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果梨生产中的问题及对策

上传人:极*** 文档编号:95675 上传时间:2016-11-2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果梨生产中的问题及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南果梨生产中的问题及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南果梨生产中的问题及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果梨生产中的问题及对策(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金锄头农业技术库南果梨生产中的问题及对策 一、栽植密度问题南果梨老果园株距大,单位面积株数少,树冠高大,管理极不方便,生产成本高,前期单产低,进入盛果期晚。根据现在较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提倡合理密植。针对南果梨有乔砧树和矮化中间砧树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乔砧南果梨树适宜栽植密度为株距 34 米、行距 45 米,每亩果园栽植 3335 株。这种株行距,通过综合运用各种修剪措施,可以提早进入丰产期,把冠幅控制在 34 米。如果水肥条件较好,树冠一旦控制不住,到后期还可以采用隔株去株、隔行去行的办法,逐渐加大株行距。但是,在建园时要确定永久株和临时株,永久株用大冠型的树形,临时株用结果早的小冠型树

2、形,随着永久株树冠的不断扩大,逐渐缩小临时株树冠,保证永久株树形和产量。矮化中间砧南果梨树的适宜栽植密度,一般株距为 米,行距为 3 米,亩栽植密度111148 株。地势高、坡度大的山地,往往土层薄,管理不便,树冠长不大,在不影响果园作业的情况下,栽植密度可以适当密一些。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的地块,树冠生长普遍高大,栽植密度可以适当稀些。二、依据栽植密度,重新确定适宜的目标树形,并因树制宜进行转型。放任生长的果树,由于忽视了修剪,树冠内主从不分,有的出现 2 干或者 3 干并生的现象,严重影响梨树的生长结果。修剪改造时,首先依据栽植密度选用适宜的目标树形。其次是按照树形结构,选留中心干和主、侧枝

3、,疏除多余的强旺枝、徒长枝,其余枝条拉平、缓放,对选留的枝条,角度小的及时开角。对 2 或 3 个树干并生的果树,从中选留 1 个最好的保留,把另外多余的并生干疏除,然后按要求选择主、侧枝,并逐年加以培养。树形结构不合理的仍要进行改造,形成合理的骨架,才能培养丰满的结果枝组,为今后生产打下良好树形基础。因此,改造、完善树形和培养结果枝组同样重要。对主干过低的树有计划疏除过低的大枝,提升主干高度。主干高度提升以后,便可拉大主枝角度,既改善光照,也方便树下作业。对主枝角度小、枝轴过长的树,修剪重点要拉大主枝角度,开角的时期以生长季为好,同时对主枝进行适度回缩,回缩部位的分枝势力要相当。通过拉枝、回

4、缩,使树下和行间留有一定的空间,方便果园作业。在拉枝、回缩中要注意 1 年内的修剪量不宜过大,控制在 20%30%。冬剪以后到春季萌芽时,抹除多余的萌芽,避免萌发大量无效“条子”消耗树体营养,恶化通风透光条件。0 年以上,由于整形修剪基础差,树势衰弱,结果部位外移,枝梢先端下垂,中心干不明显,主枝数量多,主枝角度小,树冠郁闭,光照不良。这一时期的果树修剪重点是对枝组的更新复壮,保持树势,调整生长与结果的关系,改善通风、透光条件,稳定产量,延长经济结果年限。结果部位外移、先端下垂、树势衰弱的树,外围枝量充足,形成“伞盖”树冠的,要中部落头开心,外围下垂枝回缩,促进内膛发枝,逐渐降低树冠高度。外围

5、枝量少,几个主枝形成“笊篱”状的,对先端下垂枝适当回缩,回缩力度应略大一些,刺激下部萌发新枝,降低树冠高度。促发新枝后,要采用截放结金锄头农业技术库合的方法,向下培养枝组,使树冠重新丰满,形成立体结果,保持枝组的年轻化,维持中庸健壮的树势。中心干不明显、主枝多、角度小、树冠郁闭的树,结果枝组数量不足,结果部位少。修剪重点是有计划地疏除多余的大枝,减少“棒子”。同时,根据空间大小,培养适宜的结果枝组。通过减少大枝,合理布置大中小枝组,解决通风透光问题,保持叶幕层厚度不超过 2 米。冬剪后上下两层主枝间距达 1 米以上。树冠内膛“条子”多的树,修剪的重点是清除多余的“条子”,解决通风透光问题。冬剪时,清除内膛多余的徒长枝和细弱枝,缓放充实的枝条。春季萌芽后,利用各种夏剪方法,控制再次萌发“条子”。萌芽时,随时抹掉中心干和主干上萌发的多余的芽子。将冬剪时留下来的枝条拉平缓放,成花结果以后再回缩,培养成枝组。切忌用单一的冬剪改造树体。专利查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作物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