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沪穗三地跳槽调查报告.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5749602 上传时间:2019-08-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京沪穗三地跳槽调查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京沪穗三地跳槽调查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京沪穗三地跳槽调查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京沪穗三地跳槽调查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京沪穗三地跳槽调查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京沪穗三地跳槽调查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京沪穗三地跳槽调查报告.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京沪穗三地跳槽调查报告报告出处:勺海市场调查有限公司发布日期:2002-12-18报告类别:调查报告行业分类:商业服务/人力资源调查地点:北京、上海、广州调查时间:2002年10月30日至11月3日样本数量:615名样本情况:在最近两年内至少跳槽一次的当地居民调查机构:勺海市场调查有限公司报告来源:勺海市场调查有限公司报告内容:每逢年底岁末,各种形式的人才招聘会就此起彼伏,好一派人才流动的热闹景象。从个人讲,拿了旧公司的年底红包,再跳到一家自己更满意、薪水优越的新公司,更是一个颇划算又实惠的选择。所以每年的这个时候,不少职场中人都纷纷打起跳槽的主意,而一些人自己本来没有换工作的强烈想法,也会在

2、周围同事和环境的鼓动下蠢蠢欲动。其实,这种“动一动”的趋势不仅在于外力的推动,究其根源还是人们对现有工作诸多方面的不满意。较高的薪水、光明的发展前景、良好的工作环境、和谐的人际关系,这些都有可能成为跳槽者的原动力。而当人们成功地换完工作后又发现,新工作并不是样样可心,即使原先最看好的那一面也会随着岁月的流逝、心情的变化,而与自己的要求不相符合。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的确每天都充满了不同的选择和机会,可问题是不管我们选择向左走还是向右走,都会有遗憾与不舍。那么我们想问,您作出跳槽的选择,究竟是基于什么样的原因?在作出跳槽的决定之前,您想清楚自己放弃了什么又将会得到什么了吗?跳槽的第一步迈出去了,那么

3、以后的事情您准备好了吗?面对新工作这样那样的不如意,您是选择继续改变还是留下适应?带着一系列问题,本报和勺海调查公司联合进行了如下调查,看看在这个跳槽日趋频繁的岁月中,人们会经历什么样的选择和决定。“职业收入高低”是促使人们跳槽和选择新职业的首要原因超过一半的被访者发现跳槽后的新工作低于跳槽前的期望值员工对企业的最大希望是“拥有合理的竞争机制”和“德才兼备”的领导跳槽次数:北京和广州两地高于上海参加工作以来,跳过1到2次槽的被访者占总体的46.5%,跳槽3到5次的占43.7%,少数被访者(占总体的9.8%)跳槽超过6次以上,现代人多次变换工作已是大势所趋。相对而言,北京和广州被访者频繁跳槽的比

4、例高于上海。京、沪、穗被访者跳槽6次以上的比例分别为11.4%、3.9%和13.8%。另外,31岁至35岁和36岁至40岁是跳槽频繁的两个年龄群体,跳槽6次以上的比例分别为18.7%和15.3%,高于其他被访的三个年龄群体的选择比例。而20岁至25岁的被访者由于参加工作时间不长,缺乏工作经验,跳槽次数多在1至2次,比例为58.7%。跳槽原因:薪水不高是跳槽的最主要因素调查显示,原来的工作“薪水不高”是人们跳槽的最主要原因,提及率为52.5%;48.0%的被访者是因为“个人能力得不到发挥”;32.2%的被访者认为“原来工作不符合自己的兴趣或专业”;28.3%的人因为“难以得到晋升的机会”而放弃原

5、来的工作;1/4的人“不喜欢领导/老板的为人”。其他的因素如“工作压力太大”、“人际关系紧张”、“领导/老板对自己不够重视”也是跳槽的原因。超过六成的上海被访者跳槽的原因是不满意薪水,而京、穗两地被访者选择这一原因的均未超过一半(比例为47.3%和48.6%)。北京被访者因“个人能力得不到发挥”而放弃原来工作的比例高于上海和广州被访者,三个城市对该项的选择比例为56.2%、49.5%和38.6%。此外,北京被访者因“不喜欢领导/老板的为人”、“领导/老板对自己不够重视”、“难以得到晋升的机会”等原因而放弃原来工作的比例也要高于上海和广州的被访者。调查结果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北京的被访者似乎“更

6、有个性”,因为除了薪水这个选择工作的硬条件,他们对工作环境的要求也要略高于其他两个城市。工作要求:较高收入与和谐人际关系并重那么,被访者对新工作又寄予了什么样的期望呢?从调查的结果来看,“职业所带来的收入”、“良好的同事关系”和“职业所提供的福利”是被访者在选择新的工作单位或职业时最看重的三个因素。在5分制的评价中,三个因素的看重度分别为4.33分、4.15分和4.12分。三地调查中,北京、上海、广州的被访者均将“职业所带来的收入”放在第一位,京、沪两地被访者还同时提到了“良好的同事关系”。这说明人们在选择新工作时除了将较高的收入作为不变的标准,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在人情交往日

7、趋冷淡的现代社会,人们需要感情的沟通和交流。而日常交往最为频繁的同事之间,良好的人际氛围不仅利于工作的顺利开展,也是处于工作重压下的都市人对感性生活的美好愿望。跳槽结果:北京被访者对新工作满意度最高不论是想得到更高的收入还是寻求更能发挥自己才能的环境,跳槽者总希望新的工作能给自己带来新的感受,至少在潜意识里大家都希望新工作比跳槽前更令自己满意。然而,调查结果显示新工作并不总尽如人意。34.5%和5.5%的被访者对目前的工作感到“比较满意”或“非常满意”,即只有四成的被访者对目前的工作持肯定态度。32.4%的被访者感到“一般”,而感到“不太满意”和“很不满意”的人分别占21.8%和5.9%。相对

8、而言,北京被访者对目前工作的满意度高于上海和广州的被访者。持肯定态度的北京被访者(“比较满意”或“非常满意”)的比例为52.8%;上海被访者的选择比例为42.6%;而广州被访者的选择比例仅为25.3%。不满原因:对新工作报酬不满仍是主要因素六成调查者对新工作的满意度不高(对新工作满意度调查中持“一般”、“不太满意”、“很不满意”态度的被访者),其原因是什么呢?在对调查表进行分析之后我们得出结论“新工作所提供的薪水与自己的期望有较大的差距”,仍是被访者提及的最主要原因,提及率为64.7%。另一个提及率较高的原因是“新工作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有意思”,提及率为42.4%。另外,“新工作的压力太大”、

9、“新单位人际关系复杂”、“新工作与自己的兴趣不太符合”也是一些被访者对目前工作感到不满意的原因,提及率分别为32.9%、30.6%和26.5%。理想月薪:期望月薪主要为两三千元既然跳槽的起因和对跳槽结果的不满均来自收入问题,那么人们理想的工资待遇是多少呢?总体来看,大部分人的选择集中在2001元至3000元之间,选择率超过1/4;其次是1501元至2000元,选择率为20.7%;选择1500元以下的为13.2%;选择5001元至8000元的被访者为9.3%;还有5.2%的被访者期望薪金超过8000元。北京被访者对新工作的月薪期望值要明显高于上海和广州的被访者共有22.4%的北京被访者期望月薪在

10、5001元至8000元和8000元以上;而上海被访者选择这两档高薪酬的总比例为13.7%;广州被访者的选择比例为8.5%。在对文化程度和高月薪期望值的分析中我们看到,具有大学本科文化程度的被访者月薪期望在5001元至8000元和8000元以上的比例分别为20.6%和16.0%;大专文化程度的被访者对这两项月薪的期望值分别为10.9%和3.4%;高中/中专文化程度的被访者对这两档高薪期望值的比例为4.1%和1.9%;初中文化被访者的选择率为0。尽管选择两三千元薪金的被访者占主体,但期望5000元以上月薪的被访者比例也不低。尤其是具有本科学历的被访者,期望月薪5000元以上的比例高达36%,北京被

11、访者的总体人群也达到了22.4%。实事求是地说,相对于我们现有的生活水平,尽管北京、上海和广州在国内的经济发展处于前列,但如此高的月薪期望值与现实水平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对实际月薪与期望月薪的调查结果也从侧面证明了这一点:只有21.6%的被访者认为实际月薪与期望月薪“比较相称”,2.1%的被访者认为“非常相称”,即不到1/4的人认为期望与现实基本相符。另外3/4的被访者均对实际月薪不同程度地感到不满意。当然,我们也可以认为,既然是“期望月薪”就必然存在着某种个人的主观因素,反映的是被访者一定的追求和向往。问题是如果个人期望与现实情况差距过大,就必然会造成人们对现实工作的不满,进而频频产生跳槽的欲

12、望。而我们应该清楚,过于频繁的跳槽不论对个人的持续发展还是反映在薪水上的数量,都不会是什么积极、良性的结果。跳槽趋势:3/4被访者会继续跳槽既然3/4的被访者对目前的工作存在不同程度的不满意,人们接下来会采取什么样的行动呢?近2/3的被访者表示如果有可能,我还会继续跳槽;只有11.9%的被访者表示厌烦了无休止的跳来跳去,选择了安于现状;另有22.4%的被访者举棋不定,选择了“不好说/不清楚”。面对是否继续跳槽的问题,北京和上海的被访者非常一致,两个城市表示还会跳槽的被访者比例都是70.1%,而广州被访者这一选择的比例为57.1%。另一方面,16.9%的北京被访者明确表示“不会”再跳槽,高于上海

13、、广州被访者的选择。在年龄组对比中,41岁至45岁的被访者中有18.0%的人明确表示“不会”再跳槽。而在20岁至25岁年龄群体中,对该项的选择比例为9.3%。在激烈的劳动力就业市场上,年龄将会“贬值”,如目前普遍存在于招聘广告中的“35岁现象”就是实例。因此,当到达一定的年龄后,跳槽的可能性会相对减少。目标企业:有良好的运营机制能够人尽其才人们有多种原因作出选择另一个企业或单位的决定。但对每一个企业而言,则不希望自己的员工三天两头地跳槽,而是希望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队伍。这就要求企业要有足够的吸引力能够留住员工,特别是优秀的人才。那么,什么样的企业最能够留住人才呢?从调查反映的情况来看,20.5

14、%的被访者认为最能留住人才的企业,应该是“有一套合理的竞争机制,能够人尽其才”;19.3%的被访者认为“将员工置于最适合的岗位,以发挥他们的才能”的企业最能留住人才;16.9%的被访者选择了“给员工较高的薪水”;16.3%的被访者认为“制定合理的薪金制度,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很重要;选择“给员工高福利”和“能够为员工提供各种培训和学习的机会”的被访者为15.6%和11.4%。看来,尽管人们对企业提供的薪水很看重,但这并不是吸引人才惟一的灵丹妙药。拥有一套良好的竞争机制,让每个人在岗位上都能各尽其才并且有所发展,这才是员工最为看重的条件。况且一个企业也许现在看来名不见经传,但只要具有良好的运营体

15、制,明朗的企业和个人发展前景则是不言而喻的。领导形象:“德才兼备”是员工对领导的期望每个员工都希望自己的企业是一个优秀的企业,企业的领导也是一位有能力的领导。那么,员工心目中优秀的领导是什么样的呢?调查显示,被访者心目中对优秀领导的评价是比较分散的。18.0%的被访者心目中优秀的领导是“管理能力强,具有很强的凝聚力”;15.9%的人认为优秀的领导应该“为人正直、坦荡,待人宽厚”;15.6%的人认为“能为职工谋取更多的福利,不断提高员工收入”的领导是优秀领导的形象;14.5%的人选择“平等对待下属员工,处理纠纷一碗水端平”的领导;13.3%的人认为领导应该具有“高瞻远瞩,对事物具有准确的判断力”的能力;13.2%的人认为能够“不断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领导才是优秀的领导;9.4%的人认为“业务能力强,工作中以身作则”的领导是优秀的标准。可以看出,“德才兼备”是员工心目中优秀领导的形象。过硬的业务水平、正直的人品、良好的人际协调能力现代企业要求员工要具备综合素质,而员工也希望企业的领导者拥有较高的情商和智商,真正具有掌控大局的能力。调查中还发现,男女被访者对心目中的优秀领导的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