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金子》说课稿范文

上传人:明*** 文档编号:95735591 上传时间:2019-08-2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25.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金子》说课稿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年《金子》说课稿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年《金子》说课稿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9年《金子》说课稿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9年《金子》说课稿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金子》说课稿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金子》说课稿范文(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金子说课稿范文 金子是一篇蕴含哲理的文章,彼得弗雷特在淘金无望、准备离去时,发现雨后土地上长出了小草,从中受到启发,便留下来种花,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下面,为大家分享金子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材分析: 今天我要说的是苏教版小语第五册语文教材中第22篇课文金子。课文讲了彼得弗雷特在淘金无望,便留下种花,终于获得成功的故事。旨在告诉我们要获得财富或成功就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想靠意外的收获是不现实的。课文内容简明,情节曲折,蕴含的道理深刻,是一篇人文性较强的培养学生观察、想像及朗读能力的好材料。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运用已有的识字经验和方法,学会“坑、附”等10个生字

2、,理解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对课文的诵读品味,读懂课文内容。 2、过程方法目标:以学定教,通过创设情境,讨论、朗读等方式来培养和提高学生语言感悟能力、朗读能力和评价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体悟彼得弗雷特是靠自己辛勤的劳动,终于获得了成功,让学生懂得想要通过意外的收获获得财富或成功是不现实的,必须付出诚实劳动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知识技能目标:运用已有的识字经验和方法,学会“坑、附”等10个生字,理解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对课文的诵读品味,读懂课文内容。 2、情感态度目标:体悟彼得弗雷特是靠自己辛勤的劳动,终于获得了成功,让学生懂得想要通过意外的

3、收获获得财富或成功是不现实的,必须付出诚实劳动的道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理念: 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教学内容中显性存在的语言文字,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个性化的阅读中,在教师的引领下,从书面语言中获得信息;教师要努力构建学生、文本、教师之间的对话平台,引导学生探究性、创造性地感受、理解、评价、鉴赏文章,让学生领会到内容中隐性存在的情感、思维和精神的同时,还要超越文本,链接生活。 教学安排: 我准备安排两课时引导学生达到预设的学习目标。 第一课时: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通过图文对照,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在语境中理解生字新词,指导两个字“甘”(独

4、体字,注意笔顺)“钱”(左右结构,形声字);引发猜想,建构阅读话题,能基本说出本故事的大意。 第二课时: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反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帮助他们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彼得弗雷特通过辛勤劳动获得真金的曲折过程,教育学生向彼得弗雷特学习,培养自己靠诚实、勤劳获得成功的高尚品质。另外,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课文的基础上,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进一步激发情感,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 着重讲第二课时的教学: 本课时我打算分四个环节进行组织教学: 复习旧知,引导质疑;精读感悟,悟中明理; 小结板书,揭示“真金”;个性作业,拓展延伸。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复习旧知,引导质疑 1、出示词语,指名认

5、读。 淘金者绝大多数彼得弗雷特不甘心附近买地挖掘坑坑洼洼金钱倾盆大雨冲刷平整松软绿茸茸若有所悟装扮美丽娇艳实现 (“坑”是后鼻音,“盆”是前鼻音) 2、回顾课文 课文题为“金子”,你能围绕课文,按照情节的发展,围绕“金子”说几句话吗? 2、根据课文内容来把大家刚才说的整理一下。 板书:绝大多数人一无所获扫兴离去 彼得弗雷特埋头苦干灰心失望 偶然发现若有所悟全力培育找到真金 3、大家看看课文的内容,前后比较一下,有没有什么值得我们探究的地方? (1)为什么绝大多数淘金者一无所获,而彼得却找到真金? (2)为什么彼得刚开始时埋头苦干,结果是灰心失望,最后却实现梦想,找到真金? 问题是针对课文提出的

6、,答案还得从课文中去找,让我们再来细细地读好课文。 我们要逐步学会通过认真地阅读课文,从课文中发现问题,在阅读中有所收获。 第二环节:精读感悟,悟中明理 (一)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段 这一段中有个词“蜂拥而至”,什么叫蜂拥而至?(像蜂群似的拥挤着来到)说明来的人怎么样?(很多) 为什么有这么多淘金者“蜂拥而至”?(听说希望) 所以他们在河床上挖出许多大坑。 结果如何?(一无所获,扫兴离去) 2、谁能读好这一段,读出淘金者们从满怀希望到扫兴离去这样一种巨大的心理变化。(指名读,齐读) (教学意图:本节教学扣住“听说、无意”明白消息的不确定性,但淘金者们仍“蜂拥而至”,体会他们缺乏理智,盲目

7、跟从。接着抓住“一无所获、扫兴离去”,体会人们怀着失望离开的不幸。通过对淘金者们由“高兴”至“扫兴”两种截然不同的感情地进一步对比感知,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二)第二、三自然段 1、在众多的淘金者中,彼得弗雷特也是其中一员。 指名读第2、3自然段 2、你觉得他和其他淘金者相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同样满怀希望,不同的是,他更吃苦耐劳) 从哪里看出他更吃苦耐劳?(不甘心、默默地、埋头苦干几个月、翻遍) 3、结果如何呢?(没有发现一丁点儿、失望、连都没有、准备离开) 4、读到这里,你对彼得的遭遇有什么想法? 是啊,命运真是太残酷了,对这样一个吃苦耐劳的人,却把他的希望完全敲碎。 彼得弗雷特开始

8、时不甘心落空,正是因为他相信 (像他这样付出劳动,一定会有所收获,一定能实现梦想) 而事实却敲碎了他的梦想,他不得不准备离开。 2、具体指导,品读体味。如学生在自读第一、二两句的基础上, (教学意图:本节教学,抓住“埋头苦干、几个月、几乎翻遍了”理解从精力上、时间上、工作量上说明彼得做出的别人无法比拟的巨大付出,通过朗读让学生体会彼得是能吃大苦、耐大劳的人,但结果是“没有发现一丁点儿金子”,让学生明白上文的传说的不可靠。在品读词句的基础上,体会彼得由“希望”转向“失望”的失落心情,再次练习个性化朗读。) (三)第四-七自然段 1、命运真的如此不公平吗?如果彼得就此离去,那么他的命运就会截然不同

9、,也就不会有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这个故事。来,我们来读读接下去又发生了什么?自读4-7自然段。 2、你们知道彼得最后怎么样了?请同学们齐读第7段 (1)彼得实现了他的梦想,成了唯一找到真金的人,你们觉得他的真金是指什么?(收获鲜花财富实现梦想) (2)他说话时是怎样的心情?(非常骄傲) 对,也就是“不无骄傲”。 3、那他为什么会成为唯一有所收获的人呢?再读读4-6自然段,圈出你觉得能反映彼得之所以成功的原因的词和句。 学生交流:(发现、若有所悟、全部精力) (1)发现 出示课文插图:彼得发现了什么?描述一下他所看到的情景。 (2)若有所悟,他悟到了什么? 你觉得他的想法有没有道理?(很有根据)从哪

10、里看出来? (3)全部精力 彼得不但是个有心人,而且非常吃苦耐劳,这点我们从上文已经感受到了。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付诸行动。想一想,培育花卉要做哪些工作,他会怎么做呢? (不怕辛苦平整土地、精心选择花苗、不分日夜照顾鲜花、四处奔波销售)齐读4-6段 你觉得彼得是个怎样的人?(有心人、聪明人) (教学意图:本节教学,我让学生读好词语“若有所悟”,并说说彼得“悟”到了什么来具体地展开学习。如“这里没有找到金子”,让学生边读边思考:彼得本来要离开,是什么使他留下来?留下后又是怎么做的?引导学生读好文中相应的句子,并描述一下彼得看到的情景,体会希望的产生,明白这希望就在这肥沃的土地里,正是这希望使彼得留

11、下来。再让学生观察插图,想象彼得是怎样用“全部精力”种花的,田地里是怎样美的景象,通过语言描述,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彼得所付出的辛劳,这是故事情节转折的关键段落,我让学生自己准备,再同桌练习,然后全班交流的方法组织学习活动,为揭示“真金”的含义打下基础。) 4、现在你找到刚才我们提出的两个问题的答案了吗? (1)为什么绝大多数淘金者一无所获,而彼得却找到真金? (2)为什么彼得刚开始时埋头苦干,结果是灰心失望,最后却实现梦想,找到真金? 学生交流() 同学们说的真好,能在阅读中发现问题,并能通过不断的阅读、思考、探究解决这些问题,你就是一个会读书的人。 5、彼得从他的经历中明白了,生活有没有欺骗他

12、?他脚下的这片土地有没有亏待他? 现在你对彼得最后所说的话有没有什么新的理解?再来好好读第七段。 (教学意图:本节教学,我把重点放在理解彼得所说的话是什么意思上。让学生思考:彼得从这块土地里究竟获得了什么?你能悟到些什么呢?学生通过交流,知道彼得并非获得真的金子,而是获得了“财富”。) 第三环节:小结板书,揭示“真金” 1、同学们,现在请你告诉老师“金子”是什么?(贵重金属) 2、“真金”指什么?(财富、美好生活、明白了生活的真谛) 是的,彼得靠“勤劳和智慧”获得成功,实现了梦想。因此,“真金”在彼得身上指的是勤劳、诚实的好品质。 3、看着彼得弗雷特骄傲的笑容,从他的经历中,我们可以这样说:

13、要想_,只有_。 (教学意图:引领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后,通过小结板书回顾全文,将“金子”与“真金”作对比,让学生明白两者的区别,前者指“贵重金属”,而后者指彼得靠“勤劳和智慧”获得成功,实现梦想。因此,“真金”放在彼得身上指的是勤劳、诚实的好品质。最终揭示“真金”是指可贵的品质,如勤劳、勇敢、善良等。“金子”指什么?) 第四环节:个性作业,拓展延伸 自选课外作业: 1、熟读课文后,给爸爸妈妈讲一讲这个故事。 2、观察文中插图,想像彼得是如何付出全部精力来培育花苗并获得成功的,把它写下来。 3、积累词句(含有“金”字的成语和格言),任选三个抄写下来。翻翻成语词典,找到这些成语,看看“金”在其中的意思。 (教学意图: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另外,进入中年段以后,阅读教学应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拓宽视野,拓展和增加有效的积累,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让学生个性作业,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板书:绝大多数人一无所获扫兴离去 彼得弗雷特埋头苦干灰心失望 偶然发现若有所悟全力培育找到真金 附:成语和格言: 金光大道金戈铁马金玉良言金刚努目 金鼓齐鸣金碧辉煌金蝉脱壳金玉其外 (1)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2)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