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的研发全球化及其应对策略研究doc69(下载).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5694315 上传时间:2019-08-21 格式:DOC 页数:83 大小:6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跨国公司的研发全球化及其应对策略研究doc69(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跨国公司的研发全球化及其应对策略研究doc69(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跨国公司的研发全球化及其应对策略研究doc69(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跨国公司的研发全球化及其应对策略研究doc69(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跨国公司的研发全球化及其应对策略研究doc69(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跨国公司的研发全球化及其应对策略研究doc69(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跨国公司的研发全球化及其应对策略研究doc69(下载).doc(8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海科技发展基金软科学研究项目编号:跨国公司的研发全球化及其应对策略研究课题组成员 课题负责人:杜德斌华东师范大学西欧北美地理研究所 教授、博导课题参加人员:孙逸飞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地理系 副教授、博士楚天骄华东师范大学西欧北美地理研究所 博士研究生包 惠华东师范大学西欧北美地理研究所 博士研究生祝 影华东师范大学西欧北美地理研究所 博士研究生徐瑞华华东师范大学西欧北美地理研究所 硕士研究生王远桂华东师范大学西欧北美地理研究所 硕士研究生摘要报告在分析和总结当前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的现状特点和总体趋势的基础上,解析这一新的国际经济形势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并总结新加坡、台湾和印度等国家

2、或地区研发全球化的对策;进而研究跨国公司在中国,尤其是在上海的研发投资及其给上海城市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最后提出了上海应对这一国际经济形势的战略目标和对策措施。 本报告在研究尺度上从全球到地方、从宏观到微观逐层解析;在研究方法上以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并以实证见长。 在资料的获取上,除常规的图书、资料和网络查询外,着重通过问卷、访谈、座谈和实地考察等方式,获取大量第一手资料和信息。课题组先后对通用电气研究开发中心、罗克韦尔自动化(上海)研究中心、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拜耳(中国)有限公司上海聚合物科研开发中心、上海禹华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旭华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上海阿尔卡特智能终

3、端设备有限公司、格罗利药业科技有限公司、惠普中国软件研发中心等九家在沪的外资研发机构进行了访谈和问卷调查。参加了伊士慢柯达公司大亚太区产品开发中心、SK生物医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BASF染料化工有限公司、SSV上海索广影像有限公司、上海贝尔阿尔卡特有限公司、联合利华研究发展中心等单位的情况汇报座谈会。还邀请国际著名研究全球化问题的专家作有关研发全球化的讲座。除考察上海外资研发机构集中的各个经济技术开发区外,还考察了台湾新竹科学园区和台北内湖科技园区,访问了杨智科技、华帮电子和台湾应用材料等著名高科技企业,并听取了它们对在大陆、尤其是在上海投资研发的看法。这些调查、访谈、座谈和考察是本课题得

4、以顺利完成的基础。 报告共分六章,第一章在总结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的主要表现的基础上,着重从行业特征、地区格局、投资动机三个方面分析了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的基本特征和一般规律。报告指出,跨国公司的研发全球化主要表现为海外R&D支出的增加、海外R&D机构的迅猛发展和专利的国际化。海外R&D机构是跨国公司在东道国专门从事R&D活动的部门,其数量的增多是跨国公司R&D全球化的最直接表现。从行业特征来看,跨国公司R&D的全球化程度与各行业的R&D强度基本呈负相关,换言之,工业行业的技术密集性越高,其海外研发的比例越低。可见,跨国公司的海外R&D投资并不是集中在高新技术领域。从地区格局来看,跨国R&D的流入

5、、流出主要发生在美国、日本和欧盟“大三角”之间。不过,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R&D流入、流出的地理分布正在不断趋向分散化,发展中国家, 尤其是新兴工业化国家正在成为发达国家海外R&D投资的新兴市场;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也纷纷到海外经营R&D,且发展势头十分迅猛。跨国公司到海外投资R&D的动机,我们将其归结分为三类:一是为了实现技术的本地化,以支撑其在东道国的生产企业;二是为了建立情报信息窗口,跟踪和获取东道国和竞争对手的技术;三是为了利用东道国的科技人才和研究环境,降低研发成本。 报告第二章分析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及其因应措施。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促成了技术、专利等知识

6、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与优化配置,对于优化东道国技术创新体系、提升其创新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如同经济全球化一样,跨国公司的研发全球化同样是一把双刃剑。跨国公司研发的全球化一方面为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技术创新系统的提升提供了跨越发展的机遇,同时也为东道国的企业和国家创新体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掠夺研发资源,对本已处于劣势的发展中国家的冲击将是巨大的。因此,如何趋利避害、化压力为动力,如何在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中掌握主动,是各国或地区政府普遍关注的问题。报告认为,R&D的全球化将有可能导致发展中国家本土技术的边缘化、研发资源的流失、技术发展路径的依赖和本土企业技术控制权的

7、弱化,但同时会加快其研发资源流动、带来技术溢出效应和跨越发展的可能性。报告还重点考察了新加坡、中国台湾、印度三个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的跨国公司研发投资现状特点和应对措施,用翔实的资料说明正确的政策选择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扭转经济发展滞后的劣势,希望藉此为中国在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中实现经济技术跨越提供经验借鉴。 在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的滚滚浪潮中,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政治稳定,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市场庞大,基础设施优良,劳动力资源丰富且成本不高,成为跨国公司角逐的热土,纷纷抢滩中国研发。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已有不少跨国公司开始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特别是近年来,跨国公司迅速地在中国独资、合资、

8、合作建立了许多研发机构,而且这一发展正处于不断上升的态势。从“中国制造”到“中国研发”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大趋势,中国在跨国公司全球经营中的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报告第三章从发展态势、投资方式、投资来源、投资分别、投资行业、投资效益和投资动机等方面考察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研发投资的现状和趋势,并分析其对中国的影响,认为跨国公司R&D的进入,弥补了中国的RD资金缺口、带来了先进技术和研发管理经验、培养了一批高水平的人才、促进了人才市场的发育。 上海作为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已逐渐成为跨国公司对华研发投资的热点地区。据上海市外经贸委的统计数据,截至2002年底,在上海投资研发的外资企业已达80多家。基于对这些

9、资料和调研结果的分析,报告第四章总结了上海外资研发机构的投资现状和运营特点,并就选择上海投资的动机进行了解析。调查显示:上海的外资研发中心,既有大型跨国公司设立的全球研发中心,也有私人设立的小型实验室;从研发性质和研发周期来看,目前大部分研发活动都与应用性研究和产品的开发有关,从事基础性研究的很少;除从事独立的研发活动外,它们还以多种形式与国内大学和研究机构进行广泛的合作。这些外资研发机构投资上海的主要动机是为了实现技术本地化、网罗本地科技人才和巩固中国市场,而上海的优质服务、高素质劳动力、舒适的生活环境、接近生产地及良好的基础设施,特别是上海良好的商业氛围是吸引其落户上海的重要的外在因素。

10、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将给上海带来什么样的挑战和机遇?跨国公司研发机构进入上海后,给上海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报告第五章着重探讨跨国公司研发机构的进入给上海带来的机遇、挑战和效应。调查结果和理论分析均表明,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和跨国公司在上海大举投资研发的现实,虽然对本地的企业和研究机构形成一定的冲击,但是从城市整体发展和长远的角度来去看,它将直接增强城市的创新能力、优化国内创新资源的配置、提升城市产业和功能升级都将大有裨益,还有可能带动地方创新组织融入全球创新网络。而且,随着这些研发中心在本地的根植和壮大,其在人才和其他创新资源方面的集聚效应、技术和知识的溢出效应、研发管理方面的示范效应,以及由之带

11、来的经济关联效应等将逐步显现出来。 综上所述,跨国公司的研发全球化和跨国公司研发中心纷纷落户上海,无疑为上海的新一轮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抓住机遇,上海则能趁势而上,使其城市综合竞争实力越上一个新台阶。为此,在报告的第六章,我们大胆地提出了10年内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产业研发基地的目标。报告从上海现有的产业基础和国际经中心城市发展的客观要求等方面论述了建设成为国际产业研发中心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同时也从研发投入、人才结构、政策法规和创新服务体系方面指出了实现这一目标的困难和问题。报告认为,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制造业基地,强大的制造业实力和“四个中心”的初步形成为其创建国际产业研发中心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12、产业结构演化的内在规律和产业外移的外在压力更需要其及时将产业由低劳动力成本为优势的生产环节向高价值链的研发功能转移,而跨国公司研发中心纷纷看好上海则为其国际产业研发中心的发展展现了美好的前景。最后从进一步吸引跨国公司研发中心、鼓励国内企业在上海设立研发中心、提供研发贷款、构筑研发人才高地、设立产业研发园区和改善研发创新环境6个方面提出了加快实施这一目标的若干对策, 并在此框架下,就各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和建议。 我们的结论是:在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这一大背景下,在跨国公司大举抢滩中国研发的这一大趋势中,上海作为一个正在迅速崛起的国际经济中心城市,有必要、有条件、有能力创建国际产业研发基地!这既

13、是上海因应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的对策,也是上海提升城市综合竞争能力和国际竞争实力的必然选择。 前 言近10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与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世界上一些颇具实力的大型跨国公司与科研机构为了适应世界市场的复杂性、产品的多样性以及不同国家消费者偏好,同时也为了充分利用世界各国现有的科技资源,降低产品研制过程中的成本和风险,在生产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纷纷跨越国界,或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新建海外R&D机构、或通过参股控股并购海外R&D机构、或在合资企业下合作兴办R&D机构等,从而出现了R&D全球化趋势,现已形成一股势不可挡的潮流。 在这股滚滚而来的洪流中,跨国公司已开始纷纷抢滩中国研

14、发。90年代中期以来已有不少跨国公司开始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特别是近年来,跨国公司迅速地在中国独资、合资、合作建立了许多研发机构,而且这一发展正处于不断上升之势。 上海作为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已逐渐成为跨国公司研发投资的热点地区。上海通用泛亚汽车技术中心、上海大众汽车技术中心、联合利华技术研究中心、杜邦科技中心、宝洁(中国)研究中心、诺克韦尔技术研发中心、诺和诺得生物研究中心、拜尔技术研究与开发中心、IBM软件开发中心、爱立信(上海)通讯软件研发中心、微软亚洲技术中心等外资研发机构相继落户沪上。可以预计,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上海国际经济地位的不断提高,跨国公司在上海的研发投资及其业务将

15、大大加强。 在知识经济日益兴起的今天,创新能力的强弱是衡量一国或区域(城市)竞争力大小的关键;作为国家和企业创新能力核心组成部分的研发资源,便成为世界各国竞争的焦点。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促成了技术、专利等知识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与优化配置,对于优化东道国技术创新体系、提升其创新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如同经济全球化一样,跨国公司的研发全球化同样是一把双刃剑。跨国公司研发的全球化一方面为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技术创新系统的提升提供了跨越发展的机遇,同时也为东道国的企业和国家创新体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掠夺研发资源,对本已处于劣势的发展中国家的冲击将是巨大的。因此,如何趋利避

16、害、化压力为动力,如何在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中掌握主动,是政府、学者、企业界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 面对这种形势,上海市科委及时地发布了“跨国公司的研发全球化及其应对策略”招标课题。经过投标,我们非常荣幸的承担了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工作。 跨国公司的研发全球化对本已处于劣势的发展中国家会带来哪些冲击?同时又会带来哪些机遇?上海如何应对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这一浪潮?国际上有没有可供借鉴的经验?弄清这些问题和获得这方面的信息是我们制定相关对策的前提。为此,我们在分析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发展现状和趋势的基础上,对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详细收集到新加坡、台湾和印度这三个吸引跨国公司研发机构较大的国家或地区在应对研发全球化的政策措施,以期为上海的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