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防洪抢险应急预案.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5662708 上传时间:2019-08-21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2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库防洪抢险应急预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水库防洪抢险应急预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水库防洪抢险应急预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水库防洪抢险应急预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水库防洪抢险应急预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库防洪抢险应急预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库防洪抢险应急预案.doc(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水库二一三年防洪抢险应急预案*市*县水务局二一三年五月目录1、总则11.1编制目的11.2编制依据11.3工作原则11.4适用范围12、工程概况32.1流域概况32.2工程基本情况42.3、水文92.4工程安全监测102.5汛期调度运用计划112.6历史灾害及抢险情况153.突发事件危害性保障分析163.1重大工程险情分析163.2大坝溃坝分析163.3影响范围内有关情况194.险情监测与报告204.1险情监测和巡查204.2险情上报与通报205险情抢护205.1抢险调度205.2抢险措施205.3应急转移206 . 应急保障206.1组织保障206.2队伍保障206.3物资保障206.4通

2、讯保障206.5其它保障207.应急预案的启动与结束208、附件208.1附图208.2附表208.3其他20尽管波浪理论是现存最好的预测工具,但它主要不是一种预测工具;它是对市场行为的细致刻画。不过,这种刻画的确传达了有关市场在行为连续统一体中所处位置,及其随后的运动轨迹方面的学问。波浪理论的主要价值在于它为市场分析提供了一种背景。1、总则1.1编制目的为了提高*水库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切实做好水库遭遇突发事件时的防洪抢险调度和险情抢护工作,力保水库工程安全,最大程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有效防止和减轻灾害损失,特制定本预案。1.2编制依据本预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

3、例、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以及有关技术规范、规程和经批准的*水库控制运用计划等进行编制。1.3工作原则以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为首要目标,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统一指挥、统一调度、全力抢险、力保水库工程安全的原则。1.4适用范围水库遭遇的突发事件是指水库工程因以下因素导致重大险情;1、超标准洪水水库发生或预报可能发生超标准洪水。2、工程隐患挡水建筑物:发生严重的大坝裂缝、滑坡、管涌以及漏水、大面积散浸、集中渗流、决口等危及大坝安全的,可能导致垮坝的隐患。泄水建筑物:在紧急泄洪时,溢洪道发生启闭设备失灵,进口引水段滑坡堵塞,侧墙倒塌,底部严重冲刷等危及大坝安全的隐患;泄洪输水洞发

4、生进水塔垮塌,洞身严重断裂或堵塞、大量漏水浑浊,启闭设备失灵等可能危及大坝安全的隐患。3、地震灾害超设防标准地震导致大坝严重裂缝、基础破坏等危急大坝安全的灾害。4、地质灾害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导致水库水位严重壅高等危及大坝安全的灾害。5、上游大体积漂移物的撞击6、战争或恐怖事件7、其它2、工程概况2.1流域概况南川河位于吕梁西北*境内,属三川河一级支流。发源于*刘家坪上顶山马包泉,流经刘家坪、宁乡、金罗于离石交口填注入三川河。流域面积810km2,流域河道长56 km。*水库控制流域面积309 km2,其中森林山石区247 km2,占总流域面积的80%,其流域内松青柏翠,植被良好,多年平

5、均清水基流0.3 m3/s。南川河流域属于黄土丘陵区,温带季风气候,春季多风干旱,夏季雨量集中,秋季冷空气活动频繁,冬季干燥寒冷,是典型的季风影响下的大陆性气候,多年平均温差8。C,最高温度35。C,最低温度-24。C。全年平均温差29。C,日平均日照7.8小时,根据万年饱水文站49年的水文资料分析(1961年-2012年)南川河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476.81mm,且雨量主要集中在78月份,占全年降雨量的80%以上,多年平均径流量1340万m3。*水库承担着下游县城及沿川33个村庄,3.5万亩农田,孝柳铁路主干线18km,340省道18km,209国道25km,工矿企业30多家,5万余人口的防

6、洪任务,保护范围24.14 km2。(详见附表3,*水库下游河道社经情况表)。2.2工程基本情况2.2.1水库工程基本情况*水库位于南川河中游距*县城约6.5公里的*村前,为五十年设计、千年校核的年调节中型水库。工程于1958年4月5日动工兴建,1960年拦洪蓄水,当时坝高为30 米,后于1971年加高培厚,1973年8月完工,1974年开挖溢洪道,1981年工程全部竣工,2004水库除险加固后方达目前状况(详见附表11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平面布置图)。水库枢纽工程由四大部分组成:大坝、泄水涵管(包括坝后式水电站)、开敞式溢洪道和泄洪洞。水库大坝为均质碾压土坝,下游设防渗堆石体排水。坝高36.5

7、m,防浪墙高1.2m,主坝长220 m,坝顶宽12 m,坝顶高程1048.5 m,河底高程1012 m,大坝背坡为自然草皮护坡,迎水面为干砌石护坡。泄水工程由引水涵管和坝后式水电站组成,涵管为直径1.0 m钢筋砼压力管,长180 m,纵坡1/300,设计流量7m3/s,最大泄水流量11.85 m3/s,涵管进口为竖井式,无闸门控制,进口高程为1017 m,出口为坝后式水电站,安装混流发电机两台220千瓦,出口由直径1.0 m的平板闸阀控制。开敞溢洪道位于大坝右岸,进口为实用堰,堰顶高程为1041.5 m,宽12 m,高7 m,采用127 m的弧形钢板闸门和电动启闭机控制,全长180 m,纵坡1

8、/200,出口采用挑流消能,溢洪道设计流量为147 m3/s。泄洪洞位于溢洪道和引水涵管中间,全长179.9 m m,进口高程1029.83 m,出口高程1016 m,洞径3.5 m,全部用钢筋混凝土衬砌。进口设检修平门一座,出口采用弧门控制,消力池消能,工程最大泄量为128.7 m3/s。2.2.2有关技术参数及泄流曲线、库容曲线有关技术参数见附表及附图:水库水位库容面积曲线附表2-1 水库水位库容面积关系表水位泄量(m3/s)泄洪洞溢洪道总泄量1029.06.10.06.141032.041.10.041.141035.096.00.096.041038.0104.50.0104.4510

9、41.0112.30.0112.251041.5113.50.0113.51042.0114.76.3121.031042.5116.018.0133.951043.0117.233.0150.161043.5118.451.0169.351043.9119.367.0186.31044.5120.794.0214.711045.5123.0146.0369.021046.5125.3206.0331.281047.5127.5270.0397.511048.5129.7341.0470.7附图2-1 水库水位库容面积曲线图附表2-2 *水库水位、面积、库容关系表水位(m)面积(km2)库容(

10、万m3)1033.0 0.227 426.78 1034.0 0.244 450.35 1035.0 0.260 475.55 1036.0 0.274 502.25 1037.0 0.289 530.42 1038.0 0.308 560.29 1039.0 0.328 592.06 1040.0 0.377 627.30 1041.0 0.406 666.44 1042.0 0.440 708.73 1043.0 0.462 754.33 1044.0 0.472 801.02 1045.0 0.481 848.67 1046.0 0.490 897.22 1047.0 0.500 946

11、.72 1048.0 0.520 1011.61 1049.0 0.538 1050.62 1049.5 0.550 1077.82 附图2-2 *水库水位面积曲线图附图2-3 *水库水位库容曲线图2.2.3历次重大改建、扩建、加固等基本情况1971年水库大坝经过第一次扩建加坝工程,坝高由30米加高到36.5米,相应库容由原来的670万立方米增加到933万立方米。为了提高防洪标准,1974年新开挖了溢洪道,并进行了衬砌,增设了溢洪道7*12米的弧形钢闸门,溢洪道泄洪流量达到了147 m3/s。2004年对*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培厚大坝3米,对大坝进行了坝基和坝体灌浆,进一步提高了大坝的安全系数

12、,库容达1012万立米,并新建3.5米直径泄洪洞,最大泄量128.7 m3/s,从而使水库的防洪标准达到了百年设计,千年校核的部颁标准2.2.4水库历次安全鉴定简述2001年大坝安全鉴定和核查情况按照水库大坝安全管理要求,*县*水库管理处于 2001 年 10 月委托*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对*水库管理进行了安全鉴定。该院综合工程质量、防洪复合、渗流安全、结构安全等多方面的分析结果,编制了*水库安全鉴定报告,同年12月24日,经水利部大坝安全管理中心核查,认定水库为三类坝,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水库防洪标准仅有 100 年一遇设计, 300 年一遇洪水校核标准,低于水利部颁发的规范要求 100

13、0 年一遇洪水校核标准。(2)大坝土力学参数偏低,下游坝坡抗滑不稳定,不满足规范要求。(3)高水位时浸润线在下游坝坡逸出,有坝体渗透变形的可能;运行中曾出现管涌现象,坝基土渗透坡降大于允许坡降,存在接触渗透稳定问题,坝右端浸润线高于左端。(4)溢洪道闸门止水脱落,门体锈蚀,出口下游河道滩石过高,洪水回流直接掏涮坝趾。(5)未建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大坝渗流观测设备落后,大坝变形观测项目短缺。附:*水库大坝安全鉴定报告书2.2.5工程存在的主要防洪安全问题泄洪洞出口没有海漫、护坦,尚不能投入运行,所以校核洪水标准还是除险加固前的300年一遇校核,还达不到部颁标准1000年一遇校核。大坝左坝肩土坝和山

14、体连接处石碴没有清除干净,大约有四、五米宽,六、七米厚,大坝高水位运行时将形成隐患。2.3、水文2.3.1*水库所在流域暴雨、洪水特征*水库控制流域属温带季风气候区,是典型的大陆性气候,流域有8 条较大的支沟,森林石山区地貌占控制流域面积的80%,汛期七、八、九月份的降雨占到全年降雨的70%左右,且七、八、九月份暴雨较多,流域洪水由暴雨形成,暴雨特征一般历时短、强度大、洪水汇集快、起落快。由于上游植被好,一般河道内均有基流。2.3.2上游水文站分布情况水库上游1km处有万年饱水文站,主要观察雨量、流量、含砂量和径流量,以及洪水预报等工作。2.3.3水库报讯方式及洪水预报方案洪水预报利由万年饱水文站用电话通知水库,精度在90%以上,预见期2小时,水库设有报汛站,利用无线电话网与省防办、市防办联系。2.4工程安全监测2.4.1水库安全监测项目、测点分布以及监测设施、工况等在0+100、0+135、0+170每个段面上布设5条观测铅垂线,15个观测点,它们分别在坝轴线上游6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