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生价值观现状与策略的研究.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5605616 上传时间:2019-08-21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初中生价值观现状与策略的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农村初中生价值观现状与策略的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农村初中生价值观现状与策略的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农村初中生价值观现状与策略的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农村初中生价值观现状与策略的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初中生价值观现状与策略的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初中生价值观现状与策略的研究.doc(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一、前言1(一)引言1(二)文献综述2(三)研究方法7二、农村初中生价值观教育现状的调查及分析8(一)对农村初中生价值观现状的调查8(二)对农村初中生价值观教育现状的调查15三、农村初中生价值观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21(一)农村初中生价值观存在的问题21(二)农村初中生价值观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23四、改进农村初中生价值观教育的对策26(一)加强学校教育的重要作用26(二)改变家庭教育方式及环境27(三)加强教育管理,提供有力保障29五、结语30六、参考文献32农村初中生价值观现状与策略的研究摘 要:人的价值取向受时代气息、社会因素的影响甚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学生的人生价值取

2、向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自实行全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已进入由计划经济时代转向全面建设市场经济时代的过渡转型期。如今,电子网络化的尖端高科技迅猛发展,“全球化”浪潮使世界瞬息万变,生活节奏空前加快,人们的生活观念、思想也发生了一系列深刻变化。尤其在农村中学生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很多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开始发生了改变和扭曲。但是他们很大一部分即将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思想道德发展状况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本文对中学部分初中生价值观现状、价值观教育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在调查的基础上,总结出当前初中生价值观教育中存在的三大问题,分析了出现这些问题的三大原因,

3、针对当前初中生价值观教育中存在的这些问题,从三方面提出了可行性对策。关键词:初中生;价值观;教育;问题;对策对农村初中生价值观教育现状的调查研一、前言(一)引言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所谓价值体系即主体以其需求系统为基础,对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进行整合而形成的观念形态,集中体现为主体的愿望、要求、理想、需要、利益等。任何一个社会都会出于自己的需要,提出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今天,中国共产党领导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在农村地区开展新农村建设,当代中国的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个体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形成是个体社会化的主要内容。人的价值取

4、向受时代气息、社会因素的影响甚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发展状况不仅关系到亿万家庭的切身利益,也关系着国家的前途与命运.农村中学生中的很大一部分即将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思想道德发展状况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很多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开始发生了改变和扭曲。因此,全面了解农村中学生价值观的实际状况,以及有针对性地加强教育,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所要思考的重要课题。中学阶段是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正确的价值观对初中生尤其农村初中生的成长及发展有着积极作用和重要影响。当今时代,随着改革

5、开放的全面展开,我国已进入社会过渡转型期,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发生着急剧的变化。如今,以电子网络化为首的尖端高科技迅猛发展,“全球化”、“信息化”浪潮使世界瞬息万变,生活节奏空前加快,各种陈旧的观念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新的思潮不断涌现,这些不可避免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乃至思想意识领域。中学生的价值观也深受影响,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化,并发生了一系列足够让我们警醒的变化。近年来,尽管我们在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施意见的过程中,努力发挥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课堂、主阵地、主渠道作用,竭诚为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服务,取得一定的成效。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打工经济和

6、劳务经济初步形成,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青少年学生这一庞大群体在社会的冲击下,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也悄然起着变化,需要我们进一步了解掌握其发展动态,积极主动采取对策。近年来,有关社会转型期农村中学生价值观教育问题的研究已引起学者们的关注,形成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然而,在全球化浪潮的侵袭下,各种新思潮、新信息层出不穷,知识和多元价值观念不断涌现,我们对农村初中生的价值观教育的方式方法不能一成不变,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摸索出新时期有效的教育方法和策略。(二)文献综述有关社会转型期农村中学生价值观教育问题的研究已引起各学者和教师们的关注,形成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综合看来,这一

7、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一下几个方面:1、对价值观的界定(1)价值观所谓价值观就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价值观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和价值追求,最终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衡量判断某一事物是否有价值及价值大小的评价标准。个人的价值观从形成开始,便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就社会和群体而言,新的价值观念会不断地冲击传统价值观念。长期以来,我们在理解价值时存在一个误区,把价值理解为道德价值,即善恶,并以此为尺度衡量一切。但事实上两者是不同的,道德价值观是人评价事物是否具有道德价值所依据的内在标准和尺度,它强

8、调的是价值判断的道德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道德价值观只是价值观的一个组成部分、一个方面的内容。价值本身就具有抽象意义,它总是与特定的道德、精神联系在一起。道德作为人类精神文化的核心,比其他社会文化子系统对整个文化有更为广泛的渗透力、影响力,所以“在所有的文化价值形态中,道德价值观念处于核心地位”。对成长中的初中生来讲,他的价值观的演变必须依承的心理基础是道德观念。初中生如果想要内化道德观念,就必须先熟悉道德规范,掌握道德观念,对是非做出道德评价,形成道德观念体系,并在实践中落实道德观念,形成各种道德情感和情操,形成对价值观念接受或拒绝的道德态度。(2)价值观教育关于价值观教育的定义很多,学者们

9、从哲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教育学等各个学科角度对价值观教育进行定义,其中比较广泛被认可的是从价值观层面出发对价值观教育进行的定义。价值观教育是指通过人文主义的价值取向引导青少年用正确的价值标准来看待社会、人生以及自己的生活、生命。价值观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教育青少年正确地看待社会的作用以及清楚地认识自己的人生意义和价值;教育青少年正确地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学会关注关爱自己的灵魂,形成自己坚定的信仰;使青少年具有健全的人文精神,养成关爱情怀,学会适应现代社会。对青少年的道德品质教育是从小就开始的,从小就教育他们懂礼貌、爱祖国、守纪律、爱劳动、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团结朋友、诚实守信、热爱学习等

10、等,这些品质和行为的学习、养成是他们健康成长的必备素质,是形成各种观念的基础。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正确的日常规范,并使之内化为他们的行为准则具有重要的意义。2、农村中学生价值取向上存在的问题学者们对农村中学生价值取向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取得了较为一致的共识,综合各位学者的观点,中学生价值取向的迷失与偏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价值观念混乱,人生目标不明。受社会“金钱至上”,“一切向钱看”的不良风气影响,多数学生认为人生目标是“走出穷农村,挣更多的钱,让自己富起来。”这种只重视自身实际利益而无法把个人追求价值与对社会的奉献统一起来的行为,在这一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更好发展,造成个

11、人主义的蔓延和价值观的倾斜,导致不少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厌学情绪,辍学现象严重。(2)个人利益至上,集体观念淡薄。许多青少年学生“胸中无祖国,心中无他人”,待人做事处处以自己的利益为出发点,对学校、班级的建设与发展漠不关心。他们在生活中我行我素,放任自流,盲目追求时尚,攀比摆阔,往往借各种聚会之名,吃喝玩乐。与人交往,过分考虑自己得失心胸狭隘,斤斤计较,对别人缺乏宽容和同情心,这类青少年学生往往对老师和家长的批评教育臵若罔闻,而且逆反心理很强,与家长、老师有较强的抵触情绪。他们缺乏正确的是非观念和荣辱感,大多意志薄弱,一旦受不良风气诱惑,很容易出现违纪违法现象。(3)道德素质低下

12、,行为习惯较差。 受不良社会风气和网络语言影响,许多中学生语言粗鲁,出口成脏,打架斗殴,抽烟喝酒,逃课旷课,翻墙外出,不尊重老师同学,不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言谈举止粗俗,,行为不够端庄,游手好闲,惹是生非,缺乏羞辱之心,自尊心不强。缺乏良好的卫生习惯和起码的礼仪常规。他们随处乱扔脏物,乱涂、乱写、乱划,社会公德意识较差,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欠缺。(4)意志毅力不坚,心理防线脆弱。现代中学生由于父母的溺爱,娇生惯养,导致其意志毅力不坚,心理防线脆弱,加之学业负担过重,社会阅历不深,许多青少年学生一旦在学习、生活中遇到挫折和困难便无所适从,他们大多表现出焦虑、烦躁、胆小、恐慌、易怒等种种不良情绪,缺

13、乏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生活自理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较差,面临压力、变故,他们便意志消沉,破罐子破摔。若被不良行为引诱,容易盲从,逃学、弃学,甚至离家出走,给学校、家庭和自己带来许多麻烦,甚至因此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5)缺乏感恩之心、漠视社会责任。现在学生接受的爱太多,所以大部分以自我为中心,对接受的爱不会感恩,不会感谢,认为父母为其做牛做马是天经地义的,老师为其呕心沥血是理所当然的,国家贫困资助、社会爱心捐款、学校助学奖励是顺理成章,导致亲情疏远,师生淡漠,社情紧张。更缺乏社会责任感,有的学生将破坏公物视为儿戏,用水不关水龙头,人走灯不关;或者在公共场合例如教室、图书馆大声交谈;更有甚者,

14、在校园内打架斗殴。不少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对身边的同学、学校和社会发生的事情漠不关心,“各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不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对人对事都比较冷淡,自私自利,不愿担当。3、农村中学生价值取向出现问题的原因(1)家庭因素的影响:1、家长的文化素质不高。目前多数农民文化程度不高,他们误以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家长只要给钱给物当好“后勤部长”就可以了,至于读书是学校和老师及孩子自己的事情,家长是没有什么责任的,他们一般认为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是由孩子个人的素质决定的。家长应该改变这些不正确的思想,树立“子不教,父之过”的教育责任观,明确教育子女是自己的应尽之责,家长自

15、身文化水平的高低并不影响对子女的教育。(2)家长教育方法不当。目前农村的家庭教育方式实在令人担心,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a、“溺爱型”:主要是一些父母外出打工,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的孩子,由于对孩子过分的关心和呵护,会造成孩子自私自利、好逸恶劳、专横霸道的恶习;b、“棍棒型”,由于父母性格暴躁或家庭贫困,有的家长教育方法极其简单,一点小事,不分青红皂白就是打,与孩子没有交流,这种教育方式容易造成学生人格自卑、心理扭曲、报复心重;c、“放任型”,不少家长或许是劳动繁忙,或许是性格的原因,对孩子不闻不问,放任自流,也不与学校老师联系,这样家庭的孩子往往是非辨别能力较差,容易上当受骗走上歧途。(3)家庭结构失调近年来,随着进城务工和出外打工的农民越来越多,农村留守学生也日益增多。这些留守学生大多由爷爷奶奶、外婆外公或亲戚朋友代管,在生活上许多地方照顾不到,学习上没人关心,思想上无法与老人沟通,长期以来,孩子心理不健康,思想不积极上进。还有一些父母死亡、离异,出现了一批“单亲孩子”或孤儿。这些现实使这些孩子难于形成健康心态,大多冷漠,抑郁、孤僻,难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4)学校教育存在误区学校是育人的场所,是培养人才的主要阵地。然而。对于学生的思想道德的教育却存在种种弊端:以分数论英雄:受“应试教育”指挥棒影响,虽然强调“德育为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