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优势专业建设方案.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5684278 上传时间:2019-08-21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2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流管理优势专业建设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物流管理优势专业建设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物流管理优势专业建设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物流管理优势专业建设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物流管理优势专业建设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流管理优势专业建设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流管理优势专业建设方案.doc(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物流管理优势专业一体化建设方案 物流管理优势专业建设方案一、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物流管理优势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2、项目来源:广西教育厅“广西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桂教高教201166号。3、项目负责人:赵继新 副教授/经济师4、主要参与人员:姓名学位技术职称承担工作赵继新工学学士副教授/经济师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主干课程的建设、专业带头人的培养韩海燕管理硕士副教授/经济师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主干课程的建设、实训室的建设、骨干教师的培养陈海峰管理硕士教授/高级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主干课程的建设、实训室的建设

2、、专业带头人的培养杨 军管理学士副教授/经济师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主干课程的建设、实训室的建设谢 毅管理硕士高级经济师人才培养模式、主干课程的建设、实训室的建设、骨干教师的培养、教材的建设雷夏丽管理硕士副教授/经济师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主干课程的建设、骨干教师的培养、科研教改项目的立项和完成刘晓管理硕士讲师实训室的建设、骨干教师的培养、教改项目的立项和完成高晓莎管理学士讲师/经济师实训室的建设、教材的建设、参与科研教改项目完成田晓管理学士讲师/经济师主干课程的建设、实训室的建设、骨干教师的培养、教材的建设韦冬莉管理硕士讲师/经济师主干课程的建设、实训室的建设、骨干教师的培养、教材的建

3、设李钊管理学士讲师/经济师实训室的建设、教材的建设、参与科研教改项目完成简柳明管理学士讲师/经济师实训室的建设、教材的建设、参与科研教改项目完成俞上林大学本科经济师兼职教师,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主干课程的建设、教材的建设杨兴元管理硕士高级工程师兼职教师,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主干课程的建设、教材的建设杨 骏工学学士高级工程师兼职教师,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主干课程的建设、教材的建设王小静管理学士高级经济师兼职教师,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主干课程的建设、教材的建设何卫治管理学士高级经济师兼职教师,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主干课程的建设、教材的建设刘明洪管理学士高级经济师兼职教师,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主干课程的建设、教

4、材的建设韦名军管理学士高级经济师兼职教师,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主干课程的建设、教材的建设李 霞管理硕士高级会计师兼职教师,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主干课程的建设、教材的建设二、建设理念与建设目标1、建设理念以未来行业发展的人才需求、广西北部湾经济的发展及广西保税体系建设的需要为导向,充分发挥“学院合作发展理事会”在专业人才培养及课程体系建设方面的独特作用,依托北部湾港务集团等二十多家具有良好合作关系的国际物流及运输企业,建立专业人才需求调研和专业动态调整的长效机制,通过职业素质、岗位技能、综合能力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坚持“就业导向”,瞄准“港口物流、保税物流、交通物流”三个“职业方向”,为学

5、生终身发展进行“学业设计”,进一步以工作过程为主体的序化课程体系建设,最终构建“一核三翼”专业课程体系;与企业共同研发“专业作业流程优化能力训练平台”,打造专业实训“软环境”建设;将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常规建设内容,打造一支专兼结合“复合型”双师素质师资队伍;以行业、师资、职业资格培训与技术服务等社会服务为契机,将物流管理专业打造成区内具有交通行业背景的“软硬双优”专业。2、建设目标(1)目标定位坚持就业为导向,在学院合作发展理事会指导下,依托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委员会,构建合作平台,以物流管理教学团队为主体,进行物流管理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通过“产学合一、双线并行”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以

6、国际物流实务、运输管理实务两门核心课程建设为中心,以职业道德教育素材库的建设带动“一核三翼”的课程体系建设,培养具备良好创新精神和职业迁移能力的港口物流、保税物流、综合运输等现代物流企业需求的高职层次物流技术应用型人才。同时,培养能教学、懂科研、会服务的“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增强实训基地的技术培训、技术服务、科研开发、共享实训室、职业资格鉴定等功能。(2)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目标建设 “产学合一、双线并行”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专业校企共建、人才共育。“产学合一”是指“学生在专业教师指导下,模拟企业生产情境的学习”与“学生企业一线工作,在企业教师指导下,在真实工作环境中学习”的合一。“双线并

7、行”是指专业建设实行“双带头人”带领;学生学习由企业技术骨干和专业教师共同指导完成,实现“双导师”指导;学生学习由校内模拟轮岗与校外顶岗交替式完成,实现“双角色”学习;教学考核实现企业员工绩效考核和学校专业课程考核并重,实现“双线制”考核。(3)课程体系与核心课程建设目标遵照国家及行业标准,以第三方及国际物流企业工作过程为主体序化课程体系,按照职业能力“点、线、面、立体塑造层级递进规律,实现教学过程与作业过程的一致性,教学内容与作业内容的无缝对接,突出职业素质教育与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建设期内,校企共同完成专业课程标准的制定,将“助理物流师”资格证书和“助理国际物流师”资格证书培训课程引入课程

8、体系,以证代考,推动“双证书制”的实施。同时与企业共建2门核心课程和物流作业优化能力训练平台。 以运输管理实务和国际物流实务2门核心课程以及物流作业优化能力训练平台的建设带动“一核三翼”的课程体系建设,通过进一步序化物流专业课程体系,使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更上一层楼。并编写并出版国际物流实务、运输管理实务等5本高质量、有特色的“工作过程导向”项目立体化专业教材。(4)师资队伍建设目标依托防城港务集团有限公司等合作企业,通过“专兼互换、专兼互助、专兼互动、双向考核”的形式建设专兼职师资团队。建设期内,培养2名学院和企业专业带头人,培养专兼骨干教师10名,培养一般教师24名,聘用一般兼职教师28名,确

9、保兼职教师承担50%的专业课时量、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100%以上。(5)实训基地建设目标与企业合作依托极致应用物联网技术的综合性全真现代物流中心,开发与建设物流作业优化能力训练平台,形成专业特色实训与综合实训有效结合的实践教学软环境。(6)教学效果评价体系建设目标在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委员会的指导下,参照合作企业的职业能力标准和各岗位职责标准,创建“物流作业优化技能六级技能考核评价标准”,建设由“技能等级评价标准、知识评价标准、素质评价标准、职业资格证书考取”构成的校企通用的人才质量考评指标体系。三、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内容1、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与改革以学院校企管理平台为基础,继续完善 “

10、产学合一、双线并行”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校企共同深入调研岗位职业能力,依据企业作业流程序化课程体系,依据典型工作任务确定课程内容,遵循企业生产规律制定柔性教学计划,对照企业员工绩效考核指标确定学生考核制度,实现“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在专业教师指导下,模拟企业生产情境的学习”与“学生在企业一线工作,在兼职教师指导下,在真实工作环境中学习”的无缝对接,实现“学生在校内基地模拟的做中学”与“学生在生产一线真实的做中学”的协调一致。(1)由项目组部分成员组成调研组,依托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深入企业进行调研,准确把握区域内物流人才需求的动向;根据企业对物流人才需求,正确分析物流人才的职业层次级别和

11、工作领域细分,并形成不同时期的调研报告,为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搜集第一手材料。(2)由专业指导委员会定期召开研讨会,根据调研报告,结合原来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及时改革,保证人才培养及时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3)由于高职高专培养的职业性,必须把握职业教育精髓,探索独具特色的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方法,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继续坚持“产学合一、双线并行”的人才培养模式,并且不断创新。(4)充分利用学院合作发展理事会、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委员会,积极寻求行业企业的支撑,收集企业的真实项目、模拟企业的真实环境和真实角色,与企业联合开发课程、培训师资。(5)校企合作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过程。培养的内

12、容来源于企业实际工作,学校培养出的人才是面向社会,服务企业的,学校与企业的关系就象是鱼水关系,因此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始终坚持校企合作,走校企合作培养人才之路。通过校企合作使企业得到人才,学生得到技能,学校得到发展;从而实现学校与企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双赢结果。实现学校与企业“用人需求对接、校企实践教学对接、精品课程共享”。及时总结与玉柴物流集团“订单式”人才培养的经验与教训,将校企双赢的道路走得更加坚实。2、 课程体系建设(1)以国家、行业标准为依据,完善课程体系建设1)专业课程体系的整体设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183542006。2)专业

13、课程的专业能力考核依据物流师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国家职业资格三级)。3)专业课程的岗位设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4)专业课程覆盖物流企业的类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企业分类与评估指标GB/T 19680-2005。(2)以第三方及国际物流企业工作过程为主体序化课程体系通过对广西钦州保税港区、北部湾港务集团防城港区、超大物流、玉柴物流、万通物流等多家、多种类型物流企业深入调研,进行行动领域分析,归纳岗位能力,形成典型工作任务,并以此为依据确定课程内容,在课程体系设计过程中注重专业课程与基础课程的系统化衔接,各个专业核心课程内容与物流师职业资格考试内容有效衔接。(3)引入职业资格证

14、书培训课程,推行“双证书制”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和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合作,将助理物流、助理国际师职业资格证书培训课程引入课程体系,以证代考。同时鼓励学生考取助理经济师资格证书、助理采购师资格证书以及高级快递业务员证书等。(4)充分利用校企资源,编著特色教材成立由专、兼职教师共同组成的基于物流作业流程的教材建设小组,并编写出版国际物流实务、运输管理实务等5本高质量、有特色的“工作过程导向”项目立体化专业教材。(5)建设物流作业优化能力训练平台为加强学生优化理念、提升作业优化能力,达到“物流作业优化师”的培养目标,借助虚拟仿真技术与网络技术建设一个由案例集、素材库和优化仿真系统

15、构成的优化能力训练平台。此平台能够为学生提供各种物流作业场景和数据资料,作为学生进行物流作业流程设计、梳理、整合、再造等优化环节的依据和必要参数,实现学生优化能力和经验(物流作业优化师所必备的两大要素)的积累。(6)实施“产学合一”的教学组织模式图4-2 教学组织模式示意图3、核心课程建设根据企业实务和实践教学要求,利用专兼结合“双师”结构的专业教学团队,全过程全角度进行教学设计、开发精品课程。贯彻工作过程导向思想,体现“教、学、做、测、控”一体化的原则,以典型作业流程承载核心课程教学内容,完成工学结合核心课程的作业流程任务设计,并据此确定课程教材提纲,在企业专家指导下收集资料,编写项目化立体教材。计划2年内与企业合作建设国际物流实务、运输管理实务2门工学结合并与职业资格证书融通的优质核心课程。(1)运输管理实务课程的建设负责人:赵继新建设成员:韩海燕、陈海峰、田晓、韦冬莉、杨军、李钊、俞上林、杨兴元、杨 骏、王小静、何卫治、刘明洪、韦名军、李霞、钟德明建设目标:在院级精品课程的基础上,以遵循职业教育课程“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