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慈母情深》说课稿

上传人:明*** 文档编号:95733561 上传时间:2019-08-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9.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慈母情深》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年《慈母情深》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年《慈母情深》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9年《慈母情深》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9年《慈母情深》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慈母情深》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慈母情深》说课稿(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慈母情深说课稿 一、说教材 慈母情深选自著名作家梁晓声的作品母亲,是一篇略读课文,讲述的是贫穷辛劳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青年近卫军的事,表现了慈母对孩子的深情,以及孩子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根据教材的特点、课程标准、单元教学目标以及五年级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时间为一课时,教学目标有三个: 1、知识目标:认识三个生字。理解“失魂落魄、震耳欲聋、脊背、龟裂、忙碌”等词语,并且再现到课文中加深感悟。 2、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悟作者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表现人物的写法。 3、情感目标:通过对重点句、段的理解感悟,体会母亲的慈祥、善良和作者

2、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唤起学生敬爱母亲的情感。 教学重点:通过对母亲外貌、语言、动作描写的重点句、段的品析,体会母亲的慈祥、善良以及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教学难点:如何通过多种方式的解读,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情深”,提高阅读能力。 二、说教法 高效课堂更加关注学生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一问题。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和课堂教学的效率,根据高年级略读课教学的要求、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我采用个人独学,小组合作、汇报交流、主题教学(抓住“文眼”“深”)、创设情境、以读代讲、指导点拨等教法,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讨论交流,愉快学习。 三、说学法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3、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因此,我主要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学习法,小组合作探究法。让学生边读边悟边批注,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汇报交流展示,质疑反馈拓展等活动,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等,体会慈母情深。 四、说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通过播放游子吟画面,让学生背诵这首诗来引入新课。目的是创设情境,唤起学生对母亲的感情,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另一方面用学生熟悉的关于母爱的一首诗导入,让学生迈出成功的第一步,缓和紧张的心情,为下文的学习作了铺垫。 2、交流资料,简介作者。课前安排学生查找资料,了解作者。目的是训练学生查找资料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第二环节: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4、、学生以自已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可以采用个人读、默读、轻声读、小组合作读等方式。要求:(1)遇到生字多读几遍,争取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2)大致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汇报。(1)指名读小黑板上的生字词,如:“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忙碌攥”等。(2)用自已的话简述课文大意。 【设计意图】尊重学生的原有知识和经验构建课堂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挥学生的个性,养成学生边读边思考的习惯。 第三环节:再读课文,小组合作学习 略读课文的教学着重指导学生将精读课文中学到的方法用于阅读实践,因此要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所以我让学生再次自由读课文,要求他们边读边悟边批注,找出反映慈母情深的句子

5、。之后,与小组内其他同学交流。要交流自己读书的发现、感悟和疑惑。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待下一步师生共同解决。 【设计意图】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体现新课标理念。 第四环节:汇报交流,感悟慈母情深 在全班汇报交流时,教师相机着重引导学生汇报关于描写母亲外貌、语言、动作和神态的语句。如:“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人,脊背弯曲着,头凑近在缝纫机板上。”“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双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等。教学中,

6、教师相机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发挥想象。在有感情地朗读和丰富的联想中着重引导学生从母亲的外貌、语言、动作和神态的语句,体会母亲的瘦弱、贫穷和辛劳,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平凡与伟大,从而感受母爱。学生在读中感受到母爱后,顺势引导学生体会“我”对母亲的感激。 【设计意图】学生在自主学习,自读感悟、小组合作的基础上进行汇报交流展示,可亲自领悟文中人物内心的情感世界,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在读中悟情,感受准确的语言所表达出来的美,体会平凡母亲的伟大,感受伟大的母爱,激发热爱母亲的思想感情,使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 第五环节:质疑问难,相互探究 此环节着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

7、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第六环节: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这个环节主要是让学生课外阅读其他表现母爱的作品,让课堂的余温在课外延伸,体现新课程的“大语文观” 五、说板书设计 慈母情深 震耳欲聋的噪声 瘦弱弯曲的脊背 疲惫不堪的身体 毫不犹豫地一塞 争分夺秒地忙碌 这个板书设计是中心的浓缩,是课堂教学中师生双边活动的缩影。我抓住重点词板书,简洁而清晰,达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六、说教后反思 整个教学设计我认为还是很符合新课改的教学理念的,自己认为做得较好的地方: 1、教学目标基本上达成了。 2、尽管这节课我觉得时间紧了些,内容多,但教学效果还是好的。 3、课堂上我能根据学情灵活调节教学内容,不是在走教案也不是被学生牵着走,能关注学生的学情,调控到课文的重难点上来。 4、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训练学生的语言,也是我这节课和平时教学中力求做到的,比如:生字词的解决;如何通过人物的语言、外貌、动作来刻画人物形象;小练笔的训练,重点语句的朗读背诵都是在训练学生的语言; 5、引领学生走出文本,走出教材,阅读课外相关,都体现了一种大阅读观。 6、板书设计体现了灵动性:如“毫不犹豫”“争分夺秒”是学生真实的感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