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铁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5678953 上传时间:2019-08-21 格式:DOC 页数:63 大小:1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硅铁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硅铁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硅铁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硅铁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硅铁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硅铁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硅铁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doc(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11年8月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第1章 总则1.1编制目的为加强本公司环境风险源的监控,有效降低事件发生概率,规定响应措施,对各类突发环境事件及时组织有效的救援,控制事件危害的蔓延,减小伴随的环境影响,保障公众健康和环境安全,促进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制定本预案。制定环境突发应急预案就是未雨绸缪,防患未然,提高防范和处置各类重大突发事件的能力。针对危险性质、数量可能引起事故的危险化学品所在场所或设施,根据预测危险源、危险目标可能发生事故的类别、危害程度,制定在发生事故时,采取的消除、减少事故危害和防止事故恶化,最大限度降低事故损失而制定事故应急救援方案。1.2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

2、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2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69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87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32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58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环保部环发2010113号)甘肃省环境保护厅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甘环发2010162号)危险物质名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告2003第1号)剧毒化学品名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等8部

3、门公告2003第12号)重大风险源辨识(GB 1821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以上凡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1.3工作原则在建立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系统及其响应程序时,应本着实事求是、切实可行的方针,贯彻如下原则:一、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和加强突发环境事件的预警机制,切实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快速反应、及

4、时控制;二、按照“先控制后处理”的原则,迅速查明事件原因,果断提出处置措施,防止污染扩大,尽量减小污染范围;三、以事实为依据,重视证据、重视技术手段,防止主观臆断;四、制定安全防护措施,确保处置人员及周围群众的人身安全;五、明确自身职责,妥善协调参与处置突发事件有关部门或人员的关系;1.4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公司发生或可能发生的环境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置。1.5事件分级按照突发事件严重性和紧急程度,突发环境事件分为特别重大(级)、重大(级)、较大(级)和一般(级)四级。一、特别重大(级)突发环境事件。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突发环境事件:(1)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10人以上死亡或100人以

5、上中毒的;(2)因环境污染需疏散、转移群众5万人以上的;(3)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的;二、重大(级)突发环境事件。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突发环境事件:(1)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50人以上100人以下中毒的;(2)因环境污染需疏散、转移群众1万人以上5万人以下的;(3)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的;三、较大(级)突发环境事件。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大突发环境事件:(1)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3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上50人以下中毒的;(2)因环境污染需疏散、转移群众5000人以上1万人以下的;(3)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

6、0万元以上2000万元以下的;四、一般(级)突发环境事件。除特别重大突发环境事件、重大突发环境事件、较大突发环境事件以外的突发环境事件。1.6应急预案体系依托现有三级组织机构和运行模式,建立三级预案防御体系,实行分级负责和分工管理相结合。公司一级预案,处理重大险情;车间二级预案,处理一般险情;班组三级预案,处理小险情。三级预案之间的关系:公司负责发生重大险情后的应急,是一级响应组织;车间负责发生一般险情后的应急,是二级响应组织;班组负责发生小险情后的应急,是三级响应组织。第2章 基本情况2.1单位概况2.1.1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企业代码:*详细地址:*邮政编码:*2.1.2* 2.1.

7、3* 2.2周边环境概况及环境保护目标2.2.1周边环境概况一、自然环境概况(1)企业所在区域地理位置图(见附件5)(2)气象资料根据*市气象资料表明,该地区气候寒冷、干燥,昼夜温差大;多风,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降水量少,蒸发量大,属内陆沙漠气候。年平均气温5.8七月份平均报温21一月份平均气温-11最高气温37.8最低气温-33.3平均相对湿度49%主导风向ESE平均风速2.6m/s最大风速17m/s年平均降雨量150-230mm年蒸发量 2245.2mm风荷载 500Pa基本雪压 200pa最大积雪厚度 12cm最大冻土厚度 134cm(3)工程地质根据甘肃地质勘察工程公司张掖工程处2

8、004年2月提供的“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表明,区域场地为祁连山前冲洪积扇倾斜平原区,地形起伏较小,第四纪冲积洪积物所构成的。场地土层构造自上而下依次为:第一层:粉土,黄褐色,成份为粉土,含砾,稍湿,稍密。一般厚度2.75.1m,平均厚度为3.82m,属巨厚层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80kPa。第二层:卵石,灰青灰色,成份为变质岩、花岗岩、石英岩岩砾,含量约占60%以上,一般砾径2035mm,最大180mm。颗粒级配好,亚圆形,砂为长石、石英砂,稍湿,中密密实。一般厚度1.54.2m,平均厚度2.85m,属巨厚层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240kPa。第三层:粉土,黄褐色,成份为粉土,含砾,稍湿,稍密。一般

9、厚度1.22.4m,平均厚度为1.73m,属巨厚层状。地基承载力特殊征值85kPa。第四层:卵石,灰青灰色,成份为变质岩、花岗岩、石英岩岩砾,含量约占60%以上,一般砾径2035mm,最大180mm。颗粒级配好,亚圆形,砂为长石、石英砂,稍湿,中密密实。地基承载力特征值360kPa。(4)地震基本烈度7度(5)海拔高度1749m二、社会环境概况(1)张掖市社会经济概况张掖市现辖甘州区、临泽县、高台县、山丹县、民乐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六个县区;共有93个乡镇,904个行政村。总面积4.2万平方公里。居住着汉族、回族、裕固族、藏族、蒙古族等26个民族,126万人。聚居在祁连山北麓肃南县境内的裕固

10、族,以畜牧业生产为主。其民族风情独特,是我国独有的少数民族之一。 a.气候特点张掖属大陆性气候,气候特点是干燥少雨,年平均气温6,一月份最冷,7月份最热。每年6月至9月,是全年最佳旅游季节。 b.地质地貌张掖南枕祁连山,北依合黎山、龙首山,黑河贯穿全境,形成了特有的荒漠绿洲景象。境内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林茂粮丰、瓜果飘香。雪山、草原、碧水、沙漠相映成趣,既具有南国风韵,又具有塞上风情,所以有不望祁连山顶雪,错将甘州当江南这样的佳句。 c.资源状况张掖市资源丰富,有极大的发展潜力。位居全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中上游,河西走廊腹地,为新亚欧大陆桥沟通国内东西交通的咽喉要道,是国家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地区之

11、一。全区有耕地400万亩(含山丹军马场),有可垦荒地300多万亩;有大小河流26条,年径流量26.6亿立方米,地下水的储量十分丰富;有草原2600多万亩;有森林580多万亩,森林覆盖率达9.2;全年日照3000小时。 张掖市还具有丰富的矿产、土地、水利、光热和劳动力资源,有30多种矿藏,其中煤、铁、石灰石、芒销等储量过亿吨。已探明的金属非金属资源有煤、石膏、粘土、砖石、铜、铁、锌、钨等,累计储量居全省之首。 张掖有黑河水灌溉,地势平坦, 土壤肥沃,物产丰饶,以乌江米为最,盛产小麦、玉米、水稻、油菜、胡麻等农作物,为全国重点建设的12个商品粮基地之一。土特产品有圆葱、苹果梨、乌江米、红枣、发菜、

12、丝路春酒等。 瓜果,蔬菜种类多、品质好,年产60多万吨,洋葱、辣椒、茄子、西瓜及新引进的精细瓜菜畅销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是著名的西菜东运基地。红枣、苹果、苹果梨、桃子、葡萄及其它优质杂果颇负盛名。同时还出产姜活、麻黄等80余种中药材。 1998年,被甘肃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多年来农业生产条件的不断改善和科学技术的应用推广,使全市农业发展不断跨上新的台阶,粮食、油料连年增产;分别达到100万吨和7万多吨。张掖市现已成为全国十大商品粮基地、十二大蔬菜瓜果基地之一 。 d.交通通讯区内交通通讯便利,兰新铁路及国道312、227线贯通,县(市)乡公路四通八达;西兰乌通讯光缆横贯

13、全境,数字移动电话与全国并网;县市及乡镇实现了电话程控并与因特网相连。改建后便捷、高速化的国道227线、312线,兰新复线铁路的电气化,民航张掖机场支线业务已开通,加快了张掖立体交通框架的形成;2009年11月4日开工建设的兰新二线横穿全境与规划建设的兰州至张掖客运专线将使张掖的交通枢纽位置更加凸现。 e.经济发展市场体系日渐完善。构建河西走廊中心城市的目标正在实现。张掖工业园区和4个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示范区呈现出明显的规模优势和聚合效应,成为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板块。1992年8月和2000年6月,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先后两次视察张掖,分别题词金张掖和再铸金张掖辉煌。这不仅为充满生机的张掖大地赋

14、予了新的含义,也为张掖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和殷切的期望,是对全市人民的亲切关怀和巨大鼓舞,更是推进全区干部群众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动力! 近年来,张掖市委、市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全省“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的区域发展战略,把发展生态经济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把建设生态经济示范区作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攻方向,立足于生态安全屏障、立体交通枢纽、经济通道的战略定位,着眼于建设生态文明大市、现代农业大市、通道经济特色市和民族团结进步市的战略目标,突出生态建设、现代农业、通道经济三项重点,发挥比较优势,展现后发优势,全市经济社

15、会保持了持续协调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2010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12.7亿元,人均16400元,高于全省1268元;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19.3亿元,一般预算收入7.6亿元,均居全省第10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855元,低于全省2207元,低于全国825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575元,高于全省2267元,低于全国344元。(2)企业物料运输主要依托兰新铁路及国道312、227线。2.2.2环境保护目标由于本公司是甘州区高载能工业园区内建设,其周围均为戈壁,在厂区周围2km范围内无集中居民区等环境敏感点。因此本工程重点环境保护目标为工业园区内以北规划的生活服务区、厂区以北约4km的西洞村的环境空气质量。本公司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较好,未受工业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