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菇室内栽培

上传人:极*** 文档编号:95694 上传时间:2016-11-2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平菇室内栽培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平菇室内栽培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平菇室内栽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菇室内栽培(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金锄头农业技术库平菇室内栽培随着平菇生产的迅速发展,栽培方法也不断创新,室内栽培,已由瓶栽发展到装栽、箱栽、床栽和菌砖栽培。目前采用较多的为床栽和箱栽等。 (一)床栽 要根据平菇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形成对温度的要求确定。具体时间由于各地气候条件不同而异,一般在自然气温下,从当年 89 月至次年 35月都可栽培平菇。 用于栽培平菇的培养料很多,如稻草、蔗渣、棉籽壳、玉米芯、木屑等都是。但在栽培前要进行消毒处理,方法是用 石灰澄清液浸料一夜后,用清水冲洗至 ;或用沸水浸泡半小时;然后加入麦皮、石膏粉等辅助料拌匀上床播种。也可将培养料混合堆积 35 天,使料温上升倒65时趁热上床,待料温下降到 30以下

2、时再行播种。 培前一天先把菇房进行消毒处理,然后把培养料搬入菇房上床,铺 7 厘米厚、压实,撒播一层菌种(也可点播以 6米在床面上打穴播种),然后按同样的方法铺第二层料和播第二层菌种。第一层用种量为三分之一,第二层为三分之二。播种后用木板压实,使菌种与培养料紧密相贴;覆盖上塑料薄膜保温保湿培养,以利菌丝恢复生长和蔓延。 l)菌丝生长阶段 播种后 23 天菌丝开始萌发,经 1520 天菌丝迅速蔓延床面,这阶段应尽量避免揭开薄膜,温度控制 2428之间;若温度过高,可适当掀动塑料薄膜,通风降温。出现床面有黄、绿、黑等霉菌感染,要及时夹除或撒石灰、多菌灵混合粉控制。发现床面和薄膜积水过多,要用布把积

3、水吸干,并抖动薄膜,甩去水珠。当菌丝长透床底,料面开始形成原基时,立即揭去薄膜,喷些雾化水保持料面湿润。同时加强通风换气,促进原基分化和子实体的形成。 (2)出菇阶段 当床面出现黄水,说明菌丝即将扭结产生小菌蕾,室温要降到20以内,并加大昼夜温差,刺激早出菇,多出菇。喷水量随着子实体的长大和增多而增加,一般晴天早晚各喷水一次,主要向空间和地面喷水,使菇房空气相对湿度保持 90左右。切忌床面大水浇灌,造成菇蕾枯黄死亡或使培养料积水影响菌丝生长和出菇。如料面板结,菌丝长成老皮,难以出菇,应及时用小铁耙在床面进行浅层抓菌,深度不超过 米,以促使菌丝尽快扭结出菇。菇后约 710 天,小菇蕾由白色转为灰

4、黑色,菇体逐渐分开,并迅速长大,颜色转为青灰,最后菌盖充分展开呈淡黄褐色或浅灰白色就可采收。每批采收后,要及时整理床面,捡去残根和死菇,并将料面整平压实,停止喷水23 天,然后恢复喷水,约 710 天,又可长出第二批菇,一般可采 46 批菇,每百公斤培养料产鲜菇 60100 公斤。 (二)菌砖栽培、箱栽、盆栽和塑料袋栽 平菇栽培容易,可以充分利用各种原料和容器进行箱栽。盆栽和塑料袋栽等。培养料除采用床栽培养料的种类及其处理外,也可采用以下两种配方: 屑 98,碳酸钙 1,硝酸铵 1。锰酸钾溶液拌料。 锄头农业技术库棉籽壳 90,马铃薯 5,过磷酸钙 3,石膏 2。 马铃薯去皮切片,加水煮沸 3

5、0 分钟,过滤去渣,取出滤液作拌料用。料和水的比例为 1:(培养料调制好后,可分别作以下几种形式栽培: 面先铺一层塑料薄膜,用木模把培养料和菌种压制成菌砖。菌种穴播或撒播在菌砖内 1 厘米深处,底部和表面也各撤一层。上面再用塑料薄膜盖好。经 2030 天培养后,菌丝长满整个菌砖,即可将塑料薄膜掀开,并喷水保持湿度。 2 箱栽、盆栽 即利用木箱、纸箱、陶盆、搪瓷盆、塑料盆等做容器,将培养料装入容器,接菌后,上面盖好塑料薄膜。木箱、纸箱,在底部和四周也要铺一层塑料薄膜,以保湿和防止木材霉烂。发菌阶段,应把容器放在温度较高的地方培养。出菇阶段应把容器移到阴凉通风,有光线的地方。必要时,可把培养料从容器中搬出(由于菌丝相互连结,整个培养料已成为一个整体,不会散块),放在适当的地方培养,以增加出菇面积。 聚丙烯或农用塑料薄膜,制成 35 X 70 厘米或 20 X 35 厘米的袋子,装入已播上菌种的培养料,放在温度较高的地方培养。待菌丝长满袋后,再移至阴凉处,除去塑料袋,进行水分管理,并注意通风和透光。约经 1015天就会长出小菇蕾。 专利查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作物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