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烟实业品牌发展规划.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5595848 上传时间:2019-08-2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烟实业品牌发展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烟实业品牌发展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烟实业品牌发展规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烟实业品牌发展规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烟实业品牌发展规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烟实业品牌发展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烟实业品牌发展规划.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烟实业品牌发展规划. 为抓住烟草行业正处于重要调整期的机遇,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理清品牌发展思路,提高品牌总体竞争力,推动企业持续平稳发展,把品牌发展建立在可靠的市场基础和扎实的工作基础上,特研究和制定本规划。一、中烟实业品牌发展现状分析 中烟实业品牌发展现状总的来说是:品牌知名度较低,品牌集中度较差,主打规格销量小、档次低,市场覆盖面小,销售区域性特征非常明显。1、 品牌知名度较低。2004年八家企业在产在销的品牌共69个。没有一个品牌入选36种名优卷烟(“兰州”品牌在省内视同名优烟考核)。仅有8个品牌入选全国百牌号名录。2、 品牌集中度较差。平均单品牌销量4.9万箱,比全国平均水平9.

2、9万箱低5万箱。平均单规格销量1.4万箱,比全国平均水平2.9万箱低1.5万箱。2005年上半年省际间网上集中交易,中烟实业八家企业有17个品牌35个规格的卷烟获得交易资格,而实际上只有12个品牌26个规格的卷烟进行了交易(这意味着有5个品牌11个规格的卷烟,可能会因为没有交易量的原因面临取消省际间交易的资格)。八家企业单规格交易量平均为0.64万箱,与全国单规格交易量平均水平1.2万箱比低了0.56万箱。八家企业只有6个品牌调出量超过2万箱,它们是:哈尔滨卷烟总厂的“葡萄”6.71万箱,深圳卷烟厂的“特美思”4.63万箱、“好日子”3.61万箱,山西昆明有限责任公司的“春城”2.53万箱,延

3、吉卷烟厂的“长白山”2.02万箱和哈尔滨卷烟总厂的“老仁义”2.01万箱。“人民大会堂”、“兰州”、“海洋”和“林海灵芝”的调出量分别为3244箱、1200箱、300箱和180箱,“苁蓉”因没有交易资格而未调出。3、 销售区域性特征非常明显。八家企业2004年总销量为285.16万箱,其中省内销售为252.62万箱,占总销量的比重为88.6 %;省外销售为32.54万箱,占总销量的比重为 11.4%。详见下表(单位:箱): 生产厂家 省内销售销往省外合计省内销售比重112月累计112月累计哈尔滨卷烟总厂657,299 49,351 706,649 93.02%兰州卷烟厂441,552 2,00

4、0 443,552 99.55%延吉卷烟厂265,347 35,582 300,929 88.18%深圳卷烟厂188,815 146,945 335,760 56.24%红塔辽宁公司420,016 37,724 457,740 91.76%山西昆明公司212,171 38,695 250,865 84.58%内蒙古昆明公司236,465 4,940 241,405 97.95%海南红塔公司104,563 10,210 114,773 91.10% 总 计2,526,227 325,446 2,851,674 88.59%市场覆盖率比较低。2005年上半年网上集中交易各企业的市场覆盖面为:红塔辽

5、宁公司15个省、哈尔滨卷烟总厂11个省、延吉卷烟厂11个省、深圳卷烟厂10个省、山西昆明公司4个省、兰州卷烟厂1个省和内蒙古昆明公司1个省。调入八家企业卷烟量较大的省为:广东省调入72270.4箱、山东省调入44457.8箱、黑龙江省调入16170箱、吉林省调入15960箱和新疆区调入11100箱。这5个省调入卷烟总量为16万箱,为八家企业总调出量的72%。4、 品牌结构较低。从2004年销售情况来看,总的来说,三类卷烟比重与全国平均水平比基本相当,四、五类卷烟比重各高出全国平均水平5.7个百分点,一、二类卷烟比重则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1.4个百分点,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具体来说,八家企业一类

6、卷烟销量为11.98万箱,占总销量的比重为4.2%,比全国平均水平8.5%低4.3个百分点;二类卷烟销量为19.95万箱,占总销量的比重为7%,比全国平均水平13.9%低6.9个百分点;三类卷烟销量为111.86万箱,占总销量的比重为39.2%,和全国平均水平39.4%基本相当;四类卷烟销量为103.28万箱,占总销量的比重为36.2%,比全国平均水平30.5%高5.7个百分点;五类卷烟销量为38.1万箱,占总销量的比重为13.4%,比全国平均水平7.7%高5.7个百分点。八家企业2005年上半年网上集中交易单箱平均价格为5361.78元,比去年同期的6256.61元减少894.83元,减幅为

7、14.3%,主要原因是低档烟占调出总量的比重大幅增加。单箱价格在万元以上的只有7个规格,分别是“长白山(五星)”、“人民大会堂(软)”、“人民大会堂(硬)”、“好日子(精品)”、“长白山(软)”、“人民大会堂(特制醇香)”和“长白山(硬)”。以上7个规格调出总量只有25213箱,占八家企业调出总量的11.2%。5、 低效品牌多。档次结构低自然带来低效品牌多。五类卷烟毛利率一般在9%左右。四类卷烟毛利率一般在11%左右。八家企业高档品牌规格中,毛利率在20%以上的很少。品牌经营效益差降低了商业企业的经营积极性,给参与竞争、开拓省外市场带来很大困难。 二、国家局品牌整合规划 2004年,全行业品牌

8、整合在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的促进下,进度很快。财务口径统计年产量在100万箱以上的品牌已经有2个,分别是“白沙”和“红梅”,产量分别为119.82万箱和118.69万箱。年产量在50-100万箱的品牌有12个,分别是“红河”(91.8万箱)、“红双喜”(82.36万箱)、“黄果树”(79.58万箱)、“哈德门”(67.41万箱)、“五牛”(62.92万箱)、“红金龙”(60.91万箱)、“金许昌”(59.67万箱)、“春城”(57.01万箱)、“沙河”(56.59万箱)、“红旗渠”(56.46万箱)、“云烟”(54.98万箱)和“双喜”(50.12万箱)。这样的形势给大部分工业企业带来很大的压力。

9、 2005年国家局还将进一步加大品牌整合力度和推进速度。将出台很多有关政策和措施,具体如下: 1、将出台“扶持大品牌目录”,重点是扶持与发展30万箱-50万箱以上,甚至是100万箱乃至几百万箱以上的大品牌。2、将对百牌号进一步优化,推进优势品牌扩张,形成2-3个年产量200万箱以上的卷烟品牌,10个左右年产量100万箱以上的卷烟品牌,一批年产量30-50万箱的卷烟品牌,实现行业卷烟品牌的规模效益。 3、2005年底,要将现有在产的一、二、三类卷烟牌号(350个),整合到200个以内,2006年底,非“百牌号目录”中的卷烟全部退出市场。 4、2004年在产四、五类卷烟牌号185个。国家局要求用两

10、年左右的时间将牌号减少到30个以内。力争培育出2-3个产量100万箱以上,10个产量50万箱以上的全国性品牌。“努力培养打造统一品牌名称、统一包装形式、统一价格,能在全国范围流通的真正有影响力的全国共享品牌”。 5、姜成康局长在2005年全国烟草工作会报告中指出:“要继续压缩卷烟生产牌号,对百牌号目录之外的非四、五类卷烟牌号要加快退出市场,对百牌号之内的卷烟也要严格控制增加新的规格,着力培育和扶持一批大品牌的生产,提高品牌的集中度和竞争力。力争到今年底,把现有卷烟牌号整合压缩到200个以内”。 以上政策规划,一方面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另一方面也启示我们要顺势而为,乘势而上。 三、中烟实业品

11、牌整合原则和规划品牌整合的基本要求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发展为主题,调整结构,加快速度,做大品牌,提高品牌的竞争力,促进品牌的健康发展。品牌整合坚持以下原则:1、坚持八家企业一盘棋的原则。中烟实业是一个整体,集团运作是我们今后经营活动的指导思想。因此必须树立品牌共有、资源共享的观念,以全局利益为重,进行整体的优化,以品牌共创市场。2、坚持统筹兼顾的原则。品牌整合既要八家企业一盘棋又要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利益。从中烟实业八家企业的具体情况出发,分类指导。在品牌整合过程中,正确处理好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在坚持整体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尽量减小局部的波动。3、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扬畅削滞的原则。加快削减

12、所有滞销低效品牌,加快发展畅销高效品牌。在同一品牌系列中,滞销低效规格要向畅销高效规格整合。只有以市场为导向、面向市场进行品牌整合,才能赢得市场、赢得消费者,最终做大品牌。“有所为,有所不为”。加快速度整合本企业的同类产品,在共享品牌方面勇于开拓,提高品牌集中度。经过整合,2005年底八家企业自有卷烟生产牌号要控制在25个以内。一些不再生产仍在销售的品牌,要求在上半年全部消化处理。4、坚持走品牌错位经营的原则。知己知彼,找准位置,量力而行,谋求发展。 具体规划如下:1、 做大低档烟品牌。相对于中高档品牌来讲,做大低档烟品牌更具可行性,是当前顺势而为的明智作法。2004年,哈尔滨卷烟总厂的“老仁

13、义”品牌的产量为12.6万箱,在全国所有四类卷烟中排名第22位。哈尔滨卷烟总厂的“葡萄”,蒙昆公司的“钢花”、“金青城”,红辽公司的“力士”品牌的产量分别为18万箱、5.29万箱、4.7万箱和2.3万箱,在全国所有五类卷烟中分别排名第2位、第11位、第17位和第30位。从单规格产量来看,全国四类卷烟单规格产量在10万箱以上的有4个,哈尔滨卷烟总厂的“灵芝(软红)”和“老仁义(软)”分别列第1和第2位。全国四类卷烟单规格产量在510万箱的有9个,红辽公司的“大生产(新一代软)”名列其中。全国五类卷烟单规格产量在10万箱以上的只有一个,就是哈尔滨总厂的“葡萄(红)”。全国五类卷烟单规格产量在510

14、万箱的有5个,蒙昆公司的“钢花(软)”名列其中。 但是,做大低档烟品牌也面临着很大的困难。从四类卷烟情况看,第一,生产规模大的品牌很多。2004年产量在15万箱以上的品牌有20个。位居第一位的“金许昌”产量为48.8万箱;第二,生产这些品牌的企业多为36家重点工业企业。如:郑州的“沙河”、贵阳的“黄果树”、常德的“芙蓉”、成都的“五牛”、将军的“大鸡”、颐中的“哈德门”、宝鸡的“金丝猴”、武汉的“红双喜”、柳州的“甲天下”、上海的“大前门”、遵义的“桫椤”、石家庄的“灵芝”、张家口的“北戴河”和南阳的“群英会”等;第三,这些品牌知名度比较高,市场覆盖面比较宽,并且占据了全国四类烟的主市场,诸如

15、河南、四川、湖北、贵州、广西、山东、陕西和河北等省。从五类卷烟情况来看,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降低成本。2005年原材料涨价带来的成本上升很难消化,我们应当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 我们做大低档烟品牌的目标是:2005年,产量40万箱以上的四类卷烟品牌1个,产量10万箱以上的四类卷烟品牌2个。中烟实业五类卷烟品牌只保留一个,保留的品牌为哈尔滨卷烟总厂的“葡萄”,要在八家企业共享,产量达到25万箱以上。2、 做强主打品牌。从目前行业发展的态势分析,我们要做大企业和做大品牌难度都非常大。但是,我们的主打品牌不能放弃,主打品牌不发展企业就不能发展。即使我们不能通过做大品牌来做大企业,但也应当力争通过做强品牌来做强企业。第一,主打品牌在所在烟厂的税收中占很大比重,对企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长白山”品牌2004年实现税利6.2亿元,占延吉烟厂总税利8.8亿元的70.45%;“兰州”品牌2004年实现税利11.58亿元,占兰州烟厂总税利21.28亿元的54.42%;“人民大会堂”品牌2004年实现税利6.9亿元,占红辽公司总税利14.2亿元的48.7%;“苁蓉”品牌2004年实现税利2.9亿元,占蒙昆公司总税利7.7亿元的37.69%。这些品牌一旦出现问题,对于企业来说没有其他品牌能够替代。第二,主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