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改革及其管理.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5753021 上传时间:2019-08-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事业单位改革及其管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事业单位改革及其管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事业单位改革及其管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事业单位改革及其管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事业单位改革及其管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事业单位改革及其管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事业单位改革及其管理.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事业单位改革与管理事业单位综述一、事业单位的含义:事业单位是“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1)这是2004年6月国务院修改发布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对事业单位的规定。(2)一般情况下,我们所说的事业单位仅指国有事业单位即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二、事业单位的性质和特点1、事业单位的性质: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主要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行业,以一定的方式向社会公众提供一定形式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以改善社会公众的生活,经费主要由国家财政拨给,受国家机关尤其是政府部门领导的社会组织。2、事业单位的特

2、点:(1)事业单位不代表国家行使行政权力,不具有行政职能(不包括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2)事业单位通常以社会公益为主要发展取向,具有社会和经济双重属性,需兼顾社会和经济双重效益。(3)事业单位一般以脑力劳动者为主体。(4)事业单位门类繁多,跨度大,情况复杂。3、事业单位的分类:按照事业单位的性质和特点,事业单位可以分为具有非政府公共机构性质的事业单位、具有一定经济效益的公益性事业单位和具有生产经营性和能力的事业单位。三、事业单位的类别1、行政支持类事业单位:主要指经国家法律和法规授权、受政府委托。承担具体行政行为或具有为政府行政行为提供行政支持、执法监督、行政保障等

3、职能的单位。如各类行政执法机构、独立监督机构等。2、纯公益类事业单位:主要指承担国家交办的发展公益事业任务,面向社会提供普遍服务的单位。如义务教育、公共图书馆等单位。3、准公益性事业单位:主要指承担国家交办的发展公益事业任务,面向社会提供普遍服务但不是国家指定的任务,而是国家允许、提倡和鼓励发展的公益事业单位。如非义务教育、非营利医疗卫生等单位。4、经营类事业单位:主要指承担的不是国家指令性任务,而是国家允许、提倡和鼓励发展的公益事业,其产品具有一定的公益性的单位。如大中专学校所属的实习工厂、工程勘察设计单位等。四、事业单位存在的社会基础事业单位存在的社会基础:即事业单位存在的必要性和事业单位

4、的作用,如满足公共需要、弥补市场缺陷、节制政府失灵、防止契约失效。五、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的内涵及存在的弊端1、我国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的内涵:事业单位管理体制,主要是指国家对事业单位进行管理制度和机制,而不是事业单位内部的管理机构和机制。2、我国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形成的原因:(1)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是传统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形成的经济根源。(2)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是传统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形成的政治根源。(3)认识误区是传统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形成的思想根源。3、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的实质:是政府与事业单位的关系问题。4、我国传统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存在的弊端(1)事业单位本身存在的弊端:事业单位经费支出大,

5、人头费比例高,国家财政负担十分沉重。官僚作风严重,内部机制不灵活,与经济建设结合不紧密,社会效益高。(2)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存在的弊端:投资主体主要是国家; 布局结构不合理;主要由政府管制,管理手段不适应。(3)事业机构编制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弊端:管理方式行政化;宏观调控失控;运行机制非效率化;资源配置非社会化;单位行为经济化;职能范围扩大化;事业机构编制管理停留在静态管理阶段;编制标准不明确;法制不健全;六、事业单位管理制度的改革1、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基本要求:(1)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相适应; (2)公益事业举办主体多元化;(3)行政决策与执行相协调;(4)政事、企事分开; (5)统

6、筹兼顾、分步实施,因地制宜。2、事业单位改革的条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政府改革的深入。3、事业单位改革的原则:事业单位及其管理体制改革的原则是“政事分开”所谓“政事分开”就是解除事业单位与政府之间的隶属关系,管理由政府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宏观控制,具体事务由事业单位自主解决,事业单位的行政级别按中央有关规定基本取消。4、事业单位改革的目标:事业单位改革的目标是“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新型的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即建立一个在政府宏观调控和监管下,包括政府在内的多元主体投资、多元主体承担服务,以科教文卫体等领域的公共服务社会化、市场化为基本运行方式,中央与地方相结合、集中管理与分散管理相结合的

7、管理系统,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事业单位管理制度。5、事业单位改革的方向和基本方式(1)事业单位改革的方向:事业单位的社会化;事业单位运行的法制化和民主化;事业单位的社会化有两层基本含义:第一,社会事业社会办;第二,资源配置和服务的社会化。(2)事业单位改革的基本方式:事业单位改革的基本方式是分类改革(3)国家教育部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委之间属于业务指导关系。事业单位的登记管理制度与财务管理制度一、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制度1、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制度的含义: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制度,是关于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的法规、政策和登记管理主体、客体、体制、权力、义务、内容、方式、目的等方面规定的总和。(1)事业单位登记

8、管理的主体:是国务院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和县以上各级地方政府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2)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的客体:是各类事业单位。(3)事业单位登记管理体制的基本形式:是统一领导、分级登记管理。(4)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的权利和义务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是登记管理机关有权要求事业单位按照条例和其他有关规定申请登记、接受有关管理,并有权对事业单位违反条例的行为进行处罚;同时承担依法保护经核准登记或者备案的事业单位与登记事项有关的合法权利的义务。第二,事业单位有权申请登记,有权要求登记管理机关对与登记事项有关的合法权利益予保护,并对登记管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条例规定的登记管理行为提出申诉;同时承

9、担按规定申请有关登记、提交年度报告及其其他材料、配合登记管理机关对其依法实施有关监督管理的义务。二、建立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制度的原因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三、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制度的内容1、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的主要内容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的主要内容:办理事业单位的设立登记或者备案、变更登记、注销登记,审查事业单位的年度报告并作出相应处置;依法保护事业单位与登记事项有关的合法权益;监督事业单位按照登记事项开展活动,处理违反条例的事件等。2、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的主要目的和方式(1)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的主要目的:确立事业单位的法人地位,规范事业单位的行为,保护事业单位的合法权益,

10、强化对事业单位的监督管理,推进事业单位社会化。(2)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的主要方式:在登记管理方面义申请、受理、审查、核准、发(缴)证书、公告为基本程序;在监督管理方面以年度报告的提交和审查为基本形式,同时辅以其他形式。3、事业单位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成立后,应当依法登记或备案。事业单位的登记管理实行分级登记管理。四、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和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的关系从总体上看,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和事业单位机构改革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进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确立事业单位法人资格,是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的重要目标。2、进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是落实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目

11、标的重要手段。3、进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是推进事业单位社会化的重要保证。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1、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的概念: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是指为了规范事业单位的财务行为,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障事业单位健康发展等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则。2、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对象:(1)筹资管理 (2)投资管理 (3)成本管理3、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特点: (1)多源性 多源性指的是它的资金来源具有多样性;(2)保障性 保障性指的是从财力上支持符合规章制度的管理活动开支是财务行政责无旁贷的义务;(3)纪律性 纪律性指的是各种组织的成员必须自觉遵守有关财务管理活动的法律、法规和规章,财务预

12、算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必须坚决维护有关财务管理活动的法律、法规和规章。(4)勤俭性 勤俭性指的是节约使用每一笔资金,反对铺张浪费。4、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基本原则(1)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2)坚持勤俭办事业的方针(3)正确处理事业发展需要和资金供给的关系,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的关系。5、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1)合理编制单位预算,如实反映单位财务状况;(2)依法组织收入,努力节约支出;(3)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加强经济核算,提高资金使用效益;(4)加强国有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金流失;(5)对单位经济活动进行财务控制和监督;六、资产管理1、资产的含

13、义:资产是指事业单位占有或者使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资产、债权和其他权利。(1)事业单位的资产包括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对外投资等。2、事业单位资产的管理(1)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现金及各种存款的内部管理制度,应当对存货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清查盘点,保证账实相符。(2)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报废和转让,一般经单位负责人批准后核销。(3)事业单位转让无形资产,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资产评估,取得的收入除国家另有规定的外计入事业单位收入。(4)事业单位对外投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报经主管部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和财政部门批准或者备案。七、预算管理1、预算管理的概念: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是

14、指事业单位根据事业发展计划和任务编制的年度财务收入计划。(1)事业单位预算由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组成(2)国家对事业单位实行核定收支、定额或者定向补助、超支不补、结余留用的预算管理办法。2、预算的编制根据预算年度的收入增减因素和措施,测算编制收入预算;根据事业发展需要与财力可能,测算编制支出预算。八、收入管理1、收入含义:收入是指事业单位为开展业务及其他活动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2、事业单位的收入一般包括: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和其他收入。3、事业单位的各项收入全部纳入单位预算,统一核算,统一管理。九、支出管理1、支出的含义:支出是指事业单位开展业务及其他活动发生的资金耗费和损失。(1)事业单位的支出包括:事业支出、经营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上交上级支出等。2、事业单位支出管理3、事业单位申请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应当具备的条件:(1)经审批机关批准设立; (2)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3)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4)有与其业务活动相适应的从业人员和经费来源;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编制的指导思想是以工程的“质量、进度、安全”为核心,在组织机构、施工措施、安全生产上进行了组织落实,本技术文件将作为今后指导施工生产的依据。该工程将列为我公司昆山地区的重点工程,实行以合同工期为目标的项目法施工,全面履行工程合同,保竣工、保质量、保后期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