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林海》说课稿范文

上传人:明*** 文档编号:95734022 上传时间:2019-08-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5.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林海》说课稿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年《林海》说课稿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年《林海》说课稿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9年《林海》说课稿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9年《林海》说课稿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年《林海》说课稿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林海》说课稿范文(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林海说课稿范文 一、谈教材 林海是第十一册最后一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作者老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大绍安岭的原始森林,表达了对大兴安岭的喜爱之情。文章文笔流畅,层次清楚,具体描写与抒发感情相结合,展开联想与抒发感情相结合,把大兴安岭原始森林的美表现得淋漓尽致;以“亲切、舒服”感情为线,贯穿全文,一次比一次感情深入,把对大兴安岭的感情在字里行间表现得真实感人。让读者充分领略到了大安岭的外在美与内在美。 本课是这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针对文章特点、单元训练重点和课文在单元中的安排,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了解大兴安岭的景物特点,受到美的教育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教育;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在描写景物

2、中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至六自然段。而让学生了解大兴安岭,岭、林、花的特点以及体会作者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是本课教学难点。 二、谈教法 为完成本课时教学目标,突破难点,在教学中,教师必须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帮助同学真正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由于本文表达了作者水深厚的思想感想,所以应让学生反复诵读,读中悟情,读中表情。同时抓住重点词语的理解,图文结合创设情境等方法完成本课教学。 三、谈学法 通过上一组和本组第一篇的学习,学生已经对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方法有所了解,已具备了一定的体会思想感情的能力,所以本课可以引导学生应用“读思议读”的学习方法,即“

3、初步了解深入思考评议提高诵读升华”。 四、谈程序 本课可采用“五步自主教学模式”,即“导入揭题自学探索交流点拨检测巩固深化训练”。 (一)、导入揭题 、教师提问:以前学过美丽的小兴安岭,小兴安岭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我国还有另一处森林宝库大兴安岭。 、揭题:板书“林海”,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大兴安岭的原始森林。 、从题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觉得还应该知道了什么? (二)、组织第一次自学探索 出示自学要求 、放课文录音,学生听,可跟默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同桌互相选读课文。 、思考:课文中几次讲到“亲切、舒服”?作者分别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感到亲切舒服的?再按照“思考练习”中的提纲,给文章

4、分段,列出提纲。 、请学生主动到黑板上写出他的分段意见。 (三)、交流点拨 、指名读生字及组词,学生评议。 、开火车读课文,然后评议。 、指名板书学生谈谈你是是怎样分段的,为什么这样分。 、学生评议分段情况。 、小结 (四)、组织第二次的自学探索 出示自学要求 、作者三次“亲切、舒服”之感分别是在怎样的情况下产生的? 、“我”一走进原始森林有什么感觉?这种感觉是怎样产生的? 、“岭”、“林”、“花”各在什么特点?作者怎样写出岭、林、花的特点的? 、为什么到了林场,“我”这种亲切之感更加深厚了?如何理解大兴安岭的确含有兴国安邦的意义。 (五)、交流点拨 这部分主要有三环节:交流点拨、朗读体会、质

5、疑问难。 、交流是检验学生自学成果的过程。在学生交流时如出现分歧与偏向时,教师及时点拨。 根据学生的交流,主要要了解岭的特点是多(形多、量多)、温柔,林的特点是多、绿,花的特点是多、美。 、朗读体会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朗读的形式可多样:轻读、个读、赛读等。要注意重点语句、重点段落的朗读,使学生真正与作者产生共鸣,感情得到升华。 、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是学生自主性的体现。学生在交流、体会后提出有一定价值的疑难本身也是能力的反映。对学生提出的疑问可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解决措施,或课堂,或课外;或学生互解,或师生共解。 (六)、检测巩固 这是对教学目标达成情况的检验,教师设计的检测巩固题要以“目标”为中心,题型要新颖,形式多样。可以“选读你觉得最美的段落”,“用画出岭(林、花)的特点”等。 (七)、深化训练 为让学生的知识得到迁移,教师可设计深化训练题。根据教学目标,本课要让学生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在描写景物中表达思想感想的方法,所以可以设计诸如“校园冬景”、“这里的景色真美”、“风景这边独好”之类的训练,读写结合,提高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