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衣厂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范本.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5605817 上传时间:2019-08-21 格式:DOC 页数:77 大小:1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制衣厂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范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制衣厂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范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制衣厂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范本.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制衣厂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范本.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制衣厂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范本.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制衣厂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范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衣厂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范本.doc(7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河北泰达塑胶制衣有限公司文件河北泰达塑胶制衣有限公司文件 办2012007 号 关于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通知 为加强我公司的安全管理,规范各级工业人员的安全生产作业 行为,特制定包括安全目标管理、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法律法规 标准规范管理、隐患排查治理、安全检查、安全生产投入管理、文 件和档案管理、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安全教育培训管理、特种作 业人员管理、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管 理、生产设备设施验收管理、生产设备设施报废管理、施工和检 (维)修安全管理、危险物品及重大危险源管理、作业安全管理、 相关方及外用工(单位)管理、职业健康管理、劳动防护用品(具) 和

2、保健品管理、应急管理、事故管理、安全绩效评定管理、消防安 全管理等在内的 24 项管理制度。 河北泰达塑胶制衣有限公司 2012 年 2 月 4 日 2 目目 录录 一、安全目标管理制度一、安全目标管理制度1 1 二、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制度二、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制度2 2 三、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管理制度三、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管理制度5 5 四、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四、隐患排查治理制度7 7 五、安全检查制度五、安全检查制度1010 六、安全生产投入管理制度六、安全生产投入管理制度1212 七、文件档案管理制度七、文件档案管理制度1414 八、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八、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1515 九

3、、安全教育培训管理制度九、安全教育培训管理制度2222 十、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十、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2525 十一、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十一、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2626 十二、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安全设施十二、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三同时”制度制度2929 十三、生产设备、设施验收管理制度十三、生产设备、设施验收管理制度3232 十四、生产设施拆除和报废制度十四、生产设施拆除和报废制度3434 十五、施工与检修管理制度十五、施工与检修管理制度3535 十六、危险物品及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十六、危险物品及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3737 十七、作业安全管理制度十七、作业安全管

4、理制度4343 十八、相关方及外用工(单位)管理制度十八、相关方及外用工(单位)管理制度5353 十九、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十九、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5656 二十、劳动保护用品管理制度二十、劳动保护用品管理制度5858 二十一、应急管理制度二十一、应急管理制度6262 二十二、安全事故管理制度二十二、安全事故管理制度6464 二十三、安全生产标准化绩效评定管理制度二十三、安全生产标准化绩效评定管理制度6969 二十四、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二十四、消防安全管理制度7373 1 一、安全目标管理制度 安全工作是公司的首位工作,搞好安全生产,不仅关系到企业 的兴衰成亡,更关系到国家财产不受损失和维护广

5、大员工生命安全, 更是企业落实“三个代表” 的具体体现。为推动公司安全工作的规范 化管理,使各单位的安全工作有目标、行为有规范、考核有标准、 奖惩有依据,结合公司安全生产的实际,特制定安全目标管理制 度 。 一、目标制定的原则 1、整合一致原则。公司安全目标是各单位分目标的依据,各单 位的目标要服从公司总体目标。 2、均衡协调原则。各单位目标之间,要注意协调均衡,正确处 理好主次目标之间的主从关系和各分目标之间任务、范围、职责、 权限关系以及各个目标实施进程上的同步关系,以保证总体目标的 实现。 3、分层负责原则。公司总经理是公司安全生产的第一负责任人, 领导班子对公司目标负责,同时对各单位的

6、分目标提出要求,各分 厂的厂长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负责人对本单位的目标负责。 二、目标制定的程序 1、公司每年初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研究制定出公司安全奋斗目 标,并形成文件下发各单位。 2、各单位安全目标制定实行自上而下、层层分解。 三、目标的内容 2 1、上级部门及公司所布置、安排的日常工作。 2、公司布置的重大安全工作。 3、公司安全生产的实际,需要完善和强化的安全工作。 四、目标的实施 1、各单位按照本单位所制定的目标,由单位第一负责人检查督 促本单位目标完成情况,每月针对目标完成情况及未完成原因进行 分析、通报,奖优惩劣,增添措施,保证目标进度。 2、安管部部长牵头按月检查各单位目标完成情况

7、,对存在的问 题提出整改意见,并在安全办会通报各单位目标完成情况,对今后工 作做出具体的安排意见。 五、目标的考核 1、各单位按月总结每个责任人的目标完成情况,建立个人安全 目标档案,作为个人平时和年度考核的评价依据。 2、由事务室负责收集各单位日常安全目标分析、评价考核、情 况;由安管部部长牵头对公司全年安全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总结, 按照安全奖惩制度提出奖惩意见。 二、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制度 1.1.目的目的 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及安全生产标准, 为贯彻落实各项安全法规、制度和标准,保护国家财产和职工在生 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保证我公司生产安全、稳定、长周期运行, 特制定

8、本制度。 2.2.范围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级员工。 3.3.职责职责 3.1 总经理负责组织制定、签发本企业各级责任制,对本企业 领导班子成员、分管部门领导进行责任制的沟通与评估。 3.2 经理和管理层人员要明确对公司安全生产的领导责任,并 以实际行动表明对安全生产的承诺。 3.3 生产部负责编制安全生产责任制汇编 。 3.4 生产部负责在年终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评审和绩效测量。 4 4 内容与要求内容与要求 4.1 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制定 4.1.1 公司生产部负责组织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并有专门的 管理人员来保障; 4.1.2 公司领导层、职能部门、安全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均需 制定适用的

9、安全生产责任制,覆盖所有岗位; 4.1.3 建立的安全生产责任制需要达到如下要求: 实用并满足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并适时修订; 要与管理制度协调一致; 要根据本单位、部门、班组、岗位实际情况,责任制内容要 描述明确、具体、可操作性,能考核。 4 4.1.4 最高管理者必须参加下列活动: 制定安全生产方针与目标,确保目标实现所需资源; 在日常会议中与员工讨论安全生产问题; 至少每三个月进行一次安全生产巡查;至少每月回顾纠正一 次行动; 参加安全生产委员会会议; 至少每年评审一次安全标准化系统; 参与风险评价;参与标准化系统评价; 参与安全生产检查;认可安全生产表现; 参与安全生产培训

10、; 参与安全生产事故、事件调查; 4.1.5 中层管理者必须参加下列活动: 在日常会议中与员工讨论安全生产问题; 至少每三个月进行一次安全生产巡查; 至少每月回顾纠正一次行动; 认可安全生产表现; 至少每年评审一次安全标准化系统; 参与风险评价;参与标准化系统评价; 参与安全生产检查; 参与安全生产培训; 参与安全生产事故、事件调查。 4.1.6 制定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应以正式文件的形式下发。 4.2 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沟通 企业应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详细说明和交流,确保各岗位人 员对本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充分理解,特别是企业主要负责人和管 理人员。 4.3 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评审 定期评审与更新,保

11、持适宜性: 1)与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的符合性; 2)与公司管理体制的协调性; 3)所有责任制的可操作性。 4.4 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培训 对公司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职能部门负责人、技 术人员和各岗位的作业人员,均应接受相关的安全生产职责与权限 的培训。 4.5 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考核 考核组由公司总经理或副总经理和生产部负责人组成,考核的 内容是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情况,考核期为一年。 三、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管理制度 1.目的目的 识别和获取适用本公司生产和业务活动中的安全风险的法律法 规、标准和其他要求,及时更新,并将这些信息及时传达给从业人 员和相关方,以便严格遵守,消除违

12、法行为和现象。 2.2.范围范围 适用于与公司有关的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和其它要求。 6 3.3.职责职责 3.1 生产部负责识别和获取安全生产、职业安全卫生、交通安 全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和其它要求。 3.2 事务室负责识别和获取设备安全等方面的规定。 3.3 事务室负责识别和获取与工伤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 标准和其它要求。 3.4 生产部负责识别和获取消防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和其它要求。 3.5 会计室负责识别和获取安全生产有关的费用方面的法律、 法规和标准和其它要求。 3.6 事务室负责识别和获取与劳动保护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标 准和其它要求 3.7 事务室负责识别和

13、获取与危险化学品经营有关的法律、法 规和标准和其它要求 4.4.程序程序 4.1 获取方式 各责任部门要建立获取安全生产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的有效途经,主动的、经常性的参加政府部门、行业协会或团体组 织的与安全生产有关的活动,定期通过数据库、服务机构、媒体、 网络等形式获取国家的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规定,并将获取的规定 进行识别和定期更新,确保当前使用的规定是有效的。 42 法规贯彻落实 各责任部门将获取的规定要认真保管,及时组织相关单位、部 门人员进行宣传和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守法意识,规范安全生产 行为。此外,有关部门还要将公司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 准及其他要求传达给公司相关

14、部门、外来施工、供应商、销售商等 相关方。 43 符合性评价 公司安委办应每年组织一次对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 准及其他要求进行符合性评价,消除违规现象和行为,从而确保公 司和从业人员相关方能够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安全生产和开展 业务活动,对于未识别及获取或不符合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 准及其他要求,要及时做出标识和处理。 四、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第一条 为建立管理所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强化安全生产主 体责任,加强事故隐患监督管理,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 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有 关法 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我所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安全生产事故

15、隐患(以下称事故隐患)是指经营单位违 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 素 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 全行 为和管理上的缺陷。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 患。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 改 排除的隐患。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依照法 8 律、法规规定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 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 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 以排除隐患。 第三条 报有关部门接到事故隐患举报后,应当按照职责分工立 即组织核实 并予以查处;所举报事故隐患应由其他部门处理的,

16、应 当及时移送,并履行交接程序。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事故隐患,均 有权向有关部门举报。 第四条 事故隐患的排查处理 (一)把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贯穿 到生产活动全过程,建立实时检 查、班检查、日排查等隐患排查治 理制度,明确排查地点、项目、标准、责任,将隐患排查治理日常 化。应当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档 案台帐制度、监控和应急管理 制度、挂牌制度、限期整改销号制度、专项资金使用制度、岗位责 任制度、统计分析制度、公告公示制度、定期报告和举报奖励等制 度,组织事故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并排除从 业人员存在的各类违章 行为和带病运行的设备、设施及生产场所的各 类事故隐患。 所主 要负责人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二)我所定 期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排查本单 位的事故隐患, 并逐级落实从主要负责人到每个从业人员的隐患排查 治理的范围和 责任,保证不留空档,不留死角。(三)我所应依照有关法律法规 和文件要求制订具体方案,对安 全生产规章制度、落实责任、安全 管理体系、资金投入、人员培训、 劳动纪律、现场管理、防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