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化扶贫项目申报书范本.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5749593 上传时间:2019-08-22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1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业化扶贫项目申报书范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产业化扶贫项目申报书范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产业化扶贫项目申报书范本.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产业化扶贫项目申报书范本.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产业化扶贫项目申报书范本.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产业化扶贫项目申报书范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业化扶贫项目申报书范本.doc(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贵州省产业化扶贫项目申报书(试行)项目名称:都匀市中药材(金银花)种植产业化项目 项目类型: 果 药 竹 申报单位:都匀市摆忙乡人民政府 申报时间:2012年5月 贵州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制一、项目概要项目名称:都匀市中药材(金银花)种植产业化项目 项目实施单位:都匀市摆忙乡人民政府 项目实施单位法人代表:张元聪 联系电话:项目主管单位:都匀市扶贫办 项目主管单位法人代表:吴冬生 联系电话:0854- 技术依托单位:都匀红星民族中药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技术依托单位技术负责人吴汉锐 联系电话: 项目建设性质: 新建 项目类型:果药竹 项目建设地点: 都匀市摆忙乡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金银花

2、种植6000亩 项目投资规模:项目总投资1703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494万元,地县财政配套资金9万元;整合资金1200万元。项目建设期限:一年 二、项目立项依据(一)各级审查通过的扶贫开发规划及产业扶贫规划根据贵州省扶贫办“关于做好2011年度第二批财政扶贫资金安排用于中药材、脱毒马铃薯产业化扶贫项目评审、申报工作的通知”,围绕都匀市20112015年中药材发展规划,以提高中药材产业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为目标,通过产业化扶贫项目的实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并通过建设科技型中药材示范基地,帮助贫困地区群众增加收入。(二)国家和省有关政策文件依据1.中药材生产质量规范(GAP);2.中共贵州省

3、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3.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贵州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若干配套政策;4.贵州省“十一五”中药现代化产业发展意见;5. 贵州省农业产业发展规划;6. 贵州省扶贫资金管理办法;7. 贵州省财政扶贫资金报账制管理实施细则;8. 贵州省关于规范编制产业化扶贫发展规划和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9. 都匀市中药现代化产业发展规划。(三)项目区自然资源条件都匀市地处贵州高原东南斜坡、苗岭山脉南侧,地势西高东低、北高南低,海拔5401964米,属亚热带季风温润气候区,东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三都县毗连,南与独山县、平塘县

4、接壤,西邻贵定县,北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麻江县交界。东西64.7km,南北63.2km,全市行政区域总面积2274km2。是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首府,是黔南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境内山清水秀、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均温15.9,年降雨量1458毫米,年均日照时数1175.5小时,无霜期289天,多年平均气温15.9,平均年日照1168小时,平均年水面蒸发量800mm,陆面蒸发量620mm,无霜期237328天,平均289天。年日照百分率26%。年平均相对湿度79%,多年平均降雨量12001450mm。因境内山峦起伏,垂直高差悬殊,其特点是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雨充沛,雨热同季,

5、湿度较大,日照偏少,立体气候明显。项目区境内植被保护完好,土壤分两种,一种是黄壤土,另一种是石灰土,PH值6左右,富含有机质,氮、磷、钾含量丰富,其他微量元素丰富,无重金属污染,适宜种植本项目所确定的中药材品种。无大型工矿企业,工业废水、废气等环境污染小。都匀市全市辖5个办事处,10个镇、8个乡,下辖109个行政村,72个居(家)委会、100个居民小组。2008年末,全市总人口48.25万人。全市土地总面积hm2,其中农用地面积.08hm2,占土地总面积的89.38%;建设用地面积6501.87hm2,占土地总面积的2.86%;未利用土地17709.53hm2,占土地总面积的7.79%。近年来

6、,农业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优质水稻、优质油菜、脱毒马铃薯等优质农产品和牧草种植比重明显提高,都匀毛尖茶、何首乌、金银花、天麻等特色农作物中药材种植面积不断扩大。项目选择地点主要分布在都匀市西部摆忙乡,摆忙乡位于都匀市西郊,距市区约33千米,东与甘塘毗邻,南与江洲镇接壤,西与贵定县的尧上乡相邻,北与贵定县的猴场堡乡接界。西长19.8公里,南北宽10.8公里,总面积109.3平方公里。321国道穿乡而过,交通通讯便利。平均海拔1040米以上。年平均气温15左右。气候独特,适于天麻、杜仲等名贵药材及优质茶叶生长,且品位高,质量好,市场需求大,前景看好。乡所在地海拔地势较高,地貌以高山丘陵地势为主,

7、海拔980-1720米之间。属喀斯特地形环境。摆忙乡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3.8-14.9,年降雨量1100毫米,其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夏季温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冬长夏短,春秋相连,常年多雾,全年日照时数1480小时,霜期213天。乡辖内常年气候冷凉,多雾,生态环境好。全乡有耕地66000亩,其中大于26度2200亩,有茶园面积5万亩,适宜金银花种植的荒坡30000亩,人均耕地少,陡坡耕地的比例大。农作物以水稻、玉米、马铃薯、油菜等为主。摆忙乡地处山区,全乡有林地57630亩,森林覆盖率60.02%。土地垦植率不高,主要土类为黄棕壤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和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8、下发育的一种地带性土壤,为棕壤与黄壤之间的过渡类型,兼有黄壤与棕壤的某些特征。脱硅和富铝化作用弱,具有明显的生物积累过程。有机质分解缓慢,土壤表层有机质丰富。项目实施地点摆忙乡双新村位于摆忙乡以南7公里,东面和南面是江洲镇,西面与贵定县猴场堡乡相邻,北面是双堡村,全村总面积41.2平方公里。双新村地貌以高山丘陵地势为主,海拔980-1250米之间。属喀斯特地形环境。双新村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4-16,年降雨量1100毫米,其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夏季温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冬长夏短,春秋相连。双新村全村有耕地1632亩,其中大于26度530亩;有适宜金银花种植的荒坡1500

9、0亩,人均耕地少,陡坡耕地的比例大。农作物以水稻、玉米、马铃薯、油菜等为主。全村有林地18530亩,森林覆盖率63%。土地垦植率不高,乡辖内常年气候冷凉,多雾,生态环境好。至2011年底,有茶园面积3250亩,其中,可采摘茶园面积80亩。(四)项目区经济社会发展条件按照产业扶贫的需要及都匀市现有贫困乡、村的分布,结合地理自然条件和当地种植习惯,该项目选择在摆忙乡贫困村双江村实施,贫困村占100%。 摆忙乡属一级贫困乡,全乡辖4个村,37个村民组,总户数2178户,总人口8673人,少数民族人口(以布衣族、苗族为主)占全村人口的85%;妇女3864人,占总人口的44.5%;总劳动力5320人,其

10、中,文盲半文盲320人。2011年人均占有粮162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4541元,年2300元以下贫困人口3455人。双新村属二级贫困村,辖12个村民组,总户数489户,总人口1938人,少数民族人口(以布依族为主)占全村人口的98%;妇女952人,占总人口的38.8%;总劳动力1256人,其中,文盲半文盲87人。人均占有粮150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186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及以下613人,占全村人口的26%。矿产资源主要是煤炭。辖区内有有证煤矿2家,年产24万吨煤。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一)必要性(项目区贫困状况及扶贫开发的路径)1、项目建设有利于“十二五”期间社会主义新农

11、村的建设,加快新农村建设,合理布局生产力、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2、有利于提高土地资源的节约利用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有利于农民生活的改善和农村的生产条件和生活质量;有利于农村安定团结、稳定和谐社会的建设。3、通过项目的实施,改变过去由于种植分散,产销脱节,产量、品质不稳定,影响了农民增收。达到改善贫困地区农业生态和贪困农民增收的目的。4、是优化贫困地区农村产业结构的需要。在贫困地区规范化、标准化、规模化建立优质中药材生产基地,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以优势品种为突破口,走内涵发展的道路,就显得越来越重要。5、该项目的建设是农民脱贫致富的需要项

12、目促进农户增收;项目实施可吸纳农户及贫困户劳动力就业1200余人,并辐射带动本乡及周边3贫困个村发展金银花种植,预计直接受益贫困农户489户,总人口1938人,实现人均增收1500余元,使400户贫困户通过种植金银花脱贫致富。产品由龙头企业直接收购、加工,既可带动其它产业同步发展,也可实现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项目的实施不失为广大贫困农户寻找出一条脱贫致富的新路子。6、建立优质中药材金银花规范化生产基地,减少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实现贫困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二)可行性(项目区发展本产业的条件及优势、已开展的工作基础及拟采取的有效措施)1、项目区农业气候条件适宜金银花生长,金银花抗寒性强,零下

13、摄氏30C低温能保持成活,故又名忍冬花。金银花摄氏3C以下生理活动微弱,生长缓慢。摄氏5C以上萌芽抽枝。摄氏16C以上新梢生长快,摄氏20C左右花蕾生长发育快。 适应性强。山区、平原、粘壤、砂土、微酸偏咸都能生长。摆忙乡生态环境冬寒、夏无酷署、雨量充沛,立体气候明显,土壤肥沃,PH值偏酸,透水性较好,土壤含有适量硒元素,自然生态环境及地理位置适宜中药材生产,是中草药种植的理想基地。摆忙乡从2009年开始由红星公司引进种植何首乌、钩藤、金银花等中药材,开展了品种研究、引种试种、试验示范,在科研和生产中积累了经验,具有发展中药材种植的优势。2、地理条件独特,立体气候明显,适应多种中药材的生产种植,

14、为建立中药材生产基地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中药材生产基地远离铁路干线、无工矿企业污染的边远山区,生态环境优越,水资源无污染,空气清新,符合绿色食品生产的环保要求,生产出的中药材质量好、品位高,具有道地性。中药材产业既是特色产业,又是朝阳产业,市场前景广阔。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全世界已有四十亿人使用中草药治病,中药材的开发利用,将在未来惠泽全球。利用较好的自然条件发展壮大中药材产业,是顺应大市场和新形势的重要举措。3、气候、土壤条件优越。境内土地资 源丰富,农业气候条件优越,立体气候明显,年平均降雨量为1100mm, 年平均气温摄氏15.5,无霜期达265 天,土质好,PH值中性偏酸,有机质含量高,土层深厚肥沃。光、热、水资源和土地资源,适宜于金银花的生产和规模发展,为建立优质中药材金银花生产基地提供了优越的生产条件。4、交通、通讯方便。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已建立起移动通讯网及基站,开通数字数据通讯,全市乡镇全部开通了程控电话。交通、通讯极为方便。5、群众种植中药材的积极高涨,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的愿望十分强烈,乡党委政府,村支两委对中药材产业的发展高度关注和重视,为项目的规划实施提供有利的保障,为继续扩大基地形成产业化开发奠定了基础。6、产业潜力强。中药材生产已具备一定的规模,近几年来以“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