AC-25C沥青砼+36cm 5%水泥稳定碎石+20cm 2-3%水泥稳定碎石。从南至北依次与陶冲湖路、淮海大道、玉皇山路、龙子湖路、珠城路相交。(2)排水工程部分雨水管线起点西雨-2

5、3#(桩号K13+08)至淮海大道,雨水由两边向中间汇集排入唐河东路现状箱涵中,设计管径:d500-d1600。淮海大道至桩号28+35处,雨水由北向南排入淮海大道雨水管道中,设计管径:d500-d600。桩号28+35至东方大道,雨水由两边汇集排入玉皇山现状箱涵中,设计管径:d500-48002200。其中钢筋砼管共计3341.8m;PE管3271.4m。其中179m砼管为顶管施工,其余为开挖法施工。其中玉皇山路至东方大道设置4.82.2箱涵,共计1.3km,箱涵主体及盖板为C30砼。污水管线天水路至铁路桥为已设计污水管,污水由北向南排入天水路污水管道中。泗水路至淮海大道,污水由北向南汇集排

6、入泗水路污水管道中,设计管径d500-d600。污水管均为PE管,共计2410.2m,均为开挖法施工。检查井加固共192座,雨水检查井224座,污水检查井79座。顶管接收井1座。全段雨水井位于道路红线外2m处,全段污水井位于道路红线外1m处。排水管工程量序号管材长度(单位:m)施工方法施工部位1钢筋混凝土型管(DN300)1144开挖法雨水支管2钢筋混凝土型管(DN700)215.5开挖法雨水管3钢筋混凝土型管(DN800)512.8开挖法雨水管4钢筋混凝土型管(DN800)89泥水平衡法顶管雨水管5钢筋混凝土型管(DN900)61开挖法雨水管6钢筋混凝土型管(DN1000)92开挖法雨水管7

7、钢筋混凝土型管(DN1000)90泥水平衡法顶管雨水管8钢筋混凝土型管(DN1200)980开挖法雨水管9钢筋混凝土型管(DN1400)95.3开挖法雨水管10钢带增强聚乙烯螺旋波纹管(DN500)3405.8开挖法雨污水管(其中1896.9m为污水管)11钢带增强聚乙烯螺旋波纹管(DN600)2275.8开挖法雨水管其中513.3m为污水管)124.82.2砼箱涵1312开挖浇筑雨水箱涵(3)电力、给水、燃气等管线工程部分电力排管:a、主排管:采用4*6孔无碱玻璃纤维电缆保护管160*8mm,敷设方式沟槽内明敷,共计2988m。b、辅排管:采用4*4孔无碱玻璃纤维电缆保护管160*8mm,敷

8、设方式沟槽内明敷,共计3068m。c、过路管:采用4*6孔、4*4孔、2*3孔聚乙烯双面涂塑钢管160*5mm,敷设方式沟槽内明敷,共计1510m。d、砌筑电缆工井:共计228座。燃气管线:全新新建燃气管道。DN300,为了便于道路两侧接管,沿线每隔一定距离需预留一道过路管。给水管线:全线新建给水管道,单排管布置,管径暂定为DN600。为了便于道路两侧接管,沿线每隔一定距离需预留一道过路管。供电:编组站北路-淮海大道,电力管为新建,位于道路东侧,管径为16孔;淮海大道-东方大道段,电力管为新建,分别位于道路两侧,东侧管径为16孔,西侧管径为8孔。电信及弱电管线:全线新建电信及弱电管,单排布置,

9、管线为16孔。为了便于道路两侧接管,沿线每隔一定距离需预留一道过路管。热力:本次工程暂不设计热力管线,只预留位置。(4)绿化工程部分 在人行道上,乔木选用法梧,每隔5米种植一颗,并设置树池,2.5米人行道上设置规格为1.2m1.2m的树池,3米和4米宽的人行道设置规格为1.6米1.6米的树池。1.5米宽机非分隔带内乔木选用香樟,每隔4米种植一棵,色块选用红叶石楠和法国冬青分段种植,每隔60米设置一段。所有绿化带都采用麦冬镶边,宽度为15cm。(5)交通、照明工程部分 照明:常规路段采用双侧对称布置,一般间距为40m,在道路交口、公交港湾等局部路段做适当调整,灯杆高12m,安装于两侧绿化带上,距

10、路缘0.5米,光源功率为168w2+84w。采用箱变直接供电,箱变10kv电源由业主联系供电部门引进。配电采用TT系统。电力管道铺设 交通工程标志、标线等按照城市级主干路等设计要求布设。1.2.3技术标准(1)道路道路等级:城市主干道I级。设计车速:60Km/h。荷载等级:路面设计轴载:BZZ-100KN。设计年限:15年;抗震等级:抗震设防烈度7度机动车路拱设计坡度(%):2%(2)排水雨水设计标准暴雨强度公式:采用合肥地区公式。设计暴雨重现期:一般路径,采用1.5年。径流系数:综合径流系数采用0.60.污水设计标准根据中国(合肥)平板显示产业基地排水规划(2009-2020),东方大道以南

11、工业用地污水量指标采用2.61万m3/km2.d。基地内企业工作采用3班制,生产线不间断运行,污水排放量时变化小,时变化系数选取1:3;东方大道以北工业用地污水量指标为0.81万m3/km2.d,因入住企业排污模式及污水量无法确认,时变化系数选1.5;企业污水排放标准应满足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1.2.4水文地质情况1.2.4.1 地形、地貌及岩土层分布及其特征(1)地形、地貌本工程地形岗冲起伏,地貌单元为江淮丘陵,微地貌属刚地与冲沟。(2)地基土构成及其特征根据外业钻探结合土工试验,自上而下划分场地土层如下:层耕作土(Q1):厚度0.5-2.8m,层底标高30.80-41.15m,灰黑

12、、褐灰、黄褐色,饱和,湿,含植物根茎等,该层图主要分布在农田处。村庄及道路水塘坝处为素土及杂填土,由粘性土回填,道路处上部0.3m为砂石路面,含碎石等杂质。1层淤泥及淤泥质素填土(Qpd):厚度0.3-0.9m,层底标高32.50-38.22m,灰、灰黑、黑色,含腐殖质、植物根茎等。该层土主要分布于水沟位置处。水塘中分布有流塑状的淤泥,层厚约0.3-0.5m不等。1层粉质黏土(Q4al):厚度0.7-1.5m,层底标高30.80-32.80m,灰、黄灰、黄色,软塑-可塑状态,湿,稍有光滑,含铁锰结核,无摇振反应,干强度、韧性低,该土层部分地段与粘土互层。主要分布于冲沟范围内。2层粉质黏土(Q4

13、al):厚度1.1-1.8m,层底标高30.26-31.37m,深灰、灰白、灰黄色,软塑,密,湿,含氧化铁、铁锰结核,局部夹淤泥质,无摇振反应,干强度、韧性低,该土层主要分布于冲沟处。1黏土(Q3al+dl):厚度2.1-4.1m,层底标高27.30-37.55m,褐黄、黄、灰黄色,硬塑,湿,氧化铁、高岭土,网状纹裂隙较发育,无摇振反应,切面光滑,干强度、韧性高。该土层普遍分布。2黏土(Q3al+dl):该层土未钻穿,本次钻探最大揭示厚度为11.2m,褐黄、黄、褐灰色,硬塑,湿,含铁锰结核、氧化铁、高岭土,局部夹钙质结核。无摇振反应,切面光滑,干强度、韧性高。该土层普遍分布,局部夹有粉质粘土薄

14、层。根据1.2.4.2 场地水文地质条件(1)地基设计参数该场地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压缩模量及容许承载力建议值按下使用:层序土名承载力特征值fak(kPa)压缩模量Es(MPa)容许承载力0(kPa)耕作土703.5701含淤泥质素填土502.0501粉质粘土1407.01602粉质粘土1005.01201粘土24012.02602粘土26013.0280(2)场地土类别、低级地震效应该管道工程及道路沿线地基土综合分析划分为中硬土,覆盖层厚度约20.0m,属类建筑场地。合肥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勘察结果表明,该场地无液化粉质土或砂,故,属稳

15、定的建筑场地。(3)膨胀土拟建场地1层-2层粉质粘土为非膨胀土,12层粘土位于江淮丘陵岗地区,具膨胀性,据合肥地区经验及本次土工试验中自由膨胀率试验1层粘土为膨胀土,其自由膨胀率ef范围值为40%-60%,平均值为51%,为弱膨胀土,膨胀等级为级。2层粘土自由膨胀率ef平均值为47%,综合判定均为弱膨胀土。(4)地下水该场地地下水类型为层耕作土中的上层滞水及1层粉质粘土中的表层土。上层滞水主要受大气降水和地表径流影响,无一定自由水面,水量一般不大,但考河流、水塘位置含水量较丰富,层粘土为隔水层或弱透水层。勘探期间测得地下水静止水位(主要指上层滞水)埋深约0.80-3.00m,水面标高约31.00-34.20m。根据周围环境水文地质条件分析,该地下水对混凝土具微腐蚀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