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初中阶段家长如何与孩子沟通

上传人:德****1 文档编号:957106 上传时间:2017-05-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整理】初中阶段家长如何与孩子沟通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7年整理】初中阶段家长如何与孩子沟通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7年整理】初中阶段家长如何与孩子沟通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7年整理】初中阶段家长如何与孩子沟通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7年整理】初中阶段家长如何与孩子沟通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整理】初中阶段家长如何与孩子沟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整理】初中阶段家长如何与孩子沟通(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阶段家长如何与孩子沟通?转他人文章初中阶段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思维在这个阶段成长,性格在这个阶段初步确立。很多同学,都是在初中时代就确立自己的优势,打下很好的数理基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到了高中、大学都会顺风顺水。 天下的父母都是一样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很多父母辛辛苦苦的为孩子付出,却得不到孩子的理解,甚至还总是引起孩子的反感。前一段时间,就有一位孩子的妈妈找到我, 很痛心的向我诉说,后来竟忍不住落泪。这位家长大学毕业后拥有一个很好的工作,可为了孩子中考,她辞去工作,专门陪着孩子,辅导孩子功课,陪孩子上补习班,可以说是付出了自己的全部精力。可孩子的成绩却总是提高不上去,心思也总是放

2、不到学习上来。这里就存在一个与孩子沟通,怎样帮助孩子的问题。 大部分家长将会陪伴学生经历这样的过程: 上初中以后,就会发现学生的成绩开始下降, (其实是名次下降)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不够,和家长冲突开始增加。 初中生这个时候,表现出来几种情况,学习很好的,会经常关起门来,不让家长参与,学习差的就有点破罐子破摔 的劲头,总而言之家长和学生的关系就是一个“ 僵” 字。 初中生的家长开始感觉不像小学那样,对子女的功课有辅导的把握,很多题目已经不会做了。有的家长会把家里的网络断掉或把电脑收了,不让子女用,往往会引发更大的对立。到了初三,有部分子女就和家长形成对阵的架势,关系相当紧张。家长形同任劳任

3、怨的奴隶。如何破解这样的困剧,与孩子良好沟通, 促进他学习的目的呢? 第一,初中阶段孩子的心理是怎么样的? 1 极强的自尊心; 自尊心是一把双刃剑。作为父母,如果还像小学那样,出了问题,对孩子就是一味的训斥,尤其是当着其他人的面,不允许孩子申辩。这样做 ,非但起不到教育他的效果,反而会引起他对你的排斥和反感。孩子听到你披头盖脸的教育,首先想到的是自己很没有面子,今后怎么还能在 同学们面前抬起头来,而不是反省自己到底是不是错了或错在哪里。 2 强烈的独立意识; 到了初中以后,很多孩子不再愿意事事都跟父母商量,而是自己单独来做。这时候,父母要自愿充当孩子的参谋,争当绿叶。虽然,孩子年龄还小,缺乏处

4、理问题的经验。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是要尽可能的提供给孩子自我展现的平台。很多做父母的,尤其是母亲,总是怕孩子做不好,处处代劳。这样,一方面会使孩子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另一方面,对孩子健全的人格成长也是极为不利的。 3 容易受到坏的影响 13 岁16 岁的孩子思维敏感,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坏的影响。所以作为父母要经常关注孩子的各种情况,尤其是他交往的朋友。 尽量给孩子创造一个单纯的、积极的成长空间。事实上,我们努力使孩子考入重点中学的实验班,经过初中三年努力使孩子考入重点高中的实 验班,以致将来考入名牌大学。不仅仅是为了使孩子接受最优秀老师的指导,也是为了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

5、境,竞争环境。 第二,如何正确看待初中阶段学生成绩的下降? 这是个家长和学生都困惑的问题,进入初中后的成绩下降会严重打击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可以说,现在的教育模式下,这是第一个要面对的大问题。原因一,初中的命题和小学迥然不同,答案也有了不同的理解。小学的试卷大部分都是教什么考什么,不怎么用积累,对于很多有小聪明的学生,凭着临阵磨枪就能考的不错。答案也比较清晰,什么是正确的答案,老师,家长,学生都没有异议。而初中则不然,无论是月考,还是期中,期末考试,有一半以上的题目考的是以前的积累知识,并不是当期学的东西。这一点就够学生郁闷的了,还有更重要的一点,题目的答案很灵活了。比方说阅读理解这类的题目,学

6、生认为答对了,家长也认为答对了,可是老师就是说错了。对于答案的争议,会使学生很受伤,严重的还会让学生放弃努力。 原因二,初中老师的教学理念和小学老师不一样 在小学里面,由于很多地方都没有小升初的考试了,因此学习的竞争性比较差。这样培养出来的所谓相对高分生,有相当的脆弱性, 学生只是在几个考点上掌握或熟悉了,基础知识并没有打牢。家长和学生其实是处于一种盲目乐观而已。 第三,家长如何配合老师? 要根据自己的子女的学习状况,针对性的进行弥补。每个学生在学校中的处境是不一样的,因而作为家长,要调整自己的位置,尽可能地弥补现在学校应试教育的不足。 (1)如果你的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已经名列前茅,那么你一定不

7、要在子女的学习上过多的下功夫。子女已经是坐上了顺风船。再用力,结果往往会欲速则不达,你需要做的是培养学生经受挫折的能力。很多学习相当优秀的学生,经不起一场考试的失败。 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学习再怎么好,也不见得场场必赢。我有一个大学的同学,学习成绩也不错,但是一到考试的时候,右胳膊就不能动弹。神经出现问题。究其原因,是一次考试考不好的后遗症。(2)如果你的子女是中游,和老师关系比较融洽。那么你就要重点培养子女的学习作风,培养学习的认真程度。毛主席说过的话, “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 。 一个学习中等,但是学习稳健的学生,往往在最后关头,能够冲出去,成为一匹黑马。 同时这样的学生,往往还有些

8、特长,也要积极鼓励。一个有突出优势,其他方面都能达到中等的人,是最有竞争力,最有前途的人才。 (3)如果你的子女是中游,那你要认清这个残酷的现实,你的子女可能很有才,但却不是当前教育体制的宠儿。在这个环境下面,他不可能名列前茅了。一味地逼迫,会让他越来越差。和子女的关系也会越来越僵,会把自己弄成了子女的对立面。对于这样的学生,家长要找出他适应的那些方面,加以鼓励,冷处理那些不适应的地方。不能用批评的方法。处在鼓励下的学生,往往会逐渐往上走 (4)如果你的子女是下游,或者成绩名次象过山车一般不稳定。这样的学生肯定不是学习努力的学生了。这样的学生千万不要给他树立标杆,跟他说,谁谁谁怎么样, 他是不

9、可能一下子追上什么人的。要求他追,反而会加大他的挫折感。 要把重点放在培养他平和的心态上面,化解他的偏激观点,尽量找出他的特长,争取在一个地方取得超过其他同学的突破。 不要牢骚,不要埋怨,学习部分重点掌握基础知识,稳定住成绩。如果请家教,也不要做难题,能够把基础知识和作业题做好,就可以大加鼓励。 还有一些普遍的原则需要遵守: 1. 不要迎合子女的观点,也不要批评学生的观点,要利用家长的阅历,在任何一个话题上面提出自己不同的观点。强调不同,尊重差异。是启迪学生创新思维的好方法。未来社会,无论经商还是走仕途,没有创新的人是不会有发展的。 2. 要清晰无误的定下一些学习和生活的规则。比方说,玩电脑的时间,次数。比方说一些奖励措施,压岁钱的使用等等。决不能轻易改变它。现代社会是法制社会,也是信用社会。培养信用也是非常必要的。 3,对孩子要宽松。要表扬对的。冷淡错的。不要轻易批评,如果要批评也要尽量采用幽默一点的方式。 4,切忌不要总是在孩子耳边讲,自己怎样为他付出,拿自己小时候与他对比或拿别的孩子与他对比。时代真的不同了。环境不一样,同样的方法结果是不一样的。 5,不要把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家庭生活的中心。这个是子女不能承受之重。如果学生成绩好了,可以奖励,全家庆祝。 如果考得不好,该干什么,还要继续干什么,不要企图让子女产生愧疚。 事实上,(他) 她也不会有愧疚的,只会产生埋怨和憎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