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回忆我的母亲

上传人:笑傲****01 文档编号:95706426 上传时间:2019-08-21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1.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回忆我的母亲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八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回忆我的母亲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八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回忆我的母亲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八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回忆我的母亲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八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回忆我的母亲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回忆我的母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回忆我的母亲(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回忆我的母亲,朱德,导入新课,谁都有自己的母亲。母亲的爱像高山,像海洋,像大地,像阳光;母亲的爱最崇高、最伟大、最无私、最宽广。今天,我们学习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看看是怎样的一位母亲哺育了朱德总司令这样一位时代伟人的。,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朱德 1886年生,字玉阶。四川仪陇人。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中国的杰出领导人。 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在党的领导下,积极从事革命活动。1927年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第二年,他率领南昌起义的一部分部队,开赴井冈山,与毛泽东同志所领导的部队会师,成立了中国

2、工农红军第四军,任军长。1930年起任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中华苏维埃军事委员会主席。1934年10月,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总司令。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 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1976年7月6日在北京逝世,终年90岁。,作者简介,朱德同志故居,学习目标,1.了解母亲平凡伟大的一生,学习劳动 人民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韧顽强 的优秀品德。 2.理解重点词句的深刻含义。 3.学习文章语言朴素,感情真挚的特点。 4.感受作者对母亲的赞扬、热爱与思念 之情。,锺太( ) 佃农( ) 祖籍( ) 仪陇( ) 溺死( ) 劳碌

3、( ) 私塾( ) 勉强( ) 豌豆( ) 和蔼( ) 妯娌( ) 和睦( ) 周济( ) 管束( ) 庚子( ) 衙门( ) 差役( ) 横蛮( ) 不辍( ) 饱尝( ),din,j,lng,n,l,sh,y,hng mn,chu,chng,zhu li,m,chi y,zhng,min qing,wn,h i,zhu j,gun sh,gng,没有办法;没有办法可想。 做事不辞劳苦,不怕别人埋怨。 待人宽容厚道,仁爱慈善。 靠剥削发财致富的人没有好心肠。 省吃省穿,形容节俭。节、缩:节省。 不停地劳动(耕作)。 旧时遇着荒年,饥民聚集在一起到地主富豪家去吃饭或夺取粮食。 到处向人家借钱。

4、,无可奈何: 任劳任怨: 宽厚仁慈: 为富不仁: 节衣缩食: 不辍劳作: 吃大户 : 东挪西借:,第三部分(第16、17段):抒发对母亲的思念之情,表达报答母亲深恩的决心。,第二部分(第215段):回忆母亲一生主要事迹,歌颂她的美德,感谢她的养育之恩。,第一部分(第1段):沉痛悼念母亲逝世,引出回忆的内容。,本文可分为几部分?,本文可分三部分:,寄其哀,述其功,颂其德,“我很悲痛。”“我爱我母亲。”,2.表明叙事线索的句子是:,“特别是她勤劳一生。”,3.表明全文感情基调的句子:,1.本段点明主旨的句子是哪一句?,“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一、阅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思考:,4.交代写文

5、章缘由的句子:,“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精读文本,5.这一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总领全文,点明回忆的内容。抒发作者悲痛的感情,奠定感情基调。,二、阅读课文第215自然段,(一)阅读课文第213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1.勾画表明时间的词语,并思考: (1)这些时间母亲经历了什么事情? (2)分别表现了母亲怎样的思想品质? (3)在文中画出表现母亲高尚品质的词句。,时间顺序 母亲经历的事情 母亲的思想品质,好劳动、整日劳碌着,退佃、搬家和天灾,节衣缩食,供“我”读书,支持和慰勉“我”参加革命,离开土地就不舒服,回家继续劳动,独立支持一家人的生活,86岁高龄仍“不辍劳作”,聪明能干、勤劳

6、俭朴、 任劳任怨、宽厚仁慈,坚强不屈、爱憎分明、朴素的阶级意识,摆脱贫困和压迫的骨气,深明大义,热爱劳动,积极支持革命、期望革命成功,勤劳一生,作者小时候,18951900前后,1905前后,1908,1919,抗战前后,1944,母亲是勤劳一生的人; 母亲是一位有很多事情值得我永远回忆的人; 母亲是整日劳碌着的人; 母亲是聪明能干的人; 母亲是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的人; 母亲是同情贫苦人的人; 母亲是勤劳俭朴、宽厚仁慈的人; ,请同学们用“母亲是”的格式为题说个句子,谈谈母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母亲是劳动妇女,是家庭主妇,选材范围只能是这些日常琐事; 选材虽从小处着眼,但能于细微处见真情,写

7、得真实、亲切、感人。这正是本文在选材方面的高明之处。,2.作者回忆了母亲在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琐事,为什么尽选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琐碎事?,3.作者是怎样将众多的日常小事有条不紊地组织为一个整体的?,围绕母亲“勤劳一生”这一叙事线索,按时间顺序安排记叙的内容。,(二)阅读第1415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1.作者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2.结合课文具体内容,说说“我”从母亲身上得到了哪些教益? 3.从全文来看,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教给我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抒情和议论。,说明了母亲“值得我永远回忆”的原因,也

8、与开头呼应,自然引出下文。,三、阅读课文1617自然段,1.文章的结尾表达了哪几层意思?,痛悼母亲的离去;,对母亲的高度评价;,决心尽忠于革命事业。,由爱母亲升华到爱劳动人民,由赞美母亲升华到赞颂劳动人民,从而进一步深化了文章的主题。把报母恩的思想化为尽忠党和人民、报效中华民族的决心,表现了作者博大的胸怀与崇高的思想境界。,2.“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 (1)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对文章的主题有什么作用?,(2)“创造了”和“创造着”二者位置能否对调?,不能对调。“创造了”是说劳动人民过去创造的历史,“创

9、造着”是说劳动人民如今仍在继续创造着中国历史,二者有时态上的差别,有时间的先后顺序。,写作特色,3.夹叙夹议:一面叙述某一件事,一面又对这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这种方法的好处是:笔法灵活多变,生动活泼,还可以起到总起、提示、过渡和总结等作用。例如第8段,在叙述乙未年退佃搬家的悲惨遭遇这件事之后,就写了下面的议论:“母亲没有灰心,她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却更强烈了。”这议论一方面赞扬了母亲坚韧顽强的性格和爱憎分明的情感,同时也暗示了母亲后来支持儿子投身革命的思想基础。,2.语言朴素,感情真挚。文章没有华丽的词藻和过分的渲染,但深深打动着读者。例如“我爱我母亲”“我应该感谢母亲”“母亲

10、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语言朴素,但情感真挚,寓于真情。,1.事例典型,人物鲜明。文章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了鲜明的人物形象。例如“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还“挑水挑粪”,这些典型事例显示了母亲勤劳能干的优秀品质。,文章回忆了母亲勤劳的一生,赞颂了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强不屈的优秀品质,叙述了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抒发了对母亲的深深怀念和无比崇敬的感情,表达了自己尽忠于民族和人民,尽忠于党来报答母亲的决心。,课堂小结,回忆我的母亲,母亲去世,万分悲痛,写文怀念,母亲一生,勤劳俭朴,聪明能干,宽厚仁慈,坚强不屈,教育影响,教“我”与困难作斗争,鼓励“我”走上革命的道路,怀 念 崇 敬,文章结构,学完这篇回忆性散文,我们应该向朱德同志学习什么崇高品质?,明确:爱母亲,并把这种爱扩大到爱广大劳动人民,并为之奋斗终生的崇高思想品质。,以我的母亲或我的父亲为题,写一篇短文,用一个小事例来表现母亲或父亲的一个特点。,天地宽大,父母恩大。,养儿方知父母恩。,拓展延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