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行业发展报告.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5748238 上传时间:2019-08-22 格式:DOC 页数:51 大小:3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医药行业发展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中国医药行业发展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中国医药行业发展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中国医药行业发展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中国医药行业发展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医药行业发展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医药行业发展报告.doc(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编制的指导思想是以工程的“质量、进度、安全”为核心,在组织机构、施工措施、安全生产上进行了组织落实,本技术文件将作为今后指导施工生产的依据。该工程将列为我公司昆山地区的重点工程,实行以合同工期为目标的项目法施工,全面履行工程合同,保竣工、保质量、保后期服务。2003年中国医药行业发展报告第一章2002年中国医药行业进出口情况2002年,中国医药制造行业在进口增长大幅回落的同时,出口保持着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一、进口情况(一)进口规模及主要产品类别1医疗器械医疗器械进口增幅明显下降但比重依然最大。2002年我国医疗器械产品进口金额达到19.25亿美元(其中卫生材料0.68亿美元),同比增长0.5

2、5,远低于2001年64.7的增幅。医疗器械在医药行业产品中的进口比重由2001年的52.5下降至2002年的51.22。进口的医疗器械主要为高端产品,仅医用x射线设备和医用超声设备及有关设备两类产品进口额就占了医疗器械总进口额的46.15%,就增长速度而言,主要产品中色谱仪、电泳仪和医用超声设备及相关设备进口增长较快,同比分别增长33.35和30.3%。表12002年度医疗器械主要进口产品情况:项目单位数量金额(美元)同比增长()其他医疗、外科或兽医用X射线应用设备台10489.24X射线断层检查仪台3227.35其他医疗、外科或兽医用仪器及器具台7.03彩色超声波诊断仪台22116.65色

3、谱仪及电泳仪台56806.56X光发生器、检查用家具等;9022设备零件千克6.12使用光学射线的其他仪器及装置台474754.95核磁共振成像装置台1384.37其他针、导管、插管及类似品个3.97E+084.06病员监护仪台167523.972化学制药化学制药进口增长平稳,但西成药增长较快。2002年化学制药进口金额为11.97亿美元,同比增长19.98。其中化学原料药进口金额为7.37亿美元,同比增长7.76,占化学制药进口总额的61.57;西成药进口保持了一贯的高增长,同比增长46.62,进口金额达到了4.6亿美元。在化学原料药中,进口的主要品种为抗生素和氨基酸两大类产品,其进口金额占

4、化学原料药进口总额的70.6。其中,抗生素类产品进口同比增长29.45%。而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如四环素类,维生素C和柠檬酸等产品的进口较少。表12002年度化学原料药及中间体主要进口商品情况项目进口金额(美元)同比增长(%)相对比重(%)抗生素29.4535.38其中:磺胺类20.5924.39氨基酸-9.7633.22维生素2.588.84其它12.5722.56合计7.76100在西成药进口方面,抗生素制剂、疫苗和激素类制剂分居进口金额前三甲的位置。多数品种的进口都出现了较快的增长,其中,由于人们普遍重视感冒疫苗的接种,致使2002年人用疫苗进口额剧增,达到707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9

5、5.33。另外,在价格方面,各类商品的出口平均价格远低于进口平均价格,反映出当前我国在西成药领域较国际医药市场还存在较大差距,技术含量较低,附加值不理想。表22002年度西成药主要进口商品情况项目进口金额(美元)同比增长(%)比重(%)抗生素制剂22.2834.66其中:青霉素制剂8.528.25头孢类制剂35.436.82疫苗69.1820.53其中:人用疫苗95.3315.37兽用疫苗20.915.16激素类制剂62.3117.85胰岛素制剂54.036.47其它2920.49合计46.621003中药中药进口呈下降趋势。2002年中药进口金额为6.26亿美元,比上年略有下降,是第三大类进

6、口商品。其中中成药进口为5.56亿美元,比上年减少0.24亿美元,占进口金额的88.82%。中成药进口金额分布较为分散,单一品种在进口总额中的比重都不大。表12002年中成药主要进口商品情况项目进口金额(美元)同比增长(%)相对比重(%)清凉油200.140.22其他中式成药17.3210.85未列名混合或非混合产品构成的药品-6.3388.94合计-4.09100.00中药材进口总额为0.7亿美元,增长5.23%;浸膏类药材进口金额为0.2亿美元,增长11.39%。表22002年中药材主要进口商品情况商品名称金额(美元)同比增减(%)相对比重(%)西洋参-9.22%59.12其他植物产品制胶

7、液及增稠剂23.20%50.02从刺槐豆/豆子或瓜尔豆制得的胶液及增稠剂32.55%34.61除鱼肝油以外的鱼油、脂及其分离品1.18%7.74鹿茸及其粉末7.0注:因统计原因,鹿茸及其粉末缺少去年同期数据。(二)进口国家(地区)分布1当前进口格局医药商品进口区域相对集中。从欧洲的进口仍然占据第一的位置,并且增长速度很快,2002年中国从欧洲进口医药金额达到16.8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9.44,占进口总值的44.49;从亚洲地区的进口金额为11.4亿美元,增长2.66;从北美地区的进口金额为8.9亿美元,下降了0.6。从以上三大洲进口的药品金额占到我国药品进口总额的98.72,而从非洲、南美洲

8、和大洋洲三大洲进口所占比例仅为1.63。图12002年医药商品进口洲际分布2进口格局转变分析2002年我国共有292个种类的医药商品分别从95个国家(地区)进口, 进口额超过1亿美元的国家(地区)有10个,占进口的75.89。美国、日本和德国占据前三甲的位置。美国一直是我国医药进口最大的国家,2002年从美国进口总额为8.47亿美元,同比下降0.2,占进口总额的22.4。2002年从日本的进口金额为5.62亿美元,与2001年基本持平,所占比重开始下降。德国、法国、意大利、比利时向我国出口的医药产品增长迅猛,增幅基本都在两位数之上,如比利时达到了38.55,而德国对中国的出口已接近日本并有超越

9、之势,2002年德国出口到我国的药品金额为5.07亿美元,同比增长9.72。表12002年医药商品进口主要来源国(地区)排名排名国家(地区)进口金额(美元)同比增长()比重(%)1美国-0.2022.44 2日本-0.0614.88 3德国9.7213.44 4法国16.865.93 5英国-6.084.17 6意大利22.164.10 7瑞士12.173.62 8香港14.743.39 9比利时38.552.99 10韩国-6.672.87 其它5.5522.16合计5.36100(三)国际医药市场主要产品价格1药价概述国际市场医药产品价格平均水平保持下降趋势,主要表现在:尽管部分专利药价格

10、波动较小,但绝大部分非专利药、处方药价格下跌较多;低挡药品价格下跌较为严重,而高档药品价格比较坚挺;西成药价格跌幅较小,但绝大部分原料药价格跌幅较大。以我国原料药进口价格为例,磺胺嘧啶、地塞米松、布洛芬、扑热息痛、维生素B6 等品种价格与上年相比都有较大降低,降价幅度在60%以上;水杨酸、羟氨苄青霉素、头孢克罗等也有20%以上的降幅。价格大幅提高的品种也很多,头孢哌酮、维生素A、肌醇、链霉素及其他一些未列名的抗菌素等的价格都有较大幅度的上升,致使我国企业的生产成本有所提高。但2002年下半年国际市场维生素C的价格开始慢慢走出低谷。2主要药品销售排名2002年全球市场销售最好的药品出现一些新的变

11、化。辉瑞公司的降血脂药阿伐他汀保持了高速增长势头,以70亿美元销售额的佳绩取代Zocor(辛伐他汀)登上榜首(表)。同是降血脂药的辛伐他汀在2001年曾以66.7亿美元的销售额超越了奥美拉唑(56.8亿美元),但在2002年销售额仅为53亿美元。奥美拉唑在2002年以61亿美元的市场份额重新回到第二的位置。表12002年全球十大畅销药品排行情况药品名公司名销售额(亿美元)阿伐他汀辉瑞70奥美拉唑阿斯利康61辛伐他汀默克53氨氯地平辉瑞37兰索拉唑TAP制药35奥兰扎平礼来32赛利克昔法玛西亚/辉瑞31依泊汀强生29帕罗西汀葛兰素史克28罗非克昔默克26合计402(四)2003-2007年进口预

12、测1预测依据(1)中国医药市场蓬勃发展,成为跨国公司竞争新焦点。今后几年中国医药产业发展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良好态势。医药行业的这种快速发展首先将得益于持续发展的宏观经济;再者中国正步入老龄化社会,人均期望寿命已升至70岁;同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购买力也将越来越大;这些因素将使中国医药市场年收入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医药专家们预计,到2005年,中国的医药市场年收入将达到140亿美元,到2010年将达到240亿美元,成为继美国、日本、德国和法国之后的世界第5大医药市场。中国医药市场的蓬勃发展正吸引着跨国医药公司的普遍关注,将成为跨国公司开发和竞争的重点市场。与世界先进国家的水平相

13、比,我国医药企业的差距还很大,生产集中度远远低于他们。世界排名前20家制药企业的销售额即占全球药品60左右的市场份额。在我国医药行业“十五”规划中,提出继续深化改革,加快结构调整、淘汰落后小企业,制止低水平重复建设,积极培育和发展一批主业突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能力强的大公司和大企业集团。这一发展战略在2002年医药行业资本市场上已经得到充分体现,至2002年年末,已有800多家劣势制药企业退出市场,而一批优势企业则加大了兼并重组联合的力度。(2)进口增幅有望平稳,其中西成药进口增长较快。由于我国医药行业具有开放早、锻炼早的特点,国际上多数大的跨国制药公司早已规模不等的进入我国市场,所以在

14、加入后的2002年医药行业并没有受较大冲击。另一方面由于新的药品进入我国尚需经过药品审批等一系列环节以及一些非关税壁垒的存在,加入后一些市场效应的显现还没有充分体现。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再结合医药产品价格的下降趋势,我们预计在今后几年内国内医药产品的进口增长将比较平稳,预计将保持10左右的增幅(表4.8)。2003年由于国内非典型肺炎的突发事件影响较大,进口医药很可能出现较高的增长,增幅有可能达到15左右。2预测结果表120032007年医药行业主要商品进口预测单位:亿美元项目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医疗器械21.3620.4721.5022.5723.70化学制药14.36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