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与中国企业的机遇和挑战》.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5747993 上传时间:2019-08-2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企业的机遇和挑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企业的机遇和挑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企业的机遇和挑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企业的机遇和挑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企业的机遇和挑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企业的机遇和挑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全球化与中国企业的机遇和挑战》.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编制的指导思想是以工程的“质量、进度、安全”为核心,在组织机构、施工措施、安全生产上进行了组织落实,本技术文件将作为今后指导施工生产的依据。该工程将列为我公司昆山地区的重点工程,实行以合同工期为目标的项目法施工,全面履行工程合同,保竣工、保质量、保后期服务。经济全球化与中国企业的机遇和挑战我今天讲的题目是“经济全球化与中国企业的机遇和挑战”,我主要从工业企业的角度谈一点自己的看法。首先,经济全球化意味着市场的全球化。各个经济体或国家都有一个比较强的市场保护机制,中国加入WTO之后,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市场会越来越国际化。大家可以看到,我们加入WTO后,信息产品的大部分已经降低关税,其他领域

2、到2005年也要实行零关税,这是我们签署WTO协议所承担的义务。经济全球化第二点是意味着资源配置的全球化。各个国家贸易地位的减弱,使资源的流动向利益最大化的地区转移,不会太受一个国家或者区域关税政策的影响。第三是体制的趋同或一体化过程,这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比较深远。经济全球化一定会要求像中国这样的国家,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快速适应国际跨国企业的竞争和全球竞争并进行变革。这种变革不但促进经济体制的改革,从更深层次来讲,还将对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产生重大影响。下面讲面对经济全球化,中国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我想讲三点:一是对中国企业现状的分析;二是加入WTO之后,经济全球化对中国企业的短期挑战;第三,

3、从长远来看,经济全球化对中国产生的正面影响。中国企业现状,总的来说可以用两句话概括:一是高效率、高活力和高成长性;二是规模分散、实力弱、不熟悉国际规则。这两点是中国工业企业20多年发展到现在的一个基本现状。中国企业在过去十多年中表现出非常高的成长性。以我们所做的行业-电子信息产业来看,过去十年,我们每年都有一个电子百强的统计,从这个数据中可以看到,中国电子产业的增长远远高于同期国外或者跨国公司的增长。90年代,拥有100万台的电子企业在中国就是老大,今天要当这个老大,你得有1000万。今年电子出口就可以达到300万台。另外我们效率很高,充满活力。特别是中国一些新兴的企业,像我们熟悉的联想、华为

4、,都是在很小资本,或者说没有资本投资的情况下快速成长起来的,TCL也是一样,我们没有拿国家一分钱。华为是一个民营企业,基本上是很小的资本金投入,但在过去十年中快速成长,现在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不过,我们的效率很高。我们在做企业战略规划的时候,分析了我们集团的主要财务数据,以及国内优秀企业的财务数据,我们发现,我们整个资本的运营效率、投资回报率、资金周转率等等,要比国外的同行高很多。这是中国企业的优点。另一个方面,我们也看到了明显的不足:规模分散,实力弱。还是引“电子百强”的数据:2002年中国电子百强前10名平均销售规模达不到国外同行的1/10。国外同行的前20名,他们平均销售额都在200亿美

5、金以上(200亿600亿)。中国企业去年电子百强前10名平均销售收入大概只有120亿,不到对方的1/10。另外,中国企业不太熟悉国际规则。今年5月发生的美国对中国彩电企业的反倾销指控,弄得中国企业有点手忙脚乱。因为大家都是第一次面对这样的诉讼。欧盟诉讼在多年前曾发生过,大家都已淡忘了,像我们这个产业,如果面对这样的指控,我们该怎样去应对,大家经验还不够。从短期来看,经济全球化对中国企业主要体现是挑战。一句话描述:我觉得现在就好像一个重量级拳手和一个轻量级拳手同台竞争。表面上看很公平,谁的力量大谁就赢,实际上并不太公平。我们为了能够融入国际体系,在加入WTO谈判中,鉴于国外的强大压力,我们被迫放

6、弃了很多发展中国家应有的权利,因为中国企业现在还比较弱小。比如信息产品,中国总体比较弱,但是我们承诺要零关税,大部分发展中国家都没有这种情况。反过来,美国对我们彩电进行倾销指控,实际上发生在这之前,是不成立的。美国与欧盟、日本一样,属于西方国家中三个最大的经济体之一。美国的市场是最开放的,但是对于中国的彩电都有5的关税。欧盟长期对中国彩电实行反倾销,现在中国彩电基本上都进不了欧盟市场,它征收的关税是10。但今天我们必须要对欧、美、日的信息产品零关税,总的来说,我觉得这个规则对于中国企业来讲,不是很公平。我们非常弱小,如果我们不小心挨人家一拳,我们就爬不起来。我们大部分企业承受风险的能力,以及中

7、国的实力都是比较弱的。 我们国家为了加入WTO为何做出如此大的让步?因为它对中国企业长远的影响是积极的,是正面的,它会加速中国的经济体制和企业结构的变革,促生世界级企业。从长远来看,我是赞同的。在未来,一个真正有竞争力的公司,必须是一个国际经营的公司,必须是一个跨国公司。中国要培养自己的跨国公司,经济体系就必须融入全球的经济体系,这是我们必然的选择。第二,经济全球化给中国企业提供了更大的国际舞台,同时也要求中国企业适应和遵循国际规则;加快企业国际化的竞争,对中国企业长远来讲是有积极和正面影响的。去年,我和索尼公司负责人会谈,他谈到的一个观点我很认同。他说中国巨大的市场对中国是一个好事情,因为能

8、够帮助中国企业成长,但同时也可能是一个坏事情,你会觉得中国的市场太好了,屋里太温暖,不愿意走出去。为什么韩国企业成长那么快,竞争力那么强?很重要一个因素就是因为韩国市场非常狭小,一开始就要在国际竞争中去面对各种挑战,这个过程中会优胜劣汰,会有很多企业被淘汰掉,但是存活下来的企业竞争力一定会很强,能够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另外一点,我说过影响会更加深远,那就是针对中国政治和社会体制的变革。面对经济全球化,中国企业和国外企业相比,我们的竞争优势在哪里?我认为在中国市场上。我们和国际大公司比,我们的优势是一个客户服务网络,一个营销网络,一个低成本的能力,还有本地化价值创新;而国外企业的优势在于产品技术

9、创新能力,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如果比较的话,我们中国企业的明显劣势在我们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方面,但是中国企业有机会在产品应用技术创新方面,主要是本地化价值创新方面超越对手。所谓本地化价值创新,就是针对本地市场和消费者需求的一种应用技术创新。如果中国企业能够在这一点上做的比较出色,就能够创造出自己的竞争优势。有一个例子可以说明, TCL手机从产品技术创新能力来看,坦率地说并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因为我们的芯片基本上要依靠国外供应。但是我们一开始就针对中国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在产品的工业设计和应用技术功能设计层面上有所创新。我们在手机上引入珠宝,就把珠宝这种时尚的概念引入到手机设计里面

10、。开始我们提这个概念的时候,很多人都笑话我们说,“你们这是疯了,把宝石和钻石放到手机上”。事实上大家看到,自从我们在1999年推出第一代产品以来,很多国际大公司,包括摩托罗拉、诺基亚,都推出类似概念的产品。所谓的宝石手机,在欧洲、美国不好卖,但在中国市场好卖,但是他们这些公司的设计人员,很难在这一阵地上比中国企业做的更好,因为他们的产品设计基本上是基于一个全球市场的需求来考虑的(在座的有很多来自外地企业,我无意贬低)。很多国外大公司都是用同一款同一个产品风格设计来打全球市场,这样做有一定的优势,但是他的软肋也是非常明显的。这就给了中国企业一个机会,使我们能够在本地化价值创新方面率先取得突破,能

11、够创造额外的价值。去年TCL手机的盈利是12亿,今年SARS的影响对利润产生一定的压力,但我们上半年的营利也有4.9亿,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我们能够在产品的本地化价值创新方面有所突破。另外,大家比较容易理解,就是低成本的生产能力,这是我们企业的优势。最近在我们的企业变革中非常强调这一点,要保持我们在速度、效率和成本方面领先的优势。所以,面对国外企业的竞争,中国企业一定要争取扬长避短,首先在中国市场站住脚,能够承受住跨国公司的冲击(中国企业在很多领域都已经能够做到)。1992年,TCL开始进军彩电的时候,可以说大部分市场,特别是大屏幕市场是国外品牌占主导,今天大家可以看一下,我们不但在国内市场占据了

12、无可比拟的主导地位,中国也已经成为全球彩电产量最大和出口量最大的国家之一,手机产业也一样。有人问我今后手机市场怎么样?我相信一定是国内品牌占绝对优势。但能否做到这点,就要靠我们大家今后的努力。 在东亚经济发展中,简单地说有两种模式,一个是韩国,一个是台湾。韩国模式是要创造一个品牌,加强驾驭经济的能力,来发展自己的国际级企业。这是韩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特点,当然不是说韩国没有中小企业,但是韩国经济中起主要拉动作用是几大企业,特别是三星、LG等大企业。这一点是韩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特点,着力培养几个有竞争实力的大财团,创造自己的品牌。三星表现的尤为突出,三星电子在过去几年,在全球电子业中可以说是表现最优秀

13、的。去年,三星实现销售额快速增长,去年营利达到50多亿美元,比同行索尼要高。而好多日本企业在去年都是亏损的,包括松下、东芝、NEC等。所以说,一个有竞争力的品牌,有综合竞争能力的大跨国产业集团,对拉动整体经济作用是非常大的。另外一个就是所谓的台湾模式,台湾有一大批中型企业且非常有实力,特别是在IT和通讯领域。他们非常关注工业链,通过提出规模和效率,加强应用技术的创新能力,形成全球产业价值链中不可取代的一个环节。目前台湾虽然没有自己全球品牌,但是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中的作用别人是很难取代的。特别是信息产业,台湾前几年发生地震,影响整个芯片业,结果芯片价格很快成长。笔记本电脑, IT终端产品等竞争优势

14、,在供应链上的优势是非常明显的。戴尔、IBM、NEC的电脑,甚至三星电脑,相当一部分都是台湾帮他们做代理。如果台湾10家大型企业出现问题,全球电子产业都会受到巨大冲击。所以它立足全球价值链中不可取代的地位,也有自己生存发展很重要的能力。中国应该是什么样的模式?中国的模式应该是韩国的模式加台湾的模式,再加上利用外资。利用外资是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一贯政策,外资对推动中国经济发展,作用之大显而易见。我相信在未来20年、50年,中国还会坚持大力推进吸引外资的政策。中国现在已经成为吸引外资最大的国家之一,而且他会往深度发展,来提高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促进中国企业和跨国公司一个真正意义的战略联盟。

15、我讲的真正意义上的价值理念,不是现在中国企业扮演为对方加工的角色,赚一个辛苦的加工费。有个案例很典型,华为和美国公司的合资企业,其中华为公司占51股权,这是非常成功的一个案例。中国企业率先能够在真正与国际结盟的合作项目中,扮演主要角色,但这样的案例还非常少,我相信,未来5年、10年这样的企业一定会更多。中国是一个经济总量很大,经济活动非常活跃的国家,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我们可以成为一个巨大的生产基地,为众多的中国中小型企业提供生存、发展的机会。中国人创业欲望非常强,这两年我们搞国际化,我到过很多国家,像中国人这样勤奋、这样努力、这样勤俭,有一种强烈创业欲望和激情

16、的民族还是比较少,所以说无论地域还是人口,都会为一大批中小企业创造机会。另外是所谓韩国的模式,这是我重点要强调的。中国未来经济要强大,一定要像韩国一样,能够在每一个产业里面培养出自己的一批世界级企业,这是支撑中国经济强大基础。前段时间我读了一本书叫做三星攻略,李建熙有个观点,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强大的标准,就是看他有多少民族工业企业。这话讲的好像有点极端,实际上我觉得非常有道理,至少对中国来说是适合的。因为中国是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支持中国经济长期增长一定要看相对独立的民族工业企业,必须在每一个产业培养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企业。没有这一点的话,中国的经济是强大不起来的。现在虽然我们强调经济全球化,但是实际上各个国家、各个经济体都会有自己相对独立的自身利益。大家可以看到,数字电视广播和移动通讯,他的标准全球三大经济体系不一样,北美、美国、日本、欧洲在数字广播和移动通讯都存在不同的标准。为什么?我觉得最重要的不是说哪一个标准技术上的优劣,而是在标准之下所带来的区域的经济利益。是不是有能力制定自己的产业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