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题,宪问篇第十四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95601546 上传时间:2019-08-21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4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语》题,宪问篇第十四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论语》题,宪问篇第十四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论语》题,宪问篇第十四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论语》题,宪问篇第十四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论语》题,宪问篇第十四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语》题,宪问篇第十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题,宪问篇第十四(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宪问篇第十四【本篇引语】本篇共计44篇。其中著名文句有:“见危授命,见利思义”;“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君子思不出其位”;“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修己以安百姓”;“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这一篇中所包括的主要内容有:作为君子必须具备的某些品德;孔子对当时社会上的各种现象所发表的评论;孔子提出“见利思义”的义利观等。141 宪(1)问耻。子曰:“邦有道,谷(2);邦无道,谷,耻也。”“克、伐(3)、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评析】在述而篇第13章里,孔子谈到过有关“耻”的问题,本章又提到“

2、耻”的问题。孔子在这里认为,做官的人应当竭尽全力为国效忠,无论国家有道还是无道,都照样拿俸禄的人,就是无耻。在本章第二个层次中,孔子又谈到“仁”的题。仁的标准很高,孔子在这里认为脱除了“好胜、自夸、怨恨、贪欲”的人难能可贵,但究竟合不合“仁”,他说就不得而知。显然,“仁”是最高的道德标准。 仁:人生正途不能只列出原则,还须依个人性格与处境去择善固执,并且不到完美境界,不能作确定的评估。这是孔子一向主张的动态过程的仁观。142 子曰:“士而怀居(1),不足以为士矣。” 士:读书人须有志向(士心为志),安逸的生活不是不好,而是不宜留恋。章旨 孔子以为士人应该有高远的志向,不能只留恋安居。 析论士应

3、该有高远的志向,志在四方,以天下国家为己任,不能只留恋安居,做一个只知道照顾自己的男子汉。士是得到国家教育出来的人,在文化上是受到传统累积所熏陶而成的,因此他应该回馈社会国家全人类,士如果只知道留恋安居,那真是不足以为士了。汉朝末年,刘备当面批评许汜只知“求田问舍”,不知拯救国家人民,所以被人看轻,原因就在许汜“士而怀居”啊!143 子曰:“邦有道,危(1)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2)。” 危:正直。正直的言行在社会上自然显得严肃而高峻。本章所指出的差异在于说话,至于行为则须一贯。正襟危坐【评析】孔子要求自己的学生,当国家有道时,可以直述其言,但国家无道时,就要注意说话的方式方法。只有这样,

4、才可以避免祸端。这是一种为政之道。当然,今天这样的作法也不乏其人,特别是在一些为官者那里,更是精于此道,这是应当给予批评的。1410 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易:虽说容易,也需要修养,否则财大气粗随处可见。章旨 孔子比较处贫富之难易,勉人当善其所处。 析论孔子认为:虽然贫穷却无怨气,很难做到;虽然富有却不骄傲,比较容易做到。这是因为贫穷者难免困于饥寒,所以有怨,若能无怨,诚属不易;而富贵者衣食丰足,富贵而不骄傲,不少人都能做到,所以说是容易的。再就一般人而言,处贫难,处富易,是人之常情;贫而怨,富而骄,更是世人常态。其实玩味孔子本章所言,无论是“贫而无怨”,或者是“富而无骄”,都需

5、要修养的功夫,只不过,功夫有“难、易”的分别罢了。唯有修养功夫深厚的人,才能有自然宽阔的心胸,即使面对贫困,依旧坚守正道。像颜渊,虽贫而“不改其乐”,孔子赞美其“贤”,便是因为颜渊做到了“难”能之事,安贫乐道,而无所怨尤的缘故。 1412 子路问成人(1)。子曰:“若臧武仲(2)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3)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4)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成人:字面看来是指成年人,引申为成熟的人,潜能充分实现的人,完美的人,成全的人等。这里译为理想的人,是就人“应该”努力具备的条件而言。 臧武仲:鲁国大夫臧孙

6、纥。 卞庄子:鲁国卞邑大夫。孔子列举鲁国的知名人士,各举其长来组合成“知、不欲、勇、艺”四项条件,再加上礼乐教化,才可称为成人。各有一偏则不够理想,由此可见其难。【评析】本章谈人格完善的问题。孔子认为,具备完善人格的人,应当富有智慧、克制、勇敢、多才多艺和礼乐修饰。谈到这里,孔子还认为,有完善人格的人,应当做到在见利见危和久居贫困的时候,能够思义、授命、不忘平生之言,这样做就符合于义。尤其是本章提出“见利思义”的主张,即遇到有利可图的事情,要考虑是否符合义,不义则不为。这句话对后世产生了极大影响。1416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1),召忽(2)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

7、合诸侯(3),不以兵车(4),管仲之力也。如其仁(5),如其仁。” 公子纠:齐襄公无道,其弟公子纠与小白分别逃往鲁国与莒(j)国。召忽与管仲追随公子纠,鲍叔牙追随小白,襄公死后,小白先入齐国,成为齐桓公。这是本章背景。 九合:古代以九表示多数,其实会盟有十一次。 如其仁:这就是他的行仁表现。管仲免去战祸,省了征伐杀戮,以一人之力造福百姓,他与众人之间的适当关系得以满全,无异于行了大善,所以称许他以此行仁。若不由“善是人与人之间的适当关系之实现”去理解,并且接受“人性向善”的前提,则无法明白孔子之意。【评析】孔子提出“事君以忠”。公子纠被杀了,召忽自杀以殉其主,而管仲却没有死,不仅如此,他还归服

8、了其主的政敌,担任了宰相,这样的行为一应当属于对其主的不忠。但孔子这里却认为管仲帮助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而不依靠武力,是依靠仁德的力量,值得称赞。1417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1)管仲,吾其被发左衽(2)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3)也,自经(4)于沟渎(5)而莫之知也。” 匹夫匹妇:平凡的百姓,世间一般男女。谅是小信,见小不见大,不知珍惜生命以完成更高价值。孔子当然不是鼓励苟且偷生,而是主张应该分辨“为了什么而死”,是为了国家还是为了自己拥护的政治领袖?国家与百姓显然更为重要。若是未死,则当努力保国为

9、民,以证明自己的志节。 莫之知:孔子肯定“为人所知”的意义,但是应该以行仁而为人所知,并非只是为出名而出名。【评析】本章和上一章都是评价管仲。孔子也曾在别的章节中说到管仲的不是之处,但总的来说,他肯定了管仲有仁德。根本原因就在于管仲“尊王攘夷”,反对使用暴力,而且阻止了齐鲁之地被“夷化”的可能。孔子认为,像管仲这样有仁德的人,不必像匹夫匹妇那样,斤斤计较他的节操与信用。析论 齐相管仲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功业事迹载在史册,受到后人推崇。但影响世人对他的评价的负面因素,也是有的,其中尤其以他未能殉公子纠之难,而且转投政敌阵营,辅相桓公(公子小白)为最。所以子贡和子路都针对这点质问:“像管仲这样的人

10、,可以称仁吗?”(子路之问,同在宪问篇。) 孔子两次回答都从功业上肯定管仲。对子路的回答,论语记得比较简单。只说桓公能不凭武力威迫而纠合诸侯,就是管仲足以称仁的大贡献。而这一章,对子贡的回答,则进一步说:齐桓公为诸侯领袖,导正各国一归正道(谓共尊周王),且攘拒夷狄侵扰中国,使人民得享有安定、文明的生活,都要归功于管仲。最后,孔子还驳斥以不能殉节来批评管仲者是不对的。因为管仲的志向广大,一生致力于尊王攘夷,存亡继绝,岂能为了自己的小信小节,便放弃天下大业的实现呢! 对于一个有文化理想、有政治抱负,又实在有功于后世的人,孔子是不忍责全求备,以小废大的。这种评人的宽宏胸次,值得学习。1423 子曰:

11、“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上:上下之分界,显示人生应有目标与理想。不上则下,不进则退。义利分别是君子与小人的存心所在,所以加在译文中。【评析】对于“上达”、“下达”的解释,在学术界有所不同。另两种观点,一是上达于道,下达于器,即农工商各业;二是上达长进向上,日进乎高明;下达是沉沦向下,日究乎污下。可供读者分析判别。1424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读解】古今学者,学风有别。 为人为己,一字之差,经渭分明:为己者,但求自我充实,尽得风流,“人不知而不愠”,“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为人者,装 腔作势,借以吓人,故作深刻博学,巧言令色以悦人。 圣人概括古今学风,是就一般情形而论。事

12、实上,古代树 林尽是为己,现代学者也不全是为人。无论哪个时代,总是为 人为己的学者都有,这也是我们应该注意的。 更应该注意的是你自己,学习到底是为人还是为己呢? 用我们做学生时的通俗的问法:到底是我要学还是要我学呢? 我要学是为己,要我学是为人。 说到底还是一个学习目的、学习态度的问题。1426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位:职务与责任。推而至于人生的各种状况,皆应专心以对。【评析】“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是被人们广为传说的一句名言。这是孔子对于学生们今后为官从政的忠告。他要求为官者各负其责,各司其职,脚踏实地,做好本职份内的事情。“君子思不出位”也同样是这

13、个意思。这是孔子的一贯思想,与“正名分”的主张是完全一致的。1427 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耻:谨言慎行,即可免于这种耻辱。【评析】这句话极为精炼,但含义深刻。孔子希望人们少说多做,而不要只说不做或多说少做。在社会生活中,总有一些夸夸其谈的人,他们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说尽了大话、套话、虚话,但到头来,一件实事未做,给集体和他人造成极大的不良影响。因此,对照孔子所说的这句话,有此类习惯的人,似乎应当有所警戒了。章旨 孔子论君子对言行的态度,以言过其行为耻。 析论言过其行,指话说得过了头,但是行为却做不到。其原因,若不是好大喜功,就是存心欺骗,两者都是立德修业的大忌。言过其行,次数多了之

14、后,就会造成信用破产,讲的话再也没有人会相信了。因此君子以此为耻。 1428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道:路也,引申为遵行一定途径所达成的结果,可译为风格或境界。【评析】作为君子,孔子认为其必需的品格有许多,这里他强调指出了其中的三个方面:仁、智、勇。在子罕篇第九当中,孔子也讲到以上这三个方面。1430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患:担心。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早做准备,以免有机会时,自己能力不足。1434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以德报怨:亦见老子第六十三章:“大小多少,报

15、怨以德。”意思是:别人对我不好,我也要对他好。不过,久而久之,可能没有人愿意对我好了。孔子当然反对“以怨抱怨”,而是主张“以直报怨”。在人生哲学上,这是孔子与老子的分别之一。章旨 孔子论酬德报怨之法。 析论 孔子主张仁爱、宽恕,但是也主张人与人之间德与怨的对待要恰如其分,所以并不主张“以德报怨”,因为这样就无以报德了。孔子主张“以直报怨”,但是,“以直报怨”和“以怨报怨”又不一样,这中间的不同在义利之辨。因为“以怨报怨”是一种完全出于利害的考量,人给我十分怨,我一定还他十分怨,这种论斤称两的待人方式距离道德、仁爱太遥远了。“以直报怨”则是站在道德的角度来思考,犯过的一方,一定要受到相当的惩处,才能够深切的反省,反省之后就不会再犯错,人类因而更趋于和谐、善良。这才是“以直报怨”的真正意义。 人于我有德,我们当然要以德报德,俗话说:“受人一滴,报以涌泉。”又说:“施恩慎勿念,受惠慎莫忘。”以德报德,社会日趋祥和:以直报怨,人人以此自警,不敢犯错,这都是非常适当的;以德报怨,容易流于姑息;以怨报怨,容易流于浇薄,都不是很好的方式;至于以怨报德,那就是禽兽不如了。 1435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1)人。下学而上达(2),知我者其天乎!” 天:人的命运与使命皆可以推源于天,所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