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5628460 上传时间:2019-08-21 格式:DOC 页数:67 大小:5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型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新型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新型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新型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新型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型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型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doc(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襄阳市新型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五期工程(樊城、高新片区)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 襄阳市新型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五期工程(樊城、高新片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二一六年五月襄阳市新型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五期工程(樊城、高新片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二一六年五月尽管波浪理论是现存最好的预测工具,但它主要不是一种预测工具;它是对市场行为的细致刻画。不过,这种刻画的确传达了有关市场在行为连续统一体中所处位置,及其随后的运动轨迹方面的学问。波浪理论的主要价值在于它为市场分析提供了一种背景。目 录一、项目单位及项目概况11.1 项目单位简介11.2 项目建设背景11.3 建设规模及内容31.4 环境及生态影响41

2、.5 资源利用41.6 征迁安置51.7 社会环境现状5二、评估依据7三、评估过程和方法83.1 评估程序83.2 评估方法93.2.1 单因素风险估计93.2.2 综合风险指数法11四、社会稳定风险调查134.1 社会稳定风险调查内容134.2 调查范围与对象144.3 调查的方式和方法144.4 公众参与情况164.5 调查结果与初步分析174.5.1 公众调查结果统计174.5.2 公众对本项目的支持度分析194.5.3 调查结果初步分析20五、风险识别、估计和等级划分225.1 社会稳定风险识别225.2 风险等级划分27六、社会稳定风险评估296.1 项目合法性风险评估296.1.1

3、 政策风险分析296.1.2 法律风险分析296.2 项目合理性风险评估306.2.1 噪声风险分析306.2.2 大气污染风险分析326.2.3 生态环境风险分析336.3 项目可行性风险评估356.3.1 工程方案风险分析356.3.2 建设条件风险分析366.3.3 资金筹措风险分析366.4 项目可控性风险评估386.4.1 征地拆迁风险分析386.4.2 社会治安风险分析406.4.3 社会舆论风险分析416.5 综合评估42七、社会稳定风险防范与化解措施457.1 项目合法性风险化解措施457.2 噪声风险化解措施467.3 大气污染风险化解措施477.4 生态环境风险化解措施50

4、7.5 项目可行性风险化解措施527.6 征地拆迁风险化解措施537.7 社会治安风险化解措施547.8 社会舆论风险化解措施547.9 社会稳定风险应急预案557.10 落实措施后预期风险等级评估57八 结论与建议598.1 评估结论598.2 建议61 iii一、项目单位及项目概况1.1 项目单位简介襄阳惠银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棚户区改造、农林水利、交通运输、能源、城市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业务的企业,公司注册资本10000万元,位于襄阳市襄城区北街126号,是襄阳市建设投资经营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经营范围:对棚户区改造、农林水利、交通运输、能源、城市基础设施、社会事业、高技术

5、、信息化、环保、仓储物流等的投资。公司尊崇“踏实、拼搏、责任”的企业精神,并以诚信、共赢、开创经营理念,创造良好的企业环境,以全新的管理模式,完善的技术,周到的服务,卓越的品质为生存根本,公司始终坚持用户至上用心服务于客户,坚持用自己的服务去打动客户,为襄阳市城市发展做贡献。1.2 项目建设背景襄阳市是鄂豫陕毗邻地区的经济中心,湖北大三角经济结构的西北部支撑点,也是湖北省省域副中心城市。襄阳自古即为交通枢纽,铁路、公路四通八达,襄渝、汉丹、焦柳铁路在此交汇,福银和二广高速公路在此互通,更有汉江水运之利,故素有“南船北马,七省通衢”之称。在地理区位上襄阳东连荆楚,西接巴渝,北临章豫,南及潇湘,是

6、鄂、豫、陕、渝四省交汇的区域中心,具有显著的区位优势。受到中部崛起战略的积极推动作用,襄阳作为湖北省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承担了中部崛起战略在鄂西地区的支点作用。湖北省“一主两副”战略确定了襄阳市省域副中心城市地位,同时也获得重要的发展机遇。率先实现跨越式发展战略定位“一主两副”中心城市建设,作为湖北省重要支点和核心引擎,襄阳将成为推动湖北省建设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的先行区,成为引领武汉城市圈、“襄十随”、“宜荆荆”三大城市群发展的区域副中心城市。同时湖北省委、省政府对襄阳市提出了“四个襄阳”的战略定位,即按照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要求,认真谋划产业襄阳、都市襄阳、文化襄阳、绿色襄阳建设,推进襄阳

7、作为省域副中心城市跨越式发展。根据襄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襄阳市未来城市空间在中心城区的发展策略为“优化襄城、提升樊城”。为贯彻中央城镇化会议精神,在城镇化建设中,应立足城市环境本底,避免大拆大建,塑造特色城市。因此,为提升襄阳中心城区的城市品质,需要进一步对中心城区的路网及其基础设施进行优化、整合。本项目所在地之一的樊城区东面和北面与襄州区接壤,南面以汉江为界与襄城区接壤,西面与谷城县、老河口市接壤。樊城区是襄阳的中心城区,是襄阳市的经济、交通、信息、物流中心。樊城区的建设承载着“都市襄阳”的建设理想和目标,中心城区的路网建设完善必将会提升整个城市的便利度、提升城市建设品位。

8、另一个建设地点襄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位于襄阳市东北部,是1992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级高新区,下设“一区三园”(襄阳科技商务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园、汽车工业园、深圳工业园)是襄阳城市发展总体规划的中心区域,是我国汽车工业、军工企业的聚集地和鄂、豫、陕、渝毗邻地区技术、智力最密集地区。承载着“产业襄阳”的建设理想和目标,高新区的路网完善会为未来襄阳经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2016年初,襄阳市委、市政府提出以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和汉江流域中心城市为目标,以强烈的文化意识为指导,按照新城建设、旧城更新的“双轮驱动”战略,突出民生、突出重点,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力争通过一年的建设,实现中

9、心城区城市面貌的重大变化,初步形成汉江流域中心城市的基本框架。1.3 建设规模及内容本项目为2016年襄阳市区城建项目计划中的襄阳市新型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五期工程(樊城、高新片区),一共包含4个子项目,具体建设内容及规模如下:序号项目名称项目建设内容建设规模1追日路中段(卧龙大道长虹路)工程道路、排水、交安、照明、绿化、消防工程及管线转迁。长约2000米,规划红线宽度45米,征地40235.1平方米、拆迁14200平方米。2追日路西段(长虹路樊宛路)工程道路、排水、交安、照明、绿化、消防工程及管线转迁。长约640米,规划红线宽度45米,征地33502.9平方米、拆迁26712.3平方米。3物流

10、大道下穿汉十高速襄荆联络线通道工程道路、排水、交安、照明、绿化及管线转迁。长约400米,规划红线宽度50米,征地23466.68平方米。4北纬零路(316国道西经二路)工程道路、排水、交安、照明、绿化、消防工程及管线转迁。长约1750米,规划红线宽度20米,征地34794平方米、拆迁49017.58平方米。1.4 环境及生态影响参考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本项目的建设有利于改善襄阳市樊城、高新区的生态环境和交通状况,缩短车辆行驶距离及减少怠速时间,总体上可减少城市车辆污染物的排放,有利于城市环境保护。但在施工期会对周围环境造成短期不利影响;在运行期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局部地区环境空气中CO、NO

11、2浓度及噪声增加。在采取各种污染减缓措施后,可有效减轻施工期及运营期对环境的影响。 因此,从环境保护角度看,在落实各项具体治理措施后,该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1.5 资源利用本项目涉及的资源消耗主要为道路施工所需的钢材、木材、水泥、沥青、石灰等原材料以及施工期间的临时用水、用电、施工机械使用过程中消耗的一定数量的汽柴油等燃料,均为工程常规材料,就近取材。本项目不涉及对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1.6 征迁安置本项目沿线分布有大量民宅,涉及部分房屋征迁和征地。总共涉及征地面积约平方米,涉及拆迁面积约89930平方米。本项目征迁工作由襄阳市政府负责,征收范围按照市、区有关部门研究并经市规划部门确认的襄阳

12、市新型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五期工程(樊城、高新片区)征收范围图所标定的范围实施。拆迁工作招标进行。本项目房屋征收及补偿问题处理按照襄阳市市区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相关补偿标准规定执行。1.7 社会环境现状项目建设地点位于襄阳市樊城区、高新区。樊城区位于湖北省襄阳市,汉水中游,地理坐标东经1114511347,北纬31133235,东面和北面与襄州区接壤,南面以汉江为界与襄城区接壤,西面与谷城县、老河口市接壤。襄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位于襄阳市东北部,是1992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级高新区,下设“一区三园”(襄阳科技商务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园、汽车工业园、深圳工业园),辖团山、米庄两个镇和刘集、紫

13、贞、七里河、东风四个街道办事处,辖区面积20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80平方公里,是襄阳城市发展总体规划的中心区域。2014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29.3亿元(现价),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9.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01.6亿元,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1804.7亿元,增长10.2%;第三产业增加值923.0亿元,增长11.0%。三次产业结构为12.8:57.7:29.5。2015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382.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9%,增速高于全国2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02.1亿元,增长4.8%;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922.9亿元,

14、增长9.0%;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057.1亿元,增长10.1%。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2.8:57.7:29.5调整为11.9:56.9:31.2。25二、评估依据(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的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中办发20122 号); (2)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国家发展改革委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暂行办法的通知(发改投资20122492 号); (3)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分析篇章和评估报告编制大纲( 试行) 的通知(发改办投资2013428 号);(4)中华人民共和国风险管理原

15、则与实施指南(GBT 24353-2009); (5)现行的其它有关重大项目社会稳定性风险评估标准、规范、规程; (6)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国务院令第590 号); (7)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订); (8)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湖北省征地统一年产值和区片综合低价的通知;(9)襄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10)项目收集到的职能部门意见、群众意见、背景资料等;(11)项目单位提供的可研资料、其他数据和资料。三、评估过程和方法3.1 评估程序根据风险评估工作有关要求,本次评估工作按如下步骤进行:(1)成立风险评估小组,建立分工协作机制,制定风险评估方案;(2)组织现场踏勘,初步判断项目风险源及相关利益群体,确定风险调查范围,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