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重力》说课稿的范文

上传人:明*** 文档编号:95735574 上传时间:2019-08-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重力》说课稿的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年《重力》说课稿的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年《重力》说课稿的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9年《重力》说课稿的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9年《重力》说课稿的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年《重力》说课稿的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重力》说课稿的范文(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重力说课稿的范文 我说课的题目重力,是新人教版的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第三节的内容,下面我从教材与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六个方面来说这节课。 1、教材、学情分析 重力”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力,重力的知识对之后学习压力、支持力、浮力等知识的学习时非常重要,同时又是学习压强、功的基础。“重力”是“力学”中的基础,在力学学习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都必须先研究重力对物体的运动有无影响。本节课由“重力的大小”“重力的方向”“重心”“重力的由来”四部分内容构成,分别从力的概念和力的三要素两个方面来认识重力。 在授课中本人根据学

2、生的思维逻辑,把“重力的由来”由最后学习内容调整为首先进行学习再学习重力的概念比较符合学生的逻辑思维。 八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但对于重力的现象较为生疏。乡村孩子,大多基础较差,通过半年的物理学习,虽然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他们缺乏一定的探索问题的能力。根据学生的情况,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充分发挥演示实验的作用,当然在课堂上还需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后,让学生体会和认识到重力的存在及有其产生的效果。 2、重点、难点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在本节课中最担心学生难已掌握下列两个问题: 1、掌握重力的“三要素”;能进行重力

3、大小的计算。 2、运用重力计算公式来解决相关问题。 因此我把这两个问题作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三、教学目标 根据重点难点我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重力的作用效果,会由质量计算重力大小。 2、认识重力的方向,理解“重心”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 1、了解牛顿关于“万有引力”的理论思想,知道万有引力的存在。 2、通过实验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认识并掌握求重力的公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重力产生的原因的探究,了解牛顿的贡献,激发学生向科学家学习的意识,树立探索太空奥秘的理想和信念。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采用直观演示法、引导发现法和讲解法等,多种方法配合使用,

4、运用多媒体直观展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加上教师讲解,将达到“教”与“学”的优化组合。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1、选择教具依据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用具及设备选取得当有利于使教学过程从抽象到形象。使学生在生动形象的环境中得以迅速理解和掌握重力和质量的关系。 为此,我选择以下的教具及设备: 2、教具:多媒体课件、铁架台、弹簧测力计、重锤线、钩码、三角板、铅笔、细线、橡皮 根据本节课教学内容,采取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我设计以下教学过程: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教学 1、重力 播放PPT,观察图片:建在斜坡上的房子、比萨斜

5、塔等,通过观察图片来发现问题,然后联系生活中的物体下落,扔东西时,物体的下落轨迹等,通过以上现象让学生思考相关问题,同时让学生阅读教材,p9导读与p12重力由来,回答问题。主要是让学生从生活情境中寻求规律,形成理论,树立探索太空的理想,激发向科学家学习意识,让学生自然进入课题。 (二)实验探究,寻求规律 1、重力的大小 生活中我们提起不同的物体用的力也不相同由此并根据科学实验探究方法提出问题,猜想质量与重力之间有何联系?分组实验,用测力计和钩码探究质量与重力之间遵循什么规律,总结结论。设计,填写书中表格。 根据表格数据以m为横轴,G为纵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描点绘图像,计算G/m,小结g=9.

6、8N/kg.总结重力公式。通过实践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学生学会正确的探究规律、方法、步骤和基本操作思想,引导学生建立理论来源于实践,规律就在身边的认识,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分析归纳,理解应用 1、重力的方向、重心 P11,先阅读,分析总结;重力的方向是如何的?并引导学生去发现,“竖直向下”和“垂直向下的区别,同时联系生活中一些物体下落的轨迹来加以巩固。再进一步由力的三要素引出重力的作用点重心。要求学生掌握规则物体和不规则物体的重心的确定方法。 通过以上教学让学生掌握重力三要素;提高学生阅读学习能力,体验物理来源于生活,从物理走向社会。 (4)课堂小结感悟新知 关于重力 (1)重力产生的原因万有引力 (2)重力大小G=mg,g=10N/kg (3)重力的方向和作用点:方向竖直向下,作用点是重心 (五)课堂训练巩固新知 通过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重力计算公式来解决相关问题。 (6)课下作业巩固升华: p14,动手动脑学物理1-5. 设计意图:1-3题考查重力公式的应用,训练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注意公式、运算过程和结果的规范与准确。4、5题考查学生是否知道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六、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