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风险评价程序介绍.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5756617 上传时间:2019-08-2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司风险评价程序介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公司风险评价程序介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公司风险评价程序介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公司风险评价程序介绍.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公司风险评价程序介绍.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司风险评价程序介绍.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司风险评价程序介绍.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风险评价程序 1目的和范围公司通过对生产活动中的危害识别、风险评价,制定风险控制措施,达到控制风险、消减风险的目的,将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程度,预防事故的发生,保证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对生产经营过程(包括设计开发、建设、投产、正常运行等阶段)的危害识别、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活动的管理。危害识别的范围:计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常规和异常活动;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的活动;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人为因素,包括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气候、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等。2 编

2、制依据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AQ3013-2008)和山东省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3术语3.1危害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3.2风险风险是发生特定危害事件的可能性及后果的结合。4组织及职责4.1公司成立由各车间和生产部、安全环保部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风险评价小组, 负责对各车间及部门的风险分析情况进行风险评价。4.2 分管经理负责风险评价工作,危险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活动的策划与组织,审批重大风险清单,审批风险评价结果和风险控制措施。4.3 各车间及部门负责对本部门所归口的设备设施及岗位操作进行风险分析,负责对

3、本部门归口的、不可接受的风险制定控制措施。4.4安全环保部负责组织各车间及部门定期常规活动的风险评价和随时组织非常规活动前的风险评价。4.5生产部负责组织风险控制措施的评审,实施检查与监督,负责协助危险源辩识和评价。4.6 公司办公室负责组织将风险评价的结果和所采取的措施对从业人员进行宣传、培训。5工作程序5.1危害识别准备公司每年在制定目标指标之前,由分管经理组织安全环保部、生产部及相关部门对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活动进行策划,并将策划结果形成文件。 安全环保部按策划要求,组织各部门、车间对所属区域内危害进行辨识,并将辨识的重大风险结果填入“重大风险清单”,报安全环保部。5.1.1 辨

4、识分析时机a)常规活动(正常的作业活动)每年一次;b)非常规活动开始之前。5.1.2 辨识准备各部门应充分组织一线员工参与辨识。5.1.3 划分作业活动范围a)职能部门以部门活动场所为单位;b)各车间或职能部门下属班组可按生产工艺流程的工序(单元)或岗位、作业区域、建筑物、构筑物、贮存区或贮存物质等为单位。5.1.4 危害识别应重点针对导致以下事故的根源或状态展开活动:a)火灾;b)爆炸;c)中毒、职业病;d)触电、坠落;e)机械伤害;f)泄漏、腐蚀;g)雷击、地震、洪涝等自然灾害。主要从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作业环境和管理工作缺陷方面进行。主要危害有:a)场地(地面)易滑、不平整,

5、造成人员在平地上滑倒或跌倒;b)人员、工具、材料等从高处坠落;c)头上空间不足,防护装置、护栏不足,照明不足,无接地,绝缘不充分;d)不良的热环境,有害能量(如电、辐射、噪声、振动)等;e)可能伤害眼睛的物质或试剂,通过口腔、皮肤接触和吸收而造成伤害的物质; f)经常性的重复动作造成的与工作相关的损伤;g)车辆危害,包括厂内车辆和外协车辆,超速、超载等违章;h)合同方人员活动造成的危害(如外来施工人员现场施工);i)与装配、试车、运行、维护、改型、检修和拆卸有关的机械、设备的危险;j)高温、低温、粉尘,易燃易爆、有毒、腐蚀性化学物质等;k)不按规程操作,使用有缺陷的机具,不用、不穿劳动防护用品

6、等;l)无安全通道、安全标志,通风、采光不好;m)教育培训不够,工作时间长。5.1.5 危害识别、风险评价的步骤a)识别作业活动过程中的危害:首先划分作业活动,一般按生产流程的阶段、地理区域、装置、作业任务、生产阶段/服务阶段或部门划分。作业活动: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储罐内部清洗作业,带压堵漏,物料搬运,机泵(械)的组装操作、维护、改装、修理,药剂配制,取样分析,承包商现场作业,弯头推制,吊装等。b)按岗位划分的作业活动清单见表4。c)识别设施管理和管理活动的危害可按下述顺序:厂址:地质、地形、周围环境、气象条件(台风)等;厂区平面布局:功能分区、危害设施布置、安全距离等;建(构)筑物;生产工艺

7、流程;生产设备、装置、化工、机械、电气、特殊设施(锅炉)等;作业场所:粉尘、毒物、噪声、振动、辐射、高低温;工时制度、女工保护、体力劳动强度等;管理设施、急救设施、辅助设施等。识别危险之前先列出拟分析的设备设施清单,如表5所示。5.2风险分析5.2.1危害识别方法各车间及部门可根据本部门的特点,选择5.2.2、5.2.3中的一种方法或两种方法同时应用,以保证对本部门进行全面的危害分析,并根据现有的控制措施,制定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应急预案等文件。5.2.2各车间及部门按岗位划分作业活动时,应采用工作危害分析(JHA)方法按下列要求进行逐项分析:将拟分析的作业活动分解为若个相连的工作步骤,划分的工

8、作步骤不能过粗,也不能过细,达到让人明白这项作业是如何进行的,对操作人员起到指导作用为宜;作业步骤只需说明做什么即可;进行每个工作步骤潜在的危害分析时,可按下述问题提示清单及其他方面识别潜在的危害因素:身体某一部位是否可能卡在物体之间;工具、机器或装备是否存在危害因素;从业人员是否可能接触有害物质;从业人员是否可能滑倒、绊倒或摔倒;从业人员是否可能因推、举、拉用力过度而扭伤;从业人员是否可能暴露于极热或极冷的环境中;是否存在过度的噪音或震动;是否存在物体坠落的危害因素;是否存在照明问题; 10)天气状况是否可能对安全造成影响; 11)是否存在产生有害辐射的可能; 12)是否可能接触灼热物质、有

9、毒物质或腐蚀性物质; 13)空气中是否存在粉尘、烟、雾、蒸汽; 14)还可以从能量和物质的角度等做出其他提问。针对存在的危害因素,列出现有控制措施;认真填写工作危害分析。 工作危害分析的主要目的是防止从事此项作业的人员、他人、设备和其他系统受到影响或受到损害。分析时不能仅分析作业人员工作不规范的危害,还要分析作业环境存在的潜在危害,即客观存在的危害更为重要。工作不规范产生的危害和工作本身面临的危害都应识别出来。 工作危害分析之后,经过评审、确定正确的作业步骤,制定此项作业的标准操作规程。5.2.3各车间及部门按设备设施划分活动时,应采用安全检查表分析(SCL)方法进行风险分析按下列要求逐项进行

10、分析(仪表不必单列,以主体设备为分析对象;小型设备可以按区域或功能放在同一张表中分析,每一台设备为一个检查项目):确定拟分析对象的检查项目,将检查项目按系统的组成顺序列出;列出各检查项目的检查标准,检查标准应符合法律、法规、行业规范、标准及作业指导书等有关规定;列出不达标准可能导致的后果;列出现有的控制措施;列出建议改正或控制措施;认真填写风险评价台账2(安全检查表分析)。 安全检查表分析的对象是设备设施、作业场所和工艺流程等,不应有人的活动,即不应有动作。5.2.4 各车间及部门应采用HAZOP分析方法对生产工艺过程进行风险分析。1)工艺过程中的危险性;2)工艺场所潜在事故发生因素;3)控制

11、失效的影响;4)人为因素等。认真填写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记录5.2.5各车间及部门风险评价小组将工作危害分析记录表和安全检查表记录分析表、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记录表报至安全环保部,由安全环保部组织风险评价小组按风险评价准则进行风险评价。5.3风险评价5.3.1风险评价准则 评价准则包括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和后果的严重性S及风险度R,依据: a)有关安全法律、法规要求; b)行业的设施规范、技术标准; c)公司的安全管理标准、技术标准; d)公司的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等。5.3.1.1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判定准则(见表1)。5.3.1.2事件后果严重性S判定准则(见表2)。5.3.1.3风险等级判定准则及

12、控制措施(见表3)。表1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判定准则级别可能性含义事例5肯定发生预计每天至每周发生一次单个仪器或阀门故障;软管泄漏;4几乎肯定发生预计在多数情况下事件每周至每月发生一次单个仪器或阀门故障;软管泄漏;人的操作不当3很可能发生多数情况下事件每月至每半年发生一次两个仪器或阀门故障;软管破裂;管道泄漏;人为失误 2中等可能事件有时发生,每半年至每年发生一次设备故障和人为失误同时发生;小型工艺过程或装置完全失效1不大可能事件仅在例外情况下发生多个设备或阀门故障;许多人为失误;大型工艺过程或装置自发失效表2事件后果严重性S断定准则级别后果损失(影响)员工公众环境设备(万元)5重大1人死亡或群

13、伤1人死亡或群伤有重大环境影响的不可控排放设备损失1004严重丧失劳动能力丧失劳动能力有中等环境影响的不可控排放设备损失503中等严重伤害,需医院诊治严重伤害,需医院诊治有较轻环境影响的不可控排放设备损失252轻微仅需急救的伤害臭味、噪声等,无直接影响有局部环境影响的可控排放设备损失101可忽略皮外伤,短时间不适无直接影响对环境几乎没有影响无设备损失表3风险等级判定准则及控制措施风险度等级应采取的行动/控制措施实施期限20-25巨大风险在采取措施降低危害前,不能继续作业,对改进措施进行评估。立刻15-16重大风险采取紧急措施降低风险,建立运行控制程序,定期检查、测量及评估。立即或近期整改9-1

14、2中等可考虑建立目标、建立操作规程,加强培训及沟通。装置停工时处理4-8可接受可考虑建立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但需定期检查。有条件、有经费时治理4轻微或可忽略的风险无需采用控制措施,但需保存记录。5.3.2风险评价5.3.2.1风险评价小组按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判定准则,判定工作危害分析记录表和安全检查表分析记录表中风险发生的可能性L。5.3.2.2风险评价小组按事件后果严重性判定准则,判定工作危害分析记录表和安全检查表分析记录表中风险发生后果的严重性S。5.3.2.3风险评价小组计算出风险度R(风险度R可能性L严重性S),按风险等级判定准则判定风险的等级。5.3.2.4评价小组对评价结果做好风险评价记录。5.4风险控制5.4.1根据风险度的等级,按下列程序分别进行控制:风险等级为轻微或可忽略风险的,无需采用控制措施,维持原有管理;风险等级为可接受风险的,维持原有的管理,有条件、有经费时治理;风险等级为中等风险的,各车间及部门建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