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场转型与创新管理.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5796970 上传时间:2019-08-2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市场转型与创新管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某市场转型与创新管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某市场转型与创新管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某市场转型与创新管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某市场转型与创新管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市场转型与创新管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市场转型与创新管理.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转型与创新 组织变革与发展黄培伦 主 讲 学习目标 认识组织变革与组织发展的异同 了解组织变革的过程 了解组织变革的方式 认识组织变革的阻力 掌握克服组织变革的方法 了解组织发展的趋势概 念辨析 有效的组织体现稳定与变革、维持与发展的统一。组织变革(Organization Change, OC) 狭义仅限正式结构的改变; 广义还包括行为、技术等方面的改变。组织发展(Organization Develop, OD) 狭义指成员行为的改变; 广义还包括结构、技术等方面的改变。 两者狭义有别,广义相通,统称组织变革与发展( OC & OD )组织学习(Organizational Learnin

2、g, OL) 组织学习是一种过程,通过这一过程,组织成员能够对组织、环境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获得一致的认识,使组织能够更好地行动,从而积极主动地进行组织转型,实现组织绩效的提高。组织转型(Organizational Transformation, OT) 组织转型强调基于组织学习的企业组织的重构和再造,注重组织的流程化、团队化、网络化、虚拟化。面向整个业务流程,体现集中与机动、集权与分权并重,动态、扁平的网状组织模式。内容主要为三大方面的改革结构改革 组织设计行为改革 培训和激励技术改革 技术进步 包括:技术选择、技术开发、技术改造、技术引进。模 式系统模型(P.178图6-1)图6-1 组织变

3、革的系统模型输入中介变量变革的动因环境、目标价值观、技术结构、社会心理因素、管理调节因素组织结构、人员的态度和动机、领导的方式、上级管理部门反馈变革的后果有利的后果(人员的成长、利润)、中性(原状)、不利的后果(人员衰退、利润下降)输出过程卢因模式(PP.178-179)解冻(unfreezing) 创造变革的动力 机制1:必须确定地否定目前的行为或态度或者在一段时间内不再强化或肯定; 机制2:这种否定必须建立足够的、能产生变革的迫切感; 机制3:通过减少变革的障碍,或通过减少对失败恐惧感来创造心理上的安全感。 变革(changing) 指明改变的方向,实施变革,使成员形成新的态度和行为 机制

4、1:对角色模型的认同。即学习一种新的观点,或确立一种新的态度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观看其他人是如何做的,并以这个人作为自己形成新态度或新行为的榜样; 机制2:从客观实际出发,对多种信息加以选择,并在复杂的环境中筛选出有关自己特殊问题的信息。 再冻结(refreezing) 稳定变革 机制1:让成员有机会来检验新的态度和行为是否符合自己的具体情况。成员一开始对角色模型的认同可能很小,应当用鼓励的办法使之保持持久; 机制2:让成员 有机会检验与他有重要关系的其他人是否接受和肯定新的态度。群体成员彼此强化新的态度和行为,个人的新态度和新行为可以保持更持久些。 吉普森模式(P.180) 要求变革的压力外

5、部和内部识别问题所在分析问题:确定变革方案的目标识别限制条件:资源、结构技术、时间方案贯彻后的评价结果与目标对应贯彻方案时机、地点、深度选择方案反馈反馈对各种方案和技术的了解图6-3 吉普森组织计划性发展和变革模式方式格雷纳模式( P.181)单方的权力 命令/换人/调结构分享的权力 群体研讨与决策 授权的权力 案例研讨/敏感性训练莱维特模式 (PP.182-183)以工作任务和技术为重点的变革方式 这种变革方式主要是指对组织部门、层次、工作任务进行重新组合,改变原有的工作流程;更新完成工作和任务的技术工具,改变解决问题的机制和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程序。以人为重点的变革方式以人为重点的变革主要

6、是知识的变革、态度的变革、个人行为的变革以及整个群体行为的变革。 以组织结构为重点的变革方式表6-1变革组织结构通常包括的因素1、规章制度2、程序3、正式的奖酬制度4、汇报的要求5、计划6、部门划分的基础7、控制幅度8、矩阵组织结构9、进度安排计划10、信息沟通方式11、工作班组12、组织层次的数量13、委员会14、直线一参谋组织15、工作绩效的标准16、正式政策的权力17、选择的标准18、项目群体19、预算20、正规培训21、指挥系统策 略策略探讨 策略原则 审时度势,因势利导 有理、有利、有节 策略目标 化解阻力,扩大支持 PP.192-198 阻力分析(图6.6,6.7) 抗拒改革的根本

7、原因策略重点 时机(时间) 幅度(空间)策略运用 力场分析法 (PP.195-196) 创新的组织文化 (PP.195-196) 时机与匹配 (P.196) 提高成员参与程度 (PP. 196-197) 运用群体动力 (P.197) 综合措施 (P.198) 图6-6 个人对变革产生阻力的原因 个人抵制变革的原因有选择的注意力与保持力习惯依赖性担心不了解情况经济上的原因守旧和安全感图6-7 组织对变革产生阻力的原因组织抵制变革的原因对权力的威胁组织结构资源的限制组织之间的协议亏 本前 瞻发展趋势 组织体系 (PP.198-199) 组织结构 (PP.199-200) 组织管理 (P.200)新

8、型组织团队结构 (P.200)虚拟组织 (P.201)无边界组织 (PP.201-202) 女性化组织 (P.202) 学习型组织 (PP.202-203) 再造企业 (PP.203-204) 附录 ZS公司的组织变革与发展(PP204-212)编制的指导思想是以工程的“质量、进度、安全”为核心,在组织机构、施工措施、安全生产上进行了组织落实,本技术文件将作为今后指导施工生产的依据。该工程将列为我公司昆山地区的重点工程,实行以合同工期为目标的项目法施工,全面履行工程合同,保竣工、保质量、保后期服务。案例6-1 新班子该如何行事 飞翔自行车工业公司的前身是飞翔自行厂。近年来该企业经营业务颇有拓展

9、,组织规模大为扩充。该企业新领导班子就任时,面临机构和人事调整问题。总的意图是提高工作效率,最初的想法是机构精简、人员精干,并且起用一批新人。然而,机构设置似乎缺乏客观的尺度,而人事安排又有许多人为因素需要考虑。于是大部分时间都在权衡人事安排。考虑到今后短期内不宜再作大的调整,因而尽量将机构和人员配得比较齐。两个月后,宣布了调整结果。事后发现,机构和人员更多了,整个工作状况未见起色,倒是抱怨者不少,无论新老人员中不称职者不乏其人。对这次大调整实在难说满意,而再作改变似乎更不容易。 提示问题: (1)机构设置有无客观尺度可循? (2)人事安排原则上应该如何处理?(3)按照组织变革与发展的要求,该

10、企业新领导班子当初应该如何行事?事到如今又该如何行事?案例6-3 东风电子公司东风电子公司是一家生产电子产品的中型企业。公司经理老罗正和人事科长老陆在讨论当前的问题。按照他们的习惯作法,每月至少碰头两次来“议论局势”,特别是有关人事方面的情况。该公司是不到一年以前才开始投产的,管理干部们大多数的时间都花在招收和训练新职工上。罗经理认为,在装备工厂方面已经花了足够的时间,现在应该把注意力移到例外的问题而不是陷在日常的问题中去。他特别关心的是机器停工期长、废料多、人工成本高以及旷工率高等问题。人事科长老陆认为应当更耐心一些。她认为,新职工们还没有足够的时间来互相了解和建立良好的互相之间的关系。老罗

11、却不同意,说:“我们已经有了组织系统图、岗位责任说明和一些规章守则了。如果大家都经过训练,那就没有理由出现工作未完成的情况。而他们都是经过了训练的,这正是分工管理训练的你这位人事科长负责的事。”人事科长接受了罗经理的大部分意见。她不得不同意职工们是受过了训练的。但是接着说,有了正式的组织结构并不一定能保证职工们就一定会有正确的行为。她说服了罗经理,用分发意见征询表来了解职工们对本公司组织机构与规章制度了解的程度。所有600多名职工、管理干部及非管理人员都一样,利用上班时间回答了意见征询表。表中包括大约100个问题涉及有关组织结构等多种问题。人事科长手下的人员将回答进行统计处理并制成图表,还写了

12、一份摘要,准备来和罗经理进行讨论。(1)非管理人员中有35%的人说,他们在有关自己日常的任务和目标方面经常感到不明确,糊里糊涂。(2)非管理人员中约20%的人说,他们常常很不容易从他们的领导那儿得到必要的工作方面的情报。(3)管理干部人员中的22%认为,在他们的单位和与他们有接触的单位之间的联系很不够。(4)非管理人员中的40%多的人认为,严格地推行规章和程序常常会妨碍正常的行动。(5)管理人员中有30%认为,和他们承担的责任比起来,给的权限实在太少了。(6) 管理干部有20%左右的人认为,很少能通过计划做好协调工作。老罗看了摘要报告,说道:“这怎么能让人相信呢?我们有各种文件、程序和政策,它

13、们把我们的组织结构规定得清清楚楚了。我能够接受的唯一解释是:你们根本就没有把这一切告诉职工们。”提示问题:(1)如果你是人事科长,你对公司经理的话的反应是什么?(2)依据征询意见所得的结果,试分析公司在组织方面存在哪些问题?(3)应当如何有效地推动组织变革与发展?案例6-5 王安实验室与惠普公司王安实验室(Wang Laboratories)以年销售额超过30亿美元名列1989年幸福500家大公司的第146名。这一文字处理计算机的先驱者,在全世界范围雇有2.7万名员工。可就在3年之后,王安公司申请了破产法第11章保护。这时,王安公司的销售额已下降到19亿美元,员工人数为8000人左右。公司遭受巨大的损失,其亏损额1990年达到7.16亿美元;1991年为3.86亿美元;1992年为3.57亿美元。公司的股票市场价值一度达到56亿美元,跌落到0.7亿美元。再来看看惠普公司。这家计算机与电器企业在1989年出现了销售锐减,并多年来第一次经历了盈利下降局面。但是,惠普公司没有像王安公司那样步入大规模衰退时期,而是迅速走向引入注目的复苏。在员工队伍从9.2万人减到8.9万人(并没有实行强制性的解雇裁员)的情况下,公司实现了销售额的大幅回升。1992年第一、二季度盈利分别增长了49%和40%。公司的市场价值剧增到190亿美元以上。惠普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